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 > 第138章 治罪与夜谈

一旁的小太监连忙扑通跪倒在地。

朱元璋朗声道:

“三皇子朱棡,目无礼法,醉酒闯宫杀人,罪大恶极!着即赶出应天城,此生未认识到自身过错前,不得回京!”

说罢,袖袍一挥,转身走进了奉天殿。

马皇后一行人也听到了这道圣旨,却都没有多说什么。

朱标径直走到昏迷的朱棣身旁,将他背了起来,黏糊糊的鲜血瞬间浸透了他的太子常服,他却毫不在意,背着弟弟紧跟在马皇后身后,向着后宫走去。

回到后宫,朱标将朱棣安置在朱宸宇以前居住的厢房,吩咐宫女为他洗漱干净,轻轻放在床上。

这一夜,孙贵妃、郭贵妃、贡妃三人始终没有离开,一直陪在马皇后身边。

经历了一整天的大起大落,马皇后终究支撑不住,在寝宫内昏了过去。

三位贵妃连忙上前照料,朱标则转身离开了寝宫,朝着奉天殿走去。

奉天殿内,朱元璋早已没了睡意,端坐在龙椅之上,静静望着空旷的大殿,不知在沉思些什么。

这时,殿门缓缓被推开,借着月光,一道胖乎乎的身影稳步走入。

走到朱元璋身前不远处,朱标从怀中取出火折子,点燃了殿内的几处蜡烛。

昏黄的烛光摇曳不定,渐渐照亮了大殿的角落,随着一根根蜡烛被引燃,整个奉天殿也逐渐明亮起来。

做完这一切,朱标缓缓走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依旧像个木头人似的,双眼无神地望着殿外,许久之后,才喃喃开口:

“标儿,你说咱错了吗?”

朱标先是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沉默片刻才缓缓说道:

“父皇,

朝中之事哪有绝对的对错?

儿臣知道你有你的顾虑,二弟确实是绝世妖孽,若有心怀不轨之人刻意站队,引发皇储之争,定会动摇大明根基。

儿臣可以理解你的考量,却不能认同你的做法。”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

“儿臣明白,你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安稳,更清楚一旦陷入党争,受苦受累的永远是天下百姓。

这些,儿臣都懂。”

说到这里,朱标的眼眶渐渐红了起来,

“正因为懂,所以儿臣没办法恨你,只能恨自己,恨自己是长子,恨自己没能早些将太子之位让给二弟,更恨这大明江山、恨朝中的文武百官。

若不是这江山、这百官,我们本该是极为幸福的一家人,享受着旁人无法企及的天伦之乐。”

这话像一根细针,瞬间刺穿了朱元璋的内心。

他不由得重重点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对!该恨!

该恨这大明江山,该恨这文武百官,你也该恨咱,你恨咱,咱绝不怪你。”

不知从何时起,宫中就流传着一句话,

咱的儿子只有两个,一个是你朱标,另一个是其他。

到如今,咱身边连个贴心的儿女能说上几句话都没有,所有人都怕咱。

渐渐的,咱也习惯了这份冷漠,

看待自己的子女,竟和对待外人没了多少差别。

越是如此,咱就对你抱有越大的希望,咱盼着你能继承咱的志愿,开创一个盛世,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但咱知道,这条路太难了。

自从知晓你二弟那惊世才华,咱惶恐过、害怕过、忌惮过,却唯独没有动过杀心。

咱甚至想过,就把那个逆子囚禁在宫中,多陪陪你、陪陪你母后,也陪陪咱。

有咱和你母后护着,朝中那些狗东西也不敢有别的心思。

可咱偏偏忽略了一件事,”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声音染上了哽咽,

“他们都是咱的儿女啊,他们也会心寒。

咱眼里只看到了老二的惊世才华,可那些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还有那些没能活下来的子女,咱又真正看清过他们多少?

他们心里,或许也恨过咱吧。”

听着朱元璋将内心最深处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朱标反倒释然地笑了。

这份释然不知源于何处,或许,他内心深处也曾悄悄恨过这位帝王父亲。

片刻后,朱标仿佛是说服了自己,又像是在劝说朱元璋:

“父皇,

你能把心里话告诉儿臣,儿臣很高兴。

儿臣相信,那些逝去的弟弟妹妹们若是听到这番话,也会有些欣慰的。

但儿臣依旧有个想法,儿臣想让二弟来当这个太子。”

朱元璋猛地转过头,痴痴地盯着朱标,一言不发。

许久,朱标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畏惧,眼神坚定得不容动摇。

又过了许久,朱元璋才重重叹了口气:

“标儿,

咱记得告诉过你,老二为什么不能当太子。

这个想法,你还是打消吧。”

朱标像是被触到了最敏感的神经,猛地像是失了智一般,对着朱元璋嘶吼道:

“为什么不能?

二弟有惊世之才,能护大明江山万年稳固,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他比儿臣更适合当这个太子,更适合当这个皇帝!

父皇你明明知道,却偏偏因为忌惮,把他逼到边境,你怕的不是二弟,你只是怕没人再怕你,怕这江山不再由你掌控!”

一顿嘶吼之后,朱标渐渐平静下来,脸上带着一丝苦涩:

“父皇,你知道吗?

很早之前,二弟就跟我说过,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你把整个大明王朝当成老朱家的私产,将来还会给我们这些子女分封疆域、赐予高额俸禄。”

“那时,儿臣虽小,却自幼跟在你身边受教,对朝中之事已然了然。

我始终不信,

我那驱逐胡虏、再造华夏的雄主父皇,会有这般狭隘的心思。

第一次听到二弟说你只是掌权的农民,永远脱不了小农思想时,我还与他争执辩解。

可慢慢的,二弟所说的一切都成了现实。”

“你为制衡淮西,便扶持江南士族,

为稳固手中权力,便任由党争泛滥。

你明面上严惩贪官污吏,暗地里却为达目的纵容他们犯错,甚至引诱他们犯错。

你不止一次问儿臣能否开创盛世,每次儿臣都刻意转移话题,今日儿臣便告诉你,若大明在你手中这般折腾,永远不会迎来盛世!

一个王朝的盛世,属于天下,而非某个人的家产!”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奉天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