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途:青云志 > 第159章 腾笼换鸟与精准招商

官途:青云志 第159章 腾笼换鸟与精准招商

作者:十品布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5:21

省委书记苏铭调研的东风,迅速转化为青溪县上下实实在在的行动力。

全县干部大会后,发展的重心被明确锚定在“提质增效”四个字上。

开发区作为工业兴县的龙头,首当其冲迎来了发展思路的深刻变革。

县长金茹雷厉风行,亲自挂帅,从招商局、发改局、经开区管委会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不到十人的专业招商小分队。

这支队伍不再像过去那样“捡到篮子都是菜”,而是有着清晰的使命,

瞄准国内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小分队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金茹将一叠厚厚的行业分析报告放在桌上,

“以前我们招商,是漫天撒网。现在,我们要的是精准狙击!每个人的案头都要给我熟读这些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精密光学器件、生物医用高分子……我们要搞清楚这些行业的顶尖玩家是谁,他们的技术路线、布局策略、投资需求是什么!”

她目光扫过全场,

“我们的优势不再是廉价土地和税收优惠,而是经过整顿后清明的政治生态、‘青溪标准’下的高质量营商环境、以及逐步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我们要学会卖未来,卖潜力,卖价值!”

小分队迅速行动,分行业、分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目标企业库,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金茹亲自带队,奔赴长三角、珠三角,不再参加那种大型招商会,而是直接叩响目标企业老总的门,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洽谈。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许多企业对内陆县城的技术承接能力、人才储备表示怀疑。

金茹和小分队成员们不厌其烦地介绍青溪的变化,展示开发区规划,甚至邀请对方先派技术团队来进行“可行性考察”。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家在国内电子陶瓷材料领域市场份额占前三的“隐形冠军”企业,在被金茹“三顾茅庐”的诚意和青溪开发区提供的定制化厂房方案、技术工人培训计划打动后,终于松口,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

与此同时,“腾笼换鸟”的另一只手也强力运转。由常务副县长牵头,对开发区内现有企业进行新一轮的“体检”和分级评估。

对于那些工艺落后、能耗高、效益差、甚至环保存在隐患的企业,建立了详细的退出倒逼机制。

一家占地五十亩的老牌纺织厂,曾是当年的招商明星,如今设备陈旧,利润率极低,且排污指标始终徘徊在红线边缘。

工作组多次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

最终,在合理的补偿和协助寻找新厂址的承诺下,该企业主同意搬迁至成本更低的邻县工业园区,为开发区腾出了宝贵的土地空间。

“腾出旧笼子,是为了引来更能下金蛋的凤凰。”

金茹在每次攻坚会上都反复强调,“

这个过程会有阵痛,会有阻力,但为了青溪的长远发展,这一步必须坚定地迈出去!”

开发区的天空,似乎都因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而显得更加清朗。

就在金茹在外奔波“引凤”的同时,县委书记路远则将目光聚焦于营商环境的“深度优化”。

他深知,引来凤凰,更需筑好良巢。

一个周一的早晨,路远没有通知任何县领导,也没有让办公室安排,只带着秘书,穿着普通的夹克衫,来到了县政务服务中心。

“我今天就是个来办事的普通群众,你们不用管我。”

路远对闻讯匆匆赶来的中心主任摆了摆手,随即融入了办事的人流中。

他首先模拟新办企业,全程体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

取号、排队、填表、提交材料……他发现虽然窗口集中了,但很多材料仍需在不同窗口间重复提交,后台流转并不顺畅,足足花了近三个小时才走完流程。

接着,他又模拟一个项目报建。

这一次,他遭遇了更多的“中梗阻”,审批表格复杂且表述晦涩,不同部门的要求时有冲突,工作人员对最新“容缺受理”政策解释不清,遇到模糊地带习惯性地说“要请示领导”……

一位来办理餐饮许可证的小餐馆老板向他抱怨,

“都说现在办事快了,可这材料要求还是那么多,跑一趟说不清,得跑好几趟。时间耗不起啊!”

路远默默地听着,记着,脸色逐渐凝重。

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听汇报,和亲身下来体验,感受截然不同。

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

当天下午,路远立刻召集所有涉及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部门一把手,就在政务服务中心开现场会。

他没有发火,而是让各位局长们亲自去走一遍流程,然后回来谈感受。

当那些平日里听惯了汇报的局长们,亲自体验了繁琐的表格、漫长的等待、和偶尔不那么耐烦的服务态度后,一个个脸上都挂不住了。

“大家都体验过了吧?”

路远沉声道,

“‘门好进、脸好看’基本做到了,但‘事难办’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不是哪个部门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服务体系的机制问题!”

很快,一场名为“流程再造·服务升级”的专项行动在全县拉开大幕。

路远亲自担任组长。

目标是明确的,

大力推行“一网通办”,打通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探索“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极简审批;

扩大“不见面审批”范围,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

阻力是巨大的,这触及了许多部门的固有权力和利益,改变了习以为常的工作流程。

但在路远的强力推动和持续督导下,改革一步步向前推进。

一个月后,政务服务中心出现了“一件事一次办”专窗,推出了清晰无比的办事指南二维码墙,后台的数据开始艰难地打通……

路远给自己定下规矩,每个月至少要“隐身”来体验一次。

他要让“在青溪办事不求人”从一个口号,真正变成一块金字招牌。

他知道,优质的营商环境,才是青溪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

这场自我革命,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