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途:青云志 > 第11章 茶香破局

官途:青云志 第11章 茶香破局

作者:十品布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5:21

“春蕾小学”的落成典礼上,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和崭新的校服,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短暂驱散了清溪镇上空的阴霾。然而,站在飘扬的国旗下,路远脸上的笑容却带着一丝沉重。173万的捐款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教育的长远发展、教师的稳定待遇、学校日常的运转维护…这些都需要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清溪镇,这个被洪水和**掏空了家底的穷镇,靠什么来养活教育,养活未来?

重建后的第一次镇党委扩大会上,路远抛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财政所长摊开账本,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因灾大幅减免)和零星的工商税,全年预估不足200万。

刚性教师工资、行政运转、五保户供养、基础设施维护…缺口高达150万。

重建欠下的工程款、物资款,已累积近300万。

“路书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财政所长哀叹,“除非天上掉馅饼,否则明年开春,别说教育投入,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来!”

天上不会掉馅饼。路远的目光扫过墙上的清溪镇地图,最终停留在西南部那片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的山丘——野茶岭。一个酝酿已久的念头,在重重困境的逼迫下,变得无比清晰和急迫:盘活清溪茶厂!

清溪茶厂,这个曾经挂着“省优部优”招牌、养活了大半个镇的老牌集体企业,如今已是风雨飘摇。路远带着老徐和苏晓棠(她主动请缨参与经济调研)走进茶厂大门时,扑面而来的不是茶香,而是铁锈味、霉味和一种深入骨髓的颓败气息。

厂区空旷冷清,杂草丛生。生锈的机器设备像巨兽的骸骨,沉默地躺在破败的车间里。仅剩的几十号工人,大多是无处可去的老弱病残,围坐在一个废弃的烘房门口烤火,眼神麻木。厂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出激烈的争吵声。

“姓周的!今天再不把欠的工资结了,老子跟你拼了!”一个满脸怒气的工人拍着桌子。

“拼?拿什么拼?”一个油滑的声音响起,带着无赖的腔调,“厂里账上一分钱没有!机器是废铁!茶叶?仓库里那点陈年烂叶子,白送都没人要!有本事你去县里要啊?去跟新来的路书记要啊?”说话的是副厂长周大奎,杨国忠倒台后,他成了实际上的话事人。

路远推门而入。争吵声戛然而止。狗大奎看到路远,先是一愣,随即堆起谄媚的笑:“哎哟!路书记!您怎么亲自来了?快请坐请坐!”他忙不迭地用袖子擦了擦唯一一把还算干净的椅子。

路远没坐,目光扫过办公室:墙上挂着早已过时的奖状,落满了灰尘;墙角堆着几个印着“特级绿茶”字样、却布满蛛网的样品盒;办公桌上摊着一本账册,上面的数字混乱不堪,明显是做出来的假账。

“周副厂长,”路远的声音很平静,“说说厂里的情况吧。工人工资欠了多久?库存多少?订单呢?”

周大奎搓着手,一脸苦相:“路书记,难啊!欠工资…快一年了。库存…还有点陈茶。订单…唉,早没了!现在外面都是大厂的名牌茶,谁要我们这山沟沟的土茶啊?设备也老掉牙了,做出来的茶又苦又涩,卖不上价!工人都跑光了,就剩这些老弱病残…”

“是茶不好,还是人不行?”路远拿起桌上一个样品盒,打开,捻起几片干枯发黑的茶叶闻了闻,一股陈腐气。“野茶岭的高山云雾茶,明清时是贡品!天然有机,滋味醇厚!怎么就变成又苦又涩的土茶了?”他的目光锐利地射向刘大奎。

周大奎额头冒汗,支吾着说不出话。旁边的老工人忍不住插嘴:“路书记!不是茶不好!是有人心黑啊!好茶青都让周大奎他们低价收走,倒卖给外面的大厂当原料!剩下的次等货才给厂里加工!加工费还被他们层层克扣!机器坏了也不修,故意让它出次品!他们就是想把厂子搞垮,好低价买走!”

“老东西!你血口喷人!”周大奎恼羞成怒。

“是不是血口喷人,查查账,去野茶岭问问茶农就知道了!”路远冷冷道。他心中已有决断:清溪茶厂的根子,不在市场,而在内部蛀虫!不彻底改制,不清除这些趴在集体资产上吸血的蠹虫,茶厂永无翻身之日!

……

路远雷厉风行。

他顶着巨大压力(周大奎在县里也有人),请来市里专业的审计事务所,进驻茶厂查账。结果触目惊心:近三年,有超过120万的茶青收购款去向不明;设备维修款被挪用;虚假列支严重;周大奎等几个管理层在县城购置多处房产…

审计报告出炉当天,路远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当场宣布:刘大奎等五人涉嫌严重经济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文书:事实上,经县里某领导插手,后经司法调查,未认定其法律责任。~没办法 有时候现实如此!)同时,镇政府工作组正式接管茶厂,启动改制程序!

路远力推“股份合作制”。核心是:

剥离不良资产和债务(由政府承担部分历史债务)。

评估剩余有效资产(主要是品牌、部分设备、仓库用地)。

将资产折股,一部分量化配给全体在职和退休职工作为身份股(解决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

另一部分作为集体股,由镇政府持有。

同时,向职工和社会(主要是本地茶农)募集现金股,用于更新设备、引进技术、收购优质茶青。

成立由股东选举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现代企业管理。

方案公布,如同在滚油里滴入冷水,炸开了锅。

“身份股?能当饭吃吗?”“集资?厂子都这样了,钱投进去不是打水漂?”

“以前被坑怕了!谁知道这次是不是换汤不换药?”

有人指责路远“贱卖集体资产”、“搞私有化”。

刘大奎的余党在私下散布谣言,说路远改制是为了自己捞钱,要把茶厂卖给外地老板。

最大的阻力,来自于野茶岭的茶农们。当路远带着改制工作组上山动员茶农入股合作社(茶厂改制的配套,确保优质茶青供应)时,迎接他们的是沉默和戒备的眼神。老茶农徐茂根蹲在自家茶园的石头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疙瘩。

“路书记,道理俺们都懂。”徐茂根吐出一口浓烟,“可茶厂垮了这么多年,信用早就败光了!俺们小门小户,就指着这点茶叶活命。入股?万一厂子又黄了,俺们找谁哭去?还不如自己采点茶,挑到山外集市上零卖,虽然辛苦点,钱少点,但落袋为安!”

路远知道,空口白牙无法取信于人。他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看得见的希望。

他通过省农科院的老同学,请来了国内顶尖的茶叶专家李教授团队。李教授亲自考察野茶岭,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原生茶树品种极佳,只是茶农采摘粗放、加工工艺落后(刘大奎时期根本不在乎质量)。李教授团队带来了最新的种植管理技术、引进了适合的优良品种(如龙井43号、福鼎大白毫),并承诺全程技术指导。

路远没有强迫所有茶农入股,而是说服了包括徐茂根在内的几位有威望、有技术的老茶农,划出最好的几片茶园作为“科技示范园”,由李教授团队手把手指导,按最高标准种植、采摘、加工。路远甚至亲自跟着学习采茶、摊青、杀青。

苏晓棠发挥特长,组织茶厂职工的家属和村里的妇女,在李教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手工制茶(如高端龙井的手工辉锅)和茶叶分拣包装。她设计的带有清溪山水和“古韵野茶”Logo的简约包装,让人眼前一亮。

第一批严格按照新工艺、由李教授监制、苏晓棠团队分装的特级明前茶出炉了!路远没有急于销售,而是精心准备了一批样品,亲自跑省城的茶叶博览会、高端茶楼、机关单位的工会福利采购。他泡茶的手法笨拙,但茶叶本身无可挑剔的香气、汤色、滋味,征服了所有品尝者。“清溪野茶”这个沉寂多年的牌子,带着一缕清冽高扬的栗香,重新回到了懂茶人的视野。

订单,如同久旱后的甘霖,开始滴落。虽然量不大,但价格是过去的几倍!当徐茂根等示范户拿到第一批分红款时,那厚厚一沓崭新的钞票,比任何动员都更有说服力!

“路书记,俺…俺入社!”徐茂根激动得老泪纵横,第一个在入股协议上按下了红手印。其他观望的茶农也纷纷涌向合作社的报名点。

茶厂内部,工人们看到真金白银的订单和茶农高涨的热情,疑虑渐渐打消。集资入股工作也终于打开了局面。设备更新提上日程,老旧的杀青机被淘汰,引进了电热滚筒杀青机,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

就在改制初见曙光、茶香日渐浓郁之时,一股阴冷的暗流悄然涌动。

一天深夜,路远还在办公室研究新到的茶叶色选机资料,电话铃急促响起,是茶厂值班的保安,声音带着哭腔:“路书记!不好了!仓库…仓库着火了!”

路远的心猛地一沉!茶厂仓库里,存放着刚刚收购上来、价值近百万的优质春茶茶青,还有新采购的一批制茶设备配件!

他冲到现场时,火势已被闻讯赶来的工人和消防队控制住。起火点很蹊跷,位于仓库后墙的配电箱附近。初步判断是线路短路引发火灾。但损失惨重:近一半的茶青被烧毁或烟熏水泡报废,新设备配件也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一批重要的客户订单,眼看就要违约!

厂长(新选举出来的技术骨干)蹲在废墟旁,抱头痛哭:“完了…全完了…刚有起色…这下怎么跟股东交代…”

路远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地打着手电,在湿漉漉、散发着焦糊味的废墟中仔细勘查。老徐悄悄跟在他身后。在烧塌的配电箱残骸旁,路远发现了一小截没有完全烧毁的、被剪断的电线头,切口异常整齐,不像是短路熔断!更可疑的是,在墙角不起眼的角落,他捡到了一个被踩扁的、印着外文的香烟盒——这种高档烟,清溪镇没人抽得起!

“不是意外。”路远的声音冰冷彻骨,“是有人故意纵火!”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路书记,茶好喝,但别贪杯。小心烫了嘴,也断了路。清溪镇的水,比你想象的深。见好就收,给自己留条后路。否则,下次烧的,就不只是茶叶了。”

**裸的威胁!路远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火灾和威胁短信,像两座大山压在路远心头。订单违约的赔偿金、茶农的损失、股东的信心动摇…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似乎又要被浇灭。

就在路远焦头烂额、四处筹措资金试图弥补损失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救星”出现了。

一辆锃亮的黑色奔驰轿车停在了破败的镇政府门口。车上下来一位西装革履、梳着油亮背头、操着港式普通话的中年男人,自称姓陈,是“港丰国际”的投资经理。

“路书记,久仰大名!”陈经理热情地递上烫金名片,“鄙人对贵镇的清溪野茶项目非常感兴趣!听说贵厂最近遇到点小麻烦?我们港丰愿意伸出援手!”

在镇接待室(依旧简陋),陈经理侃侃而谈:“我们计划注资500万!收购清溪茶厂51%的股权!帮助你们更新全套现代化设备,建立品牌,打通海外高端市场!工人待遇翻倍!茶青收购价提高30%!路书记,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条件优厚得令人难以置信。镇长和其他几位班子成员听得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

路远却异常冷静:“陈经理,条件确实诱人。不过,港丰国际主要投资领域似乎是地产和金融,怎么突然对山区的小茶厂感兴趣了?”

陈经理笑容不变:“多元化投资嘛!我们看好内地消费升级,尤其是有机健康食品的前景!清溪野茶的底蕴,非常好!”

“那具体的合作方案和尽职调查…”路远追问。

“哎呀,路书记,时间就是金钱!”陈经理摆摆手,“我们老板诚意十足!只要您点头,资金一周内到位!细节嘛,都好谈!我们可以先签个意向协议?”

路远看着陈经理那过于急切的眼神,心中警铃大作。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尤其是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太过巧合!

“陈经理的好意心领了。”路远站起身,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清溪茶厂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全体股东的企业。任何重大股权变更,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由股东代表大会决定。我们会认真考虑所有真诚的合作意向,但也必须对全体股东和清溪镇的未来负责。请贵公司先提供详细的投资计划和资质证明,我们研究后再谈。”

送走脸色不豫的陈经理,路远立刻拨通了省城老同学的电话:“帮我查查这个‘港丰国际’,特别是它背后的实际控制人,还有…它和县里赵东升县长,有没有什么关联!”

他走到窗前,看着陈经理的奔驰车消失在尘土飞扬的镇街尽头,眼神锐利如鹰。茶香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暗处的敌人,已经亮出了更锋利的獠牙。但他路远,绝不会在威胁和诱惑面前退缩!清溪镇的太阳,必须由清溪镇人自己托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