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洪荒纪:盘古残脉 > 第50章 紫霄聆道音

洪荒纪:盘古残脉 第50章 紫霄聆道音

作者:佟行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8:16:56

九天之上的紫霄宫被七彩祥云层层环绕,云絮如蓬松的锦缎,叠出深浅不一的虹色,边缘泛着细碎的金芒 —— 那是鸿蒙气在云絮间流转时,被道韵折射出的光泽,如同将碎星磨成细粉,均匀撒在棉絮上。殿心的九品莲台悬浮于半空,每一片花瓣都由洪荒初开的先天灵玉雕琢而成,玉质通透如冰,却泛着温润的淡金光;瓣面刻着天然的道则纹路,纹路并非平面,而是微微凸起,如同大地龟裂的初痕,深处藏着流动的灵韵,随着道音的节奏轻轻起伏,仿佛有生命般一呼一吸,吐纳着洪荒的本源之力。

鸿钧道人盘膝坐于莲台中央,白袍由混沌蚕丝织就,垂落的边缘与莲台的光韵彻底交融,衣料上不见丝毫褶皱,唯有袖口处偶尔闪过的混元符文 —— 符文呈淡金色,如同一圈微型的太极,中心裹着混沌气,随他的呼吸时隐时现,证明他正以自身道则为引,梳理着 “混元道果” 的核心奥义。

殿内的先天神圣已按修为次序站立,每个人的气息与周围道韵的呼应都带着独特的韵律:

最前排,老子骑着青牛,青牛的毛发泛着淡白灵气,如同蒙着一层薄雾,鼻息间喷出的气团都凝成细小的太极虚影;蹄子踏在祥云上,每一步都留下浅淡的太极印记,印记落地后会缓缓融入祥云,在云絮间漾开一圈圈黑白二气的涟漪。老子身着月白道袍,袖口的阴阳鱼纹在道韵中轻轻闪烁,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一缕鸿蒙气,似在揣摩道则的细微变化。

元始天尊立于淡金祥云,祥云表面泛着细碎的金晶光泽,如同撒了一层磨碎的先天金矿石。他手中的盘古幡收至腰间,幡面的开天图案仍残留着四象符文的微光 —— 青龙的青芒绕着幡角,白虎的金辉凝在幡边,朱雀的赤焰藏在幡心,玄武的蓝雾覆在幡底,四色光丝若隐若现。元始周身的淡金道韵带着秩序的凛冽,连衣角的飘动都带着规整的节奏。

通天教主靠在墨色祥云,祥云表面泛着淡淡的剑气,如同藏着无数把微型诛仙剑,偶尔有细碎的剑纹光丝从云絮间逸出。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诛仙剑鞘,剑鞘上的八卦纹路按 “乾 - 坤 - 震 - 巽 - 坎 - 离 - 艮 - 兑” 的次序偶尔亮起,每道纹路亮起时,都会与殿心的玉碟产生一丝微弱的共鸣,让鞘身轻轻颤动。

女娲站在殿侧偏左,素白长裙的裙摆扫过祥云时,会留下细碎的灵韵光点 —— 光点呈淡青色,落地后会化作微型的灵草虚影,转瞬即逝。她手中的补天石雏形泛着柔和的淡青光,石面如同澄澈的镜面,清晰映出人间的景象:黄土坡上,青灵草与还魂花疯长,叶片上的露珠顺着叶脉滚落,却无人弯腰采摘;黄河之中,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激起丈高的水幕,却无舟楫扬帆;山川之间,青狼与白鹿的兽群游荡,偶尔为争夺一颗灵果互相龇牙,却无生灵引导秩序,每一处都透着 “生灵匮乏” 的荒芜。女娲的眉峰微蹙,睫毛轻轻颤动,指尖轻轻抚过石面 —— 指尖的淡青灵气与石面的光韵交融,在石面留下一道浅淡的灵痕,像是在安慰这块承载着造人希望的奇石,又像是在思索如何赋予它 “生” 的力量。

接引与准提并肩立于殿门附近,接引盘膝坐在一朵淡金祥云上,手中的念珠由十八颗西方灵山的千年菩提子炼制而成,每颗珠子都泛着温润的光,表面能看到细密的年轮纹路,“卍” 字纹嵌在珠子中央,泛着淡淡的金白色。他转动念珠的速度愈发缓慢,每转动一颗,便有一缕混元道韵被吸附在珠子表面,让原本单一的淡金光晕多了层流动的金白色,如同将月光揉进了金粉。准提站在接引身侧,手中的七宝妙树高约三尺,树干由先天金晶雕琢而成,泛着淡金色的光泽;七片叶子分别呈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色,金叶对应乾气、银叶对应坤气、琉璃叶对应离气、玻璃叶对应坎气、砗磲叶对应震气、赤珠叶对应巽气、玛瑙叶对应艮兑二气,叶片晃动时,会发出细微的 “沙沙” 声,光纹在道音中闪烁,像是在梳理西方灵脉与混元道则的关联。

“混元道果者,融万法为一,不滞于形,不困于则。”

鸿钧道人的声音突然在殿内响起,这声音带着奇妙的层次感:落在老子耳中,如同混沌初开的清风;落在元始耳中,如同开天辟地的钟鸣;落在通天耳中,如同星河流动的韵律;落在女娲耳中,如同大地呼吸的沉稳 —— 既带着穿透魂体的厚重,又含着包容万物的温和。随着话音落下,殿心悬浮的玉碟骤然亮起,玉碟由洪荒混沌石打造,直径约三尺,边缘刻着先天八卦纹,此刻碟面原本的八卦符文缓缓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圆形的 “混元符文”:符文中心是一团旋转的混沌气,呈墨色却泛着金辉,如同浓缩的星河;外围环绕着黑白二气,黑气得浊沉、白气得清轻,二气相互缠绕,如同太极图的变体;黑白二气之外,是四象灵光 —— 青(青龙)、金(白虎)、赤(朱雀)、蓝(玄武)四色光丝按东、西、南、北四方排列,每道光丝都带着对应的生灵虚影;最外侧是八卦纹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道符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与四象灵光遥相呼应。整个混元符文如同将洪荒万法浓缩于方寸之间,转动时散出的淡金光,如同细密的雨丝,落在每一位神圣身上:落在老子身上,化作太极光团;落在元始身上,化作秩序光链;落在通天身上,化作剑纹光丝;落在女娲身上,化作灵韵光点;落在接引身上,化作念珠光晕;落在准提身上,化作树叶光纹。

玉碟的混元符文每转动一圈,道音便深入一分:“混沌生鸿蒙,鸿蒙化万法,万法归混元。故无为非不作为,乃顺道而为;秩序非强约束,乃循法而行;自在非无顾忌,乃合道而动……” 每一个字落下,众神圣的识海中都会浮现对应的画面 —— 老子见太极图被混沌气包裹,黑白二气缓缓融入混沌,化作无边的温和;元始见盘古幡与混元符文重叠,图案中的盘古虚影手持神斧,斧刃不再是凌厉的劈砍,而是带着混元道韵的柔和转动,将混沌气缓缓化作清浊二气,二气绕着混元符文流转,最终融入中心的混沌;通天见诛仙剑在混沌气中自由穿梭,剑身上的八卦纹路与混元符文共鸣,时而化作清风、时而化作闪电、时而化作磐石,却始终不脱离道则;女娲见补天石被混元气包裹,石面映出的人形虚影渐渐有了灵韵,却缺一缕能让其 “活” 过来的魂核,画面清晰得仿佛能触摸到道则的质感。

老子率先有所悟,青牛的蹄子不再踏动,鼻息间的太极气团也缓缓消散。他指尖轻捻,太极图从袖中飞出,悬于身前 —— 太极图直径约一尺,黑白二气界限分明,此刻顺着混元道音的节奏缓缓转动,渐渐与玉碟的混元符文产生共鸣。太极图的边缘开始被混沌气包裹,原本泾渭分明的黑白二气如同被温水浸泡,渐渐变得柔和,黑气不再沉凝、白气不再轻飘,二气相互渗透,在边缘形成一圈淡金的过渡色;混沌气如同薄纱,轻轻裹住太极图,让整个图面都泛着温润的光。老子的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眼中闪过了然的光,那笑意并非开怀,而是对道则的通透,周身的道韵也变得愈发平和,如同春风拂过湖面,不起波澜却能滋养万物,连周围的祥云都变得更柔软了几分。

元始天尊也随之凝神,他抬手握住盘古幡的幡柄 —— 幡柄由万年古木炼制,泛着深褐色的光泽,表面刻着秩序符文。他缓缓展开幡面,幡面在空中舒展,约有三丈宽,上面的开天图案与玉碟的混元符文重叠。图案中的盘古虚影仿佛活了过来,身高约丈许,肌肉线条分明,手中的神斧泛着淡金的混元光,不再是之前的凌厉劈砍,而是以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斧刃划过混沌气时,混沌气便分成清浊二气 —— 清气向上飘升,化作淡淡的白气;浊气向下沉降,化作淡淡的黑气;二气绕着盘古虚影流转一圈后,缓缓向混元符文的中心汇聚,融入混沌气中。元始周身的秩序道韵不再是之前的凛冽压迫,而是多了几分 “包容”,淡金的光丝在他身前凝成一道混元秩序链 —— 链长约三尺,由无数细小的符文组成,符文既含秩序的严谨(如 “规”“矩” 二字的变体),又藏混元的灵活(如混沌气的流动纹),链身轻轻晃动,与玉碟的符文产生共鸣。

通天教主的反应最为直接,他从墨色祥云上跃起,身形在空中微微一旋,墨色道袍的衣摆展开,如同墨蝶振翅。他手中的诛仙剑虽未出鞘,剑鞘却自发震动起来,鞘身的八卦纹路按 “乾 - 震 - 离 - 艮 - 坤 - 巽 - 坎 - 兑” 的次序快速亮起,散出的墨色灵光顺着他的手臂涌入体内 —— 灵光在他周身形成一层薄如蝉翼的光膜,光膜上泛着细小的剑纹。通天的身形在殿内快速穿梭:时而如清风拂过,衣袍贴着身体飘动,连祥云的云絮都跟着轻轻摆动;时而如闪电划过,身形化作一道墨色流光,只留下短暂的残影;时而如磐石伫立,双脚落地时,周身的光膜骤然收紧,形成一圈淡黑的气场,让周围的道韵都暂时停滞。每一个动作都带着 “自在” 与 “混元” 的交融 —— 不再是之前纯粹的洒脱,而是多了几分对道则的敬畏,却又不被道则束缚。通天的笑声在殿内响起,那笑声畅快而通透,带着顿悟后的轻松,如同山涧清泉流过岩石,感染着周围的道韵,让殿内的气氛都变得活跃起来。

女娲的注意力始终在补天石与玉碟之间流转,她将补天石轻轻托至胸前,石面与她的胸口平齐,淡青的光韵与她周身的灵气交融。石面的混元气与玉碟的符文产生共鸣,石面映出的人间景象中,渐渐浮现出模糊的人形虚影 —— 这些虚影约有三尺高,形态与常人相似,能做出抬手、踏步的动作,手指关节的弯曲都清晰可见,却仍缺 “魂核” 的灵动,动作如同提线木偶般僵硬。女娲的指尖凝聚一缕混元道韵,那道韵呈淡青色,带着 “生” 的气息,她轻轻将道韵注入补天石 —— 道韵融入石面后,虚影的动作变得更连贯,能做出弯腰、伸手的动作,却依旧没有自主意识,眼神空洞无物。她轻叹一声,那声叹息很轻,却在混元道音中格外清晰,带着 “求而不得” 的怅然,目光望向殿外的人间方向,眼中映着黄土坡的景象,仿佛能看到那里等待着生灵的土地。

辰隐于西侧那朵青芒祥云的阴影里,这朵祥云约有五丈宽,云絮呈淡青色,泛着细微的木灵气,表面能看到细小的叶脉纹路,与他衣袍的纹路相似,让他的身形完美融入其中。他周身的淡青衣袍已完全凝实,衣料由青灵草的纤维织就,表面的叶脉纹路在混元道韵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金辉 —— 金辉顺着叶脉的走向流动,如同细小的星河在衣料上穿梭。他胸口的斧痕碎片自发亮起,碎片约有巴掌大小,呈淡青色,表面刻着开天纹路,此刻纹路中伸出无数细如发丝的淡青光触手,如同藤蔓般向四周延伸,将玉碟散出的混元道韵源源不断地吸入。每吸入一缕道韵,碎片表面的纹路便清晰一分,散出的清光也更浓郁一分,从最初的淡青变成了青中泛金的颜色。

这是辰从不周山返回紫霄宫后的第三个时辰。此前在通天泉吸收的先天灵液仍残留在魂体中,那灵液呈淡金色,带着温润的地脉气,此刻与混元道韵相遇,如同干柴遇烈火,瞬间产生了奇妙的融合。辰按掌握的混沌呼吸法吐纳:吸气时,鼻腔微微扩张,混元道韵顺着气流涌入识海 —— 识海中,先天灵液气(淡金)、四象灵气(青、金、赤、蓝)、功德气(淡金)与混元道韵(金白)交织在一起,凝成一团直径约一尺的淡金泛青灵流,灵流按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中心是混沌气的虚影;呼气时,灵流顺着魂脉向全身扩散 —— 从识海流向头顶,再分向四肢,最后汇聚于丹田,将魂体中最后的细微杂质(那是在不周山被魔气轻微侵蚀的残留,呈淡黑色)化作一缕缕白烟排出体外。白烟呈淡灰色,融入祥云后,被混元道韵自动净化成无色的鸿蒙气,重新融入周围的道韵中。

辰能清晰地感觉到,魂体的凝实度又提升了几分:之前还略显透明的手腕,此刻已与常人无异,皮肤呈淡青色,泛着细腻的光泽,能看到皮下淡金的功德气与混元道韵交织流动,如同细小的星河在血管中穿梭;指尖的触感也愈发真实,轻轻触碰祥云的云絮,能感受到云絮的柔软中带着细微的弹性,如同触摸到晒干的棉花,不再是之前的虚浮;甚至能感觉到心跳的节奏变得更沉稳 —— 每一次跳动都与混元道韵的频率同步,跳动时,魂脉会跟着轻轻起伏,仿佛与洪荒的道则形成了共鸣,连周围的鸿蒙气都跟着心跳的节奏流动。

“呼 ——” 辰按呼吸法节奏缓缓呼气,周身的淡青灵光突然泛起一层淡金的光晕,这是混元道韵与眉心道印产生共鸣的征兆。他抬手摸向眉心,指尖触到道印时,能清晰地感觉到道印的温度在升高 —— 从之前的微凉(如同玉石),逐渐过渡到温润(如同温水),最后稳定在暖热(如同朝阳);道印的颜色也在缓缓变化,从最初的淡黑色,逐渐过渡到淡灰、浅金,最后稳定在淡金色;表面的纹路也在变化,原本模糊的先天符文变得清晰,符文的形态与玉碟的混元符文愈发相似,从简单的线条变成了带着混沌气的立体纹;防御范围也从之前的三尺扩至五尺,连周围散逸的微弱魔气(呈淡黑色,从殿外的缝隙中渗入),刚触到防御光膜(淡金光),便会瞬间被净化成无色的鸿蒙气,连一丝痕迹都不留下。

就在这时,辰突然感觉到一道温和的目光落在身上。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殿内的莲台,只见鸿钧道人眼帘微抬,目光如同透过了祥云的阻碍,直接落在他的魂体上。那目光没有丝毫探究,只有包容与期许,如同长辈看待晚辈时的眼神,带着鼓励与认可,让辰的魂体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紧接着,鸿钧的指尖凝出一缕极淡的金光 —— 这金光如同融化的朝阳,呈金白色,带着纯粹的混元道韵,体积约有米粒大小,悄无声息地穿过祥云的云絮,落在辰的眉心。

金光融入道印的瞬间,辰只觉一股暖流从眉心传遍全身 —— 暖流如同春日的融雪,顺着魂脉快速流动,所过之处,魂体的灵气变得更活跃,道印的淡金光晕也变得更浓郁。道印的颜色彻底稳定在淡金色,表面的混元符文变得愈发清晰,甚至能看到符文在缓缓转动(与玉碟的符文旋转方向一致),与玉碟的符文遥相呼应;防御能力大幅增强 —— 之前只能抵御低阶法术的余波,此刻连先天神圣的中阶法术(如准提七宝妙树的叶片光丝)都能反弹,光丝触到道印时,会被淡金光晕弹回,落在祥云上便消散;更重要的是,道印多了 “预警” 功能 —— 若有带着恶意的气息(如魔气、攻击性灵气)靠近,道印会提前发出细微的震动(如同指尖的轻颤),提醒他规避危险。

“谢过道祖。” 辰在心中默默感激,却不敢贸然现身 —— 他知道,鸿钧道祖的暗中相助,是对他这个 “盘古残脉” 的认可,也是对他守护洪荒生灵的期许,这份恩情,他唯有以行动回报,而非口头感谢。

此时,殿内的女娲再次轻叹了一声,这一次,辰能清晰地感知到她的思绪 —— 透过胸口斧痕碎片与女娲手中补天石的共鸣,他 “看” 到了女娲的担忧:人间虽有草木山川(青灵草、还魂花、黄河、山川),却无生灵承传道统(无人记录道则、无人传授知识),无生灵创造文明(无工具、无文字、无居所),无生灵感知大道(无生灵悟道、无生灵修行),这样的洪荒,即便地脉稳固、天道有序,也缺了 “生机” 的灵魂,如同精致却无主人的宅院。她想以黄土坡的黄土为基(凝聚肉身)、以黄河的水为魂(滋养肉身)、以补天石的 “生” 气为灵(塑造形态),创造出能承传道统的生灵,却始终缺最后一缕 “魂核本源”—— 那是能让生灵拥有自主意识(思考、判断)、情感(喜悦、悲伤、愤怒)与智慧(学习、创造)的关键,而这本源,正是辰魂体中蕴含的开天本源气(斧痕碎片散出的清光)。

斧痕碎片仿佛感知到了女娲的需求,突然剧烈闪烁起来 —— 碎片表面的纹路亮得刺眼,淡青光触手的数量增加了数倍,向殿内延伸的长度也增加了三尺,与女娲手中补天石的淡青光在空中凝成一道极细的光链。光链呈淡青泛金,直径约发丝粗细,表面泛着细碎的光,如同将星尘揉进了光丝,光链的一端连在斧痕碎片上,另一端连在补天石上,形成了无形的共鸣通道。光链形成的瞬间,辰能清晰地 “听” 到女娲的心声:“若有盘古本源相助,人族定能诞生,洪荒也能有真正的生机……”

辰的心中涌起强烈的共鸣,这份共鸣不仅来自盘古残脉与造人使命的契合,更来自他对洪荒生灵的守护之心。他下意识地调动一缕开天本源气 —— 这缕本源气呈淡青色,带着开天的纯净,体积约有黄豆大小,顺着光链快速向补天石传递。本源气融入补天石的瞬间,补天石的淡青光骤然亮起,亮度比之前增加了三倍,石面映出的人间景象中,那些模糊的人形虚影突然有了神采:有的虚影眼中闪过好奇(瞳孔微微收缩,望向周围的灵草),有的虚影露出微笑(嘴角向上扬起,露出细微的弧度),有的虚影伸手触碰身边的灵草(手指轻轻弯曲,捏住一片草叶),虽然依旧无法脱离石面,却已具备了初步的 “灵智” 雏形,不再是之前的木偶般僵硬。

女娲显然也感觉到了补天石的变化,她低头看向石面,眼中闪过惊喜的光 —— 那惊喜如同看到种子发芽的农夫,带着期待与释然,瞳孔微微放大,指尖轻轻颤抖,下意识地抚摸石面的虚影。她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殿外的青芒祥云,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那笑意温柔而默契,对着祥云的方向微微颔首 —— 她虽未看到辰的身影,却已从本源气的气息中猜到那股神秘力量的来源(盘古残脉),这份无需言语的默契,为日后的造人之事埋下了温暖的伏笔。

辰的心中也做出了决定:待道会结束,他便立刻前往黄土坡,协助女娲完成造人之事。他要将自己的开天本源气分予那些人形虚影,为它们注入魂核(按虚影的数量,每次分出一缕,确保每具肉身都有魂核);要用自己的地脉四象辨能力,帮女娲梳理黄土坡的地脉(找出地脉最浓郁的区域,清除地脉中的杂质,确保造人时有足够的灵气支撑);还要用自己的斧痕清气,守护造人过程不被魔气或异兽干扰(在黄土坡设下防护阵,驱逐靠近的魔气与凶兽,让人族能顺利诞生),让洪荒拥有真正的 “生机”,让盘古开天辟地的意义得以延续。

此时,玉碟的混元符文开始缓缓收敛 —— 中心的混沌气渐渐变淡,外围的黑白二气、四象灵光、八卦纹路也按 “外 - 内” 的次序逐渐隐去,最后只留下玉碟边缘的先天八卦纹,恢复成最初的模样。道音也渐渐减弱,如同潮水退去般,从最初的清晰厚重,逐渐变得模糊温和,最后在殿内留下淡淡的余韵,如同空气中残留的花香。鸿钧道人睁开双眼,目光扫过殿内的先天神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混元道果已讲毕,尔等各归其地,悟透道则,守护洪荒生机,勿负天道期许。”

众神圣纷纷躬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声音带着恭敬:“弟子谢过道祖指点。” 行礼过后,大家便开始陆续向殿外走去,准备返回自己的领地,消化此次聆道的感悟。

老子骑着青牛,率先离开紫霄宫 —— 青牛的蹄子踏在祥云上,留下浅淡的混元印记(印记呈淡金色,中心是混沌气虚影),太极图已收入袖中,周身的道韵平和而温润,他没有急于飞行,而是让青牛缓慢行走,似在回味道则的余韵。

元始天尊收起盘古幡,幡面已恢复成最初的模样,周身的秩序道韵中带着混元的包容,不再是之前的凛冽。他与身边的弟子(共三人,皆身着素白道袍,手持玉如意)低语着返回玉珠峰的计划:“回去后,将混元道韵融入秩序道则,重新梳理玉珠峰的地脉阵,确保灵脉稳固。”

通天教主则一跃而起,墨色祥云托着他向殿外飞去 —— 他的速度极快,身形化作一道墨色流光,只留下短暂的残影,诛仙剑鞘上的混元纹路仍在闪烁,像是迫不及待要去验证新领悟的道则(如用混元道韵强化剑术)。

接引与准提并肩走出殿门,二人低声讨论着如何将混元道韵融入西方灵脉:“师兄,可用混元道韵调和西方的土灵气,再用功德气催生草木,改善灵山的环境。” 准提的声音带着急切,七宝妙树的叶片轻轻晃动,“还需寻找契机,与那位盘古残脉结善缘,若能得他相助,西方灵脉定能快速恢复。” 接引微微点头,手中的念珠转动得比之前快了几分:“此事急不得,需先稳固灵山根基,再寻机会。”

女娲握着补天石雏形,最后一个走出殿门。她没有立刻向黄土坡飞去,而是站在祥云台上,目光再次望向辰所在的青芒祥云方向,眼中带着感激与期待 —— 感激辰的暗中相助,期待日后造人的合作。她轻轻抚摸补天石,石面的人形虚影仍在灵动地活动,有的虚影甚至向她挥手,仿佛在催促她尽快开始造人。女娲深吸一口气,将补天石收入袖中(袖中泛着淡青的光,与补天石的光韵呼应),化作一道白色流光,向人间的方向飞去 —— 她需尽快做好造人准备(如收集黄土、引黄河水、设聚灵阵),等待那位神秘的盘古残脉到来。

辰待众神圣都离开紫霄宫后,才从青芒祥云的阴影中走出。他低头看了看胸口的斧痕碎片 —— 碎片的淡青光中泛着混元道韵的金辉,表面的纹路清晰可见,与眉心的淡金道印遥相呼应,形成一道极细的光链(光链呈淡青泛金,连接着碎片与道印),这光链中,还残留着与补天石共鸣的气息(淡青的 “生” 气)。辰对着紫霄宫莲台的方向深深躬身 —— 躬身时,周身的道韵微微波动,带着恭敬与承诺,既是感谢鸿钧道祖的相助(道印升级、道则指引),也是对这份 “守护洪荒生灵” 的使命做出承诺。

躬身过后,辰调动混沌呼吸法 —— 周身的淡青灵光泛着淡金,形成一层薄如蝉翼的光膜,他双脚轻轻一踏祥云,身体便化作一道淡青泛金的流光,向人间黄土坡的方向飞去。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补天石的气息在前方指引着他(气息呈淡青色,如同灯塔),那是女娲的期待,也是洪荒生灵的希望。辰的心中充满了坚定 —— 他的洪荒之旅,已从 “自我修行” 彻底转向 “守护生灵”,而协助女娲造人,便是这份守护的第一步,也是他作为 “盘古残脉”,传承盘古开天意志的最好方式(盘古开天为洪荒生,他助造人为洪荒续)。

紫霄宫的七彩祥云仍在缓缓流动,云絮间的鸿蒙气泛着细碎的金芒,玉碟的混元符文已隐去,只留下淡淡的道韵余波,如同在为即将到来的人族诞生,奏响序曲。而那道淡青泛金的流光,正穿过九天,飞向人间,流光中带着开天本源气与混元道韵的交融,即将在黄土坡上,见证洪荒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 人族的诞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