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的九品莲台悬浮于殿心,每一片莲瓣都泛着醇厚如熔金的淡金光,瓣沿流转的鸿蒙气似凝结的星河,顺着花瓣细腻的脉络缓缓滴落 —— 那脉络并非平滑的曲线,而是带着混沌初开时的天然纹路,每一滴鸿蒙气坠下时,都会在瓣面留下浅淡的光痕,如同将道则刻入莲瓣肌理。这些光痕汇聚到莲台中央,最终落在那方悬浮的玉碟上,激起一圈圈细碎的道韵涟漪,涟漪扩散时,竟在空气中凝成转瞬即逝的先天符文,如同玉碟在无声地回应莲台的馈赠。
鸿钧道人盘膝坐于莲台中央,白袍垂落的边缘已与莲台的光韵彻底交融,衣料上看不见丝毫褶皱,仿佛由纯粹的道韵织就。他身前的玉碟直径约莫三尺,碟面原本模糊的先天符文此刻骤然亮起,先是一道黑白交织的 “两仪纹” 缓缓展开 —— 黑纹如墨,带着浊气相的厚重;白纹似雪,透着清气相的轻盈,二者在碟面中央缠绕成太极状,转动时还能隐约看到混沌气在纹络间流动。紧接着,两仪纹由二化四,四道微光从纹络中分出,渐渐凝出四尊半尺高的灵象虚影,正是大纲中提及的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象符文,每一尊虚影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从碟面跃出。
道音再次在殿内回荡,比时更显深邃,如同从混沌最深处传来的天地低语,每一个字都带着穿透魂体的力量:“两仪生四象,四象定四方,东方青龙主木,气蕴生机;西方白虎主金,性含锐利;南方朱雀主火,质藏炽热;北方玄武主水,势蕴温润;中央戊土承四象,乃地脉之根,万物之基……” 每一个字落下,玉碟上的四象虚影便鲜活一分 —— 青龙鳞爪分明,青色鳞片泛着莹光,张口时吐出淡青的木灵气,灵气落在碟面便化作细小的青藤,顺着碟纹生长;白虎通体覆着雪白金毛,獠牙锋利如先天金晶,周身绕着淡金的金灵气,灵气流动时发出细微的 “铮铮” 声,似金铁相击;朱雀羽翼泛着赤红流光,尾羽拖着三道火纹,翅尖坠着赤红的火灵气,灵气触及空气便凝成细小的火点,却不灼人,反而带着温暖的生机;玄武龟甲厚重,壳上刻着先天水纹,蛇尾缠绕龟身,龟背覆着淡蓝的水灵气,灵气滴落时化作微型的水珠,悬浮在碟面周围。
四象灵气从玉碟中溢出,在殿内交织成半透明的光网,光网的网格间泛着淡淡的四色光晕,将整个紫霄宫笼罩其中。连殿外飘来的祥云,都被这层光网染上了四象的色彩 —— 靠近东方的祥云泛着浅青,西方的泛着淡金,南方的泛着赤红,北方的泛着淡蓝,中央的则是柔和的淡黄,如同将洪荒四方的灵气浓缩在了紫霄宫周围。
殿内的先天神圣早已闭目凝神,沉浸在道则的感悟中,每个人的反应都与自身道统紧密相连,细节处各有不同:
老子骑在青牛背上,青牛的毛发泛着淡白的灵气,如同蒙着一层薄雾,蹄子轻轻踏在莲台边缘,每一步都留下浅淡的四象印记 —— 青印如藤,金印似爪,红印若羽,蓝印像龟甲纹,这些印记与玉碟上的符文遥相呼应,渐渐在青牛脚下形成一个微型的四象阵。老子指尖轻捻的太极图突然加速转动,黑白二气中渐渐分出四缕细微的光丝 —— 青、金、红、蓝,分别对应四象灵气,光丝随着太极图的转动缓缓融入二气,让原本纯粹的黑白二气多了四象的灵韵。他的嘴角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连眉梢都透着平和,显然已从四象法则中悟到了 “顺势而为” 的更深层含义,连呼吸都与道音的节奏完全同步,吸气时四象灵气顺着鼻息涌入,呼气时又带着自身道韵排出,形成微妙的循环。
元始天尊立于一朵淡金祥云上,祥云表面泛着细碎的金芒,像是撒了一层先天金粉。他手中的盘古幡微微展开,幡面约莫丈许,上面刻着的盘古开天图案中,竟也浮现出四象的虚影 —— 图案中的盘古手持神斧,斧刃泛着清光,在他挥斧开天、清浊二气分离的瞬间,四象灵气便已在混沌气中孕育,青龙绕着盘古左臂,白虎护在右侧,朱雀停在肩头,玄武伏在脚边,如同四象本就是盘古开天的伴生灵。元始周身的 “秩序” 道韵变得愈发凛冽,淡金的光丝在他身前凝成一道四象符文组成的光链,光链按 “青龙 - 朱雀 - 白虎 - 玄武” 的顺序循环转动,每转动一圈,光链上的符文便清晰一分,如同在演绎天地间最根本的秩序法则。他的神情依旧肃穆,目光落在玉碟上,瞳孔中映着四象虚影的流转,仿佛在透过四象符文,追溯盘古开天那一刻的最初秩序。
通天教主靠在墨色祥云上,祥云表面泛着淡淡的剑气,如同藏着无数把微型诛仙剑。他手中的诛仙剑虽未出鞘,剑鞘上的墨色纹路却亮起四象的微光 —— 鞘身东方刻着青龙纹,西方刻着白虎纹,南方刻着朱雀纹,北方刻着玄武纹,此刻纹路中的微光与玉碟的四象灵气共鸣,让剑鞘都微微颤动。通天不再像之前那样玩闹,而是挺直了身子,原本带着随意的眼神变得明亮如星,周身的 “自在” 道韵与四象灵气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 时而随青龙的木灵气舒展,衣袍下摆轻轻飘动,似青藤摇曳;时而随白虎的金灵气锐利,周身散出淡淡的剑气,却不伤人;时而随朱雀的火灵气炽热,眼神变得愈发灵动;时而随玄武的水灵气沉稳,呼吸变得悠长平缓。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剑鞘上划过,指尖带着淡淡的道韵,在鞘身留下四象的临时纹路,这些纹路虽短暂,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四象的核心特质 —— 青龙的蜿蜒、白虎的刚劲、朱雀的灵动、玄武的厚重,尽显他对 “自在” 道则的独特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