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洪荒纪:盘古残脉 > 第101章 紫霄宫见祖

洪荒纪:盘古残脉 第101章 紫霄宫见祖

作者:佟行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8:16:56

九天之上的紫霄宫,藏在无尽祥云深处。那祥云并非凡间常见的白絮,而是泛着淡金光泽的先天云气,每一缕都蕴含着稀薄的鸿蒙余韵,指尖触之便有温润的道意流转。辰驭使混沌气遁行半日,途中穿透了三层云障 —— 最外层是裹挟着星屑的 “陨星云”,中层是泛着七彩光的 “悟道云”,最内层才是环绕紫霄宫的 “护宫云”,直到穿过最后一层云絮,那座悬浮于虚空的神圣宫殿才终于映入眼帘。

宫墙由先天白玉砌成,每块玉砖皆取自昆仑山巅的 “通天玉”,砖面打磨得如镜面般光滑,却不显冰冷,反而透着柔和的暖意。玉砖上刻着流转的先天符文,符文并非静止,而是像活物般缓慢游走,符文缝隙中渗出极淡的鸿蒙气,像轻纱般缠绕宫身,偶尔与护宫云相撞,便会激起细碎的光粒,如星辰坠落。宫门是两扇丈高的青石门,门楣雕刻着繁复的云纹,门扉上浮雕着 “开天辟地” 的全景:左侧盘古手持巨斧劈开混沌,斧刃处清浊二气激烈碰撞,右侧日月星辰初现,山川河流蜿蜒成形,连盘古额间的汗珠、星辰的光晕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每一道纹路都仿佛在重现天地初开的磅礴道韵。门楣中央悬挂着一块三尺长的墨玉匾,上书 “紫霄宫” 三字,字体并非凡俗笔墨所书,而是由鸿蒙气凝聚而成,笔画间有流光游走,细看竟能发现光流中藏着细小的道纹,似在无声诉说天道至理。

宫前的 “悟道台” 是一块圆形的先天玄石,石面泛着淡青光泽,台边刻着八卦符文,符文与护宫云产生共鸣,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纷扰。台上三朵九品莲台静静悬浮,莲瓣上泛着不同的光韵:左侧莲台通体素白,泛着温和的紫气,老子端坐其上,他身着素白宫装,衣袍上绣着细微的太极图纹,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他左手轻捻须髯,右手托着太极图,图上黑白二气如活物般缓慢流转,偶尔有一缕紫气从图中溢出,融入周围的祥云,让护宫云的道意更显醇厚。老子双目微阖,似在悟道,却在辰靠近时悄然睁开眼,眼中没有波澜,却透着洞悉世事的平和。

中间莲台泛着淡金光,元始天尊端坐其上,仍是那身纤尘不染的白袍,袍角垂落莲台边缘,与金光交织成圣洁的光带。他左手轻按膝头,右手持着盘古幡,幡面收敛了往日的混沌气,只余下极淡的光晕,却仍透着不可侵犯的威严。他目光落在辰身上时,没有锐利的审视,反而带着几分认可,仿佛在肯定辰此前守护洪荒的功绩。

右侧莲台泛着青芒,通天端坐其上,他身着青袍广袖,袍角绣着剑纹,每一道剑纹都似有剑气隐现。他手中握着诛仙剑阵图,阵图展开半尺,图上隐约有四道剑光闪烁,分别对应诛、戮、陷、绝四剑,却被一层温和的道气包裹,不显凶戾。通天性子最是洒脱不羁,见辰驭气而来,便率先放下阵图,抬手挥了挥,嘴角还带着一丝浅笑,算是打招呼,与另外两位兄长的沉稳形成鲜明对比。

辰放缓遁速,周身混沌气渐渐收敛,化作一层淡青光晕萦绕身周,避免惊扰悟道台的道韵。他落在悟道台外三步处,整理了一下淡青色衣袍 —— 这衣袍是他魂体凝实后,用灵脉渊的 “灵丝” 织就,灵丝取自脉气海深处,泛着极淡的青光,衣摆处还沾着少许阪泉之野的黄土,那是此前调解人族纷争时不慎沾染的,却非但不显狼狈,反而为这份庄重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他对着宫门躬身行礼,腰弯至九十度,声音温和却清晰,穿透护宫云的阻隔,稳稳传入宫内:“盘古残脉辰,承蒙道祖昔日赠金光护持(道祖以金光助辰化险),今日特来紫霄宫致谢,望道祖容见。”

话音刚落,两扇青石门缓缓向内开启,没有机械的摩擦声,只有一缕清圣的气息从宫内溢出,那气息似春风拂过冰封的大地,又似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田,所过之处,辰体内的混沌气都变得温顺,连眉心斧痕印都泛起细微的共鸣。宫内的景象渐渐清晰:一条由七彩祥云铺就的 “道途” 从宫门延伸至殿内高台,祥云柔软如棉,却异常稳固,每一步踏上去都似踩在坚实的土地上。道途两侧立着十二根白玉柱,柱身雕刻着十二祖巫的虚影,虚影虽静止,却透着祖巫特有的气血威压,似在守护这条通往天道的道路。

高台位于大殿中央,是由一块完整的 “鸿蒙玉” 雕琢而成,台周环绕着九道淡金光环,每道光环都刻着不同的先天道纹。高台上悬浮着一朵十二品莲台,莲台通体金黄,莲瓣上泛着圣洁的光晕,每一片花瓣都似由功德气凝聚而成,细看能发现花瓣上藏着无数细小的符文,正是天道至理的具象化。莲台上坐着鸿钧道祖,他身着白发白袍,发丝与袍角都泛着淡淡的金光,面容始终处于模糊状态,似被一层薄雾笼罩,让人无法看清具体样貌,却能感受到那股超越天地的威严。道祖左手轻放膝头,右手托着一块巴掌大的造化玉碟,碟面刻满密密麻麻的先天道纹,道纹间泛着微弱的金光,偶尔有细小的光屑从碟上飘落,触到下方的祥云便化作一缕鸿蒙气,融入紫霄宫的道韵之中。

“进来吧。” 道祖的声音没有起伏,却仿佛从天地各处传来,落在辰耳中时,似有一股温和的力量渗入魂体,让他眉心的斧痕印微微发热,那是盘古残脉与天道产生共鸣的征兆,“汝护洪荒有功,清除地脉死气、覆灭罗睺残魂、调解族群纷争,所作所为皆顺天道,盘古若知,亦会欣慰。”

辰恭敬地踏上道途,每走一步,脚下的七彩祥云便泛起一圈淡金光,光纹顺着道途蔓延,与两侧白玉柱上的祖巫虚影产生共鸣,虚影眼中似有微光闪过。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紫霄宫内的每一缕气息都蕴含着 “道” 的轨迹:空气流动的节奏与洪荒大地的地脉脉动完全同步,道途两侧的鸿蒙气与体内混沌气相互呼应,甚至连自己的呼吸都渐渐与道祖的气息保持一致,仿佛整座宫殿本身,便是天道的具象化体现,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天地平衡的至理。

行至高台下方三步处,辰停下脚步,再次躬身行礼,这一次,他将体内的混沌气收敛到极致,只余下一缕维持魂体形态,以示对道祖的极致敬重:“晚辈辰,谢道祖昔日金光护持之恩。当年晚辈在幽冥魔窟遇罗睺残魂伏击,若无道祖以金光驱散魔雾、护住晚辈魂体,晚辈恐难在罗睺魔气与地脉危机中保全自身,更遑论后续守护洪荒生灵、联合各族清剿魔患。”

鸿钧道祖缓缓睁开眼,虽无具体的瞳孔,却似有两道无形的目光落在辰身上,那目光能穿透魂体,看清他本源中的盘古残脉气息,也能洞悉他过往所有守护洪荒的举动。“汝乃盘古残脉,身负开天辟地的功德,守护洪荒本是汝的宿命,亦是汝的道。” 道祖的声音依旧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天道意志,“昔日赠你金光,不过是顺天应人,助你渡过初劫罢了,无需过分感激。” 他顿了顿,右手托着的造化玉碟微微转动,碟面的道纹亮起几缕金光,光纹组成一幅简易的洪荒地图,地图上能看到地脉的走向与族群的分布,“汝可知,为何罗睺残魂屡除不尽?为何洪荒地脉频生异动?为何族群纷争始终难以平息?”

辰心中一凛,抬头望向高台上的道祖,神色愈发诚恳:“晚辈愚钝,只知罗睺代表混沌恶念,地脉异动与魔气侵蚀、过度开采有关,族群纷争多因资源分配不均,却未能参透这些表象背后的根本缘由,还望道祖指点迷津。”

“万物相生,天道平衡。” 道祖的声音缓缓响起,造化玉碟上的金光愈发璀璨,碟面的洪荒地图中,地脉流转的轨迹与族群分布的区域渐渐清晰,“洪荒自开天以来,清浊二气便相互依存,善念与恶念共生,生灵与魔灵并存 —— 这便是天道的平衡,缺一不可。罗睺残魂之所以能反复滋生,皆因洪荒生灵的恶念未除,嫉妒、贪婪、傲慢等执念,皆为魔灵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地脉之所以频生异动,亦因各族为争夺灵脉资源,过度开采、肆意破坏,打乱了地脉的自然流转,导致死气滋生;族群纷争之所以难以平息,亦是因各族只知索取、不懂共享,违背了天道平衡的至理。”

道祖顿了顿,造化玉碟上的地图泛起红光,标注出此前争地坡、阪泉之野等地的纷争区域:“汝之前清除地脉死气、灭罗睺残魂、调解人族纷争,只是解决了表面的危机,却未从根本上引导生灵领悟平衡之道,这便是危机屡有反复的缘由。”

辰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想起争地坡时,华夏与九黎因灵田归属产生的争执,若不是魔影趁机入侵,恐怕两族早已刀兵相见;想起阪泉之野,黄帝与蚩尤因领地划分开战,若不是自己及时折返,应龙恐已殒命,人族恐将陷入内战。这些纷争的根源,皆是生灵的执念与资源的争夺,违背了天道平衡的至理。之前他虽以清气驱魔、以言语调解,却未从根本上让生灵理解 “平衡” 的真谛,难怪魔患与纷争始终难以根除。

“晚辈明白了。” 辰再次躬身,语气中带着彻悟后的坚定,“守护洪荒,不仅要清除外在的魔患与地脉危机,更要引导生灵摒弃恶念、和谐共处,学会按需取用、共享资源,维持天道的平衡 —— 这才是治本之法,亦是晚辈未来的道途。”

道祖微微颔首,造化玉碟上飞出一缕淡金色的鸿蒙气,那气息比紫霄宫内的道韵更显精纯,缓缓飘向辰的眉心:“汝能悟透此点,可见道心已成,亦不负盘古残脉的身份。今传你‘鸿蒙道则’,此道则蕴含天地平衡之理,既能助你感应天道异动,提前预警危机,亦能助你引导生灵领悟善念,摒弃执念。汝且凝神静气,吾将道则传入你魂体。”

辰连忙收敛心神,闭上双眼,运转混沌呼吸法,将眉心的斧痕印完全展开。那缕鸿蒙气触到斧痕印的瞬间,便化作无数道细如发丝的光丝,顺着印纹钻入辰的魂体。光丝所过之处,辰的魂体泛起淡淡的金光,一股温和的力量在魂体内流转,脑海中涌入无数关于 “平衡” 的感悟 —— 这些感悟并非生硬的文字,而是像亲身经历般,让他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到了天地平衡的真谛:

他仿佛看到东海之滨,龙族若过度开采水脉气炼制法宝,便会导致海水倒灌,淹没沿岸的人族村落;看到南荒火凤岭,凤族若肆意释放火脉气焚烧山林,便会引发滔天山火,烧毁其他族群的栖息地;看到西昆仑灵脉渊,麒麟族若独占土脉资源,便会导致周边族群的灵脉枯萎,生灵难以生存 —— 只有各族按需取用、相互扶持,将多余的脉气共享给需要的族群,才能让地脉永续流转,维系洪荒的生机。

他也仿佛看到人族部落中,有人因自身弱小而嫉妒巫族的勇力,滋生出偷袭巫族的恶念;看到巫族弟子因自身强大而傲慢,轻视人族的耕作之术,不愿学习如何培育灵禾 —— 只有各族正视自身的优劣,人族向巫族学习战斗之法,巫族向人族学习生存之道,相互借鉴、共同成长,才能让善念占据主导,彻底断绝魔灵滋生的土壤。

“这便是鸿蒙道则的真谛。” 道祖的声音再次响起,鸿蒙气的传输已近尾声,辰魂体内的光丝渐渐凝聚成一道淡金色的道纹,与眉心的斧痕印融为一体,“汝需记住,天道无情却有情 —— 无情在于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皆有定数;有情在于它给了所有生灵领悟平衡、向善而生的机会,哪怕是魔灵,若能摒弃恶念,亦可融入天道。汝作为盘古残脉,身负开天功德,便是天道选中的‘平衡守护者’,未来洪荒若遇危及平衡的大劫,汝需挺身而出,引导生灵渡过难关,维系天地秩序。”

辰的魂体因融入鸿蒙道则,变得更加凝实,周身甚至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眉心的斧痕印也多了一道淡金色的道纹,与原本的清青光交织在一起,显得愈发神圣。他缓缓睁开双眼,眼中似有流光闪烁,那是领悟天道至理后的明悟。他再次躬身,语气坚定如铁:“晚辈定不负天道所托,不负道祖期望,以鸿蒙道则为引,守护洪荒的平衡与安宁,引导生灵向善而生,绝不让混沌恶念再次扰乱天地秩序。”

道祖微微抬手,一枚巴掌大的玉佩从造化玉碟旁飞出,缓缓落在辰的掌心。玉佩由先天玉髓制成,通体泛着温润的淡金光,入手微凉却不刺骨,反而有一股清圣的气息顺着指尖传入辰的体内,与他魂体中的鸿蒙道则产生强烈共鸣。玉佩正面刻着 “道则” 二字,字体苍劲有力,似由道祖亲手所书,笔画间藏着细微的道纹;背面刻着与造化玉碟同源的先天道纹,道纹间有淡金光流游走,偶尔与辰的混沌气相撞,便会泛起一圈光纹。

“此乃‘道则玉佩’,” 道祖解释道,“它蕴含吾的一缕鸿蒙气,有两大妙用:其一,能助你更清晰地感应天道异动 —— 若洪荒出现危及平衡的征兆,玉佩便会泛出红光预警,危机越重,红光越盛;其二,若你需引导生灵领悟道则,玉佩亦能释放鸿蒙气,辅助你将天道至理传递给生灵,让他们更快领悟平衡之道。” 道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切记,它不仅是预警之物、辅助之器,更是你作为‘洪荒守护者’的信物,见玉佩如见天道,各族若有违背平衡之举,你可凭玉佩调解,若有冥顽不灵者,亦可借助玉佩中的鸿蒙气震慑。”

辰握紧玉佩,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力量与责任,掌心甚至能感受到道纹的轻微跳动,似在与自己的魂体建立更深的联系。他抬头望向高台上的道祖,眼中满是感激:“多谢道祖赠宝,晚辈定妥善保管,善用其力,绝不滥用天道赋予的权力,始终以守护洪荒平衡为己任。”

此时,高台下的老子缓缓开口,他放下手中的太极图,左手轻捻须髯,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辰道友,道祖传你鸿蒙道则、赠你道则玉佩,实乃洪荒之幸。天道平衡之道深奥难懂,日后若遇道则领悟难题,或需探讨如何引导生灵向善,可随时来八景宫寻我,吾亦愿与你一同研究平衡之道,助你守护洪荒。” 话音未落,一缕紫气从老子袖中飞出,落在辰的道则玉佩上,紫气融入玉佩后,玉佩的金光更显温润,似多了一层保护。

元始天尊也点头附和,他轻轻挥动盘古幡,一缕极淡的混沌气从幡面溢出,缓缓落在辰的肩头,那混沌气似一层无形的屏障,将辰护在其中,既显保护之意,亦含认可之情:“玉虚宫藏有诸多先天道典,其中不乏记载天地平衡、族群共生之道的典籍,汝若需查阅,随时可来。洪荒平衡非一人能守,吾与三清定会全力助你,若遇族群纷争难以调解,或魔灵再次滋生,玉虚宫弟子亦可随你一同前往。”

通天最是洒脱,他将诛仙剑阵图完全展开,阵图上的四道剑光虽仍显凌厉,却多了一层道气包裹,不显凶戾。他笑着说道:“辰道友,若有不开眼的魔灵或族群破坏平衡,肆意挑起战乱、破坏地脉,尽管传讯于我!吾的诛仙剑阵虽以杀伐闻名,却也能斩尽混沌恶念,助你守护洪荒安宁,绝不让那些违背天道之人扰乱天地秩序!”

辰对着三清躬身行礼,腰弯至九十度,心中满是温暖。从最初苏醒时孤身一人守护地脉,到后来联合各族清剿罗睺残魂,再到如今得到道祖与三清的认可与支持,他知道,自己已不再是孤身奋战 —— 守护洪荒的平衡,已成为洪荒各族共同的使命,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有了更多人一同承担。

“时辰不早,汝可先回洪荒。” 道祖的声音再次响起,造化玉碟上的金光渐渐收敛,恢复成之前的模样,“洪荒虽暂归平静,但天道轮回,劫数难免。待日后洪荒出现‘量劫先兆’,吾会再传讯于你,届时需你协助三清拟定‘封神榜’,分定神位、调和各族资源,为洪荒渡劫做准备。”

辰心中一动,“量劫” 二字虽从未听闻,却能从道祖的语气中感受到那股沉重的压力,似有一场关乎洪荒存亡的大劫在未来等待。他虽不知量劫具体为何,却也明白这是天道轮回的必然,是守护洪荒平衡必须面对的挑战。他郑重地点头应道:“晚辈谨记道祖教诲,随时等候道祖传讯,无论未来遇到何种劫数,晚辈都会竭尽全力,协助三清拟定封神榜,守护洪荒生灵渡过难关。”

说罢,辰再次对着道祖与三清躬身行礼,随后转身向宫外走去。踏上道途时,他回头望了一眼高台上的十二品莲台与造化玉碟,心中默默念道:“道祖放心,晚辈定护好洪荒,不让平衡之道受损,不让生灵陷入劫难,哪怕未来面对量劫,也会拼尽全力,守护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走出紫霄宫,两扇青石门缓缓闭合,周围的护宫云恢复如初,仿佛从未有人踏入。辰握紧手中的道则玉佩,玉佩泛着淡淡的金光,与他眉心的斧痕印相互呼应,周身的混沌气也因融入鸿蒙道则,变得更加精纯。他驭使混沌气,化作一道淡青色流光,向洪荒大地飞去。

飞行途中,他低头望向下方的洪荒 —— 黄河流域的华夏部落与九黎寨已恢复和平,人类弟子在田埂上耕作,灵禾长势喜人,偶尔有孩童在田边嬉戏,笑声清脆;九黎寨外,巫族弟子正指导人类学习石斧制作之术,蚩尤站在一旁,青面獠牙的脸上带着难得的温和;东海之滨,龙族弟子在海面巡逻,偶尔帮助落水的人族渔民;南荒火凤岭,凤族弟子释放温和的火脉气,帮助周边族群培育灵果;西昆仑灵脉渊,麒麟族弟子正与玉虚宫弟子一同加固地脉防线,防止魔气再次入侵;西方教的弟子则在各地净化残留的魔息,功德气所过之处,草木愈发茂盛。

辰的嘴角微微上扬,眉心的斧痕印与手中的道则玉佩同时亮起柔和的光。他知道,守护洪荒平衡的道路还很长,未来或许会有新的魔患、新的纷争,甚至道祖提及的 “量劫”,但只要他坚守鸿蒙道则,与各族同心协力,引导生灵向善而生,便一定能守护好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

淡青色的流光在九天之上疾驰,向着洪荒大地飞去,像一道连接天道与生灵的纽带,承载着鸿蒙道则的真谛,也承载着洪荒未来的和平与安宁。紫霄宫的祥云深处,鸿钧道祖望着辰离去的方向,造化玉碟微微转动,碟面的道纹泛着淡淡的金光,似在记录着这一重要时刻,又仿佛在预示着:盘古残脉辰,终将成为洪荒渡过劫难、维系平衡的关键,在未来的量劫中,书写属于洪荒的新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