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椅之上的惊天提议
咸阳宫的朝堂之上,金砖铺就的地面反射着殿顶鎏金铜灯的冷光,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秦始皇嬴政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光影中流转,目光如寒潭般威严地扫视着下方躬身侍立的群臣。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沉默片刻后,清了清嗓子,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今日,朕欲册封芈玉为‘护国夫人’,赐金印紫绶,享正一品俸禄,众爱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在平静的湖面炸响,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原本肃静的大殿瞬间被打破。站在群臣前列的李寒钟猛地抬起头,脸色阴沉得能滴出墨来,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不满与愤怒。他乃是三朝元老,出身陇西李氏名门,自恃功高权重,一直对芈玉这样一个凭空出现、且屡屡在朝中崭露头角的女子心怀芥蒂,此刻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
“陛下,万万不可!”李寒钟向前迈了一大步,撩起朝服下摆跪倒在地,声音洪亮得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掉落,“自古以来,女子干政,必乱朝纲!芈玉虽在边疆略有微功,但她毕竟是一介女流,怎能册封如此高位,赐‘护国’之名?这不仅不合祖制,更会让天下诸侯耻笑我大秦无人,成何体统!”
他的话音刚落,站在右侧的几位六国旧贵族立刻对视一眼,纷纷出列附和。原齐国大夫田承业躬身道:“陛下,李大人所言极是。女子当恪守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岂能抛头露面,干预朝堂封赏之事?芈玉此举,已是僭越本分,若再加封,恐动摇国本啊!”
“陛下,臣也附议!”原赵国将军赵烈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那芈玉不过是凭借些奇技淫巧改良了战车,便想窃取‘护国’之名,未免太过异想天开。我大秦将士浴血奋战,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女子的小聪明?此事若成,恐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反对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一波高过一波。嬴政的眉头微微皱起,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停顿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原本以为,芈玉的功绩有目共睹,册封之事理应顺理成章,却没想到会遭到如此强烈的反对。他的目光在群臣中缓缓扫视,试图寻找支持自己的力量,最终落在了站在殿中一侧的芈玉身上。
二、金殿之上的功绩辩驳
芈玉静静地站在朝堂一侧,一身淡紫色宫装衬得她身姿挺拔,听着众人的反对之声,她的脸色平静如水,仿佛那些尖锐的指责都与自己无关,但眼底深处却悄然燃起了一股怒火。她深知,这些人反对的从来不是“护国夫人”这个封号,而是她身为女子却手握实权、功高盖主的事实,不过是借机打压罢了。
待群臣的反对声稍稍平息,芈玉向前走了三步,微微欠身,向秦始皇行了一个标准的宫礼,动作从容不迫,尽显风骨。然后,她缓缓挺直腰杆,目光如炬般扫过下方的反对者,清脆而有力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诸位大人,芈玉虽为女子,却也知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自入秦以来,我一心为大秦效力,从未有过半分私心,所列功绩,桩桩件件皆有实证,岂容尔等随意诋毁?”
她转头看向嬴政,语气恭敬却坚定:“陛下,三个月前,突厥以‘妖马阵’突袭我大秦北境,其战马皆喂以妖丹,刀枪不入,速度奇快,我大秦守军节节败退,三日之内连失三座城池,死伤将士逾万。若非我连夜改良战车,在车轴两侧加装‘噬魂钉’,以玄铁混合朱砂淬炼,专破妖物邪力,试问,凭我大秦常规战车,如何能抵挡那些妖马的冲击?又怎能在七日之内收复失地,斩杀突厥大将阿史那骨咄,保住北境数百万百姓的安宁?”
这番话掷地有声,让朝堂上的窃窃私语声瞬间消失。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大臣面露沉思之色,他们不得不承认,当时北境战事危急,正是芈玉的改良战车扭转了战局,这功绩确实实实在在,无可辩驳。
这时,廷尉李斯出列,躬身道:“陛下,芈玉姑娘所言非虚。臣曾亲自查验北境战报,‘噬魂钉’确实威力无穷,突厥妖马触之即死,此等奇思妙想,实为我大秦之幸。此外,芈玉姑娘在炼妖坊任职期间,改进锻造工艺,研制出‘破邪弩’‘镇魂剑’等诸多威力强大的兵器,如今我大秦军中已有三成士兵配备了这些新式兵器,军事力量较之前提升数倍,此等功绩,足以嘉奖。”
芈玉接着说道:“再者,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从未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更未干预过朝堂决策,何来‘干政乱纲’之说?诸位大人一口一个‘女子本分’,难道女子就只能困于后宅,眼睁睁看着国家危难而无动于衷吗?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出征,皆是女子中的豪杰,为何到了我芈玉这里,为国效力反而成了僭越之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