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场观演,隐患初现
咸阳宫外,晨曦的金辉洒在宽阔的校场上,将青石板地映照得暖意融融。秦军士兵们身着玄色铠甲,操控着战车进行日常演练,队列整齐如铁,呐喊声震彻云霄,直冲天际。战车上的士兵手持长戈,随着战车的颠簸不断调整姿势,试图在移动中保持平衡,车轮滚滚碾过地面,扬起一片黄尘,在阳光中化作金色的雾霭。
然而,站在观礼台上的芈玉,眉头却越皱越紧。她身着一身绣着凤凰纹样的朱红宫装,腰间系着玉佩,随着呼吸轻轻晃动,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紧紧锁定着那些疾驰的战车。她清晰地看到,当战车驶到校场边缘的碎石路段时,车身剧烈摇晃,一名士兵险些从战车上摔落,手中的长戈也险些脱手;还有一辆战车的车轮似乎有些松动,在颠簸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异响,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演练结束后,士兵们列队退场,校场上的尘土渐渐沉降。芈玉走下观礼台,脚步匆匆地返回宫中,心中满是焦虑。她深知,如今大秦正值开疆拓土之际,战车作为主力作战装备,其稳定性和实用性直接关系到将士们的生死,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回到长乐宫,她立即传旨,召集张碎谷等一众精通器械制造的工匠,前往议事厅议事。
很快,十几名工匠便齐聚一堂,为首的正是大秦最负盛名的巧匠张碎谷。他年约五十,头发已有些花白,双手布满老茧,那是常年与铁器、木料打交道留下的痕迹。众人见皇后神色严肃,都不敢怠慢,纷纷垂手站立,等待芈玉开口。
二、减震奇思,玄丝初议
“诸位,今日校场演练,你们想必也看到了战车的问题。”芈玉坐在主位上,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凝重,“战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极为不稳,不仅影响士兵作战,还容易导致战车损坏,这在实战中,无疑是致命的隐患。”
张碎谷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娘娘所言极是。如今的战车采用的是硬木车架,车轮为实木包裹铁皮,虽坚固耐用,但减震效果极差,一旦遇到复杂地形,便容易出现问题。只是,这改良之法,涉及车架、车轮等多个部件,还需从长计议。”
其他工匠也纷纷附和,有人说道:“是啊,战车的构造传承多年,想要改动谈何容易,稍有不慎,反而会影响其坚固性。”还有人提出:“或许可以加厚车轮的铁皮,增强稳定性?”但立刻就有人反驳:“加厚铁皮会增加车轮重量,影响行驶速度,得不偿失。”
芈玉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到议事厅中央,目光中闪过一丝自信:“我近日研习了一些来自后世的奇书,其中提到一种‘减震原理’,或许可用于战车改良。”她顿了顿,见众人眼中满是好奇,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在战车底部的车架与车轮之间,加装一种弹性之物,利用其弹性缓冲路面的震动,从而稳定车身。”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脸上满是疑惑。一名年轻工匠忍不住开口:“娘娘,这弹性之物,究竟是何物?我等世代钻研器械,从未听闻有哪种材料既能承受战车的重量,又能具备如此好的弹性。”
芈玉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盒,打开后,里面躺着一缕银白色的丝线,丝线细如发丝,却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这是玄丝,乃是西域昆仑山脉深处的特产,其韧性极佳,比最好的蚕丝还要坚韧百倍。”她拿起玄丝,轻轻拉扯了一下,玄丝被拉得很长,松手后又立刻恢复原状,“若能将玄丝制成弹簧状,安装在战车底部,或许能起到减震之效。”
张碎谷凑近细看,眼中瞬间亮起,他伸手轻轻触摸玄丝,只觉得入手冰凉,质地坚韧异常。“娘娘此计甚妙!”他激动地拍手称妙,“这玄丝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只是,这玄丝虽好,却极为稀有,难以大量寻觅,而且其质地特殊,不知能否承受战车的重量和长期的震动。”
芈玉沉思片刻,说道:“玄丝虽难寻,但朕已命人前往西域采购,想必不久便能运回。至于承受重量之事,我们可以先制作几个样品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再调整弹簧的粗细和匝数,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案。”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场关于战车改良的讨论,在议事厅中热烈展开。他们详细探讨着玄丝弹簧的制作细节、安装位置,以及如何调整车架结构以适应弹簧的安装。芈玉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采用多组弹簧并联的方式增强承重能力,时而倾听众人的意见,气氛十分融洽。
三、攻防升级,灵纹加持
讨论过半,张碎谷突然想起一事,拱手道:“娘娘,如今的战车除了减震问题,攻击力也有所不足。战车上的士兵主要依靠长戈、弓箭攻击,射程有限,且在颠簸中难以瞄准。既然我们要改良战车,不如顺便增强其攻击力,使其攻防兼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