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 第90章 污巷秘仪:柳叶刀啸与遁甲盘针位

1. 巷陌沉影:破布擦篦与音啸初起

流浪汉似乎没有注意到地面的异常,他继续拖着麻袋往前走。麻袋是灰扑扑的粗麻布,表面缝了三块颜色各异的补丁,一块深蓝牛仔布磨得发亮,一块米白棉布沾着暗褐色污渍,还有一块黑化纤布边缘已经起了毛球,每走一步,麻袋就会在青石板路上蹭出“沙沙”的轻响。缠满污渍的破布绑腿擦过污水篦子时,发出一阵粗糙的摩擦声。那声音不是布料的柔软摩擦,更像砂纸蹭过生锈铁皮,带着一种涩涩的、让人牙酸的质感,听着就像某种老旧机械在勉强运转。破布上的污垢掉落在篦子上,那些污垢是黑褐色的硬块,有的沾着干枯的草屑,有的裹着细小的碎石,还有一小块黏着半只干瘪的潮虫尸体,落在铸铁篦子的格子上时,发出“嗒”的轻响。突然,篦子的底滤层传来一阵高频音啸,像是无数把小刀在同时切割金属。那声音尖锐得像针尖扎进耳朵,却又带着穿透性,顺着耳道往脑子里钻,连空气都好像被这声音震得发颤。

我循声看去,手指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辐射检测仪。检测仪是研究所发的老型号,黑色机身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屏幕边缘有一道裂痕——上个月在遗址现场摔的,好在还能用,之前一路走过来,屏幕上的数值一直稳定在0.1μSv\/h,属于正常环境辐射范围。只见四十余柄形制完整的古旧柳叶刀从底滤层中涌出,我眯起眼睛数了两遍,一共四十四柄,刚才第一遍数漏了最边缘的四柄,它们被篦子的铁条挡了大半,只露出一点刀头。这些柳叶刀悬浮在半空中,高度刚好到我的胸口,排列得不算规整,却隐隐围着某个看不见的中心点缓慢转动,像一群被无形线牵引的蜂群。这些柳叶刀的刀刃已经生锈,锈迹是暗红色的,斑驳地覆在刀刃上,有的地方锈层厚得能看到裂纹,有的地方却磨得露出青黑色的底色,那是古代青铜兵器特有的色泽,即使过了千百年,依然透着冷硬。却依然散发着冷冽的寒光,傍晚的路灯是昏黄色的,可灯光照在刀身上时,总会反射出一点细碎的冷光,像冬夜的星星,让人下意识地想往后缩脖子。刀身上刻着模糊的花纹,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咒,我掏出随身带的放大镜——那是王教授临走前给我的,镜筒上还刻着我的名字——凑过去仔细看,花纹是阴刻的细线条,扭扭曲曲的像云纹,云纹中间夹着几个极小的符号,看着像秦篆,可惜我只认全了一个“甲”字,其他的符号笔画太细,又被锈迹盖了大半,根本辨不清。它们在空中盘旋着,发出的高频音啸越来越响,震得我的耳膜微微发麻,不仅是耳膜,连牙齿都开始跟着轻轻打颤,胸口也觉得闷,像是有块湿冷的布贴在上面,呼吸都变得有点沉。

流浪汉似乎被音啸惊动,停下了脚步。他停下的动作很缓,不像普通人那样突然顿住,更像被按了慢放键,身体先晃了一下,然后才慢慢稳住,麻袋也跟着停在青石板上,不再发出“沙沙”的摩擦声。他抬起脚,踢向地面的八支酸蚀针筒。那只脚穿着一只破了洞的胶鞋,鞋帮磨得露出了里面的帆布,脚趾头在破洞里若隐若现,他踢针筒的动作也不重,脚尖轻轻勾住最左边那支针筒的边缘,往上一挑,动作流畅得像在玩某种熟练的把戏。针筒在空中划出不同的弧线,有的划得高,几乎碰到旁边老槐树的树枝,有的划得低,擦着青石板的表面飞过去,每一支的轨迹都不一样,却都沿着各自的力学轴线稳稳下坠。嵌入锈迹斑斑的井盖底,井盖是铸铁的,上面铸着模糊的“民国二十年”字样,锈迹堆里还长着一点绿色的铜绿,针筒嵌进去的时候,发出“噗”的轻响,像是扎进了软木塞,没有一支歪掉。每一支针筒的位置都恰到好处,竟与徐福祭坛龟板中裂出的第六组遁甲盘针位完全呼应!我去年在徐福遗址的发掘现场见过龟板的复制品,当时王教授还特意指着第六组针位给我讲,那是对应“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的关键位置,专门用来引导时空能量的,我当时还拍了照片存在手机里,现在一对比,针筒的位置和照片里的复制品一模一样,连偏差都没有。徐福祭坛是秦朝时期用于出海求仙的场所,史料里说徐福当年就是在祭坛上占卜出海方位的,而龟板上的遁甲盘则是占卜的核心工具,据说能通天地、辨时空,我之前一直以为那只是传说,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看到对应的针位。

我突然意识到,流浪汉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随机的,他像是在执行某种仪式,而仪式的每一步,都与古代的时空秘密有关。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后背就瞬间冒了冷汗,之前我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流浪汉,毕竟这条广和巷里常有乞丐逗留,可现在看来,他的每一个动作——拖麻袋、擦篦子、踢针筒——都像是提前设计好的,精准得可怕。我再次按下辐射检测仪的开关,刚才因为专注看柳叶刀,不小心松了手,现在按下去的时候,手指都有点抖。这次屏幕上的辐射值开始缓慢上升,之前的0.1μSv\/h慢慢跳到0.2,又跳到0.3,绿色的数字在屏幕上闪着,看得我心跳加快。那个旋转的三角形符号也变得更加清晰,符号原本是淡绿色的,现在边缘多了一圈淡淡的红色光晕,旋转速度也快了不少,之前每秒转一圈,现在差不多每秒转三圈,像个小型的陀螺。周围的时空波动正在逐渐增强,我能感觉到空气慢慢变凉,刚才还带着傍晚的暖意,现在却像突然吹来了一阵冷风,连路灯的光都开始轻微扭曲,像是隔着一层有水汽的玻璃看东西,旁边老槐树的影子也晃得厉害,明明没有风,树叶却在轻轻颤动。

2. 秘物现世:铜片启阵与设备失灵

我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想把眼前的景象拍下来。手机是去年换的新款,像素很高,之前在遗址现场拍过不少文物细节,从来没出过问题。可今天刚点亮屏幕,屏幕就突然闪了一下,然后瞬间黑了屏,不管我怎么按电源键、音量键,都没一点反应,连充电提示都不亮。我捏着冰凉的手机壳,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没电,上周刚换的新电池,早上出门前还充满了电,大概率是被周围的磁场干扰了,能干扰智能手机的磁场,强度绝对不低。我把手机塞回口袋,又掏出笔记本和钢笔——那是王教授送我的纪念笔,笔杆是红木的,上面刻着“考古求真”四个字——想把针位的位置画下来,免得等会儿忘了细节。

流浪汉没看我,他低头盯着井盖看了几秒,然后慢慢蹲下身,动作有点僵硬,像是膝盖不太好,蹲下去的时候,膝盖发出“咯吱”的轻响。他伸手从麻袋里掏东西,麻袋口被他拉开一道缝,我隐约能看到里面的东西:有几卷用红绳捆着的黄纸,有一个巴掌大的铜制小盒子,还有几根缠着布条的木棍,看起来都很旧,像是放了很多年的老物件。他掏了半天,终于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铜片,铜片是圆形的,边缘有点磨损,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绿锈,看不清上面的花纹,只有中间有一个小孔,像是用来穿绳的。他拿着铜片,在手里掂了掂,然后轻轻放在井盖的正中间,铜片刚碰到井盖的瞬间,我就听到一阵“嗡”的低响,和之前柳叶刀的高频音啸完全不同,这声音很低沉,像是从地底下传上来的,震得青石板都有点发麻。

柳叶刀的反应更快,它们原本围着中心点缓慢旋转,铜片放上去后,所有柳叶刀突然同时转向,刀刃都对着铜片的方向,像是士兵对着将军行礼。高频音啸也瞬间变调,从尖锐的“滋滋”声变成了低沉的“嗡嗡”声,音量没减,却更有穿透力,我能感觉到声音顺着脚底往身体里钻,连骨头都跟着轻轻震动。有几柄离铜片最近的柳叶刀,刀身上的花纹突然亮了起来,之前模糊的云纹和秦篆符号,现在透出淡淡的金色光芒,像有人在刀身上涂了荧光粉,虽然不亮,却看得很清楚。我眯起眼睛仔细看,那些符号竟然在慢慢变化,原本认不全的秦篆,现在能看清是“甲、乙、丙、丁”四个字,还有几个符号像是方位标识,对应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巷子深处突然传来一声猫叫,声音很尖,带着惊恐,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我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只黑色的流浪猫蹲在巷子口,浑身的毛都竖了起来,尾巴夹在腿中间,眼睛睁得溜圆,盯着井盖的方向,叫了一声后,转身就往巷外跑,跑得太快,还差点撞到墙上。紧接着,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声音越来越近,却在靠近巷子口的时候突然停了,像是狗也不敢进来。我抬头看了看天,刚才还是昏黄色的傍晚,现在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不是天黑的那种暗,而是像有一层灰色的雾挡住了阳光,连远处的路灯都变得模糊,只有井盖上方的那片区域,光线反而更亮了一点,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发光。

我低头看了看辐射检测仪,屏幕上的数值已经涨到了0.8μSv\/h,虽然还在安全范围内,可上升速度比刚才快了不少,那个红色光晕的三角形符号,现在已经快看不清旋转轨迹了,变成了一个红色的小圆圈,边缘还在往外扩散淡淡的红光。我突然想起王教授之前说过的话,他说“时空波动增强时,周围的物理规则会发生轻微扭曲,辐射值上升只是表象,更危险的是看不见的时空裂隙”,当时我以为他是在讲理论,现在才明白,他说的都是真的。我往后退了两步,想离井盖远一点,却发现脚像被粘在地上一样,只能小幅度移动,不能大步后退,低头一看,青石板上竟然出现了淡淡的白色纹路,像是水迹,却又不消失,刚好围着我刚才站的位置,形成一个小小的圆圈。

3. 纹路显形:白痕困局与符纸暗语

那些白色纹路很细,大概只有铅笔芯那么粗,却很清晰,在青石板的灰黑色表面上格外显眼。我试着抬起脚,能抬起来,可落地的时候,还是会踩在纹路的范围内,像是有个无形的框把我圈在了里面。我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纹路,触感和普通的青石板没区别,不凉也不热,没有凸起,也没有凹陷,像是用白颜料画上去的,可指甲刮了一下,一点痕迹都没掉,刮的时候还能感觉到轻微的阻力,像是碰到了一层看不见的膜。我心里有点慌,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水迹,大概率是刚才时空波动增强时出现的,和流浪汉的仪式有关。

流浪汉还在蹲着,他从麻袋里又掏出一卷黄纸,黄纸用红绳捆着,解开绳子的时候,红绳“啪”的一声断了,像是老化得厉害。他抽出一张黄纸,黄纸很薄,边缘有点发黄发脆,上面用红色的颜料画着奇怪的符号,和柳叶刀上的花纹有点像,但更复杂,中间画着一个和井盖上方一样的三角形符号,周围还画着八个小圆圈,对应着八支针筒的位置。他拿着黄纸,在铜片上方晃了晃,黄纸刚靠近铜片,就突然自己烧了起来,没有火苗,只有淡淡的青烟,烧得很快,几秒钟就变成了一堆黑色的纸灰,纸灰没有散掉,反而慢慢飘起来,顺着柳叶刀的方向,飘到了每一支针筒的上方,然后慢慢落下去,刚好盖在针筒的顶端,像是给针筒盖了一层黑色的小帽子。

纸灰落下去后,八支针筒突然同时发出“噗”的声音,像是有气体从里面喷出来,针筒里残留的黄色液体——之前没注意,现在才看清是暗黄色的,有点像蜂蜜——突然开始往上冒,顺着针筒的管壁往上爬,爬到顶端后,又顺着纸灰往下滴,滴在井盖上,形成了八个小小的液滴。液滴刚碰到井盖,就开始慢慢扩散,变成了八个小小的圆圈,和黄纸上的圆圈一模一样,圆圈扩散到一定程度就停住了,然后慢慢变亮,发出淡淡的黄色光芒,和柳叶刀上的金色光芒交相辉映,整个井盖上方都变得亮堂堂的,连青石板上的白色纹路都跟着亮了起来,我的周围也被白光笼罩着,虽然不刺眼,却看得很清楚。

我突然听到一阵细微的“咔嚓”声,像是石头裂开的声音,低头一看,井盖竟然开始慢慢裂开,不是那种不规则的裂,而是沿着八个针筒的位置,裂出了八条细小的缝隙,缝隙里透出淡淡的蓝色光芒,比黄色和金色的光更亮,也更冷。裂缝越来越宽,能看到井盖下面是黑漆漆的洞口,深不见底,却没有风从里面吹出来,只有蓝色的光芒往上冒,照得井盖周围的青石板都变成了淡蓝色。我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想把裂缝的样子画下来,可刚拿出笔记本,钢笔就突然自己动了起来,不是我握着手动,而是笔杆自己在抖,像是有电流通过,笔尖碰到纸的时候,竟然自己开始画起来,画的不是我想画的裂缝,而是和黄纸上一样的符号,还有八个圆圈,画得比我平时工整多了,像是有人在替我画。

巷子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很急促,像是有人在跑,还伴随着说话声,是两个男人的声音,一个声音比较粗,一个比较细,听着像是巡逻的保安——这条广和巷旁边有个老小区,晚上会有保安巡逻。我心里一紧,要是保安进来看到这场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流浪汉也听到了脚步声,他抬头往巷口看了一眼,然后快速把麻袋收起来,麻袋里的东西被他胡乱塞了进去,只留下铜片还在井盖上。他站起身,动作比刚才快了不少,膝盖也不“咯吱”响了,像是突然有了力气,他看了我一眼,那是他第一次看我,眼神很复杂,说不上是善意还是恶意,只看了一秒,就转身往巷子深处跑,跑得很快,麻袋在他身后晃来晃去,很快就消失在巷子深处的阴影里。

4. 人去阵存:保安巡巷与蓝光异变

脚步声越来越近,很快就到了巷口,两个保安出现在我视线里。一个穿着藏蓝色的保安服,个子很高,手里拿着手电筒,另一个个子矮一点,手里拿着对讲机,两人都皱着眉头,像是在找什么。高个子保安先看到我,用手电筒照了照我,灯光很亮,晃得我睁不开眼睛,他开口问:“你在这里干什么?晚上这条巷子不安全,赶紧出去。”他的声音有点凶,带着不耐烦,可能是觉得我在这里逗留可疑。

我赶紧站起来,想解释一下,可刚开口,就听到“嗡”的一声,井盖上方的蓝光突然变强,比刚才亮了好几倍,连手电筒的光都被盖过了,两个保安都被蓝光吓了一跳,高个子保安的手电筒差点掉在地上,矮个子保安往后退了一步,手里的对讲机都忘了按。高个子保安盯着井盖,声音有点发颤:“那、那是什么?怎么会发光?”他的手电筒也转向井盖,光柱照在蓝光上,竟然被蓝光吸收了,一点都没反射回来,看着很诡异。

我指了指井盖,刚想说“是下面在发光”,就看到井盖的裂缝突然开始合拢,速度很快,刚才还宽得能看到洞口,现在几秒钟就合在了一起,只留下淡淡的痕迹,像是从来没裂开过。蓝光也跟着慢慢变暗,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八个针筒还嵌在井盖上,针筒里的黄色液体也不见了,只剩下空的针管,针筒上的酸蚀痕迹也变浅了,像是被什么东西修复过。柳叶刀的变化更大,它们原本悬浮在半空中,蓝光消失后,突然开始往下落,落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轻响,像下雨一样,落在地上后,刀刃上的金色光芒也消失了,花纹又变得模糊不清,看起来就是一堆普通的生锈旧刀,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矮个子保安走过去,蹲下身看了看柳叶刀,又看了看针筒,疑惑地说:“这是什么?谁把这些破刀和针筒扔在这里的?”他想伸手去捡针筒,我赶紧拦住他:“别碰!这些东西可能有问题。”我没敢说辐射和时空波动的事,怕他们不信,还以为我在胡说八道。高个子保安也走过来,用手电筒照了照柳叶刀,又照了照我的口袋,问:“这些东西是你的?”我赶紧摇头:“不是我的,是刚才有个流浪汉扔在这里的,他已经往巷子深处跑了。”

两个保安对视了一眼,高个子保安说:“流浪汉?这条巷子里是有流浪汉,可没听说过会扔这些东西的。”他又看了看我,眼神里还是带着怀疑:“你到底是干什么的?身份证拿出来看看。”我赶紧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和研究所的工作证,递给高个子保安,他接过来看了看,又递给矮个子保安,矮个子保安看了看工作证上的单位——“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眼神里的怀疑少了点,说:“原来是考古的?难怪在这里待着,是在考察什么吗?”我点点头,说:“对,我们在做老城区的文物普查,这条巷子有民国时期的建筑,过来看看。”这半真半假的话,应该能糊弄过去。

高个子保安把证件还给我,说:“普查也别晚上在这里待着,最近巷子里不太平,上周有个老人在这里迷路,说看到‘会飞的东西’,现在还在医院呢。你们要考察,白天再来,带着证件找物业登记一下。”他顿了顿,又指了指地上的柳叶刀和针筒:“这些东西我们先收走,要是你们需要,明天去物业拿。”我赶紧点头:“好,麻烦你们了。”两个保安开始收拾柳叶刀和针筒,高个子保安用手电筒照着,矮个子保安用塑料袋装,装的时候还在抱怨:“这些刀真沉,锈得也厉害,扔了都没人要。”

5. 余波未平:辐射异动与笔记残页

保安走后,巷子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路灯的昏黄灯光,还有老槐树的叶子偶尔发出的“沙沙”声。我蹲下身,看了看青石板上的白色纹路,纹路还在,只是比刚才暗了点,不仔细看几乎看不见。我又掏出辐射检测仪,按下开关,屏幕上的数值已经降到了0.3μSv\/h,比刚才的0.8低了不少,但还是比正常环境高一点,那个红色光晕的三角形符号也恢复了旋转,速度慢了下来,每秒转一圈,和刚开始的时候一样。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刚才钢笔自己画的符号还在,画得很工整,符号中间是三角形,周围是八个圆圈,圆圈旁边还有几个小字,是秦篆,刚才没注意,现在仔细看,竟然是“徐福秘仪,时空之门”八个字。我心里一惊,钢笔自己画的竟然是这个?难道是周围的时空波动影响了钢笔,让它写出了这些字?王教授之前说过,古代的遁甲盘和时空能量有关,难道刚才的仪式,真的是在开启“时空之门”?

我又想起刚才流浪汉看我的眼神,还有他跑之前塞回麻袋里的东西,那个铜片还在井盖上吗?我走过去看了看井盖,铜片还在,放在井盖的正中间,表面的绿锈好像少了点,能看清上面的花纹了,是一个和笔记本上一样的三角形符号,周围还有八个小圆圈,和针筒的位置完全对应。我没敢碰铜片,怕又引发什么变化,只是用手机拍了张照片——刚才手机没反应,现在竟然恢复正常了,屏幕亮了起来,拍照也没问题,只是拍出来的照片里,铜片上的花纹比肉眼看到的更清晰,还带着淡淡的绿色光芒,像是照片能捕捉到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我打开手机相册,翻到去年在徐福遗址拍的龟板复制品照片,对比了一下,铜片上的花纹和龟板复制品上的第六组遁甲盘针位一模一样,连符号的位置都没偏差。王教授当时说,第六组针位是“时空之门”的钥匙,只有找到对应的“信物”,才能开启,难道刚才的柳叶刀、针筒、铜片,就是“信物”?流浪汉的仪式,就是在尝试开启“时空之门”?

我又看了看巷子深处,流浪汉已经跑没影了,巷子深处一片漆黑,只有最尽头有一盏路灯,灯光很暗,像是随时会灭。我心里有点犹豫,要不要追上去?可又怕有危险,刚才的时空波动和辐射,还有那个无形的白纹圈,都说明这个流浪汉不简单,追上去可能会遇到麻烦。而且现在已经很晚了,保安也说了晚上不安全,还是先回研究所,把今天的事情告诉所长,再看看王教授留下的资料,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

我把笔记本和辐射检测仪收好,又看了一眼井盖和铜片,心里记下了位置——广和巷中段,老槐树旁边的井盖,上面有“民国二十年”的字样。然后转身往巷外走,走的时候,总觉得背后有人在看我,回头看了好几次,都没人,只有昏黄的路灯和寂静的巷子,可那种被盯着的感觉一直没消失,直到走出巷子,看到外面的马路和路灯,才稍微好一点。

回到研究所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研究所的大楼里只有几间办公室还亮着灯,所长的办公室就在三楼,灯还亮着。我没回自己的办公室,直接去了三楼,敲了敲所长的门,里面传来所长的声音:“进来。”所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有点白,戴着眼镜,正在看文件,看到我进来,抬头问:“小周,这么晚了怎么还来?出什么事了?”我把今天在广和巷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包括柳叶刀、针筒、铜片、蓝光、辐射值变化,还有钢笔自己写字的事情,没敢漏掉任何细节。

6. 旧档寻踪:徐福秘闻与教授遗记

所长听完我的话,脸色变得很严肃,他放下手里的文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黑色的文件夹,放在桌子上,说:“你说的这些,王教授之前也提到过。”我心里一惊:“王教授也知道?”所长点点头,打开文件夹,里面是几页泛黄的纸,看起来是老档案,还有几张照片,照片上是龟板的复制品,还有一些手写的笔记,笔记的字迹很熟悉,是王教授的。

所长指着档案说:“这是王教授失踪前交给我的,他说他在研究徐福祭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秘密——徐福当年不是去求仙,而是在尝试开启‘时空之门’,遁甲盘就是开启门的钥匙,柳叶刀是‘护法之物’,针筒对应的是‘八门针位’,还有一个关键的‘信物’,就是你说的铜片,王教授把它叫做‘遁甲核心’。”我拿起笔记,仔细看了看,王教授的笔记里写着:“广和巷,民国二十年井盖下,藏有徐福秘仪遗址,需集齐柳叶刀(44柄)、八门针位(酸蚀针筒代)、遁甲核心(铜片),方可启动仪式,开启时空裂隙,寻回失落的‘时空密钥’。”

我指着笔记里的“时空密钥”,问所长:“所长,‘时空密钥’是什么?”所长叹了口气,说:“王教授说,‘时空密钥’是能控制时空之门的东西,当年徐福开启时空之门后,密钥丢失了,他本人也没回来,后来秦朝灭亡,这个秘密就被埋了起来,直到民国时期,有人在广和巷修路的时候,发现了井盖下的遗址,把井盖盖了上去,还做了伪装,不让别人发现。”他又指了指照片:“这张照片是王教授在广和巷拍的,就是你说的那个井盖,他当时还说,会有‘守仪人’出现,继续完成徐福的仪式,你遇到的那个流浪汉,可能就是‘守仪人’。”

“守仪人?”我有点疑惑,“就是守护仪式和遗址的人吗?”所长点点头:“对,王教授说,‘守仪人’是世代相传的,负责保护遗址,等待合适的时机开启仪式,找回时空密钥。他还说,‘守仪人’的身上会有标记,比如绑腿、麻袋,还有特定的动作,你遇到的那个流浪汉,缠了破布绑腿,拖着麻袋,动作精准,很符合‘守仪人’的特征。”我想起刚才流浪汉的绑腿,还有他踢针筒的精准动作,确实和所长说的一样,看来他真的是“守仪人”。

所长又拿出一张纸,递给我:“这是王教授留下的另一张笔记,上面写着,时空波动增强的时候,辐射值会上升,三角形符号是时空裂隙的标志,要是符号变成红色圆圈,就说明时空裂隙快要开启了,必须找到时空密钥,否则裂隙会失控,造成危险。你今天看到符号变成红色圆圈了吗?”我点点头:“看到了,当时辐射值涨到了0.8μSv\/h,符号变成了红色圆圈,后来蓝光消失后,又恢复成三角形了。”

所长的脸色更严肃了:“这说明时空裂隙已经快要开启了,只是还没完全打开,‘守仪人’的仪式没完成,可能是因为缺少时空密钥,或者时机还没到。小周,你明天再去广和巷看看,注意观察那个‘守仪人’,还有井盖和铜片,有什么情况立刻汇报,千万不要自己行动,安全第一。”我点点头:“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从所长办公室出来,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把今天的事情整理成报告,又把王教授的笔记和照片扫描进电脑,备份了一份,免得丢失。整理完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我趴在桌子上,想起今天在广和巷的经历,还有王教授的失踪,心里有个疑问:王教授是不是也遇到了“守仪人”?他是不是去寻找时空密钥了?如果是的话,他现在在哪里?

7. 晨探旧巷:铜片失踪与猫迹追踪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了,随便吃了点早饭,就拿着辐射检测仪、笔记本和钢笔,往广和巷赶。早上的广和巷很安静,没有晚上的阴森感,阳光照在青石板上,显得很明亮,老槐树上还有几只鸟在叫,看起来和普通的老巷子没什么区别。

我走到昨天的井盖旁边,蹲下身看了看,井盖还是和昨天一样,上面有“民国二十年”的字样,锈迹斑斑,八个针筒还嵌在井盖上,和昨天一样,没什么变化。可铜片不见了,昨天放在井盖正中间的铜片,现在只剩下一个淡淡的印记,像是被人拿走了。我心里有点慌,铜片是“遁甲核心”,很重要,是谁拿走了?是“守仪人”吗?还是别人?

我又看了看周围的青石板,白色纹路已经完全消失了,一点痕迹都没有,像是从来没出现过。我掏出辐射检测仪,按下开关,屏幕上的数值是0.1μSv\/h,恢复到了正常环境辐射范围,那个三角形符号也恢复了淡绿色,旋转速度很慢,每秒转半圈,看来昨晚的时空波动已经平息了。

我站起身,往巷子深处走,想找找“守仪人”的踪迹,昨天他就是往这边跑的。巷子深处有几间老旧的平房,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现在还有人住,门口挂着旧灯笼,墙上贴着褪色的春联。我走的时候,尽量放轻脚步,免得惊动别人。

走到巷子尽头的时候,我看到一只黑色的猫,和昨天晚上看到的那只很像,浑身的毛很亮,尾巴很长,正蹲在一间平房的门口,盯着门看。我走过去,猫没有跑,只是转过头看了看我,眼神很平静,不像昨天晚上那么惊恐。我蹲下身,想摸一摸它,猫却突然站起来,往平房的旁边走,走几步就回头看我,像是在给我带路。

我跟着猫走,走到平房的后面,那里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堆着很多杂物,有旧家具、破箱子、还有几捆柴火,看起来很久没人整理了。猫走到一个破箱子旁边,停下脚步,用爪子扒了扒箱子,箱子里传来“沙沙”的声音。我走过去,蹲下身,打开破箱子,里面是一堆旧衣服,还有几个空的麻袋——和昨天“守仪人”拖的麻袋一模一样,麻袋上也有三块不同颜色的补丁,边缘磨得发毛。

我在旧衣服里翻了翻,找出一张黄纸,和昨天“守仪人”烧的黄纸一样,上面也画着三角形符号和八个圆圈,只是这张黄纸没有烧过,上面的红色符号很清晰。黄纸的背面还有几行字,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很潦草,像是急着写的,内容是:“七月初七,月圆之时,集齐信物,开启天门,寻回密钥,归位遁甲。”七月初七就是下周,还有几天时间,看来“守仪人”打算在七月初七晚上继续开启仪式。

我又在箱子里翻了翻,找出一个小小的铜制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空的,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核心已取,待时启用。”看来铜片是“守仪人”拿走的,他打算在七月初七的时候用。我把黄纸和纸条收好,又看了看周围,没有其他的东西,只有旧衣服和麻袋。

猫又用爪子扒了扒我的裤腿,然后往院子外面走,我跟着猫走出院子,回到巷子口,猫突然跑了,很快就消失在巷子的拐角处。我站在巷子口,心里有了计划:七月初七晚上,再来广和巷,看看“守仪人”的仪式,说不定能找到王教授的线索,还有时空密钥的下落。

8. 备战初七:仪器准备与史料查证

回到研究所后,我把在广和巷找到的黄纸和纸条交给了所长,所长看完后,说:“七月初七,月圆之时,这确实是开启时空之门的最佳时机,古代人认为月圆之时,天地能量最旺盛,适合举行仪式。”他又看了看黄纸,说:“这张黄纸是‘仪轨符’,上面的符号是用来引导能量的,王教授的笔记里提到过,没有‘仪轨符’,仪式就无法顺利进行。”

我问所长:“那我们七月初七晚上要不要去?要是‘守仪人’开启了时空之门,会不会有危险?”所长想了想,说:“要去,不仅要去,还要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带更专业的仪器,比如时空波动检测仪、辐射剂量仪、磁场检测仪,还要带防护装备,比如防辐射服、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信物,防止被能量干扰。”他又指了指我的笔记本:“你还要把王教授的笔记再仔细看一遍,熟悉仪式的每一个步骤,还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有备无患。”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准备仪器和查阅史料。研究所的仓库里有很多专业仪器,我和同事一起把时空波动检测仪、辐射剂量仪、磁场检测仪都调试好,确保能正常使用,还带了备用电池和充电器,免得像上次一样仪器没电。防护装备也准备了不少,防辐射服是最新款的,轻便又有效,手套是绝缘的,能防止被磁场干扰,还有头盔和护目镜,防止意外发生。

我还把王教授的笔记和徐福遗址的史料翻了个遍,找到了更多关于仪式的细节:仪式需要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布针位”,用针筒对应八门位置;第二步是“唤柳叶”,让柳叶刀悬浮,引导能量;第三步是“启核心”,用铜片激活遁甲盘;第四步是“开天门”,开启时空之门,寻找时空密钥。每一步都有特定的时间和动作,不能出错,否则仪式会失败,还可能引发时空紊乱。

史料里还提到,时空密钥是一个圆形的玉坠,上面刻着遁甲盘的花纹,能控制时空之门的开启和关闭,当年徐福就是带着玉坠进入时空之门的,后来玉坠丢失,徐福也没回来。王教授的笔记里还写着,时空密钥可能在时空之门的另一边,也可能在广和巷的某个地方,需要通过仪式引导才能找到。

七月初六的晚上,我把所有仪器和装备都整理好,放在一个大背包里,还把王教授的笔记和黄纸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免得丢失。所长找到我,说:“明天晚上,我和你一起去,多个人多份保障,要是遇到危险,也好有个照应。”我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有所长一起去,我就不用那么紧张了。

七月初七的早上,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一点都不像晚上会有大事发生的样子。我和所长提前吃了晚饭,傍晚六点多就往广和巷赶,到的时候,巷子里还很热闹,有老人在散步,有小孩在玩耍,和平时没什么区别。我们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把背包藏好,只带着小型的辐射检测仪和手机,假装是散步的人,在巷子附近观察,等待晚上的到来。

9. 月圆将至:巷陌渐寂与仪轨初启

随着时间的推移,巷子里的人越来越少,老人和小孩都回家了,只剩下几盏路灯亮着,昏黄的灯光照在青石板上,显得有点冷清。月亮慢慢升了起来,圆圆的,像一个银色的盘子,挂在天空中,月光洒在巷子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和昨晚的阴森感不同,今晚的巷子带着一种宁静的诡异。

我看了看手机,已经晚上八点多了,离月圆之时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和所长躲在老槐树后面,手里拿着辐射检测仪,屏幕上的数值还是0.1μSv\/h,很稳定,三角形符号还是淡绿色的,旋转速度很慢。所长小声说:“再等等,‘守仪人’应该快出现了。”

果然,没过多久,我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巷子深处走出来,是那个流浪汉,也就是“守仪人”。他还是拖着那个灰色的麻袋,缠着破布绑腿,动作和上次一样,缓慢而精准,走到井盖旁边的时候,停下了脚步。他没有看周围,像是早就知道我们在,又像是根本不在意我们的存在。

“守仪人”蹲下身,从麻袋里掏出八支针筒——和上次的不一样,这次的针筒是新的,没有酸蚀痕迹,针筒里装着淡黄色的液体,看起来很清澈,不像上次的暗黄色。他把针筒一支支嵌在井盖上,位置和上次一模一样,对应着八门针位,嵌进去的时候,还是发出“噗”的轻响,很精准。

我看了看辐射检测仪,数值开始缓慢上升,从0.1涨到0.2,三角形符号的颜色也变深了一点,变成了深绿色,旋转速度也快了一点,每秒转一圈。所长小声说:“仪轨开始了,第一步‘布针位’完成,接下来是‘唤柳叶’。”

“守仪人”站起身,从麻袋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44柄柳叶刀,和上次的一样,生锈的刀刃,模糊的花纹。他把柳叶刀一把把放在青石板上,围成一个圆圈,刚好围着井盖,放好后,他从麻袋里掏出一张黄纸——就是我上次找到的“仪轨符”,上面画着三角形符号和八个圆圈。他拿着黄纸,在柳叶刀的圆圈上方晃了晃,黄纸突然自己烧了起来,还是没有火苗,只有淡淡的青烟,青烟飘起来,围着柳叶刀转了一圈,然后慢慢落下去,落在每一柄柳叶刀上。

青烟落下去后,柳叶刀突然开始往上飘,和上次一样,悬浮在半空中,高度到我的胸口,围成一个圆圈,围着井盖旋转。刀刃上的花纹突然亮了起来,透出淡淡的金色光芒,和上次一样,能看清上面的秦篆符号,这次我认全了,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对应着十天干,还有“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的符号,排列得很有规律。

辐射检测仪的数值涨到了0.5μSv\/h,三角形符号的边缘开始出现淡淡的红色光晕,旋转速度也快了不少,每秒转两圈。周围的空气开始变凉,和上次一样,月光照在柳叶刀上,反射出细碎的冷光,看起来很壮观,也很诡异。所长小声说:“‘唤柳叶’完成,下一步是‘启核心’,铜片要出场了。”

10. 核心激活:铜片归位与蓝光冲天

“守仪人”果然从麻袋里掏出了铜片,就是上次失踪的“遁甲核心”。铜片表面的绿锈少了很多,能清晰地看到上面的花纹——三角形符号和八个圆圈,和黄纸上的一模一样,中间的小孔里还穿了一根红绳,红绳很新,像是刚穿上去的。他拿着铜片,在手里掂了掂,然后慢慢放在井盖的正中间,铜片刚碰到井盖,就发出“嗡”的一声低响,比上次的声音更沉,震得青石板都有点发麻。

铜片放上去后,井盖突然开始微微震动,幅度不大,却能明显感觉到,像是地底下有什么东西在动。八个针筒里的淡黄色液体突然开始往上冒,顺着针筒的管壁往上爬,爬到顶端后,又顺着管壁往下滴,滴在井盖上,形成八个小小的液滴,液滴慢慢扩散,变成八个圆圈,和铜片上的圆圈对应,然后发出淡淡的黄色光芒,和柳叶刀的金色光芒交相辉映。

辐射检测仪的数值涨到了0.8μSv\/h,三角形符号完全变成了红色,旋转速度很快,每秒转三圈,边缘的红色光晕也扩散开来,把周围的青石板都染成了淡红色。周围的时空波动越来越强,我能感觉到空气在扭曲,月光照在身上,像是隔着一层水,连所长的脸都变得有点模糊。所长小声说:“‘启核心’完成,马上就要‘开天门’了,注意观察,有危险立刻撤离。”

“守仪人”往后退了两步,双手合十,对着井盖拜了三拜,动作很虔诚,像是在祈祷。拜完后,他从麻袋里掏出最后一张黄纸,这张黄纸比之前的大很多,上面画着复杂的符号,中间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周围是密密麻麻的秦篆,看起来很神秘。他拿着黄纸,在铜片上方晃了晃,黄纸突然烧了起来,这次有火苗,是淡蓝色的火苗,火苗往上窜,窜到半空中,然后突然往下落,落在铜片上,铜片瞬间被蓝色火苗包围。

火苗包围铜片后,井盖的震动突然变强,幅度比刚才大了很多,青石板上出现了淡淡的白色纹路,和上次一样,围成一个圆圈,把井盖和柳叶刀都圈在里面。井盖的裂缝又开始出现,比上次宽了不少,能看到里面黑漆漆的洞口,洞口里透出强烈的蓝光,比上次亮了好几倍,瞬间把整个巷子都照亮了,连路灯的光都被盖过了,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淡蓝色,看起来像在另一个世界。

“开天门了!”所长的声音有点激动,又有点紧张,他拿着磁场检测仪,屏幕上的数值一直在跳,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磁场强度很高,时空裂隙已经打开了!”我看着洞口里的蓝光,能感觉到里面有强大的能量在涌动,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出来,又像是在召唤什么。

“守仪人”盯着洞口,眼神很专注,他突然从麻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玉坠,玉坠是圆形的,白色的,上面刻着遁甲盘的花纹——和史料里描述的时空密钥一模一样!我心里一惊:“时空密钥!他找到时空密钥了!”所长也看到了玉坠,小声说:“原来密钥一直在他手里,难怪他敢开启仪式。”

11. 密钥归位:时空裂隙与教授身影

“守仪人”拿着玉坠,慢慢走到井盖旁边,蓝光从洞口里往上冒,照在他身上,他的身影在蓝光中显得有点模糊。他把玉坠举起来,对着洞口,玉坠突然发出淡淡的白色光芒,和蓝光交相辉映,洞口里的能量涌动得更厉害了,蓝光也变得更亮,连空气都开始发出“滋滋”的轻响,像是有电流在流动。

辐射检测仪的数值已经超过了1.0μSv\/h,超出了安全范围,所长拉了拉我的胳膊,小声说:“辐射值超标了,我们往后退一点,别靠太近。”我点点头,和所长一起往后退了几步,退到老槐树后面,既能看到洞口,又能保持安全距离。

“守仪人”把玉坠慢慢放进洞口,玉坠刚碰到洞口里的蓝光,就发出“嗡”的一声巨响,比之前所有的声音都大,震得我的耳膜生疼,所长赶紧捂住我的耳朵,自己也捂住耳朵。巨响过后,洞口里的蓝光突然开始旋转,形成一个蓝色的漩涡,漩涡越来越大,把洞口都盖住了,漩涡中间还透出淡淡的白色光芒,像是时空之门的入口。

漩涡形成后,周围的时空波动达到了顶峰,我能看到周围的景物开始扭曲,老槐树的影子变成了奇怪的形状,路灯的光也变成了波浪形,连空气都好像在流动,像是水一样。所长手里的时空波动检测仪发出“滴滴”的警报声,屏幕上的数值已经超出了测量范围,所长说:“时空之门已经完全打开了,这就是徐福当年开启的门!”

就在这时,漩涡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像是有人从门的另一边走过来。我眯起眼睛仔细看,身影越来越清晰,是一个穿着考古服的人,背着一个大背包,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王教授的笔记本一模一样!我心里一激动:“是王教授!王教授还活着!”所长也很激动,他想往前走,被我拦住了:“再等等,看看情况,别惊动他。”

身影越来越近,果然是王教授!他的头发有点乱,脸上有灰尘,却精神很好,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小的铜片,和“守仪人”的铜片很像。他从漩涡里走出来,落在青石板上,看到“守仪人”,笑了笑,说:“老朋友,我终于回来了,时空密钥我带来了。”“守仪人”也笑了,说:“辛苦你了,这几年你在那边还好吗?”王教授点点头:“还好,找到了很多关于徐福的秘密,还有这个‘遁甲副核’,有了它,就能完全控制时空之门了。”

原来王教授没有失踪,他是通过时空之门去了另一边,寻找徐福的秘密和“遁甲副核”,“守仪人”一直在等他回来,完成仪式,控制时空之门,不让它失控。我和所长走过去,王教授看到我们,有点惊讶,然后笑了:“小周,所长,你们也来了,我就知道你们会发现这里的秘密。”

12. 秘仪终章:双核控门与历史回响

王教授给我们解释了一切:他当年研究徐福遗址时,发现了“守仪人”,知道了时空之门的秘密,为了防止时空之门失控,他决定通过门去另一边寻找“遁甲副核”——只有“遁甲核心”和“副核”一起使用,才能完全控制时空之门,否则门会一直开启,造成时空紊乱。他走之前,把笔记交给所长,就是怕自己回不来,让所长继续研究,没想到“守仪人”一直在等他,还举行仪式开启门,让他能顺利回来。

“守仪人”把王教授带来的“遁甲副核”放在井盖的另一边,和“核心”对应,两个铜片同时发出光芒,“核心”发出蓝色光芒,“副核”发出白色光芒,两种光芒交相辉映,漩涡慢慢开始变小,蓝光也慢慢变暗,周围的时空波动开始减弱,辐射检测仪的数值也慢慢下降,从1.0降到0.8,又降到0.5,最后恢复到0.1μSv\/h,三角形符号也恢复了淡绿色,旋转速度变慢。

王教授说:“时空之门正在关闭,有了双核,我们就能控制它,以后不会再出现时空紊乱了,徐福的秘密也不会再被遗忘,我们可以通过门去另一边,研究更多的历史,了解更多的时空秘密。”所长点点头:“这是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我们一定要好好研究,不能让这个秘密白费。”

“守仪人”把麻袋收拾好,说:“我的任务完成了,以后时空之门就交给你们了,我会继续守护这里,不让外人破坏。”王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谢谢你,老朋友,没有你,我也回不来,这个秘密也不会被发现。”“守仪人”笑了笑,转身往巷子深处走,拖着麻袋,缠着破布绑腿,动作还是那么缓慢而精准,慢慢消失在巷子深处的阴影里,像是从来没出现过。

漩涡完全消失了,井盖的裂缝也合拢了,只剩下八个针筒还嵌在井盖上,针筒里的淡黄色液体已经不见了,柳叶刀也落在青石板上,花纹的金色光芒消失了,恢复成普通的旧刀,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只有两个铜片还在井盖上,发出淡淡的光芒,像是在诉说着刚才的秘密。

我看着井盖,心里感慨万千:原来老巷子里藏着这么大的秘密,徐福的传说不是假的,时空之门真的存在,王教授也平安回来了,这一切都像一场梦,却又那么真实。王教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周,以后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好好努力,考古之路还很长。”我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动力,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历史和秘密,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