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 第26章 秦墟星图:穿越者与卦象笼舍的文明博弈

一、青铜甬道的危机与上缭令的星策

就在全息典藏仪流转的幽蓝光晕即将完全笼罩焚书台时,青铜甬道外传来急促的环佩相击声。那声音初时还在殿外廊柱间回荡,带着几分慌乱的节奏,转瞬便已逼近殿门。雕花铜门被一股急切的力道推开,门框上镶嵌的云纹铜钉在碰撞中发出沉闷的声响,打破了殿内原本因全息仪嗡鸣而形成的压抑寂静。上缭令广袖翻飞,青色官袍的下摆扫过殿门处的白玉阶,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残影。他三步并作两步抢入殿中,手中残破的测位珠罗棋盘随着动作叮当作响,每一次碰撞都像是在叩击众人紧绷的神经。

这面以九嶷山玄铁为底、镶嵌二十八宿星纹的推演神器,此刻边缘已崩裂出蛛网般的裂纹,深褐色的锈迹沿着裂纹蔓延,像是岁月在其上刻下的伤痕。可即便如此,棋盘中央的卦象却在灵力催动下泛着诡谲的青芒,那些原本静止的星纹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在玄铁表面缓缓流转,勾勒出一幅幅变幻莫测的星图。上缭令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指节处还沾着些许泥土与血污,显然是为了携带这面棋盘,在赶路途中历经了不少波折。

这位擅观星象的术官顾不得擦拭额间冷汗,那汗珠顺着他鬓角的白发滑落,砸在胸前的青铜朝珠上,溅起微小的水花。他以近乎踉跄的姿态跪倒在蟠龙金柱下,膝盖与金砖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却丝毫未显狼狈,反而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陛下明鉴!” 他的声音带着长途奔袭后的沙哑,却依旧中气十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臣彻夜推演河图洛书星斗数频,耗尽三成修为,终于勘破典籍存亡之秘!” 话语间,他枯瘦的手指重重按在棋盘震位,指尖灵力涌动,那些暗刻的卦象竟如活物般扭动,在虚空中投射出三十六重维域交叠的全息星图。

星图悬浮在半空,幽蓝色的光芒笼罩了半个大殿,每一重维域都对应着不同的时空,域内隐约可见无数典籍在其中沉浮,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却已化作飞灰。“您看这九疑山地脉深处的玄黄之气,” 上缭令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殿上端坐的秦始皇,手指指向星图中一处泛着金光的区域,“此气乃天地初开时留存的本源之力,与典籍溃散的道韵产生奇妙共鸣。若以地脉锻造卦象笼舍,将玄黄之气引入笼舍为基,再配合七仞太始星幕镇压反悖参数,便能构建出一个独立于现世的多维空间!”

说到此处,上缭令突然剧烈咳嗽,胸腔起伏不定,指缝间渗出带着星屑的血沫,那血沫落在棋盘上,与青芒交织,竟泛起一阵奇异的红光。可他却毫不在意,用袖口随意擦拭了一下嘴角,仍固执地继续:“如此一来,那些祸乱人心的典籍既能在多维折叠中永久封存,避免落入乱臣贼子之手,又能通过星幕汲取天地灵气,化作大秦永续不竭的道元素源泉!” 他的眼神愈发坚定,语气中满是不容置疑的笃定,“此乃天赐良机,错过今日,再等千年!望陛下即刻降旨,臣愿领兵前往九疑山,亲自督造卦象笼舍!”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与全息典藏仪嗡鸣声交织成诡异的协奏,殿内众臣皆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殿上的帝王,等待着那最终的决断。

二、棋盘炸裂的异象与四重相位碑阵

说着,上缭令屈指轻叩青铜测位珠罗棋盘,指尖与玄铁表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刹那间,棋盘表面古老的星纹迸发刺目光芒,那光芒穿透殿宇,直冲云霄,将整个咸阳宫都笼罩在一片青色光晕之中。每道纹路都如同活过来的星河,在棋盘上疯狂游走,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化作一道道流光,沿着棋子轨迹不断攀升。殿内众人皆下意识地抬手遮挡,可即便如此,那光芒依旧透过指缝,在视网膜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玄铁铸就的棋子骤然悬浮,脱离了棋盘的束缚,在半空划出玄奥的星轨。棋子与棋子之间相互牵引,形成一个个复杂的阵法,时而如北斗七星排列,时而似二十八宿环绕。随着一声清越鸣响,如同上古神钟被敲响,棋盘轰然炸裂,万千碎片裹挟着幽蓝符箓冲天而起,碎片在飞行过程中不断分解,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与符箓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盛大的星雨。

那些符箓在急速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化,形态万千。时而化作展翅翱翔的朱雀,羽翼上的羽毛清晰可见,火焰般的纹路在羽翼间流转,仿佛一振翅便能燃起熊熊烈火;时而幻化成盘旋舞动的青龙,龙鳞在光芒照耀下闪烁着金属光泽,龙爪挥舞间,虚空都似被撕裂,留下一道道淡淡的痕迹。它们在天穹交织成四重虚实相位碑阵的全息投影,投影边缘闪烁着神秘的符文,那些符文呈环形排列,不断旋转,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预言,又像是在守护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投影之中,每重相位碑阵都有着独特的形态。第一重碑阵由白色玉石铸就,碑身上刻满了上古文字,文字间流淌着柔和的白光,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似是象征着初生与希望;第二重碑阵为黑色玄铁所制,碑身布满尖刺,符文闪烁着冰冷的寒光,透着一股肃杀之气,仿佛能抵御一切外敌入侵;第三重碑阵呈金色,碑身上镶嵌着无数宝石,光芒璀璨,符文流转间尽显华贵,似是代表着权力与财富;第四重碑阵则是透明的,仿佛由空气构成,只有符文在其中若隐若现,透着一股虚无缥缈之感,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形态。

光影所及之处,十六郡的山川地貌如沙盘般徐徐展开,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九疑山地脉宛若苍龙蛰伏,山脉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只露出部分山峰,宛如龙首与龙身。其筋骨脉络间赫然排布着三十六座卦象笼舍,每座笼舍皆以周天星斗为基,暗合太乙数变,与上缭令之前推演的星图完美契合。笼舍外墙雕刻着繁复的星图与卦象,那些图案在光影的映照下若隐若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在与天穹之上的星象相互呼应,构建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阵法体系。

三、太始星幕的奇景与天地共鸣之阵

笼舍外,青铜铸就的观星台直插云霄,台身刻满了天文历法与星象图谱,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完好无损,青铜的光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观星台顶端,七仞高的太始星幕流转着银河碎影,那些碎影如同真实的星河,在幕布上缓缓流淌,闪烁着无数星辰的光芒。星幕边缘镶嵌着一圈夜明珠,珠子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将星幕衬托得愈发神秘莫测。

荧惑的赤芒如战火燎原,从星幕一侧蔓延开来,所过之处,空气都似被点燃,透着一股炽热的气息,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乱与纷争;启明的银辉似霜刃破空,从另一侧疾射而出,清冷的光芒驱散了赤芒带来的燥热,却又透着一股凛冽的寒意,像是在警示着潜藏的危机;镇星的幽蓝若幽冥鬼火,在星幕中央缓缓沉浮,光芒忽明忽暗,给人一种阴森诡异之感,仿佛连接着生与死的界限。

九曜虚影在光幕中明灭闪烁,恰似远古神只在天际博弈。虚影时而如诸侯会盟般汇聚,彼此间光芒交织,似在商讨着天下大事;时而似列国纷争般分散,光芒相互碰撞,爆发出阵阵能量波动,将星幕都震得微微颤抖。它们的形态变幻万千,时而化作人形,身着古老的战甲,手持神兵利器,摆出战斗的姿态;时而化作兽形,威风凛凛,咆哮声在虚空中回荡。这些虚影将整片空域映照得宛如上古星图倒悬人间,古老的星象符号在光影中若隐若现,有的象征着吉祥,有的则代表着灾祸,让人看后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敬畏与不安。

更残酷的是,这场文化浩劫以 “法令” 形式强制推行,容不得半点反抗。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 年),丞相李斯身着黑色朝服,手持竹简,站在咸阳宫大殿之上,声音冰冷地奏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藏,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砸在众臣心头,让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焚书令如野火燎原,迅速席卷全国。咸阳宫前,堆积如山的典籍被投入火中,火焰冲天而起,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红色,纸张燃烧的噼啪声与儒生们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悲壮的挽歌。齐鲁之地,那些世代藏书的儒生,将典籍藏于墙壁之中,可即便如此,仍难逃一劫。潮湿的环境让典籍逐渐霉烂,书页粘连在一起,上面的文字变得模糊不清,珍贵的文化瑰宝在无声中被岁月吞噬。就连皇室秘府的孤本,那些承载着华夏千年文明的典籍,也在秦末战火中付之一炬,火光映照着残破的宫墙,诉说着文明的劫难。华夏文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存续危机,仿佛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飘摇的船只,随时都可能沉没。

就在此时,有星屑簌簌坠落,宛如神女撒落的珠玉,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它们落在地面,并未消散,而是凝作微光流淌的星纹,那些星纹如同有生命般,在地面上迅速蔓延。星纹纵横交错,形成精密复杂的图案,有的如棋盘般规整,有的如星图般变幻,每一道都与天空中的星象遥相呼应,仿佛在构建一个巨大的天地共鸣之阵。随着九曜虚影的变幻,地面星纹也泛起奇异的光芒,时而呈青色,时而呈赤红色,时而呈银白色,光芒流转间,似有神秘力量在阵中涌动。这股力量越来越强,地面开始微微震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古老而浩瀚的气息,隐隐透露出能沟通天地、预知未来的威能,让众人心中既惊又喜,不知这天地共鸣之阵,究竟会给华夏文明带来新生,还是更深的劫难。

四、穿越者的突兀降临与时空紊乱

正当众人沉浸在天地共鸣之阵的奇异景象中,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时空扭曲声,那声音不同于世间任何声响,尖锐中带着几分虚无,仿佛空间被强行撕裂。紧接着,一道耀眼的白光从虚空中迸发,瞬间笼罩了整个焚书台区域,强光之中,隐约可见一个模糊的人影在不断挣扎,似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从另一个时空强行拖拽而来。

白光散去,一个身着奇异服饰的女子出现在殿中。她身上的衣物材质轻薄,色彩鲜艳,与秦朝的宽袍大袖截然不同,衣物上还印着一些众人从未见过的图案,似是某种符号。她的头发被束成一个高高的发髻,发髻上插着一根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细棍,手中还握着一个巴掌大小、通体黑色的方块,方块屏幕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此刻正不断跳动着奇怪的字符。

女子显然还未从穿越的眩晕中回过神来,她扶着额头,踉跄了几步,目光茫然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当看到殿内身着古装的众人、蟠龙金柱以及半空悬浮的星图时,她的眼中充满了震惊与疑惑,嘴巴微张,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发不出声音。“这... 这是哪里?拍戏现场吗?道具也太逼真了吧!” 她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伸手触摸身旁的青铜甬道,冰冷的触感传来,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不对,这触感... 不像是道具!”

她的出现,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凝重氛围。上缭令眉头紧锁,目光警惕地盯着女子,手中灵力暗自涌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你是何人?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处?” 他厉声质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看你的衣着打扮,绝非我大秦之人,莫非是他国派来的奸细?”

女子听到上缭令的质问,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可能真的不是在拍戏现场。她定了定神,努力平复内心的慌乱,朝着上缭令拱了拱手,模仿着古装剧中的礼仪,说道:“我... 我叫林薇,来自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才还在图书馆查阅关于秦朝的资料,突然眼前一黑,再醒来就到这里了。” 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想要解释清楚自己的来历,可在众人听来,却像是天方夜谭。

“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 秦始皇坐在殿上,眼神锐利地打量着林薇,语气中带着几分怀疑,“此话当真?你可有证据证明你的身份?” 林薇愣了一下,随即想到手中的黑色方块,连忙将其举起,说道:“陛下,这是手机,我们那个时代的通讯工具,可以用来通话、拍照、查阅资料。只是现在没有信号,无法使用,但它的材质和构造,绝非这个时代所能拥有。”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手机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从未见过的物件。上缭令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手机,入手冰凉,表面光滑,屏幕上的字符更是让他摸不着头脑。他尝试着按动手机侧面的按钮,屏幕突然亮起,显示出一**薇在现代城市拍摄的照片。照片中,高楼大厦林立,车辆川流不息,与秦朝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众人看到照片,皆露出震惊之色,心中对林薇的话多了几分相信。

可就在此时,天地共鸣之阵突然出现紊乱,地面星纹开始剧烈闪烁,光芒忽明忽暗,原本流转的星纹变得杂乱无章。半空的星图也开始扭曲,三十六重维域相互碰撞,发出阵阵能量波动。上缭令脸色骤变,大声喊道:“不好!时空平衡被打破了!她的穿越引发了时空紊乱,若不及时控制,整个阵法都将崩溃,甚至可能引发天地浩劫!”

林薇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慌了神,她没想到自己的到来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那... 那该怎么办?我不想给这里带来灾难!” 她急切地问道,眼中满是愧疚。秦始皇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林薇,既然你来自未来,或许知晓破解之法。上缭令,你即刻推演新的阵法,务必稳住时空紊乱!” 上缭令领命,再次取出测位珠罗棋盘的碎片,开始快速推演,而林薇则站在一旁,努力回忆着自己在现代所学的历史与科学知识,希望能找到一丝破解之法。

五、星象推演的困境与现代知识的碰撞

上缭令手持棋盘碎片,指尖灵力不断注入,那些碎片在他的操控下,重新悬浮在半空,试图拼接成完整的棋盘。可时空紊乱的能量不断冲击着碎片,使得碎片在空中剧烈晃动,难以稳定。他额头上的汗珠再次渗出,脸色也变得愈发苍白,显然是在强行支撑。“陛下,时空紊乱的能量过于强大,仅凭臣一人之力,难以稳定碎片,推演新阵更是难如登天!” 他咬着牙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力。

林薇看着上缭令艰难的模样,心中一动,突然想到自己在现代学过的物理学知识。“上缭令大人,” 她开口说道,“我或许能帮上忙。在我们现代,有一种叫做‘引力场’的概念,时空的扭曲与引力有关。如果我们能找到时空紊乱的中心点,利用某种力量改变那里的引力状态,或许就能稳定时空!”

上缭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引力场?改变引力状态?此乃闻所未闻之法。你且详细说说,这引力场究竟是何物,又该如何改变引力状态?” 林薇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道:“简单来说,引力就像是地球对我们的吸引力,让我们能站在地面上。而时空紊乱,就像是引力场出现了混乱,导致空间被扭曲。我们可以寻找一件密度极大、能产生强大引力的物品,将其放置在时空紊乱的中心点,利用它的引力来牵引周围的时空,使其恢复平衡。”

众人听着林薇的解释,虽然大多似懂非懂,但也隐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秦始皇思索片刻,说道:“我大秦皇室秘府之中,藏有一块天外陨石,其密度极大,重量远超同等体积的金属,或许能如林薇所言,产生强大的引力。蒙恬,你即刻前往秘府,将陨石取来!” 蒙恬领命,转身快步离去,殿内众人则继续关注着时空紊乱的情况,心中充满了期待。

在等待蒙恬取陨石的间隙,上缭令跪坐在青铜案几前,将龟甲裂纹与竹简上潦草记录的 引力场 公式反复比对。烛火在他眼角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青铜算筹在龟甲纹路间发出细碎碰撞声。当蒙恬的马蹄声渐渐远去,他终于将刻着二十八宿的玉衡星盘推到一旁,执笔蘸墨时,笔尖悬在帛书上迟迟未落。

林薇,你说时空紊乱有中心点,那依你之见,这中心点会在何处? 上缭令突然开口,沙哑的嗓音惊飞了梁上栖息的夜枭。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沉默推演了三个时辰,连案头冷透的茶汤都结了薄冰。

林薇正蹲在残破的石阙旁,指尖抚过刻着小篆的石柱。穿越时的剧烈眩晕感仍在太阳穴处隐隐作痛,她抬头望向焚书台方向 —— 那座被焚毁的高台如今只剩焦黑的夯土基座,却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银蓝色光晕。当她的目光扫过台基边缘那圈环形沟壑,突然想起坠落时看见的环状引力波纹。

我觉得应该在那里。 林薇起身时踢到半块残碑, 二字在月光下忽明忽暗。她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走近上缭令,青铜烛台上的火苗突然诡异地偏向焚书台方向,刚才我就是在焚书台附近出现的,而且天地共鸣之阵也是围绕焚书台展开。您看 —— 她抓起案上的炭笔,在帛书空白处迅速勾勒出等高线,这个环形结构像不像引力漩涡?那些坍塌的夯土层里,说不定埋着产生异常的核心装置。

上缭令枯瘦的指节深深陷入檀木案几,皲裂的指甲在漆面刮出刺耳声响,仿佛在为这场暗流涌动的对峙伴奏。案几上还残留着昨夜占卜时洒落的龟甲碎片,在摇曳的烛火下泛着诡异的光。烛火将他投在帛书上的影子拉得扭曲变形,宛如鬼魅。当目光扫过林薇用朱砂勾勒的螺旋纹路时,浑浊的瞳孔骤然收缩 —— 那些细密的弧线竟与他在三更天用浑天仪推演的星图轨迹严丝合缝,每一处弯折都暗合二十八宿的运行规律。更令他脊背发凉的是,女子纤细的炭笔正重重圈住帛书右下角,那里标注的方位与他埋藏青铜匣子的子午谷坐标,连误差都不超过半寸。

匣中藏着他毕生研究的星象密钥,是他穷尽三十年心血,融合了三代占星师的手稿才完成的秘密。那不仅是解开天象奥秘的关键,更是关乎王朝兴衰的机密。此刻却被一个来历不明的异乡人精准锁定,冷汗顺着他后颈的沟壑蜿蜒而下,浸透了绣着云雷纹的衣领。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玉佩,那是先帝御赐的信物,此刻却无法给他带来一丝安全感。林薇的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仿佛早已洞悉他内心的恐惧与震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