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117章 进献太后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117章 进献太后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紫禁城的夏日常被蝉鸣填满,启祥宫庭院里的石榴花红得灼眼,沉甸甸的花萼坠在枝头,预示着丰收的时节。

金玉妍斜倚在铺着云锦软垫的窗边榻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一串东珠手钏,看着永珹跟着师傅练习骑射的身影,永珹小小的身影在其中格外显眼。

他穿着一身量身裁制的缩小版骑射劲装,玄色的衣料镶着银线,腰间系着同色的窄腰带,将尚且单薄的身形勾勒得利落精神。小家伙双脚稳稳踩着矮凳,双手紧握一把小巧的牛角弓,稚嫩的肩膀微微绷紧,脊背却挺得笔直,像株迎着风的小青松。师傅在旁耐心指点着拉弓的姿势,他听得格外认真,眼角眉梢都透着股不肯服软的韧劲——哪怕手臂因用力而微微发颤,哪怕箭簇偶尔偏离靶心,他也只是咬着唇,深吸一口气重新拉弓,没有半分气馁。

每一箭射出,无论是擦着靶边飞过,还是稳稳钉在靶身,守在一旁的宫人都会下意识地压低声音喝彩,“小阿哥好力道!”“这准头,可比上次又强多了!”细碎的赞叹声顺着风飘进暖阁,像羽毛般轻轻搔着人的心头。

“娘娘,您瞧小阿哥这箭法,真是一日比一日精进了!”澜翠捧着个描金漆盘走进来,盘中冰鉴里镇着一碗冰镇酸梅汤,琥珀色的汤汁里浮着几粒饱满的乌梅,还冒着丝丝缕缕的白气。她将漆盘搁在窗边的小几上,语气里满是掩不住的赞叹,“再过个三五年,小阿哥定能像皇上那般骑射精湛、英勇过人,到时候怕是宫里没人不羡慕娘娘呢!”

金玉妍缓缓直起身,伸手接过那碗酸梅汤。冰凉的瓷碗贴着掌心,瞬间驱散了几分午后的暑气。她轻轻抿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凉意顺着喉咙一路往下蔓延,将积攒在心底的燥热都涤荡得干干净净。放下碗时,她望向永珹的目光愈发柔和,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那笑意里既有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又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期许:“这孩子,性子是真真随了咱们皇上,骨子里的好强心藏都藏不住。”她顿了顿,目光掠过校场上那抹小小的身影,声音放得更轻了些,“往后便多让师傅带着他练练,骑射既能强身健体,磨磨性子,将来在皇上面前,也能多些旁人比不了的筹码。”

如今的后宫,早已是金玉妍的天下。高曦月自上次气急攻心病倒后,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虽仍是贵妃,却常年卧病在床,连起身都困难,彻底失去了争宠的力气;魏嬿婉依附高曦月不成,反而因私下勾结太监的事被皇上察觉,虽未重罚,却彻底被打入冷宫,承乾宫再也无人问津;皇后病重,长春宫闭门谢客,后宫的实际掌控权,早已落在了金玉妍手中。各宫嫔妃见她圣宠日隆,权势滔天,纷纷前来巴结,启祥宫每日门庭若市,送礼的宫人排成长队,连内务府的总管都要对澜翠礼让三分。

这一切,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朝王上也尽数知晓。

此时的李朝王宫,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王上坐在龙椅上,手中攥着一封从大清传来的密信,脸色铁青。密信上详细描述了大清近期的动向:礼部因通敌官员一案被彻底整顿,数十名与外邦有私下往来的官员被斩首或流放,朝堂风气为之一清;嘉妃金玉妍在后宫权势滔天,皇上对她言听计从,不仅特许启祥宫增设小厨房、赏赐无数,还将后宫的用度调配、宫人任免等大权尽数交予她手,连协理六宫的娴妃如懿,也只能退居其次。

“废物!都是废物!”王上猛地将密信摔在地上,怒吼声响彻大殿,“当初是谁出的馊主意,让金氏去紫禁城当棋子?如今倒好,棋子没当成,反而得罪了大清,让嘉妃记恨上了咱们!”

殿内的大臣们吓得纷纷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喘。当初力主送金氏入宫的大臣更是浑身发抖,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连声道:“王上息怒!臣等当初也是想着能借着嘉妃娘娘的关系,促成通商之事,为李朝谋取利益,没想到……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谋取利益?”王上冷笑一声,语气里满是嘲讽,“现在利益没谋取到,反而引火烧身!大清整顿礼部,严惩通敌官员,这分明是在敲打咱们!嘉妃在宫中权势滔天,她记恨咱们当初利用她、送金氏入宫算计她,若是在皇上面前吹吹枕边风,说咱们李朝心怀不轨,大清的铁骑随时都能踏平咱们的国土!”

李朝国力本就薄弱,多年来一直依附大清生存,靠着有限的通商维持国库运转。之前屡次请求扩大通商口岸被拒,才冒险想出送金氏入宫的法子,想借着金玉妍的关系逼迫大清让步。可他们万万没想到,金玉妍不仅没被亲情绑架,反而主动向皇上揭发了李朝的算计,还借大清之手清除了身边的隐患。如今金玉妍得势,李朝不仅通商无望,还面临着被大清清算的风险,王上怎能不惶恐?

“王上,如今当务之急是平息大清的怒火,尤其是嘉妃娘娘的怨气。”一位年迈的大臣颤巍巍地开口,“嘉妃娘娘如今深得大清皇帝宠信,只要她能在皇上面前为咱们说句好话,大清自然不会为难咱们。”

“说得容易!”王上眉头紧锁,“嘉妃如今对咱们恨之入骨,怎么可能为咱们说话?”

“臣有一计。”年迈的大臣继续道,“嘉妃娘娘虽恨咱们利用她,却也重视自己的名声。咱们可以挑选一批稀世珍宝,派使者连夜送往紫禁城,向嘉妃娘娘赔罪,同时附上王上的亲笔信,言辞恳切地道歉,承诺往后再不敢打扰她,也绝不再提通商之事。只要嘉妃娘娘收下了赔罪礼,就说明她愿意给咱们一个机会,大清的怒火自然也就平息了。”

王上闻言,沉吟片刻。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他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立刻让人去库房挑选珍宝,越稀有越好,务必让嘉妃娘娘满意!另外,亲笔信要写得恳切些,多提当年的亲情,让她念及旧情,饶过咱们这一次!”

“是,臣等遵旨!”大臣们连忙应声,起身匆匆退下,分头去准备。

李朝的库房里,连夜灯火通明。宫人太监们翻箱倒柜,将最珍贵的宝物一一挑选出来: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在黑暗中能发出柔和的光晕,照亮整个房间,是李朝珍藏了百年的国宝;十匹上好的李朝云锦,颜色鲜艳,质地柔软,上面绣着罕见的龙凤呈祥纹样,是专供皇室使用的贡品;还有数十件精致的金银器皿,上面镶嵌着玛瑙、翡翠等宝石,工艺精湛,价值连城;除此之外,还有珊瑚树、和田玉、珍珠项链等无数珍宝,整整装了十大箱子,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与此同时,王上亲笔写下一封道歉信。信中先是追忆了金玉妍小时候在李朝的时光,提及她母亲的思念之情,言辞恳切;接着,对之前送金氏入宫、试图逼迫大清通商的事连连道歉,称“此前多有冒犯,皆是臣的糊涂之举,并非有意伤害娘娘”;最后,承诺“往后定当约束族人,再不敢打扰娘娘在宫中的生活,也绝不再提通商之事,只求娘娘能念及血脉亲情,饶过李朝这一次”。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朝使者带着十大箱子珍宝和王上的亲笔信,连夜启程,快马加鞭地赶往紫禁城。一路上,使者不敢有丝毫耽搁,日夜兼程,生怕晚了一步,就会引来大清的怒火。

历经十余日的奔波,使者终于抵达京城。刚踏入城门,他便感受到了大清的威严与繁华,心中的惶恐更甚。他不敢耽搁,立刻带着珍宝和书信前往内务府,求见内务府总管,声称是李朝派来向嘉妃娘娘赔罪的使者,有要事禀报。

内务府总管听闻是李朝使者,还带着十大箱子珍宝,不敢怠慢。如今嘉妃娘娘权势滔天,李朝使者前来赔罪,若是处理不当,定会惹嘉妃娘娘不快。他连忙让人将使者安置在驿馆,好生招待,自己则亲自带着李朝王上的亲笔信,匆匆赶往启祥宫禀报。

此时的启祥宫,金玉妍正在陪着永珹读书。永珹坐在书桌前,认真地临摹字帖,金玉妍坐在一旁,时不时指点他几句。内务府总管走进暖阁,躬身行礼:“奴才参见嘉妃娘娘。”

“何事如此慌张?”金玉妍头也没抬,语气平淡。

“回娘娘,李朝派使者来了,带着十大箱子珍宝和王上的亲笔信,说是前来向娘娘赔罪的。”内务府总管将书信递上前,“这是李朝王上的亲笔信,请娘娘过目。”

金玉妍接过书信,指尖触到粗糙的信纸,眼底闪过一丝讥讽。她缓缓展开信纸,仔细阅读起来。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讨好与卑微,字里行间的惶恐与不安,跃然纸上。

“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金玉妍看完书信,随手扔在桌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前世她在宫中艰难求生,被人陷害、被皇上厌弃时,曾多次写信向母族求助,可李朝王上为了自保,对她的困境视而不见,甚至还想利用她的身份谋取利益。如今她得势了,他们倒巴巴地送来珍宝讨好,真是可笑又可气。

“娘娘,李朝使者还在驿馆等候,您看要不要见他?”内务府总管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见。”金玉妍毫不犹豫地拒绝,“让他把珍宝送到启祥宫来,书信我已经看过了,回话就说我知道了。”

“是,奴才遵旨!”内务府总管连忙应声,转身退下,立刻让人去驿馆通知李朝使者,将十大箱子珍宝运往启祥宫。

没过多久,启祥宫的庭院里就堆满了箱子。宫人太监们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抬进暖阁,一一打开。瞬间,满殿珠光宝气,耀眼夺目。那颗拳头大的夜明珠被放在桌上,发出柔和的光晕,将整个暖阁照亮;十匹云锦色彩鲜艳,纹样精美,摸起来柔软顺滑;金银器皿上的宝石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折射出五彩的光晕;珊瑚树、和田玉、珍珠项链等珍宝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澜翠看着满殿的珍宝,眼睛都看直了,笑着道:“娘娘,李朝这次真是下了血本赔罪了!这些珍宝若是变卖,足够启祥宫用好几年了,甚至能给小阿哥攒下一笔丰厚的家底!”

金玉妍站起身,走到箱子前,拿起一串东珠项链。项链上的东珠颗颗圆润饱满,莹润有光,是难得的珍品。她指尖划过冰凉的珠子,眼神却异常冷淡,没有丝毫喜悦。这些珍宝再珍贵,也换不回她前世所受的苦难,也弥补不了李朝对她的利用与背叛。

“这些东西,我不稀罕。”金玉妍将项链放下,语气平静无波,前世我在宫中孤立无援,被人陷害,多次写信向母族求助,他们视若无睹,只想着如何利用我;如今我得势了,不需要他们的帮助了,他们才来巴结,送来这些东西。这般趋炎附势的嘴脸,看着就让人恶心。

澜翠闻言,心中有些诧异:“娘娘,那这些珍宝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放着吧?”

金玉妍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对澜翠道:“你让人把这些珍宝全送到慈宁宫,献给太后。就说这是李朝送来的赔罪礼,感念太后平日里对我的照拂,臣妾不敢独享,特意送来孝敬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福泽深厚,安神康健。”

“娘娘,您把这么多珍宝都献给太后,会不会太可惜了?”澜翠有些不舍,“这些可都是稀世珍宝啊!”

“可惜?”金玉妍笑了笑,“一点都不可惜。这些珍宝在我手里,不过是些摆设,可送到太后手里,却能换来太后的欢心和信任。太后是后宫之主,深得皇上敬重,讨好了她,就等于多了一层保障。而且,把这些珍宝献给太后,还能彰显我不贪外物、孝顺长辈的心思,让皇上和宫中众人都对我刮目相看,这比我自己留着有用多了。”

她顿了顿,又道:“你送去的时候,一定要把话说得恳切些,让太后知道我的一片孝心。另外,别忘了把李朝王上的亲笔信也给太后看看,让她知道李朝是真心赔罪,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大清的颜面。”

“奴才明白了!”澜翠恍然大悟,连忙应声,“奴才这就去安排,一定把娘娘的心意传到。”

澜翠不敢耽搁,立刻让人将十大箱子珍宝重新打包,亲自带着宫人,浩浩荡荡地前往慈宁宫。慈宁宫的宫女见启祥宫送来这么多珍宝,连忙通报给太后。

太后正在佛堂念经,听闻澜翠带着大批珍宝前来,有些诧异,便让人将她带到暖阁。当十大箱子珍宝被一一打开,满殿的珠光宝气映入眼帘时,太后也忍不住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太后娘娘,这些都是李朝送来的赔罪礼。”澜翠躬身道,“李朝王上之前多有冒犯嘉妃娘娘,如今知道错了,特意派使者送来这些珍宝赔罪。我们娘娘感念太后娘娘平日里对她的照拂与疼爱,不敢独自享用这些珍宝,特意让奴才送来,孝敬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福寿安康,万事如意。”

澜翠说着,将李朝王上的亲笔信递了上去:“这是李朝王上的亲笔信,上面详细写了赔罪的缘由,还承诺往后再不敢打扰嘉妃娘娘,也绝不再提通商之事。”

太后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她放下书信,拿起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步摇上的翠鸟羽毛栩栩如生,镶嵌的珍珠圆润饱满,显然是难得的珍品。

“嘉妃这孩子倒是懂事,有这份孝心,难能可贵。”太后笑着道,“她如今深得皇上宠信,却不贪慕虚荣,还懂得孝敬长辈,这份心性,在后宫中实属难得。”

她转头对身边的嬷嬷道:“取一支赤金点翠步摇,赏给澜翠。”

“谢太后娘娘恩典!”澜翠连忙躬身道谢,心中暗自高兴——看来,娘娘的心思没白费,太后确实十分满意。

太后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那些珍宝,对澜翠道:“回去告诉嘉妃,哀家心领了她的孝心。这些珍宝,哀家收下了。往后她在宫中若有什么难处,或是受了什么委屈,尽管来找哀家,哀家定会为她做主。”

“奴才一定转告娘娘!”澜翠再次道谢,带着赏赐,高高兴兴地返回启祥宫。

回到启祥宫,澜翠将太后的话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金玉妍,还把太后赏赐的赤金点翠步摇递了上去。

金玉妍看着步摇,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意:“太后高兴就好。看来,这步棋走对了。”她顿了顿,对澜翠道,“你把这步摇收起来,以后留着用。”

“是,奴才明白!”澜翠应声,心中对金玉妍愈发敬佩——娘娘真是深谋远虑,用一批不稀罕的珍宝,就换来了太后的欢心和承诺,这可比什么都珍贵。

果然,没过几日,太后便在弘历前来慈宁宫请安时,特意提起了此事。

“皇上,近日嘉妃送了一批珍宝到哀家这里,说是李朝送来的赔罪礼,她不敢独享,特意孝敬哀家。”太后笑着道,“哀家看了,那些珍宝都是稀世珍品,可见李朝是真心赔罪。嘉妃这孩子,不仅识大体,还孝顺懂事,皇上能有这样的妃嫔,真是福气。”

弘历闻言,心中也十分高兴。他知道李朝之前的算计,本就有些不满,如今李朝主动赔罪,还送来了这么多珍宝,说明他们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地位,不敢再妄动。而金玉妍能将这么多珍宝献给太后,而不是自己留下,也说明她不贪慕虚荣,懂得孝顺长辈,这让弘历对她愈发满意。

“母后说得是,嘉妃确实懂事。”弘历笑着道,“她在后宫中也十分能干,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朕省了不少心。”

“是啊,”太后点点头,“嘉妃不仅能干,还忠心于大清,之前李朝想利用她,她立刻就向皇上禀报,没有丝毫私心。这样的妃嫔,皇上要多疼惜才是。”

“朕明白。”弘历心中已有了主意。

离开慈宁宫后,弘历立刻让人前往启祥宫,赏赐了金玉妍几匹江南织造的云锦,还有一对罕见的羊脂玉镯。云锦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是江南织造局耗费半年时间才织成的珍品;羊脂玉镯洁白无瑕,温润通透,是难得的宝物。

金玉妍接到赏赐,连忙带着永珹前往养心殿谢恩。

“臣妾参见皇上,谢皇上赏赐!”金玉妍屈膝行礼,永珹也跟着奶声奶气地喊道:“皇阿玛!”

“免礼。”弘历笑着扶起金玉妍,又抱起永珹,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朕赏你,是因为你懂事孝顺,把李朝送来的珍宝都献给了太后,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皇上过奖了。”金玉妍语气谦逊,“臣妾能有今日的一切,都是皇上所赐。李朝送来的珍宝,臣妾本就不该独享,孝敬太后是应该的。而且,李朝此次赔罪,也是看在皇上的威严和大清的强盛,臣妾不敢居功。”

弘历闻言,更是满意,笑着道:“你能这么想,朕很欣慰。往后,李朝那边,你不必再理会,有朕在,他们不敢再妄动。你只需好好照顾永珹,打理好后宫,朕就放心了。”

“臣妾遵旨!”金玉妍恭敬地应声,眼底满是笑意。

从养心殿回来后,启祥宫的气氛愈发喜庆。宫人太监们纷纷向金玉妍道贺,称赞她深得皇上和太后的宠爱。澜翠也笑着道:“娘娘,如今您既有皇上的宠爱,又有太后的支持,后宫之中,再也没人能与您抗衡了!”

金玉妍点了点头,心中却并未放松警惕。她知道,李朝的赔罪只是暂时的,他们贪心不足,日后若是有机会,定然还会卷土重来。而后宫之中,虽暂时无人能与她抗衡,但如懿仍在,皇后虽病重却根基未稳,还有那些虎视眈眈的宫人嫔妃,随时都可能给她制造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