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101章 反击李朝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101章 反击李朝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李煜捧着李朝送来的木盒离开后,启祥宫的内殿陷入了短暂的沉寂。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却驱不散金玉妍眉宇间的凝重。

澜翠端着一碗刚炖好的银耳羹进来,银耳熬得软糯,加了少许冰糖,清甜润喉,她见金玉妍仍站在窗边发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的花纹,便轻声劝道:“娘娘,您别总站着,刚生了四阿哥没多久,身子还虚着呢。这银耳羹是小厨房刚炖好的,您趁热喝了,补补身子。李朝的事虽烦,可皇上如今这般信任您,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伤害您的母族,您别太烦心了。”

金玉妍缓缓转过身,接过银耳羹,却没有喝,只是任由瓷碗的温热透过指尖传来。她看着碗中漂浮的银耳,眼底已褪去了方才的苍白,恢复了往日的清明,甚至带着几分冷冽的决绝:“信任是这后宫最靠不住的东西。皇上今日信我,是因为我没做错事;可若李朝日日来扰,用母族的事逼我低头,时间久了,难免会让皇上心生猜忌,觉得我‘心念母族、私通外邦’。”

她顿了顿,将银耳羹放在桌上,语气愈发坚定:“李朝敢一次次用母族要挟我,就是算准了我顾念亲情,觉得我会为了母族妥协。可他们忘了,我如今是大清的嘉妃,是四阿哥永珹的额娘,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孤身一人、只能任由李朝摆布的金氏女儿。这次,我不仅要断了他们用母族要挟我的念想,还要让他们为一次次的滋扰付出代价,让他们再也不敢轻易打我的主意。”

澜翠听出她话里的深意,连忙问道:“娘娘,您想怎么做?要不要让张全派人去警告李朝来的人,让他们别再送信?”

“光警告没用,得抓住他们的把柄,让皇上彻底对李朝失望。”金玉妍走到软榻旁坐下,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现在就去养心殿找李煜,让他立刻派人去查——这次来给我送信的李朝内侍,在京中除了送这盒东西,还见过哪些人?尤其是有没有私下接触朝中负责外交、通商事务的官员,有没有向他们索要贿赂、承诺好处。上次李朝使者行贿大臣的事,皇上还记在心里,若是这次再抓着他们行贿的把柄,两罪并罚,定能让李朝彻底断了拉拢我、要挟我的心思。”

她特意叮嘱:“让李煜查得仔细些,别放过任何细节。那内侍若是见了官员,聊了什么、送了什么礼、收礼的官员是谁,都要一一查清楚,最好能拿到确凿的证据,行贿的物件,或是知情人的供词。李煜现在是皇上身边的人,由他出面查,既隐蔽,又能让证据更有说服力。”

澜翠不敢耽搁,立刻换了身利落的衣裳,带着两个心腹宫女,避开往来的宫人道,快步往养心殿去。李煜听完澜翠的转述,心中瞬间明白金玉妍的用意——李朝一再用母族要挟嘉妃,不仅是给嘉妃添堵,更是不把大清的律法放在眼里,若是能抓住他们行贿的证据,既能帮嘉妃彻底摆脱麻烦,又能在皇上面前表忠心,是一举两得的事。他当即拍着胸脯应下:“你回去告诉嘉妃娘娘放心,奴才这就安排人去查,定在今日之内查到确凿证据,绝不让李朝的人好过!”

李煜年纪虽小,办事却雷厉风行,他立刻召回了之前监视李朝使者的几个心腹太监,又加派了人手,分别盯着驿馆、礼部、户部等与外交、通商相关的衙门。不到一个时辰,就有太监来报:“公公,查到了!送东西的李朝内侍叫金顺,昨日下午离开皇宫后,没回驿馆,反而去了礼部侍郎周大人的府中,在府里待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出来,离开时还提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盒,像是送了什么贵重东西。”

李玉立刻让人盯着周大人府和金顺的行踪,又派了个机灵的小太监,乔装成送水的杂役,混进周大人府外的茶馆,从府里出来的下人嘴里套话。果然,没过半日,小太监就带回了关键消息:“公公,周大人府的下人说,昨日李朝的金顺给周大人送了一箱李朝特产的玉器,说是‘李朝王上特意赏赐的,让周大人在皇上面前多为李朝美言,劝说嘉妃娘娘促成通商’,还承诺‘若是事成,李朝定以十倍重礼相赠,还会让周大人的儿子去李朝留学,由李朝王上亲自接见’。”

李玉当机立断,让人悄悄在周大人府外的墙角布置了暗线,记录下了金顺再次来找周大人时的对话;又趁着金顺返回驿馆的间隙,让人以“检查入境物品”为由,截下了他还没送出去的另一箱玉器——箱子里装着十多件李朝玉器,有玉镯、玉佩、玉如意,件件雕工精致,价值不菲。同时,他还找到了昨日给金顺引路的小太监,让他写下了供词,详细说明了金顺与周大人见面的时间、地点和谈话内容。

次日天刚蒙蒙亮,李煜就捧着一叠证据——包括供词、对话记录、装着玉器的箱子,悄悄来到启祥宫。此时乳母刚给永珹喂完奶,见李玉带着证据来,便让澜翠把永珹抱去内室,屏退了所有无关人员。

“娘娘,证据都查齐了。”李煜将供词和对话记录递过去,又打开装着玉器的箱子,“这是李朝内侍金顺送给周大人的玉器,还有他的供词,以及录下的对话,都能证明金顺私下行贿周大人,想让周大人劝说您促成通商。”

金玉妍拿起供词仔细翻看,供词上的字迹清晰,详细记录了金顺与周大人的两次见面;对话记录上,“劝说嘉妃”“十倍重礼”“留学李朝”等字眼格外醒目;再看那箱玉器,玉质温润,雕工精湛,确实是价值千金的珍品。她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你现在随我去养心殿,把这些证据呈给皇上。”

两人刚走到启祥宫门口,就见养心殿的小太监来传旨:“嘉妃娘娘,皇上请您即刻去养心殿,说有要事与您商议。”金玉妍心中一喜——真是巧了,省去了她特意求见的功夫。

半个时辰后,金玉妍和李煜来到养心殿。彼时弘历刚结束早朝,穿着一身明黄色常服,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案上还放着刚用过早膳的碗筷。见金玉妍进来,弘历放下朱笔,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今日怎么这么早过来?永珹没缠着你陪他玩?”

“回皇上,永珹刚睡下,臣妾今日来,是有要事向皇上禀报,关乎李朝与大清的颜面。”金玉妍收起平日的温和,神色凝重地走上前,示意李煜将证据呈到御案上,“皇上,李朝又派人来送信,用臣妾的母族要挟臣妾,逼臣妾为他们促成通商。不仅如此,来送信的内侍金顺,还在京中私下行贿礼部侍郎周大人,想借朝臣之力劝说臣妾,这是李煜查到的证据,还请皇上过目。”

弘历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拿起供词,一字一句仔细翻看,眉头越皱越紧;又拿起对话记录,当看到“嘉妃顾念亲情,定会帮李朝”“只要周大人肯帮忙,李朝定有重谢”等字眼时,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眼底布满了怒意。他猛地将手中的供词摔在御案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放肆!李朝真是得寸进尺!朕念及你是李朝出身,不想让你为难,上次罚了他们三年贡品、驱逐使者,已是手下留情;没想到他们不仅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敢在大清的地界上行贿朕的朝臣,还敢用你的母族要挟你,简直是视大清的律法为无物,视朕为可欺之君!”

御案上的茶杯被震得微微晃动,茶水溅出少许,落在明黄色的龙纹桌布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李玉和殿内的小太监都吓得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

“皇上息怒,龙体为重。”金玉妍适时屈膝跪下,眼眶微微泛红,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却又不失坚定,“臣妾虽出身李朝,念及母族亲情,心中难免牵挂;可臣妾更清楚,自己如今是皇上的妃嫔,是永珹的母亲,绝不敢因私废公,做出任何损害大清利益、让皇上为难的事。只是李朝一再相逼,这次行贿朝臣,下次说不定还会用母族的性命要挟臣妾做更过分的事,臣妾怕他们日后频繁滋扰,不仅扰了皇上处理朝政的心思,还会影响大清与其他藩属国的关系,坏了皇上的声誉。”

弘历见她这般明事理,没有因母族的事哭闹,反而处处为大清和他着想,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了几分。他起身走下御案,伸手扶起金玉妍,语气带着几分安抚与郑重:“你放心,这事朕来处理,定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也绝不会让李朝再敢在大清的地界上妄动分毫。朕倒要让他们看看,大清不是软柿子,朕的妃嫔,也不是他们能随意要挟的!”

他转身回到御案后,拿起朱笔,对着李玉吩咐:“传朕的旨意,拟三道圣旨,立刻昭告朝野!”

李玉连忙起身,捧着空白的圣旨纸,躬身听令。

“第一道,命九门提督立刻派人去驿馆,将行贿的李朝内侍金顺及其所有随从押解出境,永远不准再踏入大清领土半步!若有反抗,就地羁押,按‘私闯宫禁、行贿朝臣’定罪!”弘历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第二道,将收受贿赂的礼部侍郎周明哲革职查办,抄没家产,贬为庶民,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回京!其家人不得为官,不得参加科举,以示惩戒!”弘历顿了顿,语气愈发严厉,“另外,传朕的口谕,让吏部、刑部联合彻查朝中所有与李朝有往来的官员,若有私相授受、收受贿赂者,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第三道,加罚李朝五年贡品,连同之前未缴的三年,共计八年,限李朝三个月内缴清!且未来十年内,大清与李朝的通商规模再缩减三成,关闭山海关、大沽口两处通商口岸,只留广州一处通商!若李朝再敢派使者滋扰,或用嘉妃及其母族做文章,朕便彻底断绝与李朝的所有往来,包括朝贡、通商、文化交流,让他们得不偿失!”

三道圣旨拟好后,弘历亲自用印,盖上鲜红的“皇帝之宝”印玺,让李玉立刻派人去传旨。李玉接过圣旨,快步走出养心殿,心中暗自庆幸——幸好小李煜,及时查到了证据,既帮嘉妃解了围,又让皇上出了气,也算是立了一功,倒是个可塑之才。

养心殿内,弘历看着仍站在一旁的金玉妍,语气缓和了许多:“你也别太担心母族的事。李朝王上若是识趣,见朕态度坚决,定会收敛气焰,不敢再为难你的母族;若是他不知好歹,真敢对金氏一族动手,朕也有办法应对——大不了朕暗中派人去李朝,保你父母兄长的安全,绝不会让你因大清而失去亲人。”

金玉妍心中一暖,屈膝行礼:“多谢皇上体恤。臣妾能得皇上如此信任,是臣妾的福气。往后,臣妾定更加用心照看永珹,打理好启祥宫,绝不因任何事让皇上分心。”

当日午后,三道圣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京城。九门提督亲自带着侍卫,包围了李朝使者下榻的驿馆。当侍卫宣读圣旨,说要押解金顺出境时,金顺吓得腿一软,当场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嘴里不停喊着“饶命”;李朝使者得知消息后,更是魂飞魄散,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收拾齐全,就让随从匆匆打包了几件贵重物品,跟着侍卫的脚步,仓皇离京——他们生怕再晚一步,就会被按“同谋”定罪,再也回不了李朝。

消息传回李朝都城汉阳时,李朝王上正在宫中与大臣商议如何进一步“逼迫”金玉妍。当他得知大清不仅押解了金顺、严惩了周明哲,还加罚八年贡品、缩减通商规模时,吓得手中的茶杯都掉在了地上,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本以为金玉妍顾念母族,定会妥协,却没想到大清态度如此坚决,连半分余地都不留。

大臣们也慌了神,纷纷进言:“王上,大清国力强盛,若是真的断绝往来,我朝不仅会失去每年从大清获得的茶叶、丝绸,还会失去通商带来的巨额利润,百姓的日子定会更加艰难!嘉妃娘娘如今在大清地位稳固,显然不会再受我朝要挟,不如咱们先收敛气焰,恢复金氏一族的封地,再派人去大清赔罪,缓和与大清的关系。”

李朝王上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妥协了——他不敢拿李朝的国运冒险,只能按照大臣的建议,悄悄恢复了金氏一族的封地,又让人写了一封措辞谦卑的“赔罪信”,派了一个心腹大臣,带着少量贡品,再次前往大清,将信交给金玉妍。

半个月后,李朝赔罪的使者来到启祥宫,双手捧着一封烫金信封,恭敬地递到金玉妍面前:“嘉妃娘娘,我朝王上知道此前多有冒犯,心中十分愧疚,特意让小臣送来这封赔罪信,还请娘娘海涵。王上已恢复了金氏一族的封地,还免了金氏一族三年的赋税,只求娘娘能在大清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缓和两国关系。”

金玉妍接过信封,却没有打开,只是拿在手中轻轻掂量了一下。信封很轻,里面的信纸想必也写满了虚伪的客套话。她淡淡扫了一眼使者,语气平静得没有半分波澜:“你回去告诉李朝王上,我不需要他的赔罪,也不需要他对金氏一族格外‘关照’。”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语气带着几分警告:“本宫如今在大清过得很好,有皇上的宠爱,有四阿哥,只想安心度日。往后,只要李朝安分守己,不再派人来滋扰本宫,不再用母族的事要挟,让金氏一族在李朝安稳生活,便是对本宫、对金氏一族最好的交代。若是再敢有任何不该有的心思,后果,你们承受不起。”

说罢,她将赔罪信递给澜翠,语气冷淡:“把这封信烧了,别留在宫里,看着碍眼。”

澜翠接过信,走到香炉边,将信扔了进去。信纸遇火即燃,很快就烧成了灰烬,随着檀香的烟缕,消散在空气中。李朝使者看着这一幕,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不敢有半句不满,只能躬身行礼,狼狈地退出了启祥宫。

待使者走后,澜翠笑着凑到金玉妍身边:“娘娘,您这招真是釜底抽薪!如今李朝被皇上的三道圣旨吓得魂飞魄散,不仅恢复了您母族的封地,还主动来赔罪,往后再也不敢妄动了。您也彻底断了与他们的牵扯,再也不用被母族的事烦扰,终于能安心过日子了!”

金玉妍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正在玩耍的永珹——小家伙在宫女的陪伴下,扶着廊柱一步一步学走路,偶尔摔倒了,也不哭,自己爬起来继续走,小脸上满是认真。金玉妍伸手轻轻抚了抚自己仍需调养的小腹,眼底满是笃定与温柔:“是啊,往后再也不用被李朝的事分心了。我只需专心照看永珹,看着他平安长大,打理好启祥宫的大小事务,至于其他的事,有皇上在,自有他为咱们做主。”

这次反击李朝,不仅彻底解决了母族的麻烦,更让皇上看到了她对大清的忠心,巩固了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往后,无论是魏嬿婉,还是皇后,都很难再用“李朝出身”做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