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18章 园中风波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18章 园中风波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弘历带着高曦月去圆明园的那日,潜邸里的石榴花正开得热闹。檐下廊前那几株老石榴树是康熙年间栽下的,枝桠盘虬卧龙般探向青灰瓦檐,枝头上缀满了盏状的红花,花瓣边缘泛着细碎的金芒,风一吹便簌簌摇晃,像把揉碎的胭脂撒在了青石板上。廊下的石缸里养着几尾红鲤,被风吹落的花瓣落在水面,红鲤便摆着尾巴凑过来啄,搅得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

金玉妍站在廊下的朱漆柱旁,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柱上雕的缠枝莲纹——那纹路被几代人摸得光滑,凉丝丝的触感顺着指尖爬上来,倒让她心里静了几分。她今日穿了件月白细布旗装,领口只绣了圈银线兰草,头上也只簪了支素银簪子,在满园的艳色里显得格外素净。

不远处的月洞门外,高曦月正踮着脚给弘历递荷包。她穿了件簇新的水红撒花旗装,领口袖口滚着银线,上面绣的缠枝牡丹用了金线勾勒,走动时裙摆扫过青石板,带起细碎的香风——那是宫里赏赐的玫瑰露,甜得有些发腻。鬓边那支赤金点翠步摇尤其扎眼,翡翠片子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连廊下啄食的麻雀都被惊得扑棱棱飞起来,落在不远处的石榴树上,抖落几片花瓣。

四爷您瞧瞧,这是我连夜绣的荷荷包。高曦月的声音娇得发甜,尾音拖得长长的,手指捏着荷包上的流苏往弘历腕上绕,里头塞了薄荷,是我让人从京郊采的新叶晒的,您在园子里纳凉时闻着,也能清爽些。

弘历垂眼瞧了瞧那荷包——绛色软缎上绣着对戏水鸳鸯,针脚倒是细密,就是鸳鸯的羽毛用了正红配明黄,艳得有些俗气。他没接,只淡淡道:拿着吧,车上风大。指尖握着马鞭的力道紧了紧,马鞭柄上的珊瑚珠被捏得发亮。

高曦月脸上的笑僵了瞬,眼尾的红晕都淡了些,又立刻堆起更甜的笑,顺势把荷包塞到弘历手里的马鞭旁:四爷带着嘛,就当是我陪着您了。说话时,眼角余光飞快地扫过廊下,撞见金玉妍的目光,立刻扬起下巴,像只炫耀羽毛的孔雀,连鬓边的步摇都晃得更欢了。

主子,您瞧她那得意样。澜翠站在金玉妍身后,手里捏着块刚浆洗好的素帕,指节都捏白了,不就是跟着去趟圆明园吗?还真当自己是头一份了。前儿她让素心来问咱们借玉色丝线,我说您要用,她还翻了个白眼呢!说什么金格格院里哪用得上这么好的丝线,听得我气不打一处来。

金玉妍没作声,只抬手摘了片落在肩头的石榴花瓣。那花瓣红得发紫,边缘带着点焦痕——许是被日头晒的,指尖碾过时,带着点涩涩的汁水,染得指尖都红了。她想起前世这时候——高曦月也是这样风风光光跟着去了圆明园,回来时却哭红了眼,发髻散了半边,连鬓边的步摇都少了颗珠子。那时她还在自己院里对着铜镜描眉,听小丫鬟嚼舌根说高曦月冲撞了福晋被禁足,暗地里笑了半宿,说她是自讨苦吃。如今重来一回,才懂那园子里的风波,原是早早就埋下了引线。

回屋吧。她将捏碎的花瓣丢在石阶下,转身往屋里走。廊下的日头正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青石板的青苔上,把窗台上那盆茉莉搬到窗根下,浇点水。这几日天热,别晒蔫了。那盆茉莉是前几日从花房讨来的,开得正旺,细碎的白花攒在枝头,闻着清清爽爽的。

澜翠虽不解主子为何对高曦月的炫耀无动于衷,还是乖乖应了。屋里的博古架上摆着半盏没喝完的雨前茶,是昨日弘历来下棋时留下的。茶盏是官窑的白瓷,胎薄得透光,杯底还沉着两片没舒展开的茶叶——那是弘历喝到一半时,被李公公来报事打断了,临走时还说改日接着下。金玉妍端起茶盏抿了口,茶味已凉透了,带着点草木的涩——像极了高曦月此刻的得意,看着热络,实则经不起半分磋磨。

她把茶盏放回原处,目光落在博古架下层的棋谱上。那是本手抄的《梅花谱》,边角被翻得发毛,纸页都泛黄了,是她前几日从库房里翻出来的。库房里堆着不少旧物,大多是前几任主人留下的,她翻了半日光景才找着这本。昨日弘历翻到金蝉脱壳那局时,还笑着说她藏了好东西,指尖在棋谱上点了点,这步棋妙得很,藏得深。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她忽然想起高曦月早年的样子——那时她还怯生生地跟在富察氏身后,穿件浅碧色的布裙,见了谁都屈膝行礼,声音细得像蚊子哼。不过半年,就凭着父亲高斌在河道总督任上的体面,渐渐端起了侧福晋的架子,连对富察氏身边的张嬷嬷都少了几分恭敬。人心这东西,果然是跟着境遇变的。

主子,陈格格院里的杏儿刚才来问,说您前儿教她绣的兰草花样,叶尖该用石青还是石绿。澜翠端着水壶从外面进来,裤脚沾了些泥点——许是浇花时不小心蹭到的,我让她傍晚再来,您看合适不?

金玉妍收回思绪,点头道:嗯,傍晚凉快,让她带着绣绷过来就是。陈格格性子软,进府两年都没怎么得宠,院里的丫鬟婆子都敢怠慢她。前几日金玉妍去正院请安,路过陈格格的院子,瞧见她正蹲在廊下缝衣裳,袖口磨破了还在穿,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里子,心里便叹了口气。回来后便借教绣活的由头,让澜翠给她送了匹半旧的月白布料——那布料是去年弘历赏的,虽不是新的,却比陈格格身上穿的体面多了。在这潜邸里,多个人脉总比多个敌人强,尤其是陈格格的兄长还在圆明园当差,虽只是个管花草的小官,却比她们消息灵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澜翠应着去了,屋里又恢复了安静。金玉妍重新坐下临帖,案上摆着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纸是上好的宣纸,墨是徽墨,磨得极细,落在纸上黑得发亮。只是写着写着,指尖忽然一顿——一滴墨落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小的黑点,像颗痣。她想起前世高曦月在圆明园惹事后,弘历回来时脸色有多难看,富察氏虽没明说,却连着半月没让高曦月去正院请安,连府里的月钱都给她减了半分。那时她只觉得是高曦月蠢,如今才想明白,弘历带高曦月去圆明园,原就不是单为了恩宠。

雍正近来身子不大爽利,上个月还召了太医进宫瞧了好几次,宫里的消息虽捂得紧,可京里的王爷们都动了心思。三王爷允祉总往工部跑,十王爷允禵又在暗地里联络旧部,明里暗里都在较劲。弘历身为皇子,既要在皇阿玛面前装孝顺,日日进宫请安,又要防着兄弟使绊子,心里本就压着事。带高曦月去圆明园,一半是瞧着她父亲高斌的面子——高斌管着河道,是个要紧的差事,弘历还得倚仗他;一半是想让府里清静些,省得高曦月在府里整日寻事,扰了他的心思。可高曦月偏不懂这些,只当是争宠的机会,闹到最后,怕是连她父亲的面子都要折进去。

窗外的石榴花还在开,蝉鸣声一阵高过一阵,聒噪得很。金玉妍放下笔,看着宣纸上那个没写完的字,忽然觉得,这潜邸里的日子,就像这砚台里的墨,看着平静,底下却藏着磨不完的渣滓。你以为磨得细了,静置片刻,又会沉淀下来。

圆明园的消息传来时,是三日后的午后。那日天阴得厉害,铅灰色的云压在檐角上,像块浸了水的棉絮,眼看就要落雨。金玉妍正在廊下翻晒棋谱,把《梅花谱》铺在廊下的竹席上,用小石子压住边角——连日来天热,怕棋谱受潮发霉。忽然听见后院的月洞门传来轻响——不是下人通报的叩门声,倒像是用指尖敲木框,轻得像怕惊了什么似的,笃、笃两声就停了。

澜翠刚把晾干的棋谱收进匣子,听见动静掀帘一看,立刻低呼出声:陈格格?这雨天怎么来了?

廊下站着的正是陈格格。她撑着把油纸伞,伞面是最普通的竹骨油纸,边缘都有些破损了,青布衣裙的下摆沾了不少泥点,像是从泥地里走过来的——潜邸的路虽铺了青石板,可边角的土路一遇阴雨天就泥泞得很。脸色白得像张被水泡过的宣纸,鬓边的碎发湿哒哒地贴在脸上,额角还沾着片草叶,看见澜翠,眼里立刻泛起水光,攥着伞柄的手指都在抖:澜翠姐姐,金姐姐在吗?我有急事......圆明园那边出事了。声音又轻又急,带着点哭腔。

金玉妍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扬声道:进来吧,把门关上。手里还捏着枚压棋谱的小石子,指尖把石子攥得温热。

陈格格这才松了口气,跟着澜翠快步走到廊下。澜翠赶紧接过她手里的伞靠在柱上,又去倒热茶——茶是刚沏的雨前茶,还冒着热气。陈格格攥着茶盏的手指还在发颤,茶雾模糊了她的眉眼,却遮不住眼底的慌:金姐姐,我兄长今早托人捎了信回来——高姐姐在园子里闹起来了,还冲撞了福晋。

别急,慢慢说。金玉妍递过块干净的帕子,让她擦汗,是怎么冲撞的?福晋没大碍吧?帕子是刚浆洗好的,带着点皂角的清香。

陈格格接过帕子按了按额角,声音发颤得更厉害:我兄长说......昨儿午后福晋在水榭歇脚,让丫鬟端了雨前茶过去。那水榭临着荷花池,这时候荷花开得正好,福晋想在那儿歇着赏荷。高姐姐不知怎么也寻了去,站在水榭的栏杆边就不肯走了,嘴里嘀嘀咕咕的,我兄长离得远,没听清全乎,只隐约听见之类的话。福晋没理她,端起茶盏正要喝,高姐姐忽然往前凑了一步——不知是故意还是没站稳,竟把福晋手里的茶盏撞翻了!

她咽了口唾沫,喉结动了动,声音压得更低了:那茶刚沏好没多久,滚烫的茶水泼了福晋一身,前襟和袖口都湿了大半。福晋身边的张嬷嬷当时就急了,想去扶又不敢碰,怕碰坏了福晋,只敢蹲在旁边喊福晋您没事吧。周围的丫鬟婆子都吓傻了,没一个敢上前的。

澜翠在一旁听得瞪大了眼,手里的茶壶差点没端稳,茶水溅出来几滴落在手背上,她都没察觉:她敢?!福晋可是嫡福晋!就算是侧福晋,也没道理冲撞嫡妻啊!这要是传到宫里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不是嘛。陈格格眼圈红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像含着两颗露水珠,四爷当时就在不远处的轩榭里看账本,听见水榭那边闹起来,立刻就赶过去了。瞧见福晋衣裳湿了大半,脸色都白了,当场就发了火。高姐姐还想辩解,说不是故意的,四爷根本没听,直接让李公公把她带去西边的偏院禁足了,还说了重话......我兄长说,好像是说不懂规矩就好好反省,什么时候懂了什么时候再出来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兄长还说,高姐姐被带去偏院后,哭了一下午,偏院的木门都快被她捶破了,嗓子都哭哑了。可四爷硬是没去瞧一眼,连李公公送去的点心都原封不动地退回来了。偏院那边偏得很,连个伺候的丫鬟都少,高姐姐怕是要受些委屈了。说着眼珠就滚了下来,滴在茶盏里,溅起细小的水花。,

金玉妍端起自己的茶盏,指尖贴着微凉的瓷壁,心里倒没什么波澜——前世就是这样。高曦月总觉得自己家世好,又先一步进府,该得弘历独宠。这些日子见弘历日日去富察氏院里商议事,有时还和富察氏一起看账本,便认定是富察氏在背后说她坏话,抢了她的恩宠。那日去水榭找茬,原是想撒撒泼让弘历哄着,没成想弘历正因查账时发现几笔糊涂账心烦——听说库房里少了几匹贡品绸缎,查了几日都没查出来,又撞见她冲撞嫡妻,自然不会给好脸色。

福晋没大碍吧?她轻声问,目光落在窗外——雨点已经打下来了,豆大的雨珠砸在茉莉花瓣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没烫着吧?

倒没烫着,就是受了惊。陈格格摇摇头,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把眼泪擦干了,我兄长说福晋当时没发作,只让张嬷嬷扶着回了住处,换了身衣裳就歇下了。太医也去瞧了,说就是受了点寒,喝两副药就没事。可四爷这几日心情都不好,禁足了高姐姐后,就一直待在轩榭的书房里,连晚饭都没好好吃。我兄长昨儿夜里路过轩榭,还看见书房的灯亮着,李公公在门外站着都不敢喘气,连咳嗽都不敢大声。

金玉妍点点头,指尖在茶盏沿划了个圈。弘历的性子她清楚,最厌妻妾争风吃醋,尤其是在他烦心的时候。高曦月这一闹,不仅没讨到好,反倒让他觉得厌烦——这倒是省了她不少事。只是......弘历在书房熬夜,怕是不止为了高曦月的事。那几笔糊涂账,说不定牵扯着什么。贡品绸缎不是小事,若是被人拿出去送了人情,或是落到了对家手里,都是麻烦。

澜翠,她忽然开口,去把我前几日做的安神香包取来,就是用薰衣草和合欢花缝的那个,在梳妆匣的抽屉里。

澜翠虽不解,还是应声去了。很快就捧着个绣着兰草纹的小锦囊回来——锦囊是用月白软缎做的,上面的兰草是金玉妍用银线绣的,针脚细得像头发丝,不凑近瞧,几乎看不出纹路。里面的薰衣草和合欢花是她托人从江南带来的干花,晒得很透,闻着有股淡淡的清香,能安神助眠。

金玉妍接过锦囊递给陈格格,指尖捏着锦囊的边角轻轻晃了晃,里头的干花发出细碎的沙沙声:你让你兄长悄悄把这个送到李公公手里,就说是府里新腌的梅子干,酸甜口,配茶吃解腻。别提我的名字,也别说这是香包,只说是府里递来的东西就行。

陈格格捏着锦囊愣了愣,低头闻了闻——锦囊里散着淡淡的香,不像梅子干的味道。但她没多问,很快反应过来,赶紧点头:我知道了金姐姐,一定办妥。她小心翼翼地把锦囊揣进怀里的衣襟里,贴着心口的地方,又喝了口热茶暖了暖身子,才撑着伞匆匆告辞。

走到月洞门时,她忽然回头,咬着唇道:金姐姐,我兄长还说......四爷这几日总皱着眉翻账本,好像是库房里少了些东西。您......您也多当心些。别让人钻了空子。说完就撑着伞钻进了雨幕里,青布裙摆在雨里飘了飘,很快就看不见了。

金玉妍心里一动,点头道:我知道了,路上慢些。陈格格能特意回头提醒她,倒是个知恩的。

送走陈格格,澜翠才凑过来,眼里满是好奇:主子,您这是......想让四爷知道您惦记着他?

金玉妍将没写完的字帖收起来,用镇纸压住,淡淡道:不是惦记。

那是......澜翠更糊涂了,这香包是安神的,您让陈格格的兄长送去给李公公,不就是想让四爷用着安神吗?

是让他知道,府里有人懂事,没给他添乱。金玉妍走到窗边,看着雨打茉莉的样子。雨点越来越密,把窗玻璃打得雾蒙蒙的,茉莉花瓣上沾了不少水珠,倒显得更精神了,高曦月在园子里闹得鸡飞狗跳,福晋虽没说什么,心里怕是也堵得慌。这时候递个安神的东西过去,不用多言,李公公是个通透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回禀。四爷见了,会想起府里还有个安安静静的人,不会像高曦月那样给他添堵——这就够了。

她顿了顿,指尖划过窗棂上的雨痕,冰凉的触感让她更清醒了些:再说,库房里少了东西的事,陈格格都能从她兄长那儿听说,可见园子里的下人也在乱传。四爷本就心烦,再听见这些闲话,怕是更睡不着。这香包虽小,却是个态度——不管外面怎么闹,府里还有人想着他的身子。

澜翠这才明白过来,忍不住点头:还是主子想得周到!高侧福晋在那儿惹祸,主子在这儿递暖人心的东西,四爷肯定觉得主子好。前儿您还教我写字,说谨言慎行才不会出错,原来您早把这些都算到了。

也别太得意。金玉妍回头看她,眼神里带着点警醒,这只是小事。弘历现在心烦,咱们递东西是;可要是时机不对,比如他正和大臣议事时递东西,说不定就成了刻意讨好。分寸得拿捏好,一步都错不得。在这深宅里,一步错,步步错,前世她就是吃了急功近利的亏。

她走到博古架前,拿起那本《梅花谱》翻了翻,指尖落在金蝉脱壳那一页:就像下棋,有时候看着是一步闲棋,实则是在铺后路。高曦月现在是占了——跟着去了圆明园,可她走得太急,把棋子落在了不该落的地方。咱们不用急,慢慢落子就是。

澜翠赶紧应了,又想起什么似的:那陈格格那边......您刚才还让我多照看她,是不是因为她兄长能递消息?

是,也不全是。金玉妍点头,把棋谱放回原处,陈格格性子软,没什么心眼,咱们帮她一分,她会记着十分。刚才她特意提醒我库房少了东西,就是把我当自己人了。在这潜邸里,真心换真心虽难,但总比树敌强。你往后每日去小厨房取点心时,多带一份给陈格格院里送去,就说是主子赏的,不用多说别的。点心不用多好,寻常的山药糕、杏仁酥就行,重要的是那份心意。

澜翠一一记在心里,转身去安排了。屋里又安静下来,只有雨声打在窗上的噼啪声,还有远处屋檐下水流滴落的声音,滴答、滴答,很有规律。金玉妍重新坐下,却没再临帖,只望着窗外的雨幕发呆。

她想起前世自己这时候在做什么——大约是正对着镜子描眉,让小丫鬟去打听弘历什么时候回来,盼着他回来时能先到自己院里。那时她还带着几分少女的天真,觉得只要弘历常来,就什么都不怕了。可后来才明白,恩宠就像檐下的花,开得再热闹,一阵风雨就落了。倒是二字,像廊下的老石榴树,看着不起眼,却能稳稳站过一年四季。

前世她就是太急着争恩宠,才会被高曦月当成靶子,被富察氏暗中提防。有次弘历随口夸她棋下得好,她就得意洋洋地去正院挑战富察氏,结果输了棋不说,还落了个恃宠而骄的名声。如今想来,那时的自己,和现在的高曦月又有什么区别?都是看不清形势,只盯着眼前的一点甜头。

雨渐渐大了,风卷着雨丝扑在窗上,把窗玻璃打得哗哗响。廊下的石榴花被打落了不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碎红。金玉妍抬手摸了摸窗台上的茉莉,花瓣上的水珠滚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

她忽然想起陈格格刚才说的库房少了东西——前世这个时候,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弘历回来后查了许久,最后查到是高曦月院里的素心偷拿了库房的料子去送人情,送给了她远在老家的嫂子。只是那时高曦月正被禁足,弘历没再追究,只把素心撵出了府。如今想来,素心敢偷拿东西,说不定就是仗着高曦月的势,觉得就算被发现了,高曦月也能护着她。这对主仆,倒是一样的短视。

主子,小厨房炖了莲子羹,我端来给您润润喉。澜翠端着个白瓷碗进来,碗里的莲子羹冒着热气,撒了点桂花,香得很。莲子炖得很烂,一抿就化。

金玉妍接过碗,用银勺舀了口——甜而不腻,是她喜欢的口味。她忽然想起弘历也喜欢喝莲子羹,只是不爱放桂花,觉得太香了。等他从圆明园回来,倒是可以让小厨房多炖些,不放桂花的那种。

澜翠,她忽然开口,把我前几日晒的薄荷干取些出来,装在小布袋里。薄荷干是她用高曦月上次想借的玉色丝线换来的——小厨房的王嬷嬷喜欢绣东西,她便用丝线换了些薄荷,晒成了干。

澜翠愣了愣:主子要这个做什么?

等雨停了,让人送去圆明园给李公公。金玉妍慢慢喝着莲子羹,就说是府里晒的薄荷,夏天驱蚊虫正好。不用提香包的事,也不用提库房的事,只当是寻常递东西。高曦月被禁足了,她总得让李公公知道,府里还有人记着园子里的人。这些小事攒起来,便是人心。李公公在弘历身边多年,他的一句话,有时比什么都管用。

澜翠应声去了。金玉妍看着窗外的雨,忽然觉得,这雨下得倒是及时。洗去了石榴花的艳,也冲掉了浮在表面的热闹,倒让底下的根,看得更清楚了。

弘历在圆明园的消息还会断断续续传来,高曦月的禁足怕是不会短,富察氏的端庄里也藏着掂量。但这些都与她无关了——她只需守着自己的院子,喝着微凉的茶,教澜翠认认字,给陈格格送点点心,等雨停,等那个人回来时,想起府里还有个不吵不闹的去处。

雨还在下,檐角的水流像串珠子似的往下掉,落在石缸里,溅起一圈圈涟漪。可金玉妍知道,用不了多久,天就会晴的。而她要做的,就是在晴之前,把该铺的路,都铺得扎实些。就像那盆茉莉,哪怕被雨打湿了叶子,只要根还稳着,等太阳出来,照样能抽出新芽。

廊下的棋谱还摊着,砚台里的墨还没干。金玉妍拿起笔,在宣纸上重新写字。这一次,笔尖稳稳的,墨落在纸上,黑得沉静,没有一点晕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