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55章 赏花闲谈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55章 赏花闲谈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启祥宫的晨雾尚未散尽,如一层薄纱笼罩着庭院,金玉妍已立在窗前,身上披着一件月白色的夹袄,指尖轻轻划过窗棂上雕刻的莲纹——那纹路是前朝工匠所刻,刀工精湛,枝叶缠绕间透着几分古朴雅致。她的目光却未落在窗棂上,而是透过薄雾,望着庭院里那株新栽的西府海棠。

这海棠是前日内务府送来的,说是皇上听闻启祥宫缺些景致,特意赏的。枝头缀满了花苞,粉白相间,花瓣微微舒展,透着几分含苞待放的娇憨,像极了刚入宫时小心翼翼的低位嫔妃。金玉妍看着这海棠,脑海中却在反复盘算着后宫的局势——自秋收宫宴如懿赠珠被她婉拒后,启祥宫虽暂时稳住了局面,既未与如懿结盟,也未得罪高曦月与苏氏,可她清楚,仅凭启祥宫一己之力,终究难敌皇后富察氏与高曦月的联手。

皇后出身名门,背后有富察氏家族撑腰,又深得皇上与太后信任,在后宫说一不二;高曦月虽性子骄纵,却有皇后暗中扶持,又深得皇上一时恩宠,手中握着部分协理六宫的权力;如懿虽刚晋娴妃,根基未稳,却心思深沉,又有海兰等忠心之人追随,日后定是后宫的一大势力。而她金玉妍,虽为李朝贡女,得了太后几分庇护,却无家族势力可依,在后宫中如无根之萍,若不寻得一位可拉拢的盟友,迟早会被各方势力吞噬。

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暗中观察各宫嫔妃,思来想去,纯妃苏氏,便是她筹谋多日的最佳人选。纯妃出身汉军旗,父亲是江南盐运使,家境殷实却无满蒙贵族的根基;她入宫三年,育有三阿哥永璋,却因性子温和,从不参与后宫争斗,故而在后宫中存在感不高;更重要的是,皇后一心扶持二阿哥永琏,对永璋多有忽视,纯妃心中早已积了几分不满,只是碍于皇后威严,不敢表露——这样的人,既有软肋,又有拉拢的余地,正是最佳的盟友人选。

“娘娘,内务府刚送来新制的藕荷色宫装,说是按您的尺寸做的,料子是今年新贡的云锦,您要不要试试?”澜翠捧着一匹叠得整齐的宫装进来,见金玉妍望着海棠出神,便放轻脚步,轻声问道。她将宫装展开,只见藕荷色的云锦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暗纹海棠,针脚细腻,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与庭院里的海棠恰好呼应,精致得很。

金玉妍回过神,目光落在那藕荷色宫装上,眼底闪过一丝赞赏,却摇了摇头:“今日要去御花园邀纯妃赏花,穿得太张扬反倒不好。纯妃性子温和,最不喜铺张,若是我穿得这般华贵,反倒会让她心生隔阂。就穿那件月白色绣兰草的常服吧,素雅些,也显得亲切,更容易拉近距离。”

澜翠瞬间会意——娘娘这是想以“姐妹情谊”为突破口,让纯妃放下戒备。她连忙收起藕荷色宫装,转身去内室取来那件月白色常服。衣服是杭绸质地,领口与袖口绣着几株素净的兰草,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衬得金玉妍气质清雅。

待金玉妍梳妆妥当,澜翠又呈上早已备好的拜帖,帖子用洒金宣纸写成,封皮上贴着一张小小的红笺,写着“启祥宫嘉嫔谨呈纯妃娘娘”。“娘娘,给纯妃娘娘的帖子已经写好了,让小禄子送去长春宫西侧的纯妃寝宫,从启祥宫到长春宫,约莫半个时辰就能有回信。”

金玉妍接过拜帖,指尖拂过洒金宣纸的纹路,见上面写着“明日巳时,御花园沁芳亭,邀纯妃姐姐共赏秋菊,备薄茶点心,盼携”,字迹清秀,语气谦和,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透着几分亲近,便满意地点点头:“送去吧。让小禄子回话时客气些,就说我久闻纯妃姐姐性情温和,又听闻姐姐近日为永璋阿哥的身子忧心,想与姐姐叙叙姐妹情谊。”

“是,奴婢这就吩咐小禄子。”澜翠应道,转身唤来小禄子,仔细叮嘱了几句,小禄子便捧着拜帖,快步出宫去了。

金玉妍则踱步到外殿,看着澜翠布置明日赏花的物件。青瓷茶具是前几日太后赏的,釉色温润,杯身上刻着“松鹤延年”的图案,雅致又不失贵气;点心除了寻常的桂花糕、绿豆糕,还特意备了纯妃最爱的杏仁糕——这是她从澜翠口中得知的,纯妃因三阿哥永璋自幼体弱,肺腑不佳,太医院的太医建议多吃杏仁制品润肺安神,故而纯妃宫中的小厨房时常做杏仁糕、杏仁酪,她自己也渐渐爱上了这口味。

此外,金玉妍还让花匠从启祥宫后园的暖棚里,移栽了两盆刚绽放的墨菊。这墨菊是她特意让花匠培育的,花瓣呈深紫色,近看如墨,远看似黛,透着一股清冷的傲气,与寻常黄白菊花的张扬截然不同。一盆摆在沁芳亭中,用作装饰;一盆准备送给纯妃,既应了“赏秋菊”的主题,又显心意,还不会像金银珠宝那般让纯妃觉得有负担。

“娘娘,纯妃娘娘那边回话了!”约莫一个时辰后,小禄子快步回来,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带着笑意,“纯妃娘娘见了帖子,很是欢喜,说明日巳时定当如约而至。还让奴婢给娘娘带话,说她入宫多年,一直听闻嘉嫔娘娘聪慧和善,却难得有机会亲近,如今能与娘娘一同赏花,是她的福气。”

金玉妍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纯妃果然如传闻中那般温和,且无太多城府,几句客气话便让她心生欢喜。她对澜翠道:“明日一早,你亲自去御花园沁芳亭盯着,茶水要温着,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点心要新鲜,杏仁糕一定要刚出炉的,别放久了失了口感;墨菊要摆得雅致些,放在亭角的石桌上,与周围的秋菊相映成趣,别出半点差错。”

“奴婢明白!娘娘放心,明日定不会出岔子。”澜翠连声应下,心中暗自佩服——娘娘为了拉拢纯妃,真是处处都想得周全。

次日巳时,阳光正好,秋高气爽,御花园里的秋菊开得正盛。香气清雅,随风飘散,引得蜂蝶飞舞,热闹非凡。沁芳亭建在一处小湖边,湖水清澈,倒映着亭台楼阁与岸边的菊花,波光粼粼,景致宜人。

金玉妍提前半个时辰便到了亭中,见澜翠已将一切布置妥当:青瓷茶具摆在石桌上,茶炉里燃着银丝炭,壶中的雨前龙井正冒着热气;点心用白瓷碟盛着,桂花糕、绿豆糕、杏仁糕各占一盘,摆得整齐;那盆墨菊放在亭角的石桌上,深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与周围黄白相间的菊花形成鲜明对比,却又不显突兀。

她满意地点点头,走到湖边,看着湖水中自己的倒影——月白色的常服,素净的玉簪,眉眼间带着几分柔和,全无往日的锐利,倒真像个温和无害的嫔妃。金玉妍轻轻调整了一下表情,让自己的笑容更显亲切,刚坐下没多久,便见远处的回廊上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宫女的低声提醒。

她抬眼望去,只见纯妃身着一袭淡粉色绣海棠的宫装,衣料是上好的杭绸,领口绣着一圈细小的珍珠,衬得她肤色白皙;发髻上簪着一支赤金点翠海棠珠花钗,珠花小巧,不张扬却显贵气;她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来,步伐轻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像春日里的微风,让人不自觉地心生好感。

“纯妃姐姐!”金玉妍连忙起身相迎,快步走到亭外,语气热情却不失分寸,“姐姐能来,真是让这沁芳亭都添了几分雅致。你瞧这周围的菊花,今日开得格外艳,定是知道姐姐要来,特意争奇斗艳呢。”

纯妃笑着屈膝回礼,目光落在金玉妍身上,见她穿着素雅的月白常服,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白玉簪,全无传闻中“李朝贡女”的疏离与锐利,反倒多了几分亲和,心中便先有了几分好感:“妹妹客气了,是姐姐该多谢妹妹相邀才是。这御花园的秋菊,每年都开得极好,只是姐姐平日里要照看永璋,难得有机会来赏,今日托妹妹的福,才能好好看看这景致。”

两人并肩走进亭中,澜翠与纯妃的宫女连忙上前,为她们奉上茶水。纯妃端起茶盏,放在鼻尖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这茶是雨前龙井吧?香气清冽,滋味醇厚,比内务府平日里送的那些要好上许多。妹妹真是有心了。”

金玉妍笑着端起自己的茶盏,与纯妃轻轻碰了一下:“姐姐好眼光!这龙井是我托李朝使馆的人从江南捎来的,今年的新茶,产量稀少,口感比寻常龙井更清甜些。我想着姐姐爱喝茶,特意留了些,今日特意用来招待姐姐。若是姐姐喜欢,回去时我让澜翠给姐姐装一包带去,也让姐姐在宫里能喝到这般好茶。”

纯妃闻言,心中更是欢喜——这雨前龙井是茶中极品,寻常嫔妃根本喝不到,嘉嫔竟肯用来招待她,还愿送她一包,可见是真心想与她交好,而非单纯的客套。她连忙放下茶盏,屈膝道谢:“妹妹太客气了,这茶如此珍贵,姐姐怎能让妹妹破费?妹妹留着自己喝便是。”

“姐姐说这话就见外了。”金玉妍连忙扶起她,语气带着几分嗔怪,“咱们都是后宫姐妹,互相照应是应当的。一杯茶而已,算不得什么破费。快坐下,尝尝这点心,别辜负了我的一片心意。”她说着,拿起一块杏仁糕,递到纯妃面前,“姐姐尝尝这杏仁糕,是我特意让启祥宫的王妈按姐姐的口味做的,还加了少许川贝粉,既能润肺,又不影响口感,看看合不合心意。”

纯妃接过杏仁糕,入手温热,放在鼻尖闻了闻,浓郁的杏仁香气混合着蜂蜜的甜香,瞬间勾起了她的食欲。她轻轻咬了一口,糕体细腻松软,杏仁粉磨得极细,入口即化,甜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川贝清香,果然是她最爱的口味,甚至比她宫里小厨房做的还要合心意。

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放下杏仁糕,看着金玉妍,语气带着几分好奇:“妹妹怎知姐姐爱吃杏仁糕,还知道姐姐喜欢这般口味?连加川贝粉这事,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金玉妍故作惊讶地眨了眨眼,语气自然:“哦?姐姐不知道吗?前几日我让澜翠去内务府领份例,恰巧碰到姐姐宫里的芮儿,听芮儿说,纯妃姐姐为了永璋阿哥的身子,时常让小厨房做杏仁制品,还特意让太医院开了川贝粉,加在点心里,说是能润肺安神。我想着杏仁糕好吃又养人,便让王妈按着芮儿说的口味做了些,没想到竟真合了姐姐的心意,真是太巧了。”

她这番话半真半假,既点明了“听芮儿说”,让纯妃觉得她是“偶然得知”,而非刻意打探,又巧妙地提及了永璋,为接下来的话题埋下伏笔。

果然,一提及永璋,纯妃脸上的笑意便淡了些,她拿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语气也添了几分无奈:“妹妹有心了。只是永璋这孩子,身子实在太弱,从小就容易咳嗽,太医院的太医换了一个又一个,方子也用了不少,可就是不见好转。性子又内向,不爱说话,不像二阿哥永琏那般活泼讨喜,走到哪儿都能引得皇上和皇后喜欢,真是让我操碎了心。”

她说着,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的边缘,眼底满是担忧——永璋是她唯一的儿子,也是她在后宫立足的根本,可这孩子不仅身子弱,还不得皇上重视,让她怎能不忧心?

金玉妍见她神色松动,心中暗自盘算,知道是时候切入正题了。她状似无意地说道:“姐姐这话就不对了。昨日我从御书房外路过,恰巧见永璋阿哥在里面读书,小小的年纪,不过五岁,却捧着那么厚的一本《论语》,坐得笔直,腰背挺得溜直,连头都没抬一下,那般用功的模样,比宫里的不少小阿哥都强多了。依我看,永璋阿哥哪里是内向,分明是聪慧过人,只是不善于表现罢了——真正有才华的人,都不爱张扬。”

果然,这话一出,纯妃的眼睛瞬间亮了几分,她猛地放下茶盏,急切地问道:“妹妹真的见永璋在御书房读书?他……他怎么会去御书房?太傅也在吗?太傅有没有说什么?”

金玉妍见她急切的模样,心中暗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意:“真的,我昨日路过时,恰巧看到。御书房的门虚掩着,我从门缝里瞧了一眼,就见永璋阿哥坐在小书桌前,太傅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书卷,正在教他读《论语》。我虽没听得太清楚,却隐约听到太傅夸他,说他记性好,教过的内容过目不忘,发音也标准,是个可塑之才。”

她故意加重了“可塑之才”四个字,见纯妃脸上露出几分欣慰的笑容,便知道这几句话已说到了纯妃的心坎里。

可纯妃的笑容转瞬又垮了下来,她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焦虑:“聪慧有什么用,记性好又有什么用?皇上日理万机,每日要处理那么多朝政,还要接见外臣,哪有时间关注他一个小小的阿哥。皇后娘娘又一心只想着二阿哥永琏,走到哪儿都带着永琏,在皇上面前更是句句不离永琏的好——一会儿说永琏会背诗了,一会儿说永琏会写字了,把永琏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永璋呢?”纯妃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眼底满是委屈,“别说在皇上面前提携了,就连见皇上一面,都要等上好几天。上次永璋生日,我特意求了皇后,想让皇上过来陪永璋吃顿饭,可皇后说皇上忙于朝政,没时间,最后还是我一个人陪着永璋过的生日。长此以往,就算永璋再聪慧,再用功,也难有出头之日啊。”

她说着,眼圈微微泛红,显然是积压了许久的委屈,今日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金玉妍见她终于吐露心声,心中暗喜——纯妃的“软肋”果然是永璋,只要抓住这一点,拉拢她便不是难事。她放下手中的桂花糕,拿起绢帕,轻轻擦了擦嘴角,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姐姐说得是,永璋阿哥确实可惜了。论聪慧,他不输二阿哥;论用功,他更是胜过不少阿哥。可就因为皇后娘娘偏心,事事都想着二阿哥,皇上又被皇后蒙了眼,无暇顾及其他阿哥,才让永璋阿哥落得这般境地。”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纯妃泛红的眼圈上,语气带着几分恳切:“姐姐,你我都是后宫嫔妃,深知‘母凭子贵’的道理。在这后宫之中,嫔妃的位份再高,若是没有儿子,或是儿子不受重视,终究是镜花水月,风一吹就散。若是永璋阿哥能得皇上重视,成为太子人选,姐姐便是未来的太后,在后宫中谁敢不敬?可若是永璋阿哥被埋没,一辈子只能做个闲散王爷,姐姐就算再谨小慎微,也难有出头之日,甚至可能被其他嫔妃欺压。”

纯妃猛地抬头,看向金玉妍,眼中满是震惊——她从未想过这一层,只觉得永璋不受重视是因为性子内向、身子弱,却没料到,儿子的地位竟与自己的位份、甚至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她张了张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妹妹……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难道皇后娘娘会因为永琏,刻意打压永璋?她……她可是皇后啊,怎会做这种事?”

金玉妍见她已被说动,却还带着几分不敢置信,便放缓语气,轻声道:“姐姐别多想,我只是随口一说,并非说皇后娘娘会刻意打压永璋。皇后娘娘素来端庄贤淑,怎会做这般有**份的事?只是,人心都是偏的,就像咱们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总会多疼几分,皇后娘娘疼二阿哥,也是人之常情。可这‘多疼几分’,落在后宫的格局里,便是处处倾斜——太医院给二阿哥请脉的,是院判级别的太医;内务府给长春宫送的份例,总比其他宫多上三成;就连皇上的赏赐,二阿哥的玩具、衣物,也都是最好的。”

她拿起茶壶,给纯妃续上温热的茶水,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语气愈发温和却字字恳切:“姐姐你想,二阿哥每日跟着皇后娘娘,能时常在皇上面前露脸,背首诗、写个字,就能换来皇上的夸赞;可永璋呢?只能在自己宫里读书,就算读得再好,太傅夸得再多,皇上看不见、听不着,又有什么用?长此以往,皇上眼里只有二阿哥,永璋就算有天大的才华,也只能被埋没。更要紧的是,等孩子们再大些,涉及到分封、拜师,皇后娘娘定会优先为二阿哥谋划,永璋能得到的机会,只会更少。”

纯妃捧着茶盏,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温热的茶水也没能让她紧绷的神经放松半分。金玉妍的话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开她心中那层“安分守己”的伪装,让她看清了后宫残酷的真相——她以为的“不参与争斗便能安稳”,不过是自欺欺人,只要永璋一日不受重视,她在后宫便一日没有立足的根本。

“可……可我能怎么办呢?”纯妃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她抬起头,眼底满是无助,“我性子软,既不像高曦月那般能说会道,讨皇上喜欢,也不像妹妹你这般聪慧,懂得谋划。皇后娘娘位高权重,我就算有心为永璋争一争,也不知从何下手啊。”

金玉妍见她终于主动示弱求助,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却并未立刻给出具体计策——若是此刻说得太急,反倒会让纯妃觉得她别有用心。她伸手,轻轻拍了拍纯妃的手背,语气带着几分安抚:“姐姐别急,此事急不得。今日邀姐姐来,本就是想与姐姐叙叙姐妹情谊,顺便聊聊孩子们的事,可不是为了给姐姐添堵。至于该怎么办,咱们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商量,总能想出办法的。”

她说着,伸手指向亭外的秋菊,转移了话题:“姐姐你看,那几株墨菊开得多好。寻常菊花多是黄白二色,张扬得很,唯有这墨菊,花瓣如黛,透着一股清雅的傲气,不争不抢,却自有风骨。我特意让花匠从启祥宫后园移栽了两盆,一盆摆在这儿,衬着这沁芳亭的景致;另一盆给姐姐准备的,想着姐姐宫里的博古架上,若是摆上这么一盆墨菊,再配上姐姐收藏的那些青瓷小摆件,定是雅致得很,也能给永璋阿哥的书房添些书卷气。”

纯妃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亭外的墨菊亭亭玉立,深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叶片翠绿修长,确实清雅不俗,与她平日里喜欢的素净风格恰好契合。她心中明白,金玉妍这是在给她台阶下,也是在传递一个信号——拉拢之事,不急在一时,往后有的是机会相处。

她连忙收敛了情绪,挤出一丝笑容:“妹妹有心了,这墨菊真是好看,比我宫里那些普通的菊花雅致多了。姐姐很是喜欢,多谢妹妹赏赐。改日我让芮儿找个好瓷瓶,把这墨菊插起来,摆在永璋的书房里,让他读书时也能看看这好景致。”

“姐姐喜欢就好。”金玉妍笑着拿起一块绿豆糕,递到纯妃面前,“来,尝尝这绿豆糕。是御膳房新做的,加了些薄荷汁,吃起来清清凉凉的,最适合这秋日里解腻。我特意让他们做得软些,永璋阿哥年纪小,牙口还没长好,也能吃几块。”

提及永璋,纯妃的眼神又柔和了几分,她接过绿豆糕,小口咬了一口,果然清甜软糯,带着淡淡的薄荷香,确实适合孩子吃。她心中又是一暖——金玉妍不仅记着她的喜好,连永璋的饮食都考虑到了,这般细致入微,让她愈发觉得,与金玉妍交好,或许真的是个正确的选择。

两人再次拿起点心,边吃边聊,话题又回到了后宫的日常琐事上。金玉妍有意引导着,从御膳房新推出的“蟹粉豆腐”,聊到内务府刚送来的“秋香色锦缎”,再到各宫嫔妃最近的动向——“听说高曦月姐姐前几日得了皇上赏的一对玉如意,高兴得连着在咸福宫摆了两天的小宴”“皇后娘娘近日在长春宫种了些腊梅,说是等冬天开花了,要请各宫姐妹去赏梅”。

她始终把握着分寸,既不提及敏感的“争宠”“夺嫡”,也不刻意讨好奉承,只与纯妃闲话家常,偶尔穿插几句对永璋的关心——“永璋阿哥近日咳嗽好些了吗?若是还没好,我让启祥宫的王妈做些川贝杏仁酪,送去给阿哥补补身子”“听闻太医院新来了一位擅长儿科的太医,若是姐姐不嫌弃,我托人问问,能不能请他给永璋阿哥看看”。

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既让纯妃感受到她的善意,又不会显得刻意,让亭中的气氛愈发融洽。纯妃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放松下来,话也多了起来,开始主动与金玉妍聊起永璋的日常——“永璋近日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虽然笔画歪歪扭扭的,却很认真”“他昨日还跟我说,想去御花园喂鱼,只是我平日里太忙,一直没带他去”。

金玉妍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偶尔还会顺着纯妃的话茬,提出些小建议:“既然永璋想去喂鱼,姐姐不妨挑个天气好的日子,带他去御花园的锦鲤池。我让澜翠准备些鱼食,到时候送去给阿哥,让他玩得尽兴些。”

纯妃闻言,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那真是多谢妹妹了。永璋若是知道能去喂鱼,定高兴坏了。”

不知不觉间,已过了一个时辰。阳光渐渐西斜,透过沁芳亭的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纯妃看了看天色,连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歉意:“妹妹,时辰不早了,永璋还在宫里等着我回去陪他用午膳,若是回去晚了,他定要闹脾气。我该告辞了。”

金玉妍也连忙起身相送,走到亭外,对澜翠吩咐道:“把准备好的龙井和那盆墨菊给纯妃娘娘装上,小心些,别碰坏了墨菊的花瓣。”

澜翠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提着一个锦盒和捧着墨菊的小太监一同过来。锦盒里装着一小包龙井,用棉纸仔细包着,外面还裹着一层防潮的油纸;墨菊依旧摆在青釉瓷盆里,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生怕有半点闪失。

纯妃看着那包龙井和墨菊,心中满是感激,再次屈膝道谢:“多谢妹妹今日的款待,还送了这么多好东西。改日姐姐让小厨房做些永璋爱吃的豌豆黄,再请妹妹到宫里坐坐,咱们姐妹再好好聊聊。”

“好啊,我定准时赴约。”金玉妍笑着应下,目送纯妃在素心和小太监的簇拥下,缓缓离去。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金玉妍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淡去,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澜翠走上前来,压低声音道:“娘娘,看纯妃娘娘的模样,是被说动了?”

金玉妍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嗯,她心里已经慌了,也明白了永璋的处境与她息息相关。今日只是第一步,让她对我放下戒备,感受到我的善意。接下来几日,咱们多找些机会与她接触——送些永璋爱吃的点心,帮她安排带永璋去御花园喂鱼,再请太医给永璋看诊,一步步让她觉得,咱们是真心为她和永璋着想。等她彻底信任我了,再提出联手之事,她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澜翠又有些担忧:“可皇后娘娘一心扶持二阿哥,若是咱们为永璋谋划,定会引起皇后的不满。皇后娘娘背后有富察氏家族,又深得皇上信任,若是她要针对咱们,可怎么办?”

“不满又如何?”金玉妍走到亭边,指尖轻轻拂过墨菊的花瓣,语气带着几分不屑,“皇后虽位高权重,却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打压皇子——永璋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她若是做得太过,传出去只会落个‘善妒’‘不容庶子’的名声,有损她‘端庄贤淑’的形象。她最多只能在暗中使些小绊子,比如克扣永璋的份例,或是在皇上面前说几句永璋的坏话,这些都不足为惧。”

她顿了顿,转身看着澜翠,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咱们只需暗中为永璋创造机会——比如让太傅多在皇上面前夸赞永璋的聪慧用功,或是在皇上有空时,安排永璋在御花园‘偶遇’皇上,让他在皇上面前露个脸,背首诗、写个字,久而久之,皇上自然会注意到这个被忽视的儿子。只要皇上对永璋多几分关注,皇后就算想打压,也得掂量掂量。”

“而且,”金玉妍继续说道,语气带着几分算计,“纯妃性子温和,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她若是知道咱们是真心为永璋好,定会站在咱们这边。到时候,咱们有纯妃相助,再加上启祥宫的势力,就算面对皇后与高曦月的联手,也能有一战之力。更重要的是,纯妃育有皇子,而我深得太后几分信任,咱们两人联手,一内一外,一柔一刚,正好能互补。”

澜翠恍然大悟,忍不住赞叹道:“娘娘想得真是周全!这样一来,咱们不仅拉拢了纯妃,还能制衡皇后与高曦月,真是一举两得!”

金玉妍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走到湖边,看着湖水中自己的倒影。夕阳渐渐西下,金玉妍站在沁芳亭中,目光望向远处的紫禁城——红墙黄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却也透着几分冰冷。她知道,在这红墙之内,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今日她拉拢纯妃,是为了自保,为了在后宫立足;他日若是纯妃与她的利益相悖,她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走吧,回启祥宫。”金玉妍转身对澜翠道,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让王妈多做些永璋爱吃的豌豆黄和杏仁酪,明日一早送到纯妃宫里去。记住,豌豆黄要做得甜软些,杏仁酪要多加些蜂蜜,让永璋爱吃。再让小禄子去太医院打听一下那位新来的儿科太医,看看他什么时候有空,能不能请他去给永璋阿哥看诊。”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澜翠连声应下,跟着金玉妍快步走出御花园。廊下的宫灯渐渐亮起,暖黄的灯光照亮了宫道,也照亮了两人的身影。

回到启祥宫时,已是未时三刻。李嬷嬷早已在宫门口等候,见她回来,连忙迎上去,接过澜翠手中的披风:“娘娘,您可算回来了!奴婢已经让人备好了午膳,都是您爱吃的菜,快进去用膳吧。”

金玉妍点点头,走进内殿。午膳已经摆好了,都是她平日里爱吃的。她坐在桌前,拿起银筷,却没有立刻动筷,而是对澜翠道:“你去把张全叫来,我有话要问他。”

澜翠应声而去,不多时便领着张全进来。张全依旧穿着守宫门的太监服饰,见了金玉妍,连忙跪倒在地:“奴才张全,参见娘娘。不知娘娘唤奴才来,有何吩咐?”

金玉妍放下银筷,语气平淡:“前几日让你打听高曦月宫里的动静,可有什么消息?”

张全连忙回道:“回娘娘,奴才打听了。高曦月娘娘近日一直在咸福宫排练昆曲,说是等重阳节的时候,要在皇上面前献唱。另外,她还让茉心去内务府领了不少上等的绸缎和珠宝,说是要做几身新衣裳,准备在重阳节的宴会上好好出出风头。”

金玉妍眼底闪过一丝冷光——高曦月果然还是这般张扬,竟想借着重阳节的宴会争宠。她沉吟片刻,对张全道:“你继续盯着咸福宫的动静,若是有什么异常,立刻禀报我。另外,再打听一下,皇后娘娘近日除了种腊梅,还有没有别的安排。”

“奴才明白!奴才定当尽心打听,不敢有半分懈怠!”张全连忙应道。

金玉妍挥了挥手:“下去吧。”

张全躬身退下后,澜翠才走上前来,疑惑地问道:“娘娘,您打听高曦月和皇后的动静,是想做什么?”

金玉妍拿起银筷,夹了一口虾仁,慢慢咀嚼着:“重阳节快到了,宫里定会举办宴会。高曦月想借着宴会争宠,皇后也定会借着宴会为二阿哥造势。咱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永璋在皇上面前露个脸,让皇上看看他的聪慧。只要皇上对永璋多几分关注,咱们拉拢纯妃的事,就更有把握了。”

澜翠眼前一亮:“娘娘英明!这样一来,既不用刻意与皇后、高曦月作对,又能为永璋创造机会,真是绝妙!”

金玉妍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继续吃饭。她知道,重阳节的宴会,将是她拉拢纯妃、为永璋谋划的关键一步。她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晚膳过后,金玉妍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翻看着一本《诗经》。澜翠为她泡了一壶菊花茶,放在小几上。她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菊花的清香在口中散开,让她感到一阵清爽。

“娘娘,纯妃娘娘那边,明日送点心和请太医的事,奴婢都安排好了。”澜翠站在一旁,轻声禀报,“王妈已经开始做豌豆黄和杏仁酪了,小禄子也去太医院打听了,那位新来的儿科太医明日上午有空,可以去纯妃宫里给永璋阿哥看诊。”

金玉妍点点头:“好。你再去准备一份礼物,明日让小禄子一同带去给纯妃娘娘。就送那对我前几日从李朝带来的玉扳指,玉质温润,适合孩子戴,就说是给永璋阿哥的见面礼。”

“是,奴婢明白。”澜翠应道,转身去准备礼物。

她拿起《诗经》,翻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一页,却没有心思细读。脑海中反复盘算着重阳节宴会的安排——该如何让永璋自然地在皇上面前露脸?该如何应对皇后与高曦月的刁难?该如何让纯妃彻底信任自己?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她仔细斟酌,精心谋划。

夜色渐深,宫人们陆续歇息,启祥宫的灯火也渐渐熄灭,只有金玉妍窗前的那盏灯,还亮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