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星大典的风波,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在京城权力圈层层层扩散,却未在明面上掀起巨浪。皇城司雷厉风行,以“前朝余孽作乱”之名彻查,揪出几名替罪羊,迅速结案。然则暗流汹涌,各方势力重新掂量着那位骤然崛起的七品匠师的分量。
十日后,一道出乎意料的旨意降下皇城司别院。
宣旨太监嗓音尖细,却字字清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文研处匠师景云岫,才思敏睿,忠勤可嘉,于祭星大典护驾有功,特擢升为正五品文娱司主事,掌宫廷乐舞编纂、民间文风引导之事,另赐皇城行走令牌,可随时入宫奏对。钦此!”
别院内外,闻讯者皆惊。五品主事,实权在握,更赐皇城行走!此等恩宠,对于一个无根无基的罪臣之女而言,堪称殊荣。景云岫恭敬接旨,垂眸谢恩,面上恰到好处地流露出惶恐与感激,心中却雪亮:这既是奖赏,更是枷锁。皇帝将她抬至明处,置于风口浪尖,既是用其才,亦是引蛇出洞,看她能否在这漩涡中心立足。
“景主事,恭喜高升。”宣旨太监笑眯眯地递上官服印信与一枚玄铁令牌,“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望您莫负圣恩。”
“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隆恩。”景云岫谦逊应道,袖中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冰冷的皇城行走令。这令牌,是机遇,亦是催命符。
消息如野火般蔓延。贺客络绎不绝,有真心结交的,有试探虚实的,更有暗藏祸心的。景云岫一律以“新晋履职,诸事繁忙,恐有怠慢”为由,由周文远出面婉拒,闭门谢客。她深知,此刻任何不必要的交往都可能授人以柄。
夜幕降临,喧嚣散尽。雅集轩内烛火通明,景云岫褪去官袍,只着一身素色常服,凝视着案上摊开的京城舆图。文娱司衙署设在皇城西南角的原内府库旧址,与钦天监、礼部相邻,位置微妙。她指尖划过舆图,脑海中飞速盘算。
文娱司初立,百废待兴,亦是我扎根京城、扩张势力的绝佳契机。 她意识沉入玲珑阁·静思殿,殿内时光缓流,赋予她充足的谋划时间。
首先,是明面上的文娱司建制。她借鉴现代文化部门架构,结合当下实情,草拟了一份详细的章程:下设“编研”、“演务”、“舆情”、“匠作”四科。编研科负责剧本、小说创作与审核,需吸纳有才学、背景相对干净的文人;演务科主管乐舞、戏剧排演与选秀事宜,可倚重云韶班等合作戏班,并逐步安插“种子”成员;舆情科负责《京华雅音》等报刊的编纂发行,掌控舆论喉舌,需心腹之人执掌;匠作科则负责道具、特效制作,乃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各科主事人选,需仔细斟酌,既要能力出众,更要确保忠诚,或至少有可控的把柄。
其次,是暗中的布局。镜影分身增至三个,能力提升,冷却时间缩短,乃一大助力。镜影一继续潜伏皇城司内部,留意嬴峻动向及各方势力渗透皇城司的蛛丝马迹;镜影二专注经营京畿地区的文娱网络与情报收集,重点渗透茶楼酒肆、瓦舍勾栏等消息灵通之地;新凝聚的镜影三,则需设法潜入宫内,尤其是……靠近那处星图指向的皇城深处禁苑。星语殿的感应日益清晰,那废弃的观星台下的秘密,必须尽快查明。
再者,是自身安全与实力提升。官位晋升,觊觎者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百草园中几种珍稀药材即将成熟,可炼制一批功效更强的解毒丹、迷药乃至改良版“燃血丹”。造物工坊也需加快研制一些便于携带、隐蔽性强的防身机关。
退出静思殿,现实不过片刻。景云岫铺纸研墨,开始勾勒文娱司的蓝图,并将急需处理的事项一一列出,优先级分明。
三日后,文娱司正式挂牌。景云岫身着五品官袍,于修缮一新的衙署正堂接受属官拜见。她神色肃穆,言辞简洁,恩威并施,很快稳住了局面。随后,她以“熟悉宫廷乐舞旧档”为名,向宫内司礼监申请调阅典籍,实则借此机会,首次动用皇城行走令,踏入宫禁。
宫墙深深,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引路太监低眉顺眼,景云岫步履从容,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过沿途宫苑布局、守卫换岗规律、以及那些看似寻常却可能暗藏玄机的角落。她袖中的小鼎与残片,自踏入宫门便持续传来微弱的牵引感,方向直指后宫西北隅——那片被称为“冷宫”的荒废区域,正是星图坐标大致方位!
果然在宫内! 景云岫心潮暗涌,面上却不露分毫。行至司礼监藏书阁,她依礼查阅典籍,态度恭谨,问询得体,给司礼监掌印太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离开时,她“偶然”问及西北隅那片荒废宫苑的来历,掌印太监只含糊说是前朝妃嫔居所,因故废弃多年,阴气重,寻常人不得靠近。
首次入宫,收获颇丰。既初步了解了宫禁情况,又确认了星图指向,更在司礼监留下了勤勉尽职的印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