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景王朝的心脏。高耸的城墙如同巨龙盘踞,城楼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青石板铺就的御道宽阔平整,直通内城,两侧商铺林立,幡旗招展,人流如织,喧嚣鼎沸。空气中混杂着香料、食物与各种货物的气味,彰显着帝都的繁华与活力。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却暗藏着无数双窥探的眼睛与无形的漩涡。
景云岫的马车随着皇城司的车队,穿过熙攘的外城,驶入秩序井然、守卫森严的内城。喧嚣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的寂静。高门大院鳞次栉比,朱门紧闭,石狮肃穆,偶有装饰华丽的马车悄无声息地驶过,帘幕低垂,不见车内之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在空气中,那是权力中心特有的、令人窒息的氛围。
车队最终停在一处并不起眼、却戒备格外森严的宅院前。黑漆大门,并无牌匾,唯有门楣上刻着一个极小的龙纹暗记,正是皇城司在京的一处秘密据点。
“景姑娘,请。”一名皇城司侍卫上前,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
景云岫深吸一口气,压下初入权力中心的些微悸动,神色平静地走下马车。她依旧是一身素雅的匠师袍,发髻简单,未施粉黛,与周遭的奢华格格不入,却自有一股沉静气度。她目光快速扫过周围环境,将几条可能的撤离路线与隐蔽角落记于心间。
嬴峻并未与她同行,入城后便径直入宫述职。临别前,他只留下一句:“安顿后,自有人引你面圣。谨言慎行。” 语气依旧冰冷,但景云岫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
她被引入一处僻静的小院,陈设简单却洁净。屏退下人后,她立刻闭目凝神,意识沉入玲珑阁·静思殿。殿内时光缓流,足够她从容应对。
首先,她梳理手中筹码:星槎所得部分星图(关乎归途,绝密)、与嬴峻脆弱的联盟关系、皇城司令牌(既是通行证也是监视符)、锈镇根基与正在扩张的文娱网络、以及自身医毒技艺与空间能力。然敌手亦强:京城势力盘根错节,对星槎虎视眈眈者众,圣心难测,嬴峻心思深沉。
面圣是关键一役,需一战成名,亦需如履薄冰。
她取出一早备好的《文娱教化策论》草案,结合静思殿现代知识库与对当下世情的分析,再次润色修订。其核心,乃是将现代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巧妙包装于“复古礼、兴雅乐、正人心”的传统外衣下,提出一套以“可控、有益”的文娱活动(如改良戏剧、说书、选秀)引导民风、巩固统治、甚至潜移默化收集民情的系统方案。文中引经据典,数据详实,案例生动,既显才学,又紧扣“教化”之本,符合帝王心思。
同时,她通过心神联系,向远在锈镇的疤脸与京畿外围活动的镜影分身发出指令:镜影一携部分资金与指令,设法在京郊或底层街区物色地点,筹建小型印刷工坊与说书人网络,以备传播“旬报”类读物;镜影二则联系已秘密潜入京城的部分“种子”成员,开始收集各阶层喜好、流行话题乃至权贵轶事,建立初步情报库。行动务必隐秘,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
刚退出静思殿,院外便传来通报声:“景姑娘,宫里来人了,宣您即刻觐见。”
来得真快!景云岫整理衣袍,将策论袖于怀中,神色从容地走出小院。一名面白无须、眼神精明的内侍正等候在外,身后跟着两名小太监。
“咱家姓冯,奉陛下口谕,引姑娘觐见。姑娘,请吧。”冯内侍嗓音尖细,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笑容,目光却如探照灯般在景云岫身上扫过。
“有劳冯公公。”景云岫微微福礼,不卑不亢。她悄然将一丝极微弱的、带有宁神效果的药粉气息释于周身,既能镇定自身,亦能轻微影响靠近者心绪。
马车再次启动,这次是驶向那九重宫阙。穿过一道道宫门,守卫愈发森严,气氛也愈发肃穆。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汉白玉栏杆雕刻精美,无处不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与深不可测。
最终,马车在一处偏殿前停下。并非庄严肃穆的金銮殿,而是更为雅致清幽的“澄心堂”。冯内侍低声道:“陛下正在此批阅奏章,姑娘稍候,容咱家通传。”
片刻后,殿内传来一声沉稳的“宣”。
景云岫定神,垂首敛目,步履平稳地踏入殿中。殿内熏香袅袅,书卷气浓郁。御案后,端坐着一位身着明黄常服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癯,目光深邃,不怒自威,正是大景天子。嬴峻竟也立于下首,依旧是那副冷峻模样。另有几位身着紫袍或青袍的官员垂手侍立,气氛凝重。
“民女景云岫,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景云岫依礼跪拜,声音清晰平稳。
“平身。”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抬起头来。”
景云岫依言抬头,目光恭敬地落在御案前的地面上,并未直视天颜。
皇帝打量她片刻,缓缓开口:“嬴爱卿奏报,你在陨星山协助破解星语者遗迹,于国有功。朕还听闻,你于匠作、医道乃至……杂学,颇有奇思?今日召见,想听听你有何见解。”他将“杂学”二字略顿,意味深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