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 > 第97章 京都暗涌

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 第97章 京都暗涌

作者:云倾羡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6:18:13

云州城头,朔风如刀,卷动着残破的旌旗猎猎作响。远处,北狄大营连绵的营火在昏沉的天幕下明灭,如同蛰伏巨兽的冰冷眼眸。

城楼箭阁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几分塞外的严寒。萧景琰一身玄色常服,肩披墨狐大氅,正凝神看着手中一份刚刚由暗影卫密使送抵的羊皮卷。跳跃的火光映在他年轻却已沉淀下远超年龄深沉的脸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

侍立一旁的禁卫军统领赵冲与云州守将郭崇韬,目光灼灼地盯着皇帝手中的密报,脸上难掩期待与兴奋。金狼汗帐内的那场血腥风暴,早已通过暗影卫无孔不入的渠道,化作了这卷上的墨字。

萧景琰缓缓放下羊皮卷,指节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咄吉,”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在金狼汗帐内,亲手斩了哈桑。”

“好!!”赵冲猛地一拍大腿,声如洪钟,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快意,“杀得好!哈桑这头北狄恶狼,手上沾满了我们大晟边军的血!咄吉自断一臂,痛快!陛下神机妙算,这离间之计当真妙绝!”

郭崇韬亦是精神大振,抱拳道:“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哈桑乃北狄军中宿将,统兵有方,悍勇难当。此獠一死,北狄军心必受重创,其麾下部落亦生嫌隙。云州压力,可暂缓几分了!”这位沙场老将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然而,出乎二人意料的是,座上年轻的皇帝,脸上并未浮现出如他们一般的振奋之色。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反而掠过一丝极淡、却不容忽视的忧虑。他微微蹙起眉头,目光越过跳跃的炭火,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城墙,投向了更为遥远而沉重的方向。

赵冲性子最直,见陛下如此反应,心中不解,忍不住粗声问道:“陛下?咄吉已然中计,哈桑伏诛,此乃大胜!末将……末将观陛下神色,似乎……并无多少喜色?”

萧景琰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羊皮卷粗糙的边缘,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很轻,却像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赵冲和郭崇韬的心头。

“北疆战事,步步惊心,然咄吉其人,勇则勇矣,论及智谋韬略,远逊其兄颉利。他如今虽如困兽,爪牙仍在,却已入吾彀中,翻覆只在早晚之间。”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冷静,“朕所忧者,非在眼前之敌,而在……京都。”

“京都?”郭崇韬神色一凛,瞬间明白了皇帝话中深意。御驾亲征已逾一年,天子坐镇于这烽火连天的边陲,远离帝国心脏。朝堂之上,暗流汹涌,岂能无忧?

“正是。”萧景琰微微颔首,眉宇间的忧色更深了几分,“沈砚清那边……已有旬日未曾有密报传来了。往常纵使无事,每三日必有平安信至。如今音讯全无……朕心中,总感不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位心腹爱将,“京都,乃国本所系。若根基动摇,纵使北疆大捷,又有何益?”

赵冲与郭崇韬闻言,脸上的兴奋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肃然。皇帝的话,像一盆冰水,浇醒了他们因局部胜利而升腾的灼热。是啊,京都!那看似平静的宫阙深处,才是真正能倾覆大晟江山的风暴之眼!

千里之外,大晟京都。

吏部衙署深处,一间燃着安神香的书房内,气氛却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吏部尚书沈砚清端坐于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一身绯色官袍衬得他面如冠玉,只是那温润如玉的眉眼间,此刻却凝结着一层化不开的寒霜。

一名身着黑色劲装、气息内敛如磐石的暗影卫单膝跪地,正低声禀报:“大人,城西三十里,黑石岗乱坟深处,发现一具男尸。尸体被野狗啃食过,面部……尤其严重,几乎糜烂。但根据残留的衣饰、身形特征,以及身上几处隐秘旧疤比对,经多方辨认……确认是隆盛行东家,钱万贯无疑。”

“钱万贯……”沈砚清薄唇微启,轻轻吐出这个名字,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缓缓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书房内只有香炉里青烟袅袅,和他指尖摩擦桌面的轻响,更添几分诡谲。

这个结果,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北狄安插在京都的庞大暗谍网络,经过数月抽丝剥茧的探查,核心脉络已然清晰:户部度支司员外郎孙茂才,掌管钱粮调度,可窥探军需虚实;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吴庸,负责部分城防器械维护,位置关键;而作为掩护和资金枢纽的,正是这富甲一方、交游广阔的隆盛行东家钱万贯!

这三条毒蛇,最终都指向了盘踞在工部顶端的那个身影——工部尚书,李元培!一个位高权重,深得某些皇亲国戚“赏识”,在朝堂上树大根深的老狐狸!

沈砚清布局已久,雷霆出击。孙茂才在府邸密室中被堵个正着,吴庸于工部值房内束手就擒。唯有这钱万贯,仗着商贾身份,耳目众多,在暗影卫合围前嗅到风声,竟如泥鳅般滑脱,消失得无影无踪。

原以为此人必已远遁,甚至可能潜逃出京投奔北狄。谁能想到,短短数日之后,竟在城外最肮脏、最无人问津的乱坟岗里,发现了他面目全非的尸首!

“杀人……灭口。”沈砚清缓缓抬起眼,眸中寒光一闪即逝,如同冰层下涌动的暗流。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刺骨的冷意,“李元培,好狠的手段,好快的刀。”

这条线,断了!钱万贯一死,他与李元培之间最直接、最可能挖出实证的联系,便被这狠辣的一刀彻底斩断。死人是开不了口的,再多的猜测,也无法钉死一位当朝二品尚书。

“孙茂才、吴庸那边,审得如何了?”沈砚清问道,语气听不出波澜。

暗影卫沉声回答:“回大人,此二人极为顽固。初时矢口否认,坚称清白。待所有截获的密信、经手的异常账目、以及与其秘密联络的北狄暗桩口供铁证摆于面前,方知抵赖无用。现已承认身为北狄暗谍,负责传递情报、筹措经费。然……”暗影卫顿了顿,声音更冷,“无论何种手段,只肯认下自身之罪,对幕后指使者,尤其是李元培,绝口不提!只言‘不知’,‘从未见过’。”

“呵。”沈砚清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弧度,仿佛听到了什么有趣的笑话。“嘴,倒是硬得很。李元培这条老狗,御下倒是有些门道,能让这些爪牙在生死关头还如此‘忠心’。”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窗外是吏部后园精心修剪的松柏,在冬日的阳光下投下森然的影子。指望孙、吴二人开口咬死李元培,短时间内看来希望渺茫。严刑拷打或许能撬开嘴,但面对李元培这样的人物,没有铁证,单凭两个阶下囚的口供,极易被其反咬一口,斥为攀诬构陷,甚至借此搅动朝局,反将一军。

不能等,更不能只寄希望于刑讯。

必须让李元培……自己动!自己露出破绽!

沈砚清的眼中,锐利的光芒如同淬火的针尖。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计划,如同无形的蛛网,在他脑海中飞速编织、成型。每一步,都需精确计算对手的反应;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致命的诱饵或陷阱。对手是浸淫官场数十载、狡诈如狐的李元培,容不得半分差错。

“传令。”沈砚清的声音陡然变得清晰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一,孙茂才、吴庸二人,继续审!重点放在他们经手的、涉及工部尤其是李元培直属衙门的钱粮、物料、工程账目上,特别是那些看似合规却经不起反复推敲的‘损耗’、‘额外支出’。寻找一切可能的资金流向异常点!二,严密监控李元培府邸及工部衙门所有进出人员,尤其是其心腹长随、管家、以及工部营缮、虞衡两司的主事、员外郎。三……”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向那名暗影卫:“放出风去,就说……吏部奉旨核查历年京畿道河工、城防营造档案,尤其是……青州旧案相关卷宗,需调阅工部存档,以备查勘。态度要‘公事公办’,‘无意深究’,明白吗?”

“青州旧案?”暗影卫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化为绝对的服从,“属下明白!立刻去办!”

沈砚清微微颔首,挥了挥手。暗影卫如同融入阴影般悄无声息地退下。

书房内重归寂静。沈砚清负手而立,看着窗外。阳光透过窗棂,在他清隽的脸上分割出明暗的界限。他知道,这张无形的网已经撒下。青州旧案,那是李元培早年仕途上唯一一个可能留下污点的尾巴,虽然早已被岁月和精心掩饰所覆盖,但足够敏感,足够让这只老狐狸……心弦紧绷!

接下来的日子,京都表面依旧维持着天子亲征、中枢勉力运转的平静。但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一场无声却凶险万分的博弈已然展开。

吏部“核查档案”的动作,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无法忽视的姿态启动了。几名吏部考功司的员外郎、主事,拿着盖有吏部大印的公文,频繁出入工部存放历年工程档案的库房。他们的态度无可挑剔,查阅的范围似乎也很宽泛,但有意无意间,总会有那么一两份与“青州”沾边的卷宗被“顺便”调阅出来,放在显眼的位置。

工部库房的胥吏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例行公事。但当吏部官员第三次“顺带”问起青州某段堤防的加固记录时,消息还是不可避免地,通过工部内部隐秘的渠道,传递到了工部尚书李元培的耳中。

李府,书房。

李元培年过五旬,保养得宜,面皮白净,下颌留着精心修剪的短须,一双细长的眼睛总是半眯着,透着一股子世故圆滑的精明。他正执笔批阅着一份工部奏疏,听到心腹管家低声的禀报,执笔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一滴浓墨,在雪白的宣纸上洇开一小团污迹。

“青州……”李元培缓缓放下笔,拿起一旁的湿巾,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指尖并不存在的墨渍。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却变得幽深起来,如同古井深潭,窥不见底。“沈砚清……吏部……查河工城防,怎地就绕不开青州了?”

他端起手边的青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动作依旧沉稳,但熟悉他的人才能察觉,他端盏的手指,比平日握得更紧了几分。沈砚清这突如其来的一手,看似无心,却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向他心底埋藏最深、最不愿触碰的那根刺。

二十年前,青州大水。他时任青州通判,负责督办一段关键河堤的加固。那笔数额巨大的河工银……以及后来堤坝的“意外”垮塌……虽然后来他用尽手段,上下打点,将所有痕迹抹得干干净净,甚至借此“悲愤请罪”的姿态,反而博得了刚直之名,为后来的升迁铺了路。但这件事,始终是他仕途上唯一一处可能致命的暗伤。

沈砚清为何突然旧事重提?是巧合?还是……他嗅到了什么?

李元培绝不相信这是巧合!沈砚清是谁?天子潜邸旧臣,心腹中的心腹,执掌吏部这个要害之地,掌管天下官员升迁考绩!他的一举一动,都必有深意!查档案?核查河工?这理由看似冠冕堂皇,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牵扯到青州,其用心,昭然若揭!

“好一招敲山震虎……”李元培心中冷笑,眼神愈发阴鸷。沈砚清这是想引蛇出洞,逼他自乱阵脚?还是……已经掌握了一些蛛丝马迹,故意打草惊蛇,等他惊慌之下露出更大的马脚?

他李元培能在诡谲的朝堂屹立数十年不倒,岂是浪得虚名?

“来人。”李元培的声音平静无波。

“老爷。”管家立刻躬身。

“传话给营缮司王主事,虞衡司张员外郎。”李元培放下茶盏,手指在光滑的桌面轻轻叩击,“吏部要查什么,让他们全力配合!库房钥匙尽数交出,所有卷宗,无论涉及何处,无论年代多久远,只要吏部有公文,一律准其查阅!不得有丝毫怠慢阻挠!告诉他们,态度要恭谨,要主动!沈尚书要看的,就是工部最重要的公务!”

管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垂首:“是,老爷!小的明白!”

李元培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沈砚清想查?那就让他查!敞开了让他查!青州旧案的卷宗,当年早已被他“整理”过无数次,每一页纸都经得起推敲,所有的账目都天衣无缝。越是阻拦,越是显得心中有鬼。反之,他表现得越是坦荡,越是“问心无愧”,沈砚清这无凭无据的试探,就越显得刻意和无力。

他这一手以退为进,不仅化解了沈砚清第一波的试探,更反将一军,彰显了他李元培的“光明磊落”与对朝廷法度的尊重。若是沈砚清查不出什么,反而要落个无事生非、搅扰部务的名声。

然而,李元培脸上的那丝得意并未持续太久。当吏部官员真的如他所“期盼”的那样,开始大规模、细致地调阅青州旧档,甚至开始核对一些极其细微、连他自己都快遗忘的物料清单和工役名册时,一丝极其隐晦的不安,如同毒藤的种子,悄然在他看似平静的心湖深处扎下了根。

他太了解官场的手段了。沈砚清绝非莽撞之人。他敢如此大张旗鼓地查,是真的毫无头绪下的莽撞试探?还是……他手中已经握住了什么自己尚未察觉的、足以致命的线索,此刻的“查档”只是明修栈道,掩盖其真正的暗度陈仓?

尤其想到钱万贯那具被弃于乱坟岗、面目全非的尸体……李元培的指尖微微发凉。孙茂才和吴庸还在沈砚清手里,如同两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火雷!那两个废物虽然嘴硬,但谁知道在暗影卫那些非人的手段下,能扛多久?万一……他们扛不住,吐露出哪怕一丝与自己相关的口风……再结合沈砚清此刻看似毫无收获、实则步步紧逼的“查档”……

书房内,烛火摇曳。李元培独自坐在阴影里,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危险的缝,里面闪烁着老狐狸般警惕而幽冷的光。沈砚清的棋,看似被他轻松化解,但棋盘上的硝烟,似乎才刚刚开始弥漫。一股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笼罩下来。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沈砚清……到底在谋划什么?他真正的杀招,又藏在哪里?

窗外的风,似乎更冷了,吹得檐角的风铎发出细碎而空洞的呜咽。京都的夜,暗流涌动,深不可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