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 > 第365章 砖瓦声里,旧貌换新

皇城的晨光终于不再带着阴邪的冷意,而是暖融融地洒在刚铺好的青石板路上。炼魂炉遗址的纪念碑前,清寒草已经冒出了新绿,不远处的流民区,原本低矮的棚屋正在被改成砖瓦房,禁军们帮着搬砖,流民们递着砂浆,偶尔传来几声孩童的笑闹,把皇城的清晨衬得格外热闹。

萧夭踩着露水走过来时,阿柱正举着一把小铲子,帮工匠们铲地上的碎石,小脸憋得通红。“阿柱,慢点,别累着。”萧夭笑着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掌心的灵珀还带着淡淡的暖意。

阿柱抬起头,脸上沾了点灰,却笑得灿烂:“萧姐姐,王阿婆说,等房子盖好了,我就能有自己的小床了!”

不远处,王阿婆正提着一篮热腾腾的馒头,分给干活的工匠和禁军,看到萧夭,连忙招手:“萧小姐,快来吃个馒头,刚蒸好的,还热乎着呢!”

萧夭走过去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甜丝丝的麦香在嘴里散开。“阿婆,您的身体好多了吧?”

“好多了!”王阿婆拍了拍胸口,“自从你教我们用艾草煮水泡脚,再没觉得手脚发麻,现在每天都能帮着蒸馒头,浑身是劲!”

萧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自从镇国符阵修复后,皇城就开始了重建,流民们不再提心吊胆,百姓们也走出家门,大家齐心协力,把受损的城墙、街道、房屋一点点修好。赵虎带着禁军不仅负责巡逻,还主动帮着干活;玄士们则在皇城周边布下了简易的净化符,防止小股阴邪靠近;静太妃更是从宫里拿出不少银两,资助流民区的房屋改造。

“萧小姐,这边请!”一个工匠师傅走过来,对着萧夭拱了拱手,“您说的灵医馆,我们已经把屋顶修好了,就等您看看里面的布局合不合适。”

萧夭跟着工匠师傅往灵医馆走。灵医馆选在紫宸殿西侧的一座旧宅院,之前是皇家的药库,虽然有些破旧,但院子宽敞,房间也多,正好用来教学和诊治。走进院子,只见小李正带着几个医工整理药材,院子里晒满了艾草、薄荷、檀香,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

“萧小姐,您来了!”小李放下手里的药篮,迎了上来,“药材都分类整理好了,您说的教学用的桌子,工匠们也快做好了。”

萧夭点了点头,走进正屋。正屋被分成了两部分,左边放着几张桌椅,是教学用的;右边摆着两张床,是给百姓诊治的;墙角还放着一个架子,上面摆着熬药的陶罐和分装药材的瓷瓶。“很好,”萧夭满意地说,“再在墙上挂几块木板,用来写教学内容,比如驱邪术的步骤、常见病症的辨别方法,这样百姓们看得清楚。”

工匠师傅立刻应下:“没问题,下午就能把木板挂上,再刷层清漆,耐用!”

接下来的几天,灵医馆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萧逸风带着玄士们送来的简易驱邪符的图样,还写了基础的咒文注解;刘道长则亲自来教萧夭如何简化驱邪术,让普通百姓也能学会;静太妃送来的绸缎被改成了窗帘,挂在窗户上,让屋子显得更温馨;赵虎更是派了两个禁军,每天来帮忙搬运东西,确保灵医馆能顺利开馆。

开馆那天,皇城的百姓几乎都来了。灵医馆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大家踮着脚往里看,脸上满是期待。萧夭穿着一身素色的衣裙,站在院子中央的台阶上,手里拿着一本手写的教材,声音清晰有力:“各位乡亲,今天灵医馆开馆,我想告诉大家,这里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是教大家自保的地方。以后,我会教大家制作简易的驱邪物品,比如艾草包、清寒草香囊,也会教大家如何辨别阴邪引发的病症,如何预防,让大家再也不用怕小股阴邪的侵扰!”

百姓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王阿婆带头喊道:“萧小姐,我们都信你!你说怎么学,我们就怎么学!”

萧夭笑了笑,开始了第一堂课。她先教大家制作简易驱邪符:用黄纸裁成手掌大小,用朱砂在上面画简单的符文——其实就是一个“清”字,再滴两滴清寒草汁液,最后用嘴对着符纸吹口气,念一句“邪祟退散”,简易驱邪符就做好了。

“大家别觉得简单,”萧夭举起做好的符纸,“这符纸虽然不如玄士们画的威力大,但对付小股阴邪足够了,比如家里有霉味、孩子夜里哭闹,都能用它镇一镇。”

百姓们跟着学,有的老人眼神不好,小李和医工们就手把手地教;阿柱学得最快,很快就做好了一张,举起来给萧夭看:“萧姐姐,你看我做得对不对?”

萧夭接过符纸,点了点头:“做得很好,阿柱真聪明!”

接着,萧夭又教大家医学常识:如何辨别阴邪引发的病症——比如浑身发冷却不发烧、皮肤出现灰斑、眼神涣散,这些都是被阴邪侵扰的迹象;如何预防——每天用艾草煮水泡脚,保持家里通风,不要去荒郊野岭的阴气重的地方。

“要是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就来灵医馆找我,或者找小李,”萧夭指着小李,“我们每天都会在这里,免费给大家诊治,免费教大家知识。”

百姓们听得认真,有的还拿出小本子记下来——那是纪逸风让人印制的简易教材,上面画着图,写着字,方便百姓们学习。一直到中午,第一堂课才结束,百姓们还意犹未尽,围着萧夭问这问那,萧夭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中午,大家在灵医馆的院子里吃了饭,是王阿婆和几个妇人一起做的野菜粥和馒头,简单却热闹。静太妃也来了,她坐在院子里,看着百姓们开心的样子,脸上满是笑容:“萧小姐,你做的这件事,比修复符阵还重要,让百姓们自己有了自保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

萧夭点了点头:“太妃娘娘说得对,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下午,灵医馆就迎来了第一个病人——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孩子脸色苍白,一直哭闹。萧夭检查后发现,孩子是被一股小阴邪缠上了,因为妇人昨天去了城外的乱葬岗附近采野菜。萧夭先给孩子用了简易驱邪符,又用圣女灵力轻轻梳理了孩子的魂息,再让小李给孩子熬了点安神汤。没过多久,孩子就停止了哭闹,脸色也红润了起来。

妇人激动得跪下道谢:“萧小姐,谢谢你!你真是活菩萨啊!”

萧夭连忙扶起她:“快起来,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别去乱葬岗附近了,要是需要野菜,就去流民区东边的菜园,那里的野菜多,也安全。”

妇人连连点头,抱着孩子开开心心地走了。接下来的几天,灵医馆每天都有不少百姓来就诊或学习,萧夭和小李忙得脚不沾地,却乐在其中。阿柱每天放学都会来灵医馆帮忙,递药材、擦桌子,成了最小的“帮手”。

这天晚上,萧夭送走最后一个病人,累得坐在椅子上揉了揉肩膀。小李端来一杯温水,笑着说:“萧小姐,今天又有三个村民用你教的驱邪符解决了家里的小问题,都来感谢你呢!”

萧夭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心里满是欣慰。就在这时,纪逸风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典籍,脸色有些凝重:“夭儿,你过来看看,我在整理圣女玉册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萧夭心里咯噔一下,连忙站起来,跟着萧逸风走进里屋。里屋的桌子上放着圣女玉册,册子已经翻开,上面用朱砂写的字在灯光下泛着微光。纪逸风指着册子的最后几页,轻声说:“你用圣女灵力试试,这里有隐藏的记载。”

萧夭伸出手,掌心的灵珀微微发烫,莹白色的灵力顺着指尖渗入玉册。瞬间,册子上原本空白的地方,渐渐浮现出几行小字,是用特殊的墨水写的,字体古朴而有力。萧夭凑近一看,瞳孔瞬间收缩——上面写着:“圣女血脉,承天地之灵,每百年遇一‘灵劫’,劫至则灵力溃散,魂息渐弱,唯寻‘天地灵核’,融血脉,补灵基,方可化解。”

“灵劫?天地灵核?”萧夭喃喃自语,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纪逸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玉册上就只有这几行字,没有更多的记载。但看这语气,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或许……是关于你的未来。”

萧夭看着玉册上的字,指尖微微颤抖。她想起之前灵汐的话,想起自己继承圣女血脉后的种种经历,突然觉得,这所谓的“灵劫”,或许就是她必须面对的挑战。但“天地灵核”又是什么?在哪里能找到?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玉册上,泛着淡淡的光。萧夭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掌心的灵珀,眼神渐渐坚定起来。不管未来有什么挑战,她都会面对,因为她不仅是圣女,更是守护皇城百姓的“灵医圣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