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 > 第291章 寒雾迷途:死寂药村寻踪

萧夭将最后一点艾草汁倒进陶碗,指尖凝起淡青色灵力,轻轻搅动碗里的灵泉水。泉水本是无色透明,混进艾草汁后渐渐变成浅黄绿色,还散发出一股清新的草木香气,驱散了周围雾气带来的阴冷感。

“师傅,这防浊雾膏真的能挡住浊雾丝吗?”阿蛮蹲在旁边,看着陶碗里的液体,好奇地问。她刚才已经见识过浊雾丝的厉害,一想到那东西能吸干灵气,就忍不住有些发怵。

“放心吧。”萧夭一边搅动,一边解释,“艾草本身就有驱浊的功效,再加上灵泉水的灵气,涂在皮肤上能形成一层保护膜,浊雾丝碰不到皮肤,自然吸不走灵气。不过这膏子时效只有三个时辰,待会儿进谷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补涂一次。”

阿竹和李山也围了过来,两人看着陶碗里的防浊雾膏,眼神里都带着期待。刚才绕开“丝窝”和“行尸”已经耗了不少力气,要是能有这膏子护身,接下来的路就能少些危险。

萧夭把防浊雾膏分装到四个小瓷瓶里,递给三人:“把袖口、领口还有露在外面的手腕、脚踝都涂上,别漏了任何一处。尤其是李山,你之前被雾魅伤过,体质比我们弱,更要涂厚些。”

三人接过瓷瓶,按照萧夭的嘱咐仔细涂抹。防浊雾膏涂在皮肤上凉凉的,还带着艾草的清香,原本因雾气侵袭而发僵的皮肤,瞬间舒服了不少。阿蛮涂完后,还忍不住闻了闻手腕,笑着说:“这膏子还挺好闻的,比之前涂的药膏香多了。”

萧夭笑了笑,没说话,又检查了一遍众人的背包——阳炎草粉末还剩小半袋,符纸还有十几张,野菜和野果够吃一天,灵泉水也还剩不少。她点点头:“都准备好了,咱们走吧。李山,你说的近路在哪里?”

李山指着谷口左侧的一条小路,路两旁长满了半枯的灌木,看起来很少有人走。“就是这条路,以前药农们采完灵草,会从这里抄近路回村。这条路旁边有不少岩石,能挡住大部分雾气,浊雾丝也少些。”

四人沿着小路往里走,刚进谷没几步,雾气就比谷口浓了不少,呈深灰色,能见度不足三尺。周围静得可怕,连鸟鸣虫叫都听不到,只有众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雾气里显得格外清晰。

阿竹走在最后,手里紧握着砍刀,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刚才那些“行尸”的模样还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他忍不住问:“李山哥,以前这谷里也这么安静吗?”

李山摇摇头,声音有些低沉:“以前不是这样的。每到这个季节,谷里到处都是采灵草的药农,说话声、镰刀割草的声音到处都是。现在……唉,都是这浊气闹的。”

他指着旁边一片田块,田埂早已垮塌,里面长满了枯黄的野草,只有几根干瘪的草根露在外面。“你看,这片田以前种满了雪参,雪参喜寒,在这谷里长得最好,一根能卖不少钱。现在倒好,全枯了,连草根都快烂没了。”

萧夭蹲下身,摸了摸田地里的泥土,指尖传来一股阴冷的气息,还带着淡淡的浊气。她皱了皱眉:“这泥土里的浊气很重,连耐寒的雪参都受不了,看来这浊气已经渗进地里了。”

再往前走,田块越来越多,却全是一片死寂。有的田地里还能看到没来得及收割的冰菊,花瓣早已干枯发黑,贴在花茎上,像一团团黑色的纸。阿蛮看着这景象,忍不住叹了口气:“好可惜啊,这么多灵草都枯了,药农们以后可怎么生活啊?”

李山听到这话,眼圈又红了:“可不是嘛。我们村世代靠采灵草为生,这谷里的灵草就是我们的命。现在灵草枯了,药农们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就守在村里,等着有人能想出解雾的法子。”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了几间茅草屋的轮廓。茅草屋的屋顶有些已经塌了,门窗破损不堪,院子里积满了厚厚的落叶,看起来很久没人打理了。

“前面就是药村了。”李山加快了脚步,心里有些急切——他已经快一个月没回村了,不知道村里现在怎么样了。可越靠近村子,他心里就越慌,这村子安静得太不正常了。

四人走进村子,沿着小路往里走,喊了好几声“有人吗”,却没人回应。阿蛮走到一间茅草屋前,轻轻推了推门,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桌和几把椅子,地上积满了灰尘,显然很久没人住了。

“这村子怎么没人啊?”阿蛮小声说,心里有些害怕。

萧夭摸了摸门框,指尖沾了些灰尘,又看了看院子里的落叶——落叶虽然厚,但上面没有脚印,说明至少有半个月没人来过这里了。她心里一沉:“难道村里的人都失踪了?”

“不可能!”李山立刻反驳,声音有些激动,“村里还有老人和孩子,他们不可能都出去的!”他快步走到村中间的一间茅草屋前,这是村里最年长的王婆婆的家。他用力敲了敲门:“王婆婆,您在家吗?我是李山啊!”

敲了好几下,屋里才传来一阵缓慢的脚步声,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浑浊,看到李山,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山娃子?你……你还活着?”

李山看到王婆婆,眼眶一热,连忙上前扶住她:“王婆婆,我没事,我遇到了好心人,被他们救了。村里其他人呢?怎么这么安静?”

王婆婆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拄着拐杖慢慢往屋里走:“进来再说吧,外面雾气重,小心吸进浊气。”

四人跟着王婆婆走进屋里,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土炕、一个灶台和一个旧木柜。王婆婆坐在炕沿上,咳嗽了几声,才慢慢开口:“自从谷里出现浊气和浊雾丝,村里就开始不太平了。先是几个药农去采灵草,再也没回来,后来又有人说看到了‘行尸’,大家就更不敢出门了。”

她顿了顿,喝了口放在炕边的水,继续说:“半个月前,村里大半人都收拾东西,要么去山外投奔亲戚,要么就躲进了村后的‘避雾洞’。那洞在山岩下面,雾气进不去,也没有浊雾丝,相对安全些。”

“那避雾洞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萧夭问道。

“大概还有二十多个吧,都是些舍不得离开村子的老人,还有几个没地方去的年轻人。”王婆婆说,“我年纪大了,走不动路,就留在了村里。幸好我这屋子靠山,雾气少些,再加上我每天用艾草熏屋子,倒也没遇到什么危险。”

李山听到这话,心里稍微松了口气——至少村里还有人活着。他又问:“王婆婆,谷主老陈呢?他以前最有主意,难道他也走了?”

提到老陈,王婆婆的眼神暗了下去,叹了口气:“老陈没走。十天前,他说要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药农,去谷深处找浊气源,想办法把浊气堵住。他们走的时候,还跟我保证说,一定会回来的。可现在都过去十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恐怕……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李山心里一紧,老陈是村里最有经验的药农,对谷里的地形了如指掌,连他都没回来,看来谷深处的危险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他看向萧夭,眼神里带着担忧:“姑娘,连老陈都没回来,咱们还要往谷深处走吗?”

萧夭沉默了片刻,看向王婆婆:“王婆婆,您知道老陈他们去的浊气源大概在什么位置吗?还有,那避雾洞在哪里?”

王婆婆想了想,说:“老陈说,浊气源应该在谷最深处的‘黑风崖’附近。那里常年刮着黑风,雾气最浓,以前很少有人去。至于避雾洞,就在村后那座山的半山腰,洞口有棵大松树,很好找。”

萧夭心中有了主意,她看向众人说道:“咱们先去避雾洞,和村里剩下的人会合,了解下谷里最近的详细情况,再做打算。”大家纷纷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