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 > 第200章 烟火人间,各赴前路

萧夭站在玄门大殿中央,望着殿内熟悉的陈设,深吸了一口气。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药草混合的气息。

“诸位长老,”她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历经世事的沉稳,“此行虽未能让母亲真正复活,但她的残魂得以安息,护符也已圆满。往后,她会以另一种方式与我们同在。”

几位长老闻言,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有惋惜,也有释然。为首的长老抚着长须,缓缓点头:“夭儿,你已做得很好。有些事,本就强求不得。你母亲若在天有灵,定会为你骄傲。”

萧夭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殿内,仿佛看到了母亲曾经在这里修行的身影。她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那是母亲留下的遗物,此刻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母亲的玉佩,我想将它留在玄门,作为念想。”

长老们没有异议,接过玉佩,小心翼翼地供奉在大殿的神龛上。

告别了玄门众人,萧夭踏上了返回皇城的路。马车行驶在蜿蜒的山道上,她掀开窗帘,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的艰辛与收获,都将成为她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回到皇城,玄毒司的师兄弟姐妹们早已闻讯等候在门口。看到萧夭归来,人人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纷纷围了上来。

“少主,您可回来了!”

“少主,我们按照您留下的方法,又成功提纯了一种毒草!”

萧夭笑着回应着兄弟姐妹们的热情,走进玄毒司。只见院内晾晒着各种毒草,炼丹房里飘出阵阵药香,一切都井然有序。她走到温室旁,看着里面自己用现代知识改良的新品种毒藤,长势喜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少主,您看这个。”一个药童捧着一个琉璃瓶跑了过来,里面装着一种淡紫色的液体。“这是我们根据您的图谱,用断魂草和凝神草混合提炼的,药效比之前又提升了不少。”

萧夭接过琉璃瓶,仔细观察着里面的液体,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们做得很好。记住,我们研究毒草,不仅是为了制毒,更是为了制药,要让每一种毒草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夭全身心地投入到玄毒司的事务中。她不断改进毒草的提纯方法,将现代的萃取技术与玄门的毒术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她还定期给药童们上课,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明白“毒与药并非对立”的道理。

三日后的早朝,太极殿的铜鹤香炉刚升起第一缕檀香,萧逸辰的身影便踏入了殿门。他穿一身月白常服,领口绣着暗纹莲纹,鬓角的白发在殿中金光下泛着柔和的银光——满朝文武都记得,这位摄政王常年玄色朝服加身,发间虽有风霜,却从未如此直白地露出霜色。

他将摄政王金印放在龙案前,玉印与龙纹相撞,发出清越的响。对着御座上的少年皇帝深深一揖时,衣摆扫过阶下的青苔,带出细微的沙沙声:“臣弟已护陛下亲政,今日特来辞官。”

御座上的皇帝是他一母同胞的兄长,此刻望着他鬓角的霜色,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攥出浅浅的指痕,眼底泛起红意:“皇弟……这江山尚未安稳……”

“陛下难道忘记了吗?”萧逸辰缓缓地抬起头,他那满头的白发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被一层淡淡的金色纱网所笼罩。

那缕晨光透过殿门的缝隙,斜斜地洒在他身上,形成了一道长长的光影,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而孤寂。

他的声音低沉而略带哀伤,似乎在回忆着一段遥远的往事。

“小时候,陛下您总是说,想要和臣弟一起在城外的庄子里种满梅花。那时候,我们一起憧憬着未来,想象着那些梅花盛开的美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梅花的香气所弥漫。”

说到这里,萧逸辰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但那笑容中却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苦涩。

“如今,臣弟只想回到那个庄子里,守着那些梅花,等待着一个月圆之夜。”

他的话语如同潺潺的流水,缓缓地流淌着,带着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

退朝时,朱雀大街的酒旗已被风扬得笔直。萧逸辰走出宫门,正见萧夭和一位侍女站在石阶下,手里的食盒用蓝布裹着,边角渗出淡淡的青梅香。她见他出来便笑着扬手,腕间的银钏撞出清脆的响:“爹爹,我做了您爱吃的梅花糕,用的是王府后山新摘的青梅,酸甜正好。”

父女二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萧逸辰的白发引得挑着担子的货郎驻足,他却毫不在意,只接过女儿递来的糕点。指尖触到温热的食盒时,突然想起十二年前,他也是这样抱着刚满三岁的女儿,在这条街上买过糖画。那时的他还是个人人畏惧的摄政王,却也会把糖画举到女儿头顶的寻常父亲,发间还不见半分白霜。

而千里之外的慕家老宅,慕云深推开慕家老宅那扇朱漆大门时,指腹抚过门板上斑驳的裂纹,像触到了家族沉睡多年的脉搏。门轴“吱呀”一声轻响,惊起檐角几只灰雀,扑棱棱掠过院心那株老梅——他幼时总听族中老人说,这树自慕家立族时便在,百年不曾抽过新枝,此刻却有几点嫩红的芽苞,正怯生生顶破乌黑的枝干。

他肩上的竹篓还沾着玄门后山的晨露,里面除了半篓凝神草,还躺着那卷泛黄的魄部图谱。穿过积灰的天井时,冰蓝色的灵力自指尖漫出,如细雪般拂过廊下的蛛网,又轻轻托起供桌上蒙尘的铜炉。随着灵力流转,供桌中央那方“慕氏宗祠”的金字牌匾渐渐显露出原貌,凹陷的笔画里还残留着前朝的金粉,在穿堂风里闪着细碎的光。

“少主?”几个佝偻着背的老族人从偏房走出,手里还攥着修补了半世的术法工具。他们望着正厅梁柱上重新悬挂的图谱,浑浊的眼睛突然泛起水光——那图谱边角的冰纹,是慕家独有的造物术印记,自上一代家主陨落后,已有三十年未曾现世。

最年长的族老颤巍巍摸向图谱:“您是要……重振慕家?”

慕云深正用灵力烘干卷宗上的潮痕,闻言回头时,冰蓝色的眸子里映着老梅的新绿:“不是重振。”他指尖点过卷宗上记载的“灵枢傀儡术”,那页纸边缘的火灼痕迹,是他父亲当年为护族人留下的伤痕,“祖父曾说,我们慕家的手,既能造护人甲胄,也能铸破阵利刃,从不是为了困守这方院子。”

他将卷宗摊开在祠堂的长案上,灵力注入时,案上散落的铜屑竟自行聚拢,渐渐凝成一只展翅的雀鸟。冰蓝色的灵光在雀鸟羽翼间流转,细看时,每一片羽毛都是用玄铁与灵草纤维混合锻造的——这是他结合玄门术法改良的造物术,比古法更轻便,却保留了护持的灵力。

“您是说……”族老们凑近细看,突然明白了什么,“要把术法传到外面去?”

“不是传出去,是找回来。”慕云深望着窗外老梅的新芽,指尖的灵力轻轻拨动雀鸟的尾羽,让它扑棱棱飞到老梅的枝桠上,“当年父亲用最后的灵力护住这卷秘术时,就不是想让它烂在老宅里。您看这树,把根扎在土里,却要把花开向天上。”

说话间,那只灵雀突然俯冲而下,衔起院角一块废弃的青铜碎片,又飞回案前,将碎片放在卷宗记载“聚灵阵”的页面上。冰蓝色的灵光与青铜相触的刹那,碎片竟化作点点星芒,融入了卷宗的墨迹里。

老族人们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年少时曾跟着父辈,在江南的兵器坊里,用慕家术法为戍边的玄甲军锻造灵甲。那时的慕家,从不是困在深山老宅的匠人,而是让术法在人间烟火里发光的手艺人。

慕云深将灵雀收回掌心,化作一枚冰蓝色的令牌:“从今日起,打开西院的锻造坊。”他将令牌递给族老,令牌上的雀鸟纹路在阳光下流转,“让孩子们学新术法,也教他们辨认凡间的矿石——造物的真谛,从来不是死守古法,是让每一份手艺,都能接住当下的日子。”

午后的阳光穿过祠堂的窗棂,照在卷宗上“护世”二字上。老梅的新枝在风中轻摇,将影子投在慕云深的衣摆,像给那片冰蓝色的灵力,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