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僵尸:茅山小师弟,任婷婷坏掉了 > 第282章 违者次日不得取火

没有喧嚣,没有嘈杂,只有压抑的呼吸声和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葛兰带领着村民们围坐在村口的露天火堆旁。

他们手中紧握着火镰和燧石,眼神坚定,却无一人抬头望天。

他们不再等待神明的启示,而是选择将希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韩十三站在一旁,神情专注地监测着地脉的波动。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游匠,他对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有着敏锐的感知。

他发现,随着时间的临近,大地深处的能量流动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规律性——如同心脏的跳动,与人群的呼吸同步。

“火认得主人了。”韩十三的声音很低,只有站在他身边的阿朵才能听到。

阿朵微微点了点头

“铛——”

一声清脆的锣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那是小满敲响的。

她站在村口的高坡上,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着手中的木槌。

锣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划火声此起彼伏,火星迸溅如星雨般洒落,瞬间点燃了堆积在柴堆上的干草。

火焰腾起,没有青金色的光芒,没有神明的幻影,只有最朴素的橙红色光芒,照亮了每一张充满希望的脸庞。

就在这一刻,西岭七个村子的灶膛同时颤动起来。

灶膛里的灰烬开始自动聚拢,缓缓地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鸡影。

这些鸡影只有巴掌大小,浑身灰扑扑的,看起来有些滑稽。

它们在屋子里欢快地跳跃着,有的啄了啄熟睡孩童的鼻尖,有的蹭了蹭老人的手心,最后,它们齐齐望向东方,振翅消散在夜空中。

“我不是神……我是你们舍不得忘的那个吵闹鬼。”

一句稚嫩的话语在空中回荡,带着一丝调皮和怀念,久久不散。

天光渐明,朝阳未现,可大地已亮。

小满站在高坡上,……天光渐明,朝阳未现,可大地已亮。

小满站在高坡上,望着万家灯火汇成银纱般的炊烟,轻声道:“这次没人喊,可我们都醒了。”

而在遥远极北,顾一白旧居遗址上,那朵长久不灭的青金火花终于熄灭,化作一缕轻烟,随风南去。

风过林梢,仿佛万千细语低和——这一次,不是谁劈开了黑暗,是人间自己,学会了发光。

可这光,真的够亮吗?

清源村头的古井边,大蛊师缓缓收回探入井中的干枯手臂,指尖残留着一丝冰冷的湿意。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令人不安的光芒。

“有趣,真是有趣……”大蛊师低声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个诡异的弧度,“没有了神明的血祭,便想要自立吗?那就让我看看,你们这群蝼蚁,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他抬起头,望向南方,那里隐约可见南岭七村升腾起的炊烟。

“不过,凤种的气息,倒是越来越浓郁了……吴龙,你可要抓紧时间了,别让老夫失望啊。”说完,他转过身,佝偻着身躯,一步一步地消失在晨曦之中,只留下井中倒映着他那张阴森可怖的脸庞。

“长老,您这是……”

“嘘……噤声。”

“第一火祭”后的第三天,南岭七村沐浴在一种虚假的安宁之中。

每天,袅袅炊烟升起,象征着生活的延续;夜晚,火塘里火焰摇曳,驱散着无形的恐惧。

村民们不再对着虚无缥缈的神明祈祷,孩子们也摆脱了梦游的困扰,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甚至比过去更加美好。

然而,韩十三,这个独眼的游匠,却敏锐地察觉到这份平静之下隐藏的异样。

他肩上扛着工具箱,穿梭在村落间,仔细巡检着每一处火脉。

他发现,有些老屋的灶基明明没有点火,地底下却持续释放着微弱的热流。

那热度并不高,却真实存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下面缓缓地呼吸着。

韩十三停下脚步,眉头紧锁。这不正常。完全不符合逻辑。

他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古老的磁石罗盘,小心翼翼地放在灶基之上。

罗盘的指针微微颤动着,然后,开始缓缓转动,最终,指向了村外那片荒凉的乱葬岗。

那里,埋葬着三百年前第一批被献祭的“钟母”。

夜幕降临,村庄陷入一片寂静。

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宁静。

小满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她起身,披上一件单薄的外衣,准备去屋外透透气。

当她路过一间废弃的空屋时,突然听到从灶台里传来一阵细微的抽泣声。

“谁?”小满的心跳猛然加速,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她壮着胆子靠近灶台,屏住呼吸,仔细倾听。

那声音时断时续,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但确实是从灶膛里传来的。

“喵呜……”小满试图安慰自己,也许是野猫跑进去了。

她小心翼翼地扒开灶膛里的灰烬,想要看个究竟。

灰烬之下,是一层薄霜般的结晶,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芒。

小满伸出手,轻轻触摸了一下那层结晶。

“嘶——”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涌上她的指尖,仿佛触碰到了千年寒冰。

与此同时,她的耳边响起一个孩子的声音,稚嫩而凄凉:“娘……我冷。”

小满吓得魂飞魄散,尖叫一声,连滚带爬地逃离了空屋。

她的脸色惨白,浑身颤抖,仿佛见到了什么恐怖的怪物。

第二天一大早,小满就找到了葛兰,结结巴巴地讲述了昨晚的遭遇。

“葛兰姐,我……我昨晚听到有孩子在灶台里哭,还说冷……”

葛兰听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嘲笑她胡说八道,而是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问道:“你确定你没有听错?那声音听起来像谁?”

“像……像个小孩子,很可怜……”

葛兰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走,带我去看看。”

两人带着几个壮年村民,一起来到了那间空屋。

葛兰仔细检查了灶台,发现灶膛里的灰烬确实有些异样,似乎被人动过。

“挖开这里!”葛兰指着灶基,沉声说道。

村民们抡起锄头,开始挖掘。

泥土飞溅,灰尘弥漫,很快,一个深坑出现在众人面前。

挖了许久,却什么也没挖到,只有一些碎砖瓦砾和泥土。

就在大家感到失望的时候,一个村民突然惊呼道:“葛兰姐,你看这是什么!”

他从泥土里捡起一块烧裂的陶片,递给葛兰。

葛兰接过陶片,仔细端详。

那陶片表面焦黑,布满了裂纹,但隐约可以辨认出一个模糊的图案——那是一张稚嫩的脸庞,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葛兰的身体猛然一震,手中的陶片险些掉落在地上。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妹妹……是我的妹妹……”葛兰的声音颤抖着,几乎无法成句。

她猛然跪倒在地,双手紧紧地抱着那块烧裂的陶片,失声痛哭起来。

原来,陶片上浮现出的,是她幼年走失的妹妹的脸。

她的妹妹五岁时溺水身亡,这件事一直是她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

但是,她从未对外人提起过这件事,甚至连父母都不曾说过。

为什么,为什么这块陶片上会出现妹妹的脸?

那个在灶台里哭泣的孩子,又是谁?

一连串的疑问涌上葛兰的心头,让她感到无比的恐惧和困惑。

阿朵得知此事后,立刻召集了村里的主要人物,包括葛兰、韩十三、陈九斤等人,来到村头的古井旁。

“诸位,”阿朵环顾四周,神情严肃地说道,“最近村里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了。灶台异响,地脉异常,这些都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某种力量正在复苏的征兆。”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韩十三,把所有出现异常灶灰都集中起来。”

韩十三立刻行动,将村民们收集来的灶灰全部倒入一口巨大的铜鼎之中。

阿朵又从怀中取出一块黑色的铁片,那铁片表面布满了奇异的纹路,散发着淡淡的寒光。

“这是锻魂铁片,可以引燃地脉中的残余意念。”阿朵解释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有些惊悚,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她将锻魂铁片放入铜鼎之中。

“轰——”

一声闷响,铜鼎中的灶灰突然燃烧起来,火焰瞬间升腾而起,将周围的空气都扭曲了。

在火焰的映照下,铜鼎的内壁上浮现出无数重叠的影像。

那些影像如同走马灯一般,快速闪过,令人眼花缭乱。

有母亲温柔地哄睡着怀中的婴孩,轻声哼唱着摇篮曲;有孤独的老人默默地守在火塘边,独自一人喃喃自语;也有年幼的孩童蜷缩在阴暗的墙角,无助地低声啜泣……

那些影像,都是村民们曾经经历过的,被遗忘在记忆深处的往事。

阿朵闭上眼睛,仔细辨听着火焰中传来的声音。

那声音嘈杂而混乱,充满了悲伤、恐惧、和绝望。

突然,她猛地睁开眼睛,目光如炬,仿佛洞穿了一切。

“我知道了,”阿朵沉声说道,“这不是残碑作祟……是人心,是人心把过去的苦,当成了现在的暖。”

她指着那些出现异响的家庭,说道:“凡是出现异常的家庭,都是家中长期无人说话、亲情断裂之地。是他们对过去苦难的执念,吸引了地脉中残余的意念,才导致了这些怪事的发生。”

“那我们该怎么办?”葛兰焦急地问道。

“斩断联系。”阿朵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们要斩断人心对过去的依赖,让地脉中的意念彻底消散。”

阿朵随即宣布了一项名为“暖灶令”的法令:每户人家必须在睡前围坐在灶边,至少讲述一段真实的家庭往事,不准沉默,不准敷衍。

违者次日不得取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