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87章 跨洋的粮仓与隐秘的金库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第87章 跨洋的粮仓与隐秘的金库

作者:石不语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6:04:25

命令如同投入深水的巨石,瞬间激活了科斯塔集团这艘庞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两场跨越重洋的豪赌,在风暴的呼啸中悄然拉开帷幕。

粮食航线:从“美国滞销”到“欧洲刚需”。美国,芝加哥。寒风卷起密歇根湖的湿冷,也卷走了市场的最后一丝暖意。巨大的谷物交易所内,气氛压抑绝望。农场主们面色灰败,看着报价板上不断刷新的、刺眼的红色数字——小麦价格已跌至每蒲式耳0.8美元,仅为1856年高点时的零头!堆积如山的粮食无人问津,铁路瘫痪,运不出去就是烂在地里的命运。

就在这时,一群操着流利英语、带着明显地中海口音、行事干练低调的陌生人出现了。领头的是西尔维奥·马尔凯蒂亲自挑选的心腹干将,恩佐。他们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找到几家最大的、濒临破产的谷物中间商。

“科斯塔航运贸易公司,现金采购。”恩佐言简意赅,将装满伦敦巴林银行见票即付汇票的皮箱放在桌上,“小麦、玉米,有多少要多少。价格,”他报出一个数字,比当前市场价略高一点,但远低于成本价,“但附加条件:Fob(离岸价),我方负责运输;分期付款,30%定金,余款见提单副本支付;以及……不可抗力条款。”

绝望中的中间商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哪还有心思细究条款?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签订了合同。当有中间商试图抬价或质疑“不可抗力条款”,恩佐团队展示更强硬手腕(如暗示有竞争对手也在接触,或直接亮出部分现金震慑)。科斯塔的采购团队如同高效的蝗虫,以惊人的速度在芝加哥、圣路易斯等粮食产区扫货。满载谷物的驳船开始源源不断地驶向纽约港。

纽约港,混乱不堪。恐慌导致航运需求锐减,大量货轮闲置,船主们愁眉苦脸。朱塞佩·马拉泰斯塔亲自坐镇“海神号”。这位脸上带着刀疤的凶悍船长,此刻却展现出精明的商人本色。

“伙计们!”他对着几家大船运公司的代表,咧嘴一笑,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齿,“现在这行情,你们的船闲着也是生锈!科斯塔公司包船!纽约到热那亚,满载谷物!运费,”他报出一个让船主们倒吸一口凉气的超低价格,“只有平时七成!但条件:航速优先,安全第一!额外安保费用我们出!干不干?”

面对几乎是唯一的大单和现金,船主们咬牙接受了这趁火打劫般的价格。“海神号”打头,数艘被科斯塔租用或合作的远洋货轮,如同饥饿的巨鲸,开始贪婪地吞食着堆积在纽约港码头、标有科斯塔标记的粮食麻袋。它们升起风帆,喷吐着浓烟,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波涛汹涌、却也因同行稀少而显得“空旷”许多的大西洋航道。危机导致的海运价格洼地,被朱塞佩利用到了极致。

数周后,当第一艘满载美国廉价小麦的科斯塔货轮鸣响汽笛,缓缓驶入热那亚港时,整个北意大利的粮食市场为之震动。

西尔维奥早已严阵以待。他手中的情报网络清晰地显示着欧洲各地的粮价:法国因阿尔及利亚供应不稳而粮价微涨;奥匈帝国部分省份开始出现抢购;而撒丁王国及北意其他邦国,歉收的阴影和恐慌情绪正在蔓延。

科斯塔集团没有直接零售,而是精准地将粮食拆包、分装,以“稳定供应、缓解粮荒”的名义,高价(但仍低于欧洲恐慌性抢购价)批量出售给:

1.撒丁王国政府储备库(亚历山德罗作为次长,促成了这笔“保障民生”的官方采购,名利双收)。

2.法国南部大型粮商(利用《复兴报》渲染的欧洲粮荒信息,轻松找到买家)。

3.奥匈帝国北部工业城市供应商(通过隐秘渠道,避开政治敏感)。

4.托斯卡纳、帕尔马的贵族粮商(为后续的“绿色通道”谈判铺垫)。

每一笔交易,都完美地吃尽了“产地恐慌低价 海运成本洼地 欧洲刚性需求溢价”的三重红利!利润率正如亚历山德罗所料,轻松突破60%!科斯塔集团的资金流如同注入强心针,在危机中逆势膨胀。

债券迷宫:匿名的金库。与此同时,在更为隐秘的金融世界里,另一场无声的掠夺也在进行。

伦敦金融城,巴林银行一间私密的会客室。莱昂纳多·巴尔迪化名“路易吉·曼弗雷迪”,一位低调的“意大利贵族财产管理人”。他面前坐着巴林银行一位高级经理。

“曼弗雷迪先生,您确定在这个时间点,还要增持……美国铁路债券?”经理的眉头紧锁,仿佛在听一个天方夜谭,“恕我直言,那几乎是……”

“废纸,对吗?”莱昂纳多打断他,声音平淡无波,带着一种贵族式的矜持和不容置疑,“这正是我的委托人看中的。危机总会过去,美利坚的潜力毋庸置疑。我的委托人认为,现在是‘价值投资’的绝佳时机。当然,”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精明的算计,“鉴于当前的市场……恐慌情绪,我们认为报价,至少应该比上一个交易日,再低15%。”

类似的场景,在巴黎罗斯柴尔德银行的意大利分支、以及几家与科斯塔有隐秘联系的欧洲投行中反复上演。莱昂纳多如同最高明的操盘手,指挥着多个精心构建、层层嵌套的“意大利贵族信托”,通过不同的渠道,以匿名的方式,如同幽灵般在美国债券市场的废墟上穿行。

他严格遵循亚历山德罗的指令:

目标精准:只瞄准具有长期战略价值、破产风险相对较低的铁路公司债券,尤其是那些涉及横贯大陆铁路计划的早期债权。伊利铁路、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债券成为主要猎物。

分散隐蔽:单个信托的收购量严格控制,绝不引起市场注意。通过多家银行分散操作,资金来源也经过多重伪装。

压价无情:充分利用欧洲资本对美国资产的极端恐慌和厌恶,将收购价格死死压在35-40美元(面值100美元)的区间,甚至更低。

一张张代表着美国铁路公司沉重债务、此刻却被视为废纸的债券凭证,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汇入那些神秘的“意大利贵族信托”名下,最终流入由莱昂纳多绝对掌控的、位于瑞士的秘密金库。这是一场对恐慌的极致利用,一场在废墟上构建未来金山的隐秘行动。

政治的破冰:危机中的“绿色通道”。就在粮食船队穿梭大洋、债券幽灵暗中吸筹的同时,亚历山德罗在政治战线发起的攻势,也借着危机的“东风”,取得了关键突破。

托斯卡纳大公国,佛罗伦萨,美第奇宫,气氛凝重。托斯卡纳大公看着手中那份盖着撒丁王国部委大印、措辞恳切却暗含压力的“紧急协商邀请函”,又听着财政大臣汇报国内粮价开始不稳、商人抱怨运输不畅的消息,眉头紧锁。

“撒丁人……倒是会挑时候。”大公沉吟着。科斯塔集团“恰好”运抵热那亚、并“慷慨”表示可以优先供应托斯卡纳(当然价格不菲)的美国粮食,成了最有力的敲门砖。信中提出的“危机时期基础物资优先流通绿色通道”,暂时搁置关税争议,保障粮食、煤炭等生命线畅通,在生存压力面前,显得无比务实和诱人。

帕尔马、摩德纳等小邦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恐慌情绪和对物资的渴望,压倒了顽固的地方保护主义。

在亚历山德罗派出的特使(由西尔维奥亲自担任,携带粮食样品和“合作”方案)的积极斡旋下,在加富尔首相默许的外交压力下,一份名为《北意大利地区危机时期基础物资优先流通与简化通关临时协定》的协议,在热那亚港由各邦代表紧急签署。

当然所有谈判都少不了拉锯,托斯卡纳大公和帕尔马公爵提出不少附加条件(如要求更多粮食配额等),西尔维奥需要在亚历山德罗授意下灵活应对,做出有限让步,协议才能快速签署。

虽然只是临时性的、范围有限的协议,但这标志着北意诸邦之间森严的关税壁垒,第一次被“危机互助”的名义撕开了一道口子!货物(尤其是粮食、煤炭)在签署国之间的流动获得了优先权和通关便利。亚历山德罗在协议签署仪式上作为撒丁王国次长发表讲话,将之誉为“北意大利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这道“绿色通道”,不仅暂时缓解了部分物资压力,更成为亚历山德罗和加富尔未来推动全面关税同盟最有力的先例和支点。政治的齿轮,在经济的惊雷与粮食的诱惑下,被艰难却坚定地撬动了。

热那亚港,科斯塔集团总部顶层。亚历山德罗俯瞰着繁忙的港口,一艘艘悬挂科斯塔旗帜、吃水极深的货轮正在卸下金黄的美国谷物。他手中把玩着一份莱昂纳多从瑞士发回的加密简报,上面罗列着那些以废纸价格购入、此刻静静躺在金库中的美国铁路债券清单。

大西洋彼岸的惊雷,带来的不仅是毁灭。对于洞察先机、敢于豪赌的掠食者而言,这惊雷,是冲锋的号角,是收割的镰刀,更是铸造更庞大帝国基业的……第一块奠基石。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属于胜利者的弧度。风暴,还在继续,但他已稳稳立于浪潮之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