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76章 保障法:冰冷的和平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第76章 保障法:冰冷的和平

作者:石不语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6:04:25

罗马城的狂欢仍在继续,绿白红三色旗几乎插满了每一条街道的窗口,欢呼声浪仿佛要掀翻这座永恒之城的古老穹顶。然而,仅仅隔着一条台伯河,在梵蒂冈的高墙之内,气氛却如同极地冰封,死寂、凝重,弥漫着无以复加的悲愤与冰冷的敌意。

教皇庇护九世,这位年事已高、性情固执且在此刻深感被上帝和世人共同背叛的老人,自意大利军队跨过庇亚门的那一刻起,便彻底断绝了与外部世俗世界的一切友好往来。他召回了所有派往意大利境内的代表,将自己严密地封闭在梵蒂冈宫殿的深处。通过一份由枢机主教团联署、措辞严厉到极致的通谕,他向全世界发出了自己的怒吼。

通谕中,他痛斥意大利王国的行为是“亵渎神圣的掠夺”、“撒旦的胜利”,是“对基督在世代表的公然绑架”。他宣布自己从此成为“梵蒂冈的囚徒”,以此控诉这“骇人听闻的暴行”。他发誓绝不踏出梵蒂冈一步,也绝不再给予“篡位者”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任何宗教意义上的认可——那传统的“宗座祝福”永远消失了。最严厉的是,他宣布开除国王和首相亚历山德罗·科斯塔的教籍,尽管在政治意义上,这道谕令已不如中世纪时那般具有毁灭性,但其象征性的诅咒力量,依然在全球十亿天主教徒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梵蒂冈成了一座自我封闭的孤岛,里面充斥着祷告、悲叹和一种绝不妥协的决绝。

站在奎里纳莱宫(已被定为新的王宫和政府所在地)的办公室窗前,亚历山德罗·科斯塔能够清晰地望见不远处圣彼得大教堂那宏伟的穹顶。军事上的胜利是干净利落的,但他深知,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一个充满敌意、且能调动全球性宗教力量的教皇,是刚刚统一的意大利在国际舞台和国内稳定方面一个巨大的、持续的负资产和隐患。这种尖锐的对立绝不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必须被尽快纳入一个可控的、法理的框架之内。

“我们不能让世界认为意大利是一个依靠武力迫害信仰、掠夺教产的野蛮国家。”亚历山德罗在内阁紧急会议上,对核心成员们说道,语气冷静而务实,“我们必须主动出手,给全球天主教界一个看似合理的交代,更重要的是,给我们自己一个管理罗马、处理教廷关系的法律依据。我们需要一部法律,来界定这种前所未有的、畸形的政教关系。”

他授意司法大臣菲诺基亚罗伯爵,以内阁的名义,以最快速度起草了一份《教皇及其圣座保障法》(简称《保障法》)草案,并立即提交给正在适应新环境的罗马议会审议。

草案内容一经公布,立刻在议会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激烈辩论,其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以往任何关于经济或军事的议题。

保守派和虔诚的天主教议员(尽管人数不多,但声音尖利)激烈反对:“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我们光明正大地收回了自古属于意大利的罗马,为什么还要像进贡一样,承认那个失败者拥有‘主权’?还要用纳税人的钱给他巨额年金?这是胜利者的屈膝。”

另一极,激进左派和强硬统一派同样极度不满:“太过妥协,太过软弱。教廷已经失去了世俗权力,成了瓮中之鳖,凭什么还享受如此超然的特权和巨额供养?我们应该趁机彻底清算教产,将教会完全置于国家法律和管理之下,实现真正的政教分离。”

以亚历山德罗为首的主流务实派则力主通过。亚历山德罗亲自走上议席,进行了一场冷静而极具说服力的演讲:“先生们,请清醒一点。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失去了领土的世俗君主,他是全球亿万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武力可以占领城墙,但无法征服人心,更无法熄灭信仰。我们的目标不是毁灭天主教,而是构建一个现代的、世俗的意大利国家。《保障法》不是屈辱,它是智慧和实力的体现,是用法律和金钱换取实质稳定和国际理解。”

他逐条剖析法案的深层目的:“第一,它向世界宣告:意大利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教皇的宗教权威在其狭小领域内(梵蒂冈)将得到绝对保障,他依然是圣彼得的继承者——这安抚了全球信徒。

第二,承认教皇在梵蒂冈境内享有‘主权’和人身不可侵犯权,实质上是将他的活动范围和法律地位固定化、无害化,解决了‘囚徒’这个煽情称号带来的道德困境,把他圈定在一个精致的‘笼子’里。

第三,巨额年金(每年322.5万里拉)看似高昂,但这是为我们终结教皇国千年统治支付的‘补偿金’,买断的是他未来以‘贫困’为由向国际天主教界求援、制造事端的可能性,显示的是王国的‘慷慨’与‘负责’。

第四,保障其通讯和外交使节权利,维护其宗教职能,则是为了减少国际行政运作的麻烦。

而这一切的交换条件是什么?”亚历山德罗声音陡然提升,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是教皇国世俗统治的永久、法律上的终结。教廷必须,也只能在这个法律划定的范围内行使其权力。这不是谈判,先生们,这是胜利者单方面制定的游戏规则,是为了国家最高利益而采取的主动、理性的措施。”

经过数周异常激烈的争吵、个别条款的微调和政治妥协,在亚历山德罗的强力推动和统一党的多数席位优势下,《教皇保障法》最终在议会获得通过。

法律文本被精心装裱,由一位高级特使正式送往梵蒂冈。结果毫无悬念,庇护九世教皇甚至拒绝亲自接见来使。梵蒂冈发表声明,措辞冰冷地拒绝这份“邪恶的、无效的、不道德的”礼物,谴责其是对神的亵渎,宣称教皇绝不接受一分一厘的“亵渎之金”,也绝不会承认意大利对罗马的主权。他坚持其“囚徒”身份,将其作为对抗意大利“暴政”的永久象征。

亚历山德罗得知回应后,只是面无表情地对菲诺基亚罗说:“意料之中。法律既已生效,执行即可。”于是,一种奇特的、冰冷的僵局形成了。意大利政府单方面按照《保障法》规定,将第一笔巨额年金拨付至一个指定的、由教廷低级事务官管理的银行账户(而教廷官方则对外宣称“分文未动”);意大利警察和士兵尊重那条无形的边界,绝不踏入梵蒂冈一步,但也严密监视着其进出的一切人员;教皇依旧可以自由地向全球发布通谕、任命主教,但他在意大利境内的所有世俗管辖权彻底化为乌有。

《保障法》未能获得教廷的承认,但它成功地为意大利处理与教廷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清晰、看似“文明”的法律框架,极大地缓解了来自法国、奥地利等天主教国家的国际压力,也使得国内众多虔诚信徒(尤其是南方)的激烈情绪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疏解和安抚。它像一道精心构建的冰冷堤坝,将汹涌的宗教冲突约束在一条虽不友好但至少可控的河道内。

这是一种没有和平的和平,一种充满持续敌意的强制性共存。亚历山德罗明白,与教廷的真正和解或许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但眼下,这部法律已经完成了其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刚刚完成统一、百废待兴的意大利,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国际舆论空间和内部缓冲期,让他能够将宝贵的精力,重新投入到更紧迫的国内建设与外部机遇的捕捉之中。罗马的归属权问题,在法律和事实上,都已尘埃落定。剩下的,唯有交给时间,去慢慢融化那从梵蒂冈高墙内不断散发出的、刺骨的寒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