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70章 共管与等待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第70章 共管与等待

作者:石不语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6:04:25

突尼斯市的帕夏宫殿旁,一栋新挂牌的欧式建筑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地中海的闷湿夏日。由英、法、意三国主导的“国际财政调查团”便设立于此,它像一个嫁接在突尼斯羸弱躯体上的异化心脏,开始强力搏动,将冰冷的“秩序”泵入这个北非国家的每一根血管。

正如都灵所预料,法国凭借其压倒性的债权份额(占据突尼斯外债近六成)和地理上的传统优势,毫无悬念地攫取了主导权。海关总税务司——掌控着突尼斯最大财源的钥匙,由一位神情倨傲的法国财政专家担任;财政总监的职位同样落入法方囊中。表面上,所有重大决策需经三国代表协商一致,但流程很快演变为法方提出方案,意、英代表提出异议或修改,最终方案却总需送到法国总领事馆“征询意见”,而那位总领事的印章,几乎成了唯一的通行证。意大利代表蒙特斯奎奥伯爵和英国代表汤普森爵士,更多时候只能扮演着无奈的监督者和制衡者,他们的抗议和修正意见,常常淹没在法国人彬彬有礼却寸步不让的强硬之中。

调查团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名为“财政整顿”,实为经济殖民接管的严厉措施:1.债务重组的铁钳:将突尼斯贝伊政府积欠的各色高利贷债务整合为统一的“国际债券”,年利率被强制压至5%。这看似减轻了负担,实则是更精密的绞索——条件是以突尼斯宝贵的磷酸盐矿开采权、以及大片肥沃的国有土地作为抵押品。一旦未来出现任何偿付问题,这些战略命脉将毫不意外地直接落入主要债权人法国的手中。

2.财政紧缩的绞索:强令突尼斯政府大幅削减开支,裁撤了大量被视为冗余的行政机构和旧式军队,导致成千上万的本地官员和士兵瞬间失业,社会不满情绪如同地下暗火般滋生。来自法、意、英的审计团队进驻各个政府部门,监控每一笔细微的收支,突尼斯彻底丧失了财政自主权,每一分钱的使用都需看外国人的脸色。

3.经济殖民化的蓝图:调查团强行规定突尼斯经济重心转向单一经济作物——棉花和橄榄油的扩大生产与出口,以赚取硬通货偿还债务。这导致粮食种植面积锐减,埋下饥荒的隐患,同时无情地摧垮了突尼斯本土刚刚萌芽、本就脆弱的纺织、手工业,使其彻底沦为欧洲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每周,厚厚的报告都会从突尼斯市加密送抵都灵首相府殖民大臣列蒂的办公室。翻阅着这些文件,列蒂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欺人太甚,法国佬这是把我们当傻子糊弄。”列蒂终于忍不住,在内阁小型会议上将报告摔在桌上,“他们用经济和法律这套更‘文明’的缰绳,比直接军事占领更阴险、更有效地勒紧了突尼斯的脖子。我们拼力争取来的所谓‘共管’,到头来只是看着他们吃肉,我们连喝口汤都得看他们心情。”他指的是意方经过艰难谈判,才获得的突尼斯南部一个次要海关的控制权以及部分磷酸盐矿的优先购买权,与法国的收获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外交大臣蒙特贝罗子爵虽然面色同样凝重,却保持着相对的冷静:“冷静点,列蒂。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恰恰相反,目前的局面证明了我们当初强行介入共管的策略是正确的。如果不是我们联合英国奋力争取,现在突尼斯就已经是法国砧板上的一块肉,我们连站在厨房里闻香味的资格都没有。现在,虽然我们地位次要,但至少我们在场。我们能看清法国人的每一步动作,能给他们制造麻烦,能收集情报。我们争取到的那个海关和矿产优先权,就是钉进去的楔子,是未来行动的跳板。”

亚历山德罗的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目光扫过两位大臣,最终停留在巨大的地中海地图上突尼斯的位置。“蒙特贝罗说得对。”他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先生们,继续忍耐。冲动是魔鬼,现在和法国撕破脸,正中拿破仑三世下怀。这场共管,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观察所和预习课堂。”

他下达指令:“命令我们在调查团内的代表,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所有能收集到的情报:突尼斯的详细地图、海岸水文资料、内陆部落的分布与倾向、法国人的人员配置与运作流程、他们的弱点……所有这些信息,分门别类,立刻送回国内,交给总参谋部归档分析,不断细化、完善我们的应急计划。”他转向一直沉默的罗西将军和海军司令:“军事准备一刻也不能放松。陆军挑选精锐部队,寻找与突尼斯海岸地形相似之处,进行高强度、实战化的登陆与野外作战演习。海军,运输舰队的编组、护航预案、后勤补给线模拟,我要你们反复推演,直到烂熟于心。我们要确保,当时机来临——无论这时机何时到来——我们的军队都能像最锋利的拜占庭匕首,精准、迅速地直刺目标心脏,一击必中。”

与此同时,亚历山德罗命令商务部和殖民部,加倍执行经济渗透计划。

以科斯塔集团为首的意大利企业,立刻利用那点珍贵的矿产优先购买权,派出大批地质勘探人员,以考察为名,深入突尼斯南部,悄悄圈定富矿脉,建立前哨站。

更多的意大利移民(主要是与突尼斯隔海相望的西里西岛和撒丁岛贫民),在政府暗中补贴和鼓励下,乘坐定期班轮涌入突尼斯。他们以低廉价格购买土地,开辟葡萄园、橄榄园,或在沿海城镇经营旅馆、商店,逐渐控制了一些地区的零售网络和基层经济。

悬挂意大利国旗的商船明显增加了前往突尼斯港口的班次,廉价的意大利工业品(如煤油灯、纺织品、农具)开始冲击法国商品的市场。

这些行动虽规模尚小,却如无声的涓流,持续渗透着突尼斯的社会经济肌理,与法国势力形成了悄然的竞争,也为未来任何可能的政治或军事行动,悄然铺垫着社会基础。

外交上,亚历山德罗指示蒙特贝罗,继续与英国保持密切沟通,不断强调法国在共管体系内的独断专行和破坏“公平原则”,巩固英意在地中海遏制法国霸权的默契。同时,他也没有忘记遥远的普鲁士。通过加密信使,他与俾斯麦保持着定期的书信往来,言语间总会“不经意”地提及法国在地中海的“扩张野心”及其对欧洲大陆均势的“潜在破坏性”,巧妙地强化着柏林对巴黎的警惕与牵制。

整个1869年的下半年,突尼斯表面上处于国际共管带来的“财政秩序”之下,实则暗流汹涌。法国人享受着主导者的红利,却也时刻感受到身旁意大利人和英国人那审视与制衡的目光,以及突尼斯当地人日益积累的怨恨与反抗情绪。意大利则像一位极具耐心的猎人,一边舔舐着被迫退让的屈辱伤口,一边在暗处默默磨砺着爪牙,锐利的目光紧盯着眼前的猎物,更时刻眺望着北方欧洲大陆的天空,等待那一声注定要炸响的惊雷。

夜深人静时,亚历山德罗在日记中再次写下:“等待是世间最痛苦的煎熬,尤其当宿敌就在你眼前耀武扬威。但我深知,唯有忍耐方能成就大业。俾斯麦在等待他的时机,我也在等待我的。突尼斯注定将成为意大利冠冕上最耀眼的地中海明珠,今日这屈辱的‘共管’,不过是盛宴开启前令人烦躁的延迟。法兰西,你今日的每一次嚣张,都在为明日的崩溃累积仇恨与阻力。北方的乌云正在急速汇聚,当闪电终于劈开欧陆的天幕,那便是我意大利之剑出鞘,斩断枷锁,夺取阳光下应许之地的时刻。”

他合上日记本,目光再次越过阿尔卑斯山的皑皑雪峰,投向了巴黎和柏林的方向。他无比清醒地认识到,决定突尼斯乃至意大利最终命运的钥匙,从来就不在突尼斯的海岸线上,而在于欧洲大陆心脏地带那场即将到来的巨人碰撞。他所要做的一切,就是继续隐忍,继续壮大,将刀锋磨至最利,然后,等待那一声注定将改变世界格局的——惊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