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29章 钢铁的脊梁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第29章 钢铁的脊梁

作者:石不语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6:04:25

都灵首相府的书房内,壁炉里的柴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亚历山德罗眉宇间的那份凝重。窗外是二月的寒霜,而摊开在他面前的,是刚刚出炉的《1861年意大利王国工业发展报告》。这份由新成立的中央统计局汇编的文件,用冰冷的数字勾勒出新生意大利工业稚嫩的轮廓。

报告像一幅色彩不均的画卷。轻工业板块,尤其是依托于北方传统优势的丝绸纺织业,在统一市场取消内部关税的刺激下,呈现出蓬勃的生机。都灵、米兰、佛罗伦萨等地,中小型纺织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器轰鸣,订单不断,出口额稳步上升。这是市场整合带来的红利,令人欣慰。

然而,翻到重工业部分,画卷的色彩瞬间黯淡下来。报告用词谨慎,但结论清晰得刺眼:基础薄弱,发展缓慢,高度依赖单一主体——科斯塔集团。

“钢铁产量…不足法国十分之一,且多为低质生铁,熟铁和钢材严重依赖进口…”

“机械制造…仅有零星几家小厂能仿制简单农具和纺织机械,核心部件如蒸汽机、精密机床几乎全靠进口…”

“化工…起步阶段,除科斯塔化工厂的化肥和染料初具规模,其余领域近乎空白…”

“造船…大型船坞匮乏,仅能维修和建造小型木壳商船,铁甲舰?纸上谈兵…”

报告末尾的分析更是一针见血:“…重工业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门槛高,民间资本普遍观望。若无强力引导和国家资本参与,或特定大型企业(如科斯塔集团)持续投入,此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

亚历山德罗的手指重重敲在“高度依赖单一主体”那几个字上。他走到巨大的意大利地图前,目光扫过标注着矿产资源的皮埃蒙特、托斯卡纳和厄尔巴岛。资源不是没有,缺的是将它们转化为国家力量的熔炉和铁砧。五年计划的“初级工业扶持”政策(关税保护、贷款)像细雨,滋润了轻工业的幼苗,却无法浇灌重工业这片干涸的荒漠。

“不能等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意大利需要钢铁的脊梁,需要机械的筋骨,需要化工的血液,需要造船的臂膀。没有这些,所谓的“地中海强国”就是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任何风浪。科斯塔集团,这个由他一手缔造、与国家命运深度绑定的庞然大物,必须承担起更重的责任,成为点燃意大利重工业燎原之火的火种。

他按铃唤来秘书:“通知科斯塔集团董事会核心成员,明天下午5点,集团总部顶层战略会议室,关于重工业投资发展紧急会议,相关部门人员参会。”

竖日,热那亚科斯塔集团总部顶层。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忙的都灵港,室内气氛却严肃异常。集团总裁乔瓦尼·罗西尼,财务总监安东尼奥(亚历山德罗最信任的商业执行者)、财务总监安东尼奥、银行行长莱昂纳多·巴尔迪、负责机械制造的恩里科·博塔、化工负责人路易吉·康蒂、钢铁厂负责人文森特·托马斯、造船厂负责人托马索·斯帕诺以及助理埃利奥·卡斯特拉尼等悉数在座。

亚历山德罗没有寒暄,直接将那份工业报告的核心数据投影(或用大型图表展示)出来,开门见山:“先生们,这就是王国工业的现状。轻纺繁荣,值得高兴。但重工羸弱,令人警醒。没有强大的重工业,科斯塔集团就是无根之萍,意大利王国就是泥足巨人。五年计划的核心目标之一——为未来打基础——正面临严峻挑战。”

他目光扫过在座的高管,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集团必须立刻调整战略重心,带头扩大对核心重工业领域的投资。这不是请求,是命令,是关乎集团和国家未来的必然选择。”

他走到战略图板前,拿起炭笔(或指挥棒),开始勾勒未来的钢铁骨架:“一、科斯塔机械制造厂:目标:成为王国工业母机的摇篮。立刻着手:1.扩大都灵主厂区规模,新建重型机床车间和蒸汽机车组装线。我们要能自己造精密车床、铣床、刨床,更要能造驱动国家铁路网的火车头。

2.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高薪聘请法国、德国、英国工程师,同时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目标是三年内,实现中大型蒸汽机和关键机床部件的自主设计与制造。

3.主动寻求与国内有潜力的小型机械厂合作,通过技术授权、订单分包、甚至兼并重组(政府工业部会配合审查,确保公平),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

恩里科·博塔眼中燃起兴奋的火焰,重重点头:“明白,火车头订单和机床需求巨大,市场就在眼前。整合能快速提升产能和技术。”

“二、科斯塔化工厂:路易吉,你的担子更重。现有化肥(硫酸铵)和染料(苯胺紫等)产能翻倍只是基础。立刻调研上马:1.纯碱(苏打)生产线。这是玻璃、肥皂、造纸的基础原料,市场需求巨大,长期依赖进口。2.硫酸规模化提纯与浓缩技术。不仅是化肥原料,更是冶金、炸药工业的命脉。3.探索煤焦油深加工。染料只是开始,未来苯、甲苯等基础有机原料潜力无限。化工厂要成为王国工业的‘血液’供应中心。”

路易吉·康蒂推了推眼镜,迅速记录:“纯碱和硫酸是当务之急。煤焦油深加工需要更多基础研究,但方向正确。”

“三、科斯塔钢铁厂:这是根基中的根基,满足于生铁和少量熟铁?肯定不行。

1.立刻引进最新贝塞麦转炉或类似先进炼钢技术,目标:规模化生产低碳钢,这是造铁轨、造机器、造船壳的基础。

2.提升铁矿品位处理技术,降低焦炭消耗,提高钢材质量稳定性。

3.政府会协调厄尔巴岛港口扩建和矿区道路,确保原料和产品运输畅通。钢铁厂要成为意大利工业真正的‘脊梁’。”

文森特·托马斯激动地站起来:“老板,提升我们的现有贝塞麦转炉炼钢技术,我们梦寐以求。有了它,钢产量和品质能飞跃。”

“四、科斯塔造船厂(热那亚):托马索,这是未来的希望。扩建船坞只是第一步:1.目标:具备自主建造5000吨级以上大型商船和铁甲舰的能力,积累经验;2.设立船舶设计所,吸收英国铁甲舰技术,培养本土设计师和高级技工;3.与钢铁厂、机械厂紧密协作,确保船用钢板、蒸汽主机、传动轴等关键部件的供应和质量。造船厂要锻造王国未来的‘海上铁拳’。”

托马索·斯帕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更多的是振奋:“是,老板。我们一定尽快吃透技术,把船台利用起来。”

亚历山德罗放下炭笔,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资金,集团自己解决,不向政府额外要一分钱补贴。利用现有盈利、发行集团工业债券、吸引战略合作伙伴投资。我们要用行动证明,科斯塔集团不仅能赚钱,更能为意大利锻造强国的筋骨。保罗,”他看向埃利奥·卡斯特拉尼,“通知政府相关方面,配合集团兼并重组计划,确保程序合法、市场有序,同时利用关税杠杆,为这些‘国家支柱’产业的产品提供合理保护期。”

“明白,”埃利奥和众高管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使命感和昂扬的斗志。一场由科斯塔集团引领、旨在为意大利铸造钢铁脊梁的重工业冲锋,就此拉开序幕。书桌上那份报告所揭示的羸弱,即将在熔炉的烈焰与机床的轰鸣中,被锻打成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