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 > 第201章 一封家书

李红星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宣传总监甚至悄悄对旁边的助理比了个“耶”的手势——这个选择,无疑是最稳妥,也最符合团队预期的。

主旋律、大制作、国民度,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几乎就等同于成功的代名词。他们知道,李红星的未来,将一片光明,星途坦荡。

然而,华姐却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仿佛她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她拿起手机,拨通了冯晓纲导演助理的电话。

语气带着一丝轻松和愉悦:“小陈,跟冯导说一声,红星这边定了,《冰血长津湖》,我们接了。对,他本人非常期待,说要为老一辈的英雄们献上自己的敬意,绝不会辜负冯导的信任。”

挂了电话,她又转向李红星,语气恢复了一贯的专业与冷静:“这个决定很好。王小帅导演那边,我会亲自去沟通,替你表示歉意,并说明情况,相信王导也能理解。

你现在什么都不用想,未来半个月,你的任务只有一个——休息,然后,为进组做准备。我会给你安排最专业的体能教练和军事顾问。

你之前是经过了训练,底子没问题,但这次训练重要的不是军事技能,是你要到军营里面去,感受下什么叫做中**人,他们到底在想什么,确保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冯导的要求,成为一个真正的兵。”

会议结束后,李红星回到公寓,夏晚晴已经把午饭准备好了。看到他回来,她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小声问道:“怎么样?定下来了吗?是不是华姐又给你接了什么大制作?”

“定了,”李红星换下西装,穿上舒适的居家服,从背后轻轻抱住她,在她耳边低语道,“《冰血长津湖》,我决定演那个大学生士兵。我觉得,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夏晚晴明显松了口气,她转过身,踮起脚尖,在他脸上亲了一下,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我就知道你会选这个。能把爷爷那辈人的故事演出来,比拿什么国际大奖都有意义。

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铭记。”她的理解和支持,让李红红星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踏实。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一个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族的决定。

他将自己要演长津湖的消息也告诉了家人,特别是作为老兵的爷爷,他经历过那场战斗,是真正的英雄,虽然没有立大功,但没有后退,就是功劳。

父亲和母亲也表示了支持,为他感到骄傲。妹妹更是兴奋得在电话里尖叫,说要让全班同学都去看,还要在学校里给哥哥做宣传。

然而,无论玩得多开心,他的心里,始终像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的。他知道,那个大学生士兵的角色,远比他想象的要沉重。

他不仅仅是在演一个角色,更是在承载一段历史,一段充满了牺牲与悲壮的、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触摸那段历史的温度,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信仰与抉择。

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看了很多纪录片,但总感觉隔着一层,无法真正触及到那个年代的灵魂,无法真正理解那些年轻的生命,是如何在冰天雪地中,为了祖国和人民,浴血奋战的。

直到一个星期后,他收到了一个从老家安桥市寄来的、厚厚的包裹。

包裹里,没有母亲做的酱菜,也没有妹妹买的零食。只有一个用红布,层层包裹着的、已经褪了色的铁盒子。

盒子上,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陈旧的铁锈味,仿佛能闻到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痕迹。

他打开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已经有些斑驳的军功章,军功章的绶带已经磨损,但上面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几个字,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朽的传奇。

旁边,还有一沓用牛皮筋捆着的、泛黄的信纸,信纸的边缘已经卷曲,字迹也有些模糊,但每一笔一划,都充满了力量。

他展开第一封信,那熟悉的、苍劲有力的笔迹,瞬间就让他的眼眶红了。

是爷爷的亲笔信,信纸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和一丝烟草味,那是爷爷特有的味道,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味道。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红星吾孙:

听你爸说,你要去演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了。很好。爷爷这辈子,没给你留下什么金山银山,就留下这点东西,或许对你演戏能有点用。

这些,都是爷爷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用生命和鲜血,一点一滴记录下来的。希望你能从中,找到那个年代的魂,找到那些年轻的生命,为了什么而战。”

李红星颤抖着手继续往下看。那不是一封信,那是一本日记。是爷爷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一本日记。

每一页,都充满了硝烟和血腥,每一行,都刻画着那个年代的悲壮与坚韧,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战士们的血泪与牺牲。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大雪。

今天是我二十岁的生日。连长说,等打完这一仗回国了,给我煮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我当时就想,要是能吃上热乎乎的面条,再加两个荷包蛋,那该多幸福啊。

可现在,我只觉得冷,冷得骨头缝都在疼,仿佛身体里的血液都要冻僵了。

天太冷了,手都冻僵了,握不住枪。我们趴在雪地里,已经一天一夜了。

对面的美国佬,有鸭绒睡袋,有牛肉罐头,甚至还有热咖啡。

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吃着热腾腾的食物,而我们,只有炒面粉,还是冰的,得就着雪吃。

雪水混着炒面粉,咽下去的时候,嗓子都火辣辣的疼,胃里更是像火烧一样。

旁边的战友小王,比我还小一岁,昨天还在跟我说,他想家了,想他娘做的疙瘩汤。

他说,等打完仗,他要回家娶媳妇,生一堆大胖小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今天早上,我去看他,他已经冻成了一座冰雕,手里,还紧紧地攥着半个冻硬了的土豆,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还在看着远方,看着他魂牵梦绕的家乡。”

“1950年12月1日,死鹰岭。

我们已经三天没合眼了。敌人的飞机,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在头顶上盘旋,时不时俯冲下来,投下炸弹,炸得山石崩裂,雪花飞溅。

炸弹落下来的时候,整个山头都在晃,耳膜都被震得生疼,仿佛世界末日一般。我们只能紧紧地趴在雪地里,祈祷着自己能活下来,祈祷着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排长为了掩护我们,被炸断了一条腿。他躺在雪地里,脸色苍白,鲜血染红了身下的雪地,触目惊心。

但他还在喊:‘别管我!冲上去!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他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在冰天雪地中,依然熊熊燃烧。

我背着他,跑了十几里山路,雪没过了膝盖,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每一步都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他的血,流了我一身,热乎乎的,可我怎么也捂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生命一点点流逝。他最后跟我说:‘小李,替我……回家看看……替我告诉我娘,我没给她丢脸……’他的声音越来越弱,最终,在我背上,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冰冷的土地上。”

李红星看着,眼泪再也忍不住,大颗大颗地砸在泛黄的信纸上,晕开了一片片墨迹。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名叫李振堂的年轻士兵,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里,是如何用冻僵的手,写下这些文字的;

他仿佛能闻到,那战场上弥漫的硝烟与血腥,那刺鼻的火药味和铁锈味;

他仿佛能听到,那耳边呼啸的炮火与战友临死前的呐喊,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那不再是剧本上冰冷的文字,那是一段活生生的、充满了痛苦与牺牲的历史,是无数个像爷爷一样的普通士兵,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丰碑,用生命和鲜血扞卫的尊严。

他终于明白,冯导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

也终于明白,自己要演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不是在演一个英雄,他是在演一个,像他爷爷一样的,普通的、会冷、会饿、会害怕,却为了家国,甘愿献出一切的,年轻的士兵。

他要演的,是那份在绝境中依然坚守的信仰,是那份为了身后祖国和人民,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是那份为了和平与正义,浴血奋战的勇气。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爷爷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传来爷爷苍老而沙哑的声音,背景里还夹杂着电视里新闻联播的声音,显得有些嘈杂。

“爷爷……”李红星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哭腔,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我……我看到了,都看到了,爷爷,我都知道了。”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过了好一会儿,爷爷才缓缓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巨大的悲伤,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冰天雪地的战场,回到了那些血与火的岁月。

“都过去了。”爷爷的声音很轻,却充满了力量,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落在李红星的心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你只要把他们都演活了就行。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当年的兵,是怎么打赢那场仗的,是怎么保卫我们的国家的。”

李红星紧紧地握着手机,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他知道,爷爷说的“都过去了”,不是真的过去了,而是那份痛苦和牺牲,已经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成为了他们那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而他,将用自己的表演,将这份记忆,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永远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奉献出一切的英雄们。他发誓,他一定会演好这个角色,不辜负爷爷的期望,不辜负那些牺牲的英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