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 第156章 虎踞龙盘 热火朝天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第156章 虎踞龙盘 热火朝天

作者:杨二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4

虎头山,这座沉睡了不知多少年的险峻山峦,仿佛一夕之间被注入了滚烫的灵魂。昔日匪患盘踞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喧嚣的声浪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生命力,震撼着山谷:战士们夯实地基的号子声雄浑有力,铁锤敲击钎凿的叮当声清脆密集,远处靶场传来新兵实弹射击的噼啪声,骡马队驮着物资艰难上行时的响鼻和铃铛声混杂其间,甚至还能隐约听到山洞里传来的金属切割和调试机器的摩擦尖鸣。

李云龙和赵刚风尘仆仆地抵达山上指挥部——一个刚刚加固扩建过的宽大山洞。两人顾不上喝口水,立刻在一团长张大彪的陪同下,开始对整个根据地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视察。

首先视察的是一团负责的核心营区建设。只见原有的破烂匪窝已被彻底推平,战士们如同勤劳的工蚁,利用就地取材的木材和石料,正在构建一排排整齐划一、坚固实用的营房。虽然条件简陋,但规划得井井有条,排水沟、通风口、防火隔离带一应俱全。

张大彪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规划图,边走边向李云龙和赵刚汇报:“旅长,政委,您看这边。一期工程主要是解决住宿问题,这批营房建起来,足够容纳我们一团主力和旅部直属队。建筑材料都是山上现成的,结实的很!就是钉子、铁件这些比较缺,只能省着用,关键部位用一下。”

李云龙看着战士们喊着号子,合力将一根巨大的原木立起来做房梁,满意地点点头,但随即问道:“大彪,速度不慢,但光有住的还不够。仓库呢?尤其是弹药库和粮库,必须给老子建在最安全、最防潮的地方!还有指挥部、卫生所,这些功能性的地方规划了没有?”

张大彪立刻指着图纸另一侧:“旅长放心,都规划好了。您看,二期工程我们计划依托北面那一片坚实的石壁,开挖窑洞式营房和仓库。

那边地方大,而且异常坚固,鬼子的飞机来了也啃不动,非常适合储存重要物资和作为战时掩蔽所。工兵连已经勘察过了,岩石硬度没问题,就是开凿起来进度会慢一些,需要时间。”

“慢点不怕,要保证质量和安全!”李云龙强调,“告诉兄弟们,累了就轮换休息,别累垮了身子骨。咱们这是给自己建家,要建得牢固,建得长远!”

赵刚补充道:“大彪同志,政治工作也要跟上。要让大家明白建设根据地的重大意义,激发大家的奉献精神。可以开展一些劳动竞赛,表扬先进,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单纯拼体力,要讲科学,讲效率。”

“是!政委!我们一定落实好!”张大彪郑重回答。

接着,他们来到了由三团负责的外围警戒区域和部分道路修建工地。三团长王怀保正扯着大嗓门,指挥部队和俘虏劳工们一起干活。这里场面更加宏大,也更加混乱。

俘虏们在战士们的看押下,负责最艰苦的土石方作业,用镐头和铁锹艰难地拓宽着那条崎岖的生命线。战士们则主要负责技术性更强的工作,比如测量、爆破危险岩石、加固险要路段。

王怀保看到旅长政委过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和土,小跑过来敬礼:“旅长!政委!你们来了!”

李云龙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问道:“怀保,你这边情况怎么样?这路什么时候能通卡车?”

王怀保是个直性子,立刻倒起了苦水:“旅长,这活儿可真他娘的不轻松!这山石头太硬,好多地方一镐下去就一个白点!俘虏们虽然卖力,但工具损耗太快,人也容易疲。

咱们的战士还好,士气高,就是缺乏经验。照这个进度,要想达到能通卡车的标准,起码还得半个月!这还是保证天气晴好的情况下。”

李云龙皱了下眉,但知道这是实情,他指着那些俘虏说:“对这些俘虏,要看紧,但也不能往死里用。该给吃的给吃的,累病的要及时治疗。咱们八路军讲政策,改造好了,将来未必不能成为我们的力量。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严厉起来,“谁要是敢偷奸耍滑或者煽动闹事,你小子也别客气,该收拾就收拾!出了问题我担着!”

“是!旅长!我明白!”王怀保挺胸道,随即他又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说,“旅长,我这三团光在这儿修路放哨也不是个事儿啊。

你看一团守着核心区,将来肯定仗打得多。我们三团的兵嗷嗷叫,都想打仗!能不能早点把我们撒出去,到周边活动活动,搞点副业,也能减轻点根据地的粮食压力不是?”

李云龙瞪了他一眼,笑骂道:“你小子,就知道打仗!路不通,重武器上不来,大队人马出击就不方便。放心,仗有你打的!等路修得差不多了,外围的据点、运输队,有的是你三团开荤的时候!现在,你的任务就是给老子把路修好,把外围给老子看严实了!这才是头等大事!”

王怀保虽然有点不甘心,但还是利落地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把路修得结结实实的,把大门看得牢牢的!”

随后,李云龙和赵刚来到了重中之重——山洞兵工厂区域。这里更是繁忙到了极点。最大的那个山洞入口被工兵用炸药和小心凿击拓宽了不少,以便运输那些笨重的机器设备。洞内,火把、马灯和几盏刚刚架设起来的汽灯将内部照得一片雪亮,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铁锈和岩石粉尘的味道。

原来土匪堆放杂物的区域已被彻底清理干净。胡志文、周康两位老师傅俨然是这里的总指挥,正带着技术工人和抽调来帮忙的战士们,紧张地忙碌着。沉重的设备需要人力一点点挪动、校准、固定,每一下都需要号子一致,小心谨慎。

“慢!慢!左边再高一点!好!稳住!慢慢放!”周康师傅嗓门洪亮,眼睛死死盯着正在安装的一台关键冲压设备,额头急得冒汗。几个战士和年轻学徒咬着牙,青筋暴起,缓慢地将机器安置在夯实的基座上。

另一边,胡志文师傅则拿着图纸,和几个徒弟围在那两门刚缴获的辽十四式山炮旁,一边用卡尺测量着零件,一边讨论着。

“胡师傅,你看这个闭锁机构,磨损有点严重,估计会影响击发可靠性。”

“嗯,记下来。还有这炮膛,需要重新拉线校准,咱们现有的工具恐怕精度不够,得想办法……”

“怎么样,两位老师傅,这新家还凑合吧?有什么难处尽管说!”李云龙的大嗓门在山洞里响起,带着回音。

胡志文和周康见到旅长政委亲自过来,连忙起身,用沾满油污的棉纱擦着手,脸上混合着疲惫与兴奋。

“李旅长!赵政委!”胡志文激动中带着忧虑,“地方是好地方!这山洞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隐蔽、干燥、宽敞!比我们当年在太原兵工厂的某些车间条件不差!可就是……就是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周康快人快语,接着话头说:“旅长,设备老旧,缺油少保养只是其一。最关键的是,我们缺材料,缺工具!特种钢材,规格全一点的扳手、套筒、量具,都缺!

复装子弹需要的发射药、底火和制作弹头的铜坯更是大头,这些咱们自己眼下根本生产不了。还有,调试机器、修理枪炮需要电,我们现在全靠手摇和马灯,效率太低了!”

李云龙仔细听着,眉头紧锁,但眼神依旧坚定:“缺什么,两位老师傅,拉单子!一件不落都给老子列出来!老子就不信弄不来!

鬼子汉奸的仓库里‘借’一点,通过地下关系的渠道买一点,再发动群众收集一点废旧钢铁,总能凑出来!你们只管放手干,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张大彪,或者直接报给我!老子给你们解决!”

正说着,赵刚想起了那些学生,对李云龙说:“老李,我们带来的那些青年学生里,不是有学机械和化学的吗?这不正是专业对口的人才吗?”

李云龙一拍脑门:“嘿!瞧我这记性!把咱们的宝贝疙瘩给忘了!虎子!快去!把那十几名学生同志都请到这儿来!”

不一会儿,警卫连长虎子就领着那十几名青年学生来到了山洞。这些年轻人穿着略显宽大的军装,脸上还带着些许书卷气,但眼神清澈,充满了对未知环境的惊奇和投身革命的热情。

赵刚温和地询问了他们的专业背景。果然,其中有三人是学机械工程的(包括眼镜碎了又勉强修好的陈书恒),两人是学化学的,还有学冶金和动力工程的。

李云龙看着这几个年轻人,像是看到了宝贝,咧嘴笑道:“同志们,来得正好!咱们这兵工厂,就是你们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最好舞台!眼前这两位,是经验丰富的胡师傅、周师傅,是咱们的专家。你们呢,有文化,懂理论。

你们就在这儿,拜师傅,学手艺,边学边干,把咱们这兵工厂轰轰烈烈地搞起来!造子弹,修枪炮,让前线战士们有更多的家伙事打鬼子!这也是打仗,而且是打鬼子的后勤命脉!”

那几名相关专业的学生一听,顿时激动起来。陈书恒推了推眼镜,率先表态,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旅长,政委!我们愿意!能将自己所学用于抗日救国,这是我们离开学校时就立下的志愿!请老师和首长放心,我们一定虚心学习,不怕吃苦!”其他几人也纷纷激动地点头,眼中闪着光。

“好!都是好样的!这才是有骨气的读书人!”李云龙非常高兴,“那就这么定了!你们几个,从现在起,就正式编入兵工厂技术组,归胡师傅、周师傅领导!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找你们张团长解决!”

胡志文和周康看着这几个有文化、懂理论的年轻人,也是喜出望外,连连称好。虽然缺乏经验,但他们带来的新知识和理论,正是老师傅们所急需的。人才的短缺,得到了一丝宝贵的缓解。

其余专业不太对口的学生,也被赵刚合理安排进了旅部宣传科、参谋集训队、卫生队等单位,力求人尽其才。

离开喧闹的山洞厂区,李云龙和赵刚又来到了后山一处相对平坦的开阔地。这里更是另一番景象。只见炮兵营长王承柱正如同一个交响乐指挥,大声吆喝着,指挥着战士们小心翼翼地组装着一件件“战争之神”的躯体。

空地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种炮管、炮架、护盾、车轮等部件。战士们几人一组,喊着整齐的号子,或抬或扛,或拧紧螺栓,或校准标尺,动作谨慎而熟练,仿佛在对待易碎的珍宝。

王承柱一脸油汗,军装敞着怀,但兴奋得两眼放光,看到旅长政委过来,赶紧跑过来敬礼,声音洪亮:“报告旅长、政委!炮兵营正在组装火炮,请指示!”

李云龙看着那一门门逐渐褪去运输状态、展现出狰狞面貌的火炮,心情大好,走过去挨个摸着冰冷的炮管:“好!好啊!柱子,看看,看看!这才像个样子!你小子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炮营营长了,这家底,比老子当年当团长时候都厚实!”

王承柱激动地如数家珍:“旅长您看!咱们现在有三门41式山炮、四门92式步兵炮,加上刚缴获的这两门辽十四式75山炮,咱炮兵营现在有整整九门大炮了!还有那边,”

他指着更高处几个已经构筑好的阵地,“那两门防空炮和两挺92式高射机枪已经部署到位了!位置是我精心选的,射界开阔,隐蔽性也好,小鬼子的飞机要是敢来撒野,我非把它揍下来不可!”

但他随即又叹了口气:“就是这山路太难走了!这些宝贝疙瘩,全是拆散了,靠战士们人拉肩扛,一点点挪上来的。一门炮的零件就得十几号人折腾大半天,还有炮弹,更是费劲。要是有条好路,卡车运输,那就……”

“别他娘的不知足!”李云龙笑骂道,“知道兄弟们辛苦了!等路修好了,卡车运输!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炮给老子伺候好了,尽快形成战斗力!特别是那防空炮,给老子盯紧天上的铁王八!咱们这基地越来越重要,鬼子飞机迟早会来,到时候你要是掉了链子,别怪老子撸了你的营长!”

“是!旅长!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让鬼子飞机猖狂!”王承柱挺起胸膛,吼声在山谷间回荡。

视察完炮兵阵地,李云龙叫来了特务营长小六子和工兵连长李德发。

他对小六子达命令:“小六子,你的侦察连,立刻给老子撒出去!以虎头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老子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化妆侦查也好,抓舌头也好,给老子把方圆五十里内。

鬼子、伪军的据点、炮楼、兵力部署、巡逻规律,特别是运输补给线的详细情况,车队经过的时间、规模、护卫兵力,都给老子摸得清清楚楚!画出详图来!老子要知道,哪块肥肉最肥,最好下口!”

“是!旅长!侦察连马上出发!保证把敌人的情况摸个底朝天!”小六子领命,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立刻转身离去。

他又转向工兵连长李德发:“除了修路挖洞,我再交给你一个任务。带几个人,好好勘察一下这虎头山周边,除了石头林子,有没有能稍微平整点,能开垦出来种点东西的地方?哪怕是山坳里的一小块地也好!玉米、红薯、土豆,啥都行!能长东西就成!”

工兵连长李德发显然已经有所留意,立刻回答:“报告旅长!我们初步看了一下,后山有几处缓坡和山谷里的冲积地,土质还凑合,就是石头多。下力气清理一下,估计能开出几十亩地来。

水源附近就有山泉,引水灌溉也方便。就是地方零散,不成大片,产量估计有限,而且山地贫瘠,需要好好施肥。”

“有就好!”李云龙一挥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十亩地也是地!立刻组织人手,能开多少开多少!优先种上红薯土豆这种不挑地、产量高又顶饿的玩意儿!

肥料……嗯,让战士们多积点农家肥!咱们要尽可能自己解决一部分口粮,不能光指着从鬼子那抢!”

一圈深入细致的视察下来,李云龙和赵刚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极为振奋。虎头山根据地的建设虽然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官兵上下所展现出的那股子昂扬斗志和创造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们。一切都在艰难却坚定地向前推进,一个坚固的堡垒正在太行山深处悄然崛起。

站在加固后的寨墙垛口后,俯瞰着山下如同蚂蚁般忙碌的人群、蜿蜒延伸的道路雏形,听着身后山洞里传来的金属撞击声和战士训练的呐喊声,李云龙对身边的赵刚感慨道。

“老赵,你看,这架势,有点咱们当年在晋中白手起家的意思了吧?甚至比那时候起点还高!有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一帮能吃苦、能打仗的弟兄,还有了能自己造家伙的盼头,老子看,用不了多久,这里就能成为让小鬼子睡不着觉的硬钉子!”

赵刚欣慰地点点头,目光深远:“是啊,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方向正确,官兵一致,上下同心,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把虎头山建设好,不仅是为了新一旅,更是为了整个太岳山区抗战大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看,这火,已经点起来了!”

夕阳的余晖将虎头山染成了一片金红,炊烟袅袅升起,收工的号角悠长回荡。这座曾经的险隘绝地,在李云龙、赵刚和无数战士群众的汗水浇灌下,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蜕变成为一座充满希望、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和家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