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 第123章 山本的毒计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第123章 山本的毒计

作者:杨二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4

第一军司令部那间森严的地下作战室里,空气却灼热得几乎能点燃。山本一木如同淬火的钢刀,笔直挺立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代表新一团可能活动区域的太岳山核心地带被红笔粗砺地画了个问号,周围插满了代表情报缺失的黑色小旗。

“诸君!”山本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金属摩擦的冰冷质感,切割着室内紧绷的沉默。五名同样身着不起眼土布褂子、脸庞涂着锅底灰和尘土的特战分队长,如同五尊石雕,眼神锐利如鹰隼,屏息聆听。

“耻辱!”山本的手指猛地戳向沙盘上那个刺眼的红叉——介休的位置,“宫野大队玉碎之地!帝国尊严被李云龙那条毒蛇撕咬得血肉模糊!这污点,必须用血来洗刷!”

他鹰隑般的目光扫过每一张涂满伪装油彩的脸,“你们,是帝国陆军最锋利的刀!这把刀,在杨村、在青山,被崩出了缺口,蒙上了灰尘!现在,到了它重新出鞘,斩断毒蛇七寸的时刻!”

他指向沙盘上代表太岳山核心区域的那片连绵起伏:“目标——新一团巢穴!李云龙的心脏!任务——找到它!锁定它!用你们的眼睛、耳朵,把每一寸可疑的土地烙印下来!兵力部署、火力配置、核心指挥位置……我要最精确的情报!精确到李云龙指挥部窗棂上有几根木头!”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刺向肃立在分队长们身后的五个身影。那五个人缩着脖子,穿着同样破旧的农民衣服,眼神却躲躲闪闪,透着一股卑怯和惶恐,与特战队员那刻意压抑却依然锋锐的气质格格不入。

“他们,”山本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是你们的‘向导’。熟悉本地路径,会说土话。但记住,他们是狗!你们的命,远比他们的值钱!把他们当成探路的石头,挡枪的盾牌!必要时刻,知道该怎么做!”他做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割喉手势。

五个汉奸身体同时一抖,头埋得更低了。

“伪装!是你们活命的唯一法则!”山本的训诫如同淬毒的冰锥,扎进每个队员的神经,“忘掉你们是帝**人!忘掉你们的军姿!忘掉‘哈依’!

从现在起,你们是逃难的农民!是挑担的货郎!是山里的樵夫!走路要塌着肩!眼神要麻木!说话要带土腔!任何一丝军人的习惯——哪怕是一个下意识的挺胸,一句脱口而出的日语,都可能让你们曝尸荒野,让整个计划化为泡影!”

他停顿片刻,让那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五天!我只给你们五天时间!五组,分五个方向,像水渗入沙地一样渗入太岳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缝隙!

利用这些‘向导’!利用那些愚蠢的支那农民对新一团的盲目崇拜!打听!旁敲侧击!但绝不可暴露意图!一旦任何一组锁定目标核心区域,立刻通过预设方式回报!其余各组就地潜伏,等待雷霆一击的信号!”

“诸君!”山本猛地立正,腰间的短刀鞘撞击出轻微却清晰的脆响,他眼中燃烧着近乎狂热的决绝,“帝国的荣誉,陆军的耻辱,筱冢司令官的怒火,尽系于此!要么带回李云龙的心脏坐标,要么……把你们的命,连同武士的尊严,留在太岳山的泥土里!行动!”

五条鬼魅般的影子,带着五个瑟瑟发抖的“向导”,悄无声息地融入太原城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他们并未直扑太岳山深处,而是乘坐伪装成民用卡车的日军车辆,沿着崎岖的公路,首先抵达了相对外围的太谷地区。

在这里,五组人马如同水滴渗入沙地,悄然分散,各自带着自己的“向导”,开始了向介休方向,进而深入太岳山的漫长徒步渗透。

莽莽苍苍的太岳山深处,新一团如日中天的威名如同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热血男儿。

通往新一团活动区域的大小山道上,人流明显比往日多了不少,大多是衣衫褴褛、拖家带口、眼神里带着希冀和疲惫的逃难者,其中不少是奔着“打鬼子”、“投八路”、“找新一团李云龙”的名头而来。

一支由三人组成的“逃难”队伍,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通往张庄镇的崎岖山路上。他们已经走了近两百里的山路,风尘仆仆。

领头的是个点头哈腰、一脸谄媚的汉子,正是汉奸“向导”王三。后面跟着两个穿着打满补丁粗布短褂、背着破旧包袱的“农民”,草帽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

这一路,王三充分发挥了他“本地通”的作用。每当遇到岔路口或是需要打听方向,他便操着熟练的晋中土话,向沿途村落歇脚的山民、樵夫或者同样赶路的人打听:

“老哥(大姐),借问一声,这新一团……就是那个打鬼子特别厉害的队伍,听说就在这大山里头?俺们是北边逃难过来的,实在没活路了,想去投奔……”

“老乡,知道李团长的队伍大概在哪个方向扎营不?俺们想去投军打鬼子!”

“听说新一团招兵?……”

得益于新一团赫赫威名和百姓对这支“英雄团”朴素的敬仰与支持,大多数被问到的老乡都乐于指点。虽然没人能说出新一团团部具体在哪个村。

但“往西边山里走”、“过了张庄镇再往南”、之类的大致方向信息,却是不难获得。靠着这些零散的信息,王三带着两个沉默的“同伴”,一路跋涉,渐渐摸近了新一团活动范围的外围。

这天下午,他们终于接近了作为进入核心区域重要隘口的张庄镇。连日赶路,三人都显露出疲态。在离镇子还有几里地的一个山坳拐弯处,他们遇到了两个同样赶路的汉子。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黝黑精悍,眼神透着山里人的机警,正是新一团尖刀队渗透组的赵老四。旁边跟着的是年轻些的二柱子。他们俩正在执行侦察任务返回驻地途中。

王三照例堆起笑容凑上前:“两位老哥,打听个道儿,这张庄镇是往前面走吧?俺们想去……投奔新一团,找李团长打鬼子!”

赵老四停下脚步,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三人一眼,目光尤其在后面两个戴草帽的“农民”身上停留了一瞬。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用地道的晋中腔热情地说:“没错没错,往前再走个五六里就是张庄镇了。

你们也是去投新一团的?好哇!李团长那可是咱太岳山的这个!”他竖起大拇指,“打鬼子不含糊!走吧,正好顺路,俺们也回那边,一道走还有个伴儿!”

“哎呀,那太好了!谢谢老哥!谢谢老哥!”王三连连作揖,脸上笑开了花。后面两个“农民”也含糊地跟着点头,依旧沉默。

赵老四和二柱子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一起朝张庄镇方向走去。赵老四看似随意地和王三攀谈,问着他们从哪里来,路上见闻之类,眼睛的余光却像钩子一样,牢牢锁着后面那两个“庄稼汉”。

不对劲! 赵老四心里咯噔一下,多年的侦察兵经验和在东北军当斥候练就的火眼金睛立刻捕捉到了异常。

首先就是步伐。那两个“农民”,走路时腿抬得不高,落脚却异常沉稳,每一步的距离几乎像是用尺子量过,带着一种长期队列训练养成的、极力掩饰却依然透出痕迹的节奏感。

这绝不是常年翻山越岭、负重劳作的农民那种或轻快、或沉重、带着自然起伏的步态。

其次是腰背。虽然他们也刻意佝偻着肩膀,努力做出被生活压垮的样子,但那种佝偻透着一种不自然的僵硬和紧绷,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弹直。这种根植在骨子里的军人姿态,与真正被苦难磨弯了脊梁的难民截然不同。

最大的疑点,就是他们声称自己是“农民”! 赵老四心里冷笑。

真正的农民,尤其是这种长途跋涉去投军的,要么是走投无路的贫苦人,要么是满腔热血的愣头青。但无论是哪种,身上那股子土腥气和长期劳作留下的、融入骨髓的疲惫或期待感是掩盖不住的。

而眼前这两位,虽然穿着破烂,脸上涂了灰,但那刻意低垂的帽檐下偶尔闪过的锐利眼神,那紧绷的身体状态,还有那份沉默中透出的警惕和审视……这哪里是去投军的农民?这分明是披着羊皮的狼!

赵老四心中警铃大作,脸上却不动声色,依旧和王三拉着家常。他悄悄给旁边的二柱子使了个眼色,二柱子心领神会地微微点头。

又走了一段,日头正毒,路边恰好有棵大槐树投下浓密的阴凉。王三抹了把汗,喘着气说:“老哥,歇会儿脚吧?这日头太毒了。”

“行啊,歇会儿,喝口水。”赵老四爽快地应道,率先走到树荫下坐了下来。王三和那两个“农民”也跟着坐下。

赵老四解下腰间的水葫芦,自己灌了两口,然后很自然地递给王三:“来,兄弟,喝两口润润嗓子,这山路走得够呛。”王三感激地接过去喝了几口。

赵老四的目光转向那两个沉默的“农民”,脸上堆起山里人特有的、带着点自来熟的憨厚笑容:“两位兄弟,也喝点?别客气,这水是山泉水,甜着呢!”说着,他把水葫芦直接递向离他最近的那个“农民”。

那人下意识地抬头,草帽下的眼神锐利地扫了赵老四一眼,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没有立刻去接,而是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想如何拒绝才不显得突兀。

就在这短暂的迟疑间,赵老四仿佛怕他够不着,很“热心”地往前又凑近了一步,递水葫芦的手也往前一送。

就在这一瞬间,赵老四空着的左手如同闪电般从腰间滑过,一柄磨得锃亮的短柄开山斧的斧柄已经悄无声息地、带着千钧之力,狠狠砸向那“农民”的耳后!

“唔!”那“农民”根本来不及反应,只发出一声闷哼,眼前一黑,身体便软软地向旁边倒去。

几乎在赵老四动手的同时,旁边的二柱子也动了!他目标明确,直扑另一个“农民”。那人反应极快,在同伴倒下的瞬间就意识到暴露,身体猛地弹起想要拔枪反抗。

但二柱子更快!他如同猎豹般扑到近前,钵大的拳头带着风声,精准地砸向对方的下颌!这一拳势大力沉,又是在对方重心不稳、仓促应对之时。

“咔嚓!”一声令人牙酸的轻响,那“农民”连哼都没哼出来,眼珠一翻,直挺挺地栽倒在地,瞬间失去了知觉。

电光火石之间,两个精悍的“农民”已被击晕!这一切快得让王三根本没反应过来,他手里还拿着水葫芦,脸上的谄笑甚至都没来得及褪去,就变成了极致的惊恐!

他看着地上瞬间倒下的两个“太君”,又看看手持斧头、眼神冰冷如刀的赵老四和凶神恶煞的二柱子,裤裆一热,一股腥臊味弥漫开来,整个人瘫软在地,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饶……饶命!八路爷爷饶命啊!”王三吓得魂飞魄散,声音都变了调。

“闭嘴!”赵老四低喝一声,眼神如刀刮过王三的脸。他迅速和二柱子一起,将两个昏迷的“农民”拖到树丛更深处。在拖动其中一人时,那人身上本就破旧不堪的粗布短褂,被一根突出的灌木枝猛地刮了一下。

“嗤啦——”

本就脆弱的布料被撕开一道大口子。

就在那破口掀开的瞬间,一抹极其刺眼的、崭新洁白的棉布边缘,在那脏污的粗布下显露出来!那颜色,那质地……赵老四和二柱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了然!

那绝不是中国农民会穿的内衣!那是只有日本兵才会贴身穿着的、特有的兜裆布——“裈”!这是铁证!

“狗日的鬼子!装得还挺像!”二柱子啐了一口,狠狠踢了地上昏迷的鬼子一脚。

赵老四蹲下身,冰冷的开山斧轻轻拍在王三吓得惨白的脸上:“现在,该你说了。想活命,就把你知道的,一字不落地吐出来!”

---

王家湾,新一团团部。那间作为指挥室的宽敞窑洞里,气氛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汗味、烟草味和地图的油墨味混合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李云龙背对着门口,叉着腰,死死盯着墙上那张巨大的太岳山区军用地图。地图上,王家湾的位置被红笔重重圈出,周围代表防御圈的蓝线密密麻麻。赵刚眉头紧锁,伏在桌案前飞快地写着什么。

急促的脚步声在窑洞外响起,带着一种强行压抑的焦灼。赵老四和二柱子几乎是架着面无人色、抖得像风中落叶的王三闯了进来。

“团长!政委!副团长!”赵老四的声音带着剧烈奔跑后的喘息,却异常清晰,“抓到了!三个!两个鬼子探子!一个引路的汉奸!鬼子是伪装成农民渗透进来的!”

李云龙猛地转过身,动作快得带起一股风,布满血丝的眼睛如同两盏烧红的炭火,瞬间就钉在了王三那张涕泪横流、写满恐惧的脸上。

“说!”李云龙的咆哮如同平地惊雷,震得窑顶簌簌落灰,“哪个部分的?来了多少?狗日的想干啥?!”

王三被这声炸雷般的怒吼吓得魂飞魄散,“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长官饶命!长官饶命啊!我说!我全说!是…是太原来的太君……不不不!是鬼子!鬼子!领头的是个叫山本的!

他…他们分了五组!每组都像我们这样,两三个鬼子兵带着一个像我这样的……分成五路!都…都打扮成老百姓!从太谷那边分散摸进山,一路打听新一团的位置!

说是要摸清你们团部在哪,兵力部署啊长官!他们…他们逼我来的!我不来就要杀我全家啊长官!饶命啊!”他竹筒倒豆子般把知道的全抖了出来,生怕慢了一秒那黑洞洞的枪口就会喷出火焰。

“五组?”李云龙的眼神瞬间变得如同冰封的刀锋,锐利得刺人。他猛地一步跨到桌前,大手“砰”地一声重重拍在那片刺眼的白布上,震得桌上的东西都跳了起来。

“他娘的!山本一木这条毒蛇!鼻子够灵的啊!刚喘口气,就派狗闻着味儿摸上来了!想掏老子的心窝子?做你娘的春秋大梦!”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同探照灯扫过赵刚、孔捷、赵老四、二柱子,最后落在闻讯赶来的张大彪、沈泉、王怀保和一脸凝重杀气腾腾的林骁脸上。一股狂暴的、带着铁锈味的杀气瞬间弥漫了整个窑洞。

“听着!”李云龙的声音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迸出来的火星,“小鬼子想玩阴的?老子就给他布个天罗地网!关门打狗!”

他几步抢到地图前,手指如同铁犁,狠狠划出一道巨大的弧线:

“一、张大彪!沈泉!”

“到!”张大彪和沈泉同时挺胸。

“你们两个营,给老子把拳头攥紧!一营一连!二营四连!立刻!马上!给老子像钉子一样,秘密钉到驻地外围三十里!

所有能进人的山口、沟岔、小路!给老子堵死!记住,是秘密!像山猫子一样摸过去!不许惊动任何人!尤其是不能惊动那些还在往里摸的鬼子探子!老子要他们进来容易,出去难!进来多少,就给老子捂在里面多少!”

“是!”张大彪和沈泉低吼领命。

“二、林骁!”

“在!”林骁上前一步,眼神亮得惊人。

“你的尖刀队,是老子最快的刀!打头阵!立刻散出去,配合侦察连小六子的人,给老子把这张网织密实了!

重点区域,就是张庄镇往咱们这边延伸三十里的所有大小路口!你们尖刀队各组组长,”李云龙的目光扫过林骁身后几个精悍的身影,“都给老子把耳朵竖起来!眼睛擦亮点!和尚!”

魏大勇(和尚)立刻应声:“有!”

“跟着林队长,把你那半吊子日语给老子好好用上!”李云龙死死盯着他,“见到形迹可疑的,特别是三三两两结伙的‘农民’、‘货郎’,凑近了,冷不丁给老子来一句‘撒由那拉’(再见)!或者‘空尼奇瓦’(,你好)!

他娘的要真是小鬼子,这刻在骨子里的反应,十有**藏不住!听明白没?”

和尚眼中精光一闪,重重抱拳:“团长放心!这活儿俺在行!保证让他们露馅!”

“好!”李云龙猛地一挥手,“尖刀队各组,立刻行动!撒出去!给老子用鬼子话去‘打招呼’!发现一个,摁住一个!要活的!老子要掏他们的底!”

“是!”林骁和几个组长齐声应诺,转身便走,动作迅捷如风。

“三、孔捷!王怀保!”

“到!”孔捷和王怀保肃立。

“驻地十里之内,给老子把篱笆扎紧!暗哨翻倍!巡逻队给老子把眼睛睁大!但记住,面上要松!该训练的照常训练!该出操的照常出操!别让鬼子探子看出咱们已经张网以待!麻痹他们!引他们往口袋里钻!”

“明白!”孔捷和王怀保沉声领命。

“四、赵刚!”

赵刚立刻放下笔:“老李。”

“你亲自坐镇,把咱们团部那台宝贝疙瘩电台给老子盯紧了!各营连,尤其是外围布控的部队,一有情况,立刻用电台或传令兵报到团部!通讯排给老子打起十二分精神!”

“放心!”赵刚重重点头。

命令如同无形的电流,瞬间注入新一团的庞大身躯。各营连主官匆匆领命而去,窑洞外很快响起低沉急促的口令声和部队快速集结、开拔的脚步声,却又被严格地压制着,没有惊起驻地内太多的波澜。

谢谢各位打赏的老铁们。谢谢观看本作品的兄弟朋友们。如果还没有在书评上评论的兄弟们。可以给本书评论评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