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选择秦淮茹 > 第239章 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秦京茹和于海棠接连走进李末的生活,成为他身边的人之后,整个小院的氛围悄然变了。

不再有之前那种若有似无的试探和疏离,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多了几分安稳,仿佛一艘船终于找到了平稳的港湾,连院里老槐树上的麻雀,叫起来都比往日轻快了些。

只是这份安稳,在眼下的局势里,像一层薄冰,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外界的风浪打破。

这段日子,四九城的空气一天比一天紧绷。

街头巷尾的标语换得勤了,往日里偶尔还能听见的戏班子锣鼓声,如今彻底没了踪影。

更让人心里发沉的是,清算的风声越来越近,那些曾经在城里有些家底的资本家、大地主,接二连三地被拉出来批斗,家里的铺子、房产被充公,一家人的日子瞬间从云端跌进泥里。

李末每次从外面回来,听到院里邻居低声议论这些事,指尖都会不自觉地攥紧。

他暗自庆幸,当初没犹豫,连夜托人把周婉莹的父亲送去了香江。

周老爷子那身份,放在从前是响当当的实业家,可在现在这节骨眼上,就是明晃晃的“靶子”。

要是晚走一步,别说周婉莹,就连他自己,恐怕都要被牵连进去,到时候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想到这儿,他又想起了娄半城。

娄半城比周老爷子更难办。

周老爷子能走,娄半城却走不了——他手里的所有家产刚捐出去没几年,正是组织上主要的观察对象,这时候突然要走,不像是避难,倒像是心里有鬼,反而会引火烧身。

之前李末已经在心里为他盘算了好几条路,可总觉得不够稳妥,就像手里攥着一把沙子,稍微一松,就可能漏得干干净净。

这天晚上,李末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抽烟,烟卷烧到了指尖才猛地回神。

他看着院墙外黑漆漆的夜空,突然灵光一闪,一个主意冒了出来——建个农场。

不是城里那种小打小闹的菜园子,而是在四九城外围,找块宽敞的地,正经搞粮食种植和牲畜养殖的农场。

如此一来,既可以让一部分人去那里避难,也可以解决轧钢厂粮食和肉类不足的问题。

农场这东西在眼下是“根正苗红”的营生,谁也挑不出错来。

而且远离城区,很多人都不会把目光放在那里,毕竟四九城里面有的是值得他们打倒的对象,谁会去关注四九城外面的一个破农场啊!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正好能让娄半城躲个清净。时间一长,自然就没有人会想起娄半城了。

第二天一早,李末就找了个机会跟娄半城碰面。

地点选在一家僻静的小茶馆,靠窗的位置,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娄半城一进来,脸上就带着几分愁容,坐下没等开口,先叹了口气:“女婿,你说我这心里,就跟揣了块石头似的,晚上觉都睡不踏实。”

李末给他倒了杯热茶,推到他面前,慢悠悠地说:“爸,嗯别急,我给你找了个去处。”

他把建农场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娄半城刚开始还皱着眉,听到后来,眼睛慢慢亮了。

等李末说完,他一拍大腿:“好主意!这主意好啊!我去农场当场长,天天跟庄稼、牲口打交道,以后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谁还会盯着我以前那点事儿?”

“不止你,”李末补充道,“让妈也跟着过去,管管账。一来,你们两口子俩能互相照应。二来,家里没了家产,人又去了农场种地,这身份就彻底‘干净’了,谁也拿不出由头来说三道四。时间一长,自然就不会再有人惦记你们了。”

娄半城连连点头,脸上的愁云散了大半。

他端起茶杯,跟李末碰了一下,感慨道:“姑爷,你这脑子是真灵光。我之前捐了轧钢厂,心里还琢磨着能落个好名声,结果呢?啥动静没有。现在想想,还是你这法子实在,保命要紧啊。”

事情就这么定了。

李末回去之后,当天就写了申请,打算在四九城外面建一个农场。

然后又发动了自己的一些资源。

很快建设农场的申请就被批准了。

然后娄半城主动要求去城外新建的农场当厂长,负责种植和养殖的具体事宜。

申请书递上去,没过几天就批下来了,不仅批了,组织上还特意在内部会议上表扬了他,说他“放下身段,深入基层,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做贡献”。

娄半城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在收拾行李,手里的包袱都掉在了地上。

他愣了半天,跟娄母说:“夫人,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我捐了那么大一个轧钢厂,和所有的身家都没听到一句表扬,现在就说去种个地,倒成了先进了?”

娄母正在叠衣服,闻言也笑了:“管他呢,表扬不表扬的,咱们能平平安安过日子就行。这城里啊,我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简直太压抑了,而且每天还担惊受怕的。等到了农场,空气都能新鲜点。”

李末没让娄半城空着手去。

他从自己的手下里面里挑了三十个,都是忠心耿耿、身手不错的,让他们跟着娄半城去农场,名义上是帮忙干活,实际上是保护娄半城夫妇。

这些年,李末签到了许多好东西。

其中忠心耿耿的手下就足有数百人之多。

“城里现在不太平,难免有小人想找事,”李末私下跟领头的人交代,“你们去了之后,多盯着点,要是真有人敢找娄厂长的麻烦,不用客气,先把人按住,再给我报信。记住,别闹出人命,但也不能让咱们自己人受委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留给我。”

解决了娄半城的去处,李末又琢磨起农场的人手问题。

除了自己派去的三十个人,还得找些靠谱的人帮忙。

他想了想,心里有了个主意——找那些出身不好,但没犯过什么错的人。

这些人现在在城里日子不好过,天天提心吊胆,生怕被清算。

要是能让他们去农场,既能给农场添人手,也算是给他们找了个避难所。

“去了农场,就不用再担心城里的事了,”李末跟负责招人的人说,“跟他们说清楚,到了那儿,好好干活,娄厂长不是那种会为难人的人。而且农场管吃管住,虽然条件不算好,但至少安稳。”

消息放出去之后,来报名的人比预想中多。都是些老实本分的人,有的是以前开小铺子的,有的是教书先生,还有的是家里祖上是地主,但自己早就靠手艺吃饭的。

李末让手下的人仔细筛了一遍,挑了二十个看着实在的,让他们跟着娄半城一起去了农场。

农场的批文下来得很顺利,毕竟是搞农业生产,符合当下的政策。

娄半城带着人出发那天,李末亲自去送了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