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选择秦淮茹 > 第213章 许大茂因为投机倒把被抓

腊月的风裹着碎雪粒子,刮在四九城的胡同里,像是谁握着钝刀子在割人脸。

李末裹紧了身上洗得发白的棉袄,踩着冻得硬邦邦的土路往城南走,棉鞋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冬日里格外清晰。

虽然他有的是好衣服,不过在这个时代若是穿的光鲜亮丽的,那不是明晃晃的告诉别人,你有问题么?

因此,李末以及秦淮茹等人外出的时候都是衣着简朴,甚至还为了不让人总把目光看向他们,秦淮茹等人还故意在衣服上补了几块补丁。

如此和光同尘才是正确的做法。

毕竟放下的时局早就紧绷得像根拉满的弓弦。

街头巷尾的墙上,红色标语刷得密密麻麻,巡逻的联防队员挎着红袖章,脚步踏得又快又重,连带着空气里都飘着股让人喘不过气的紧张劲儿。

可李末的脸上却瞧不见半分慌乱,他揣着双手走在路边,眼神平静得像是在看自家院子。

旁人不知道,他这看似普通的皮囊里,藏着能在刀尖上走路的底气。

先不说他那手神出鬼没的本事,单是四九城里几位大领导的“信任”,就足够他在这风口浪尖上站稳脚跟。

上个月工业部部长突发心悸,西医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李末用几根银针扎下去,硬生生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还有上个礼拜,纪检委政委的母亲卧床不起,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也是李末开了方子,熬了半个月的汤药,才让老人家重新能下地走路。

这城里懂医术的不少,可像李末这样既能治急症,又能调慢性病的,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他要是真出了什么事,那些平日里端着架子的大领导,第一个不答应。

毕竟谁也保不准,哪天自己或是家里人,就得靠李末这双手救命。

按说有这样的“保护伞”,李末本该安安分分过日子。

每天在家看看医书,偶尔给相熟的人看个病,到了月底领点工资,日子过得清闲又安稳。

可他偏生是个心软的,见不得人受苦。

前阵子他路过胡同口,看见隔壁院子里的张大妈抱着饿得直哭的小孙子,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粮票,却在粮站门口排了半天队也没买到米。

又瞧见拉板车的老王,冻得裂了口子的手里攥着半块干硬的窝头,啃一口能掉渣,却舍不得多咬一口。

这些场景像针一样扎在李末心里,让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思来想去,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找了在城郊看仓库的老周,用极低的价格把粮食卖给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不仅如此,李末又特意弄来一批土布、药品等急需物资,大多是以成本价卖给街坊,遇到实在困难的,干脆半卖半送。

有回胡同里的赵大爷得了肺病,没钱买止咳药,李末不仅白送了药,还特意熬了润肺的梨汤,连着送了半个月。

日子久了,城南黑市的名声悄悄传了开来。

来这儿的人大多是些穷苦百姓,他们揣着不多的钱或粮票,小心翼翼地来买些生活必需品,临走时总会对着李末的方向念叨几句“好人”。

虽然他们不知道黑市的背后之人是谁?

但是在大家心中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善人。

就连有些巡逻的联防队员,家里也有揭不开锅的亲戚,知道这黑市能救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家永远不愁吃喝。

有一回,上面下来人要查黑市,提前得到消息的巡察队员,偷偷绕到黑市,敲了敲窗户,只说了句“明儿有人来”,就转身走了。

也正是因为这份“人心”,城南黑市才能在风口浪尖上撑下来。

可李末没想到,有人见到他建立了黑市,居然也跟风建立了黑市。

一时间,四九城里冒出了好几个新的黑市。

这些黑市背后的人,个个都有来头。

有的是干部的亲戚,有的是工厂里领导的小舅子,他们瞧见李末弄黑市,也想跟着捞一笔。

可这些人哪有李末的心思,他们手里的物资,要么是从仓库里偷拿的,要么是从单位里以不正规的手段弄出来的。

转头就以高出原价好几倍的价格卖出去。

更过分的是,有回李末听说,城西黑市的人,居然在半路上把老百姓托人买的粮食给截了下来,转头就又卖给了别人,不仅如此,还把人家打的浑身是伤。

李末听了这话,气得一宿没睡。

第二天一早就乔装打扮,跟着那些黑市的人,摸清了他们的窝点。

等到夜里,他趁着没人,悄悄潜进去,把他们仓库里的粮食、布匹,一股脑儿地收走了,然后全都搬到了城南黑市。

转天一早,他就让老周把这些物资,以成本价卖给了来买东西的老百姓。

那些拿到粮食的人,对着老周千恩万谢,可谁也不知道,这些物资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插曲。

不过李末也不傻,他知道自己这么做,肯定会得罪那些黑市背后的人。

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他特意让老周对外放风,说城南黑市也被人“洗劫”了,丢的物资比其他几个黑市加起来还多。

这话一传出去,其他几个黑市的人果然不疑有他,甚至还暗自庆幸——原来不止自己倒霉,城南黑市也和自己一样。

他们哪里知道,这不过是李末的缓兵之计。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快到过年了。

胡同里的年味渐渐浓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扫房子、贴春联,偶尔还能听见孩子们的笑声。

可李末却没心思过年,他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他就发现许大茂的身体好了,而且似乎又要搞小动作了。至于对象自然还是他了。

说起许大茂,李末就觉得头疼。

这孙子是轧钢厂的放映员,平日里游手好闲,爱搬弄是非,之前因为嫉妒李末,没少在背后使坏。

可是他明明知道自己弄不过李末,可就是锲而不舍,这种精神,还真让李末对他刮目相看。

不过就算这样,也不是他可以经常挑衅自己的理由。

前阵子许大茂已经被李末派人暗中教训了一次。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许大茂就认定是李末干的。

也正是如此,他对李末的恨意更大。

后来还是梁娟前来走夏梦秋的关系,间接的和李末赔礼道歉,然后李末才给了他几贴膏药,让他好得快了些。

可李末没料到,这许大茂竟是个记吃不记打的主儿,身体刚一恢复,就又开始琢磨着找他的麻烦。

这天下午,李末刚从自己家出来,就感觉身后有人跟着。

他不动声色地拐进一条胡同,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果然看见许大茂鬼鬼祟祟地跟在后面,脖子上围着条脏乎乎的围巾,双手揣在袖筒里,眼神里满是算计。

李末心里冷笑一声——这许大茂,还真是不知死活。

他原本不想跟许大茂一般见识,可既然对方主动找上门来,那也别怪他不客气,这次要给他一个更加严重的教训才行。

想到这,李末故意放慢了脚步,径直朝着城南黑市的方向走。

许大茂见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心中暗道:果然,李末居然和城南黑市有关系。毕竟他在四九城也没有什么亲戚,这条路除了去城南黑市,还能去哪?

有了这个猜测,许大茂立马紧紧跟在后面,生怕跟丢了。

到了黑市门口,李末推开门走了进去,许大茂则躲在不远处的墙角,心里狂喜——他终于抓住李末的把柄了!

许大茂左右看了看,瞧见路边有个半大小子在玩雪,就掏出两毛钱,塞到那小子手里,压低声音说:“你去联防办一趟,就说城南废弃厂房里有黑市,此时黑市的背后之人正在这里,让他们赶紧来抓人,只要抓住对方就是大功一件。只要你把联防办的人带来,到时候来这里,我再给你五毛钱!”

那小子见了钱,眼睛一亮,听到还有五毛钱,拔腿就往联防办的方向跑。

许大茂则蹲在墙角,盯着厂房的门口,心里盘算着:等联防办的人来了,把李末抓起来,看他以后还怎么跟自己作对!

到时候他才是整个四合院最靓的仔。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被李末看在眼里。

李末的精神异能早就感知到了许大茂的小动作,他在厂房里待了没一会儿,就听见远处传来联防队员的脚步声。

李末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悄悄绕到厂房后面,趁着许大茂不注意,从背后一把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在他后颈上轻轻一敲。

许大茂连哼都没哼一声,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李末把许大茂拖到墙角,又从厂房里拿出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一只鸡和一大块五花肉——这是他原本想留给老周过年用。

现在正好,就用它来“招待”许大茂。

以后再给老周重新准备一份就是了。

李末把布袋子塞到许大茂怀里,又在他身上摸索了一阵,找出了他身上仅有的几块钱,算是“买”这鸡和肉的钱——当然,这“买卖”,许大茂可没机会同意。

做完这一切,联防队员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

李末站起身,故意朝着联防队员的方向跑了几步,又假装脚下一滑,摔倒在地,然后迅速爬起来,钻进旁边的胡同里,消失不见了。

联防队员们跑过来的时候,只看见一个黑影钻进了胡同,而墙角处,许大茂正躺在地上,怀里还抱着一个布袋子。

“别让他跑了!”为首的联防队员大喝一声,几个人立马追了上去,可那黑影早就没了踪影。

就在他们懊恼的时候,有人发现了墙角的许大茂。

“队长,这儿还有个人!”

联防队员们围了过去,把许大茂叫醒。

许大茂刚一睁开眼,脑子还是昏昏沉沉的,身体也动弹不得——这是李末之前给他下的暗手,要等一会儿才能恢复。

他迷迷糊糊地看着眼前的联防队员,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人一把揪了起来。

“你是什么人?在这儿干什么?”为首的联防队员盯着许大茂,眼神锐利。

许大茂这才缓过神来,急忙说道:“同志,你们可算来了!我是来盯梢的,是我让那个小子去报信的!你们快抓李末啊,他就在里面搞黑市!”

联防队员们听了,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目光落在了许大茂怀里的布袋子上。

为首的队员伸手把布袋子拿了过来,打开一看,里面的鸡和五花肉露了出来,还带着新鲜的气息。

“盯梢?”他冷笑一声,把布袋子扔到许大茂面前,“盯梢能盯出一只鸡和一大块五花肉来?你倒是说说,这东西是哪儿来的?”

许大茂这才看到布袋子里的东西,顿时慌了神:“不是我的!这不是我的!是李末陷害我!”

“陷害你?”联防队员不屑地哼了一声,“人赃并获,你还想狡辩?我看你就是倒卖物资的!带走!”

几个联防队员上前,把许大茂五花大绑起来。

直到这时,许大茂的身体才恢复了知觉,他挣扎着,大声喊着:“不是我干的!真的是李末陷害我!你们不信可以去问那个报信的小子!”

可联防队员们哪里肯听他的辩解,架着他就往联防办走。

许大茂的声音越来越远,最后淹没在冬日的寒风里。

第二天一早,街道办的人就拿着通知,分别去了许大茂的家和轧钢厂。

许大茂的妻子梁娟听了消息,当场就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骂许大茂不争气。

而轧钢厂里,工人们听说许大茂因为倒卖物资被抓了,个个都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活该,也有人说他是被人算计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末,此刻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晒着太阳,手里拿着一本医书。

他听着胡同里传来的议论声,嘴角微微上扬——许大茂这顿教训,也该让他长点记性了。

只是李末不知道,这事儿还没完,许大茂可不是个会轻易认输的人。

腊月的阳光洒在院子里,暖洋洋的,可李末的心里却清楚,这四九城的冬天,还没那么容易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