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快穿年代:我实习牲,微操即赢麻 > 第359章 操劳一生的养女(25)

“我老头子这一辈子最幸运的就是有这样一个孙女。”

牛秀成比起以前更爱出门溜达了,不光溜达,他还嘴碎。

“可不是吗,咱们都看了电视,昕昕现在可了不得,都上电视了,那个牛氏感冒药一出来啊,那可是造福全国的事,以后那些个疑难杂症,可不就慢慢都攻克了吗?”

“昕昕是咱们胡同最出息的孩子,可是给咱们胡同争了光!”

天知道在电视上看到他们胡同的名字时,他们有多激动。

四舍五入不也就等于他们也上电视了!

他们胡同也有闻名全国的一天,他们也跟着沾光,播出后,他们出门都是挺胸抬头,遇到熟人咧嘴一笑就开始闲聊。

邻居们都这样了,牛秀成只会更甚。

“嘿,你们也别羡慕,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老头子这样的运道!我们昕昕不仅脑子好使,她还孝顺,这不,瞧我身上这一身,都是昕昕给我置办的。”

“昨天刮大风,我们昕昕还专门跑回来看我,生怕我忘了关窗被冻着。她学校的事多忙啊,愣是抽出时间来看我,我就怕这孩子休息不好啊!”

牛秀成说是担忧,当他脸上的得意谁看不出来似的。

又来了又来了。

大娘大爷脸上的笑容开始变得僵硬。

他们也不是不爱和牛秀成聊天,他为人说话风趣健谈,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去过许多地方,各地的趣事风俗都知道不少,和他聊天能涨不少见识。

可也架不住张嘴闭嘴都是‘我孙女’,‘我家孩子’。

确实有这样一个孙女也值得挂在嘴边念叨,若是牛昕是他们家的孩子……找人炫耀的人是他们,那也不是不行~

但是现实总是与期望背道而驰。

邻居们在牛秀成打开话匣子的当时,再次各家有各家事,没一会现场就只剩牛秀成一个人。

“你们不愿意听,我还不愿意说了,我钓鱼去,钓鱼回来给我们家昕昕熬汤喝。”

牛秀成对牛昕的支持在街坊舆论方面,而左鹤对她的支持体现在行动上。

他直接磕了一颗牛氏感冒药。

“昕昕,你可真牛啊,刚好你又姓牛,牛上加牛!”

牛昕得到荣誉比左鹤本人得到让他更加高兴,但在牛昕眼里,左鹤笑的跟二傻子没区别。

“你有病啊,没病吃什么药?”

这种行为在她看来,和感冒药即将过期要赶紧吃掉是一样让人迷惑的行为。

脑子长了泡似的,牛昕直接蹦起来给了他一个脑瓜崩。

“我有病啊!”

左鹤感到委屈,但很快发现自己说了句更有病的话,赶紧解释,“啊不是,我是说我真的感冒了,我洗了好几个冷水澡,喷嚏一个接一个。”

他嘿嘿一笑,“但吃了一颗你的牛氏感冒药,睡了一觉就好全了,真厉害啊。”

牛昕:……

你还不如告诉我,你是没病磕药。

“你是怎么和我考上同一个大学的?”

“我怎么考上的,你还不清楚吗?”

也是,牛昕一阵心虚,抬头却是理直气壮,“那你要好好感谢我。”

“行,我感谢你,请问今天牛昕同学能赏脸一起吃个饭吗?我请你出去吃,听说学校外头开了个饭馆,都说好吃,带你去尝尝?”

市场开放后,外面私人经营的店铺像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给国有经营带来不小的冲击。

但市场卷起来了,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至少私人小饭馆的味道,服务态度,都比国营饭店好出好几倍。

“那我就赏你这个脸吧。”牛昕傲娇的仰头。

她上个项目刚忙完,早就想趁着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好好探索一下周围环境,探索完了还得紧锣密鼓的进入下一个项目。

毕竟时间紧任务重,她也是想要进步的。

连着好几天,牛昕和左鹤几乎吃遍了所有新开的店。

“可惜了,要不是我爷爷吃不了这些菜,真想也带他来尝尝。”

牛秀成年纪大了,吃不了那些油腻味重的菜,更何况他还想好好保重好身体,多陪他孙女几年。

“没事,你多吃点,你高兴了,你爷爷比自己吃了更高兴。”

“那也是。”

牛昕一下子就被劝说成功。

短暂的放纵,是为了更加努力的工作。

虽然牛昕在别人眼里还是躺得很平,但她的试验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连她的老师们都觉得匪夷所思。

“这孩子天生就该学医搞研究!”姜教授直接下了结论。

她同期的同学们还在学课本上的知识,牛昕却已经给他们正在学的教材添砖加瓦。

学着学着,发现越学越多,越学越迷茫。

众所周知,患者是不会照着教科书上生病的。

这种感觉就像是他们还在滑雪场努力站稳不摔倒,牛昕已经丝滑的完成了一套空中极限运动,并纳入必考科目。

“再过几年,说不定几年时间都不用,她都要成为我们的老师了。”王教授也赞同,同时她感到非常的骄傲。

牛昕同学是从她的实验室出去的,她才是那个亲眼看着她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成功的人,就连姜教授都比不上。

王教授得意的不行,牛昕同学的论文还是经她的手过了一遍,姜教授虽然也参与了,但指导老师的名字不过是她施舍的罢了。

王教授站起身掸了掸衣袖上看不见的灰尘,“我得赶紧去实验室看看了,听说我学生牛昕同学休完假回来了。”

‘我学生’三个字,是重音。

“那也是我学生,我也去。”姜教授哼了一声赶紧跟上。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牛昕好像是住在电视和报纸上,隔三差五就有她的消息。

次数多了,就算没怎么关注新闻的市民们也都听说过她的消息和事迹。

当然,还在蹲牢房的陈海涛和岳燕也是。

鲁城最大的经济支柱是鲁城的纺织厂,虽然市场开放后,私人企业给国营经济带来很大冲击,许多国营厂甚至都发不出工资。

过去的那一套不再适合现在的市场。

鲁城纺织厂的经营模式必须跟上时代,而牛厂长敏锐的抓住了机遇。

鲁城纺织厂的规模扩了又扩,鲁城人民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具体体现在,就连鲁城牢房的食堂,都装上了电视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