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快穿年代:我实习牲,微操即赢麻 > 第182章 脾气火爆的便宜妈(17)

不过,她就在供销社上班,放学时间偶尔有几个孩子来供销社买零食,但里面没有王思华的身影。

既然钱也没花,还这么愁眉苦脸的干啥?

“我的零用钱都攒起来了,没花。”

“那你着急上班干啥,你现在安心读书就行,上班挣钱是大人们该操心的事。”

“可是妈妈你没有工作啊,我昨天还和同学出去捡破烂了,但是一天都挣不到一分钱。哎~挣钱真难!”

王思华念叨半天,王兴珠这才想起自己忘记和儿子说自己有工作的事了,已经上了半个月的班,自己儿子还不知道。

主要是这家伙每天忙得很,召集了一群同学,放学后到处捡破烂,放假的时候更是除了回来吃饭,其他时间都在外面。

压根没时间发现王兴珠的动静,就这么早出晚归的,半个月也才挣了六毛钱。

无论什么时候,老头老太们都是捡废品的主力军,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废品都被他们捡走了,留给孩子们的也没多少了。

看着王思华垂头丧气的样子,王兴珠第一次感到心虚。

本想在儿子去供销社买糖的时候,给他一个惊喜,没成想这些天王思华一次都没去过,时间久了,她也就忘记了这回事。

但坦白还是要坦白的,“儿子,妈妈找到工作了,在供销社当售货员。家里以后就有收入了,你以后不用再去捡废品了。”

王思华愣住了,脚步都停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表情茫然好像没听懂。

但很快,笑容重新挂上了那张被太阳晒的有些黑的小脸上,虽然是个小黑娃,但笑起来嘴边的小酒窝明显,还是个可爱的小娃娃。

“太好了,我就知道妈妈你是最棒的!”

王思华这张嘴遇到谁都说得开,一个不妨就是夸夸,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夸人的水平是与日俱增。

可夸起自己妈妈来,他只用最朴素的语言,剩下的全靠动作来弥补。

王兴珠也跟着笑了起来,任王思华跟小猫似的用脑袋在她胳膊上拱,王兴珠也时不时捏捏他的小耳朵,摸摸他的小脸蛋。

好一会王思华才想起她后面说的那句话,“妈妈,我还是要去捡破烂的哦,咱们不能因为家里有收入就放弃另一个收入。”

王思华小脸上全是不赞同,“那样是不对的,这些天我挣了六毛钱,能给家里买好多东西的。”

孩子小小年纪就持家有方,王兴珠本不该阻拦,但看着他每天带着几个同学来家里,各个都拖着一个袋子堆在他们家的院子一角。

他们家已经是破烂们的中转站,先攒攒,攒的差不多了再拖去废品站一起卖了。

王兴珠还是有些心疼,在她看来一个月挣块八毛的活,和小家伙们付出的汗水完全不成正比。

更重要的是那一堆废品堆在角落容易滋生细菌,还会吸引各种小虫子来家里安家落户,只要想一想王兴珠就有点受不了。

王思华小小年纪的,怎么就一把年纪了呢?

“你现在还是学习要紧,把书读好了,以后多少钱都能挣到,你早出晚归的这么辛苦,妈妈看着多心疼啊。”

王思华本想继续争辩,听到这句话又闭上了嘴,脸上也有些不自然,想了好一会,“好吧妈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王兴珠听到这句话欣慰的笑了。

第二天,王思华和他的同学们麻溜的把角落的破烂拖去废品站卖掉,并当着王兴珠的面宣布退出“废品王”小组。

“废品王”是他们这群小家伙的队名,要不是布料贵,还需要布票,他们都得扛着一面旗子去捡废品。

接下来的日子,王思华按时上学按时放学。

时不时还去供销社找王兴珠“消费”。

“妈妈售货员,你好,我想要两颗糖,这是一分钱。”

王思华扒着柜台的边缘,努力把脸露出来给王兴珠看到,踮着脚把一分钱豪气的拍到柜台上。

“好的,为人民服务,王思华顾客你好,这是你的糖,请收好。”王兴珠笑着陪他玩顾客的游戏。

旁边的同事都露出善意的笑容。

“谢谢妈妈售货员,请你吃一颗。”王思华剥开一颗糖塞到嘴里,吮着甜滋滋的味道,幸福的眯起了眼,将另一颗糖推到柜台上给王兴珠。

王兴珠也不扫兴,也剥开糖塞到嘴里,“真好吃,谢谢小顾客。”

母子俩相视一笑。

王兴珠以为接下来的日子会一直像这样平淡又快乐的度过,直到又收到了班主任的“邀约”。

据上次请家长才过去一个月时间,王兴珠淡定的找领导请了假,临走前甚至还买了一把奶糖揣到兜里。

王思华这家伙不捡破烂了,肉眼可见的更抠门,买糖都是买的最便宜的,最近更好,干脆一颗也不买,一分钱都不花了。

这家伙有多爱吃糖她是看在眼里的,糖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孩子一直忍着她也看不过去,少吃点就行。

轻车熟路的敲开班主任的办公室,王兴珠看到了熟悉的场景。

依然是李观、洪一舟、王思华这三个家伙,低着头站在班主任对面,从门口的角度,王兴珠看到他们的表情,这可不是认错的表情啊。

王兴珠挑了下眉,淡定的走了进去,坐到班主任旁边。

“王思华妈妈,这次王思华同学犯的错可以用岂有此理来形容!”

刚坐下,班主任就黑着一张脸告状,时不时还暂停一下深呼吸,可见这次被气的不轻,比起上次更甚。

王兴珠越听越诧异,才一年级的小朋友,怎么想到的这种办法?

“替写作业这种行为,不光是对自己不负责,也害了其他同学。孩子们读书多不容易啊,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咬牙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是想多学一点知识,以后能过的轻松一点。”

班主任说了一大堆,王兴珠提炼出几个要点。

王思华同志提供技术支持(写作业),李观同志负责招商宣传(揽活),洪一舟同志负责财务(收费计算劳务以及三人工资)。

三人分工明确,生意已经扩大到其他班上。

也有其他人看到这个生意想要模仿,但都开业不到两天就破产以及濒临破产,只有以王思华为首的“三人帮”生意兴隆。

原因无他,王思华同志的正确率值得信赖。

为了拓展规模,接到二年级的生意,王思华同志甚至借了二年级的教科书“进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