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310章 下一盘大棋

风雪渐歇,山顶重归寂静,唯有墓碑与默立的父子二人,以及远处静静等候的几道身影。

徐骁那一声包含万千情绪的“好”字,似乎也驱散了他眉宇间积压多年的阴霾与忧虑。他再次用力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去吧,山上风大。”

徐骁的声音恢复了往常的沉稳,“冠礼已成,后面还有的是事情要你做主。”

朱瞻基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母亲的墓碑,眼神坚定,仿佛许下了无声的承诺。

一行人沉默地下山。及冠之礼虽简,其意义却重逾千斤。

回到王府,朱瞻基并未停歇。他深知,力量才是一切野望与承诺的基石。他直接去了校场。

五千大雪龙骑仍在刻苦修炼,《龙象般若功》带来的蜕变日益明显。这些百战老卒的气血越发旺盛,体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强健,举手投足间隐有龙象之力涌动,军阵肃杀之气中更添了一份令人心悸的磅礴。

朱瞻基巡视其间,不时出声指点个别士卒运气关窍。他的指点往往一针见血,令困扰士卒多时的瓶颈豁然开朗。所有士卒看向他的眼神,早已没了最初的疑虑,取而代之的是狂热的敬畏与死心塌地的忠诚。

宁峨眉远远看着,感受着整支军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位耿直的将军心中最后一丝芥蒂也烟消云散,只剩下对世子手段的深深叹服。而褚禄山,则更是卖力,猪头脸上堆满谄媚,修炼得比谁都勤快,小眼睛里精光四射,不知又在琢磨什么。

巡视完校场,朱瞻基信步走向听潮亭。

亭内,南宫仆射依旧沉醉于万卷武学之中,对外界时日流逝浑然不觉。他抱刀而坐,身旁堆满了翻阅过的竹简与帛书,清冷的目光专注于字里行间,仿佛外界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朱瞻基没有打扰他,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他知道,这位未来的白狐脸儿,此刻正沉浸在自己的武道世界里,不断汲取着养分。这种专注,本身也是一种修炼。

他没有提及招揽或要求,只是吩咐下去,南宫仆射在亭中一切用度需求,务必满足。有些种子,只需提供土壤,静待其生根发芽便可。

随后,他依次去查看了徐龙象、楚狂奴和吕钱塘的进度。

徐龙象周身气息越发恐怖,八门神功在他身上似乎初步达成了某种平衡,气血如龙盘踞,体泛微光,纯粹的力量感扑面而来。

楚狂奴狂笑声声,将《龙象般若功》前九层与他原本的霸道功法融合,一拳一脚皆有崩山裂石之威,嚷嚷着要拆了听潮亭的栏杆试试手。

吕钱塘的剑则越来越快,越来越诡异,赤霞剑光中夹杂着一丝难以捕捉的阴柔与炽烈并存的诡异气劲,令人防不胜防。

整个北凉王府,仿佛一架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在朱瞻基的掌控下,每一个部件都在疯狂地提升、磨合,积蓄着足以撼动天下的力量。

夜幕降临,朱瞻基独自立于院中,望着北方深邃的夜空。及冠礼成,意味着他正式走到了前台,不再是那个可以藏拙装傻的纨绔世子。离阳、北莽、朝堂、江湖……各方势力的目光都将聚焦于此。

“风雨欲来啊。”他轻声自语,嘴角却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他掌心微抬,一缕精纯的万相真元跳跃不定,蕴含着无穷可能。

“不过,这样才有趣,不是吗?”

夜色中的北凉王府书房,烛火通明,将三道身影投在窗棂之上。

徐骁屏退了左右,室内只余他、朱瞻基与枯槁的谋士李义山。炭盆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气氛沉凝而郑重。

徐骁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凤年,你的冠礼已行,是时候了。再过些时日,爹便要动身前往太安城。”

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看向朱瞻基:“老子要去京城,亲自为你世袭罔替这北凉王位,铺平道路!把那帮离阳朝堂上的蛀虫和心怀鬼胎的家伙,一个个都敲打干净!”

这无异于一场孤身赴宴的鸿门宴,其中凶险,不言而喻。他说完,凝视着朱瞻基,问道:“儿子,爹去争那庙堂之上的名分。你呢?你有什么打算?”

朱瞻基并未立刻回答,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略作思索,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爹去庙堂,”他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蕴含着力量,“那儿子我便再入江湖。”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次入江湖,要做的事不少。会一会天下英豪,看一看这江湖气象。至于最引人注目的一件……”

他嘴角微扬,吐出一个足以让整个江湖为之震动名字:“或许,可以去那武帝城头,试着一战王仙芝。”

此言一出,书房内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端坐一旁的李义山,那枯槁的脸上非但没有惊容,反而缓缓漾开一个极为赞赏的笑容,他抚掌轻叹,声音沙哑却透着兴奋:

“好!好一个内外相合!”

“王爷入京,于庙堂之上为你正名分、夺大义!世子你则深入江湖,以武问道,剑试天下,尤其是挑战那天下第二一甲子的王仙芝,无论胜负,皆可顷刻之间名动四海,积累无人能及的赫赫声望!”

李义山眼中闪烁着谋士特有的精光,仿佛已看到了未来的图景:“庙堂大义与江湖威望,二者得兼,相辅相成!届时,世子继承北凉王位,便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看这天下,还有谁敢再置喙半句?!此策大善!”

朱瞻基对李义山的剖析报以一笑,随即转向这位枯守听潮亭的阴才,郑重道:“父亲与我,一在外,一在内。而这北凉根本之地,诸多谋划与调度,便要劳烦先生坐镇中枢,运筹帷幄了。”

李义山微微颔首,浑浊的眼中尽是了然与沉稳:“世子放心。老夫虽已是一把枯骨,但只要在这听潮亭一日,必竭尽所能,为王爷与世子看好这北凉的家业。京城风波也好,江湖浪涌也罢,北凉,乱不了。”

徐骁看着眼前这一幕:儿子雄心万丈,老友智珠在握。他心中豪气顿生,哈哈大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马踏六国的峥嵘岁月。

“好!那就这么定了!咱们父子师徒三人,就陪这天下,好好下一盘大棋!”

烛火摇曳,将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北凉未来的道路,在这一刻,于这间小小的书房内,清晰地铺展开来——庙堂、江湖、北凉,三线并进。

而朱瞻基的江湖路,其第一站,便直指那悬停江湖一甲子,无人能撼动的武道绝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