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267章 榨干了的朝廷

七天后,梁山泊,镇东大将军府。

气氛比上次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火药味。

宿元景风尘仆仆,面容憔悴,眼中布满了血丝,显然一路未曾停歇。

他带来的不再是上次那种“权宜”的正式诏书,而是一份盖有皇帝私玺和蔡京、童贯印信的密旨,以及徽宗近乎哀求的口谕。

“……陛下口谕:镇东大将军忠勇可嘉,朕心甚慰!江南黎民倒悬,贼焰滔天,实乃朕之心腹大患!盼将军体念朕躬之忧,社稷之重,即刻提虎狼之师,南下平叛!”

“若能克日奏功,剿灭方腊逆首,朕在此许诺:江南诸路及淮南东路,凡将军收复之地,尽归将军节制!朝廷绝不食言!并许将军开府建牙之权,自置僚属,世镇东南!此诺,天地共鉴!”

宿元景几乎是强忍着屈辱,一字一句地将这足以震动天下的“空头支票”念完。

他知道,这承诺虚得不能再虚,但此刻,这就是朝廷唯一能拿得出手、或许能打动朱瞻基的筹码了。

他甚至加上了最后一句徽宗并未明言但意思相近的威胁。

“陛下殷切期盼,若将军仍以‘准备未周’推诿……恐伤圣心,亦伤朝廷与将军之和气,于将军之大业,恐非幸事。”

大厅内一片死寂。吴用、朱武等人眼中精光闪烁,迅速权衡着这“淮南东路”和“开府建牙、世镇东南”的巨大诱惑与其中蕴含的巨大陷阱。

卢俊义、关胜等武将则更关注那“即刻出兵”、“克日奏功”的急迫要求。

朱瞻基端坐主位,手指依旧轻轻敲击着紫檀扶手,脸上没有任何被“重利”打动的惊喜,反而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他等宿元景说完,沉默了片刻,让那份无形的压力在厅中弥漫,也让宿元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朱瞻基终于轻笑出声,打破了沉寂。

“呵呵,陛下…还有蔡太师、童枢密,真是好大的手笔啊。江南不够,连淮南东路都许出来了?还要许我开府建牙,世镇东南?”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电,直视宿元景几乎要崩溃的双眼。

“宿大人,你信吗?”

宿元景喉头一哽,脸色瞬间惨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信?他自己都不信!这分明是走投无路下的缓兵之计和毒饵!

朱瞻基没等他回答,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语气带着洞悉一切的嘲讽。

“陛下和朝廷诸公的意思,本王…本将军明白了。无非是怕江南彻底糜烂,怕方腊真的打到江宁府甚至过了江,怕汴梁的粮价涨到天上,怕禁军哗变…怕这大宋江山,等不到一个月后了,是吧?”

句句诛心!

宿元景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发冷。

“所以,就用这一张注定无法兑现的空头大饼,想换我梁山数万儿郎即刻南下,去给你们扑灭那燎原之火?”

朱瞻基的声音陡然转冷。

“宿大人,你们觉得我武镇岳,是那么好糊弄的三岁孩童吗?”

宿元景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几乎站立不稳,只能强撑着拱手。

“大…大将军!陛下拳拳之心,天地可表!江南局势,确已危如累卵,片刻耽搁不得!大将军纵有万全之虑,也请体谅朝廷…体谅江南万千百姓倒悬之苦啊!”

他只能打出悲情牌。

朱瞻基看着他,眼神深邃,片刻后,那股迫人的气势忽然一收,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妥协”的神色。

“唉……”

他长长叹了口气,仿佛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罢了。陛下之忧,亦是天下之忧。江南百姓,确实不能再受煎熬了。”

因为他也知道,汴京朝廷好像确实榨不出什么好处来了。

宿元景心中一紧,升起一丝不真实的希望。

朱瞻基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江南舆图前,手指在上面缓缓划过,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七日之内发兵,仓促至极,实难保证大军齐整、粮械充足,此乃取败之道,本将军不能拿数万将士性命儿戏!”

宿元景的心又沉了下去。

“不过……”

朱瞻基话锋一转,手指重重敲在图上杭州的位置。

“朝廷忧心如焚,本将军亦非铁石心肠。这样吧,本将军再退一步!”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宿元景。

“一个月太晚,七天太急。折中!半个月!本将军给你和朝廷半个月时间!”

“这半个月,朝廷必须将承诺的第一批粮草辎重,足额、按时运抵济州(今山东巨野)码头!少一粒米,缺一捆草,延误一刻,休怪本将军继续‘准备未周’!”

“同时,本将军麾下将士的封赏告身、印信,必须全部齐备,随军发放!这是名分,是士气!半点马虎不得!”

朱瞻基的声音斩钉截铁。

“满足这两点,十五日后,本将军亲率镇东军先锋,誓师出征,兵发江南!必取方腊首级,献于阙下!”

“半个月……”

宿元景心中飞快盘算。虽然比朝廷希望的七天晚了八天,但比起一个月,已是巨大的“让步”。而且朱瞻基提出的粮草和印信要求,虽然苛刻,但合情合理,朝廷为了催他出兵,咬咬牙并非完全做不到。

这似乎是…唯一能争取到的结果了。

宿元景看着朱瞻基那深不可测却又带着“诚恳”的目光,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让步”背后必然还有算计,但此刻,他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明知可能是虚幻,也只能紧紧抓住。

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疲惫和一丝解脱。

“大将军深明大义,体恤朝廷艰难,下官…代陛下,代江南百姓,拜谢大将军!粮草辎重、印信告身,下官即刻传讯朝廷,必定全力筹措,按期送达!半月之后,下官在济州码头,恭候大将军王师!”

宿元景带着这“争取”来的半个月期限,马不停蹄地返回汴梁复命、催粮催物去了。

梁山泊内,却并未因这“让步”而有丝毫松懈,反而进入了一种更加高效、更加狂热的临战状态。朱瞻基所谓的“准备”,从来都是争分夺秒!

半个月,足够他将“滚雪球”的势头再推上一个高峰!

工坊谷的炉火昼夜不息,铁水奔流,锤声震天。

凌振亲自督阵,新铸的“镇东大将军炮”被优先组装、调试,连同储备的弹药,被小心翼翼地装上特制的炮车。

火铳的产量被压榨到了极限,新入伍的火枪兵在老兵的带领下,日夜进行着装填、瞄准、阵列轮射的训练,硝烟味弥漫在营地各处。

水寨码头上,新下水的艨艟斗舰、改造的运兵大船排满了泊位。

阮小二、李俊指挥着水军士卒,演练着编队航行、抢滩登陆,尤其是如何在船上稳固炮位、进行水陆协同火力支援。孙立带来的登州海防经验被迅速吸收应用,水军的战力在实战化演练中快速提升。

济南府宣抚使司衙门外,招贤、募兵的队伍依旧排成长龙,但筛选和编组的速度更快。

吴用、朱武的幕府机构如同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新吸纳的人才被迅速分配到各州县军管小队或后勤岗位,确保新占领区在主力南下后不至于生乱。

卢俊义坐镇大营,将新补充的精锐与原有骨干进行混编,以老带新,强化着步骑协同、步炮协同的战术磨合。

王进的新兵营更是喊杀声震天,地狱般的操练让这些新兵在短时间内褪去青涩,凝聚出一股彪悍之气。

朱瞻基本人则频繁出现在各处要害之地。他视察神机营炮阵,亲手试射新铳。

他登上水军旗舰,观看编队演练。他深入新兵营,以“镇东大将军”的身份鼓舞士气。他那沉稳如山、锐利如刀的气度,极大地稳定了军心,也点燃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渴望。

时间在紧张有序的准备中飞快流逝。

十日后,朝廷承诺的第一批粮草辎重,在宿元景亲自押送下,艰难地运抵了济州码头。

虽然数量上打了些折扣,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朱瞻基并未苛责。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出兵的理由和部分补给,大头,他本就打算“就食于敌”,取之于江南!

印信告身也陆续送达,制作虽显仓促,但该有的名头、官阶一样不少。

当卢俊义、林冲、关胜、呼延灼、庞万春等将领,以及新投效的公孙胜、孙立等人,正式接过象征朝廷(至少是名义上)认可的统制、都统制、参赞军机等印信时,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这小小的印信,极大地凝聚了军心,尤其对于那些新投效、渴望“正名”的将领而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