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222章 郓城访贤,东溪对饮

朱瞻基看着眼前这对激动恳切的夫妻,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朗声道:“好!既然贤夫妇有此心意,武某岂能推辞!我武镇岳结义,向来不拘泥年齿长幼,只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今日,我们便以侠义为序,以本事为尊,结为异姓兄妹!”

张青闻言大喜,毫不犹豫地抱拳躬身:“哥哥在上!小弟张青,拜见哥哥!”

孙二娘亦是盈盈一拜,声音清脆:“小妹孙二娘,拜见哥哥!”

“好!贤弟,贤妹,快快请起!”

朱瞻基伸手虚扶,心中亦是快慰。

这十字坡的钉子,算是稳稳楔下了,更是两个得力的帮手。

“哥哥!”

张青起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您方才说‘志同道合’,莫非哥哥日后真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若有需人手之处,小弟在这十字坡迎来送往,消息还算灵通,定会为哥哥留意四方豪杰!”

孙二娘也热切地接口道:“正是!哥哥但有所需,传个信来,我夫妻二人必当竭尽全力!”

朱瞻基眼中精光一闪,也不隐瞒,沉声道。

“贤弟贤妹猜得不错。这大宋江山,看似繁华,实则内忧外患,奸佞当道,民不聊生!我等习武之人,身负侠义,岂能坐视?”

“武某确想聚合一批志同道合、真正心系黎民、敢作敢当的兄弟,为这天下苍生,闯出一条生路来!日后你们这十字坡,便是我们的一处根基,一处耳目!”

“好!”

张青和孙二娘听得热血沸腾,齐声应和。这正是他们内心深处渴望的波澜壮阔!

“哈哈哈!好!今日结义,当浮一大白!”

朱瞻基心情畅快,举起酒碗。

“贤弟贤妹,取大碗来!我们兄弟三人,痛饮一番!”

“是!哥哥!”

孙二娘欢快地应了一声,风风火火地跑去抱酒坛、拿大碗。张青则赶紧将桌上的冷牛肉、卤豆干、咸鸭蛋重新摆好。

片刻之后,草棚之下,三人举着粗瓷大碗,碗中是烈性的村酿。没有香案,没有仪式,只有三颗因侠义与志向而贴近的心。

“哥哥,请!”

“贤弟、贤妹,干!”

“干!”

酒碗重重一碰,浊酒四溅。辛辣的液体滚入喉中,却激荡起满腔的豪情。

阳光透过草棚的缝隙洒下,在张青憨厚激动的脸、孙二娘明媚热切的脸,以及朱瞻基沉稳深邃的脸上跳跃。

十字坡的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一个新的起点,一个由“武天王”武镇岳亲手布下的棋子,已然落定。

张青与孙二娘的命运轨迹,也在这一刻,悄然转向。

辞别了依依不舍的张青、孙二娘,叮嘱他们好生经营十字坡酒家,广结善缘,静候消息。

朱瞻基便不再停留,一路向南,直奔山东济州郓城县而去。

他的目标清晰——东溪村。

此地,藏龙卧虎,确实是有几个人才。

那位“智多星”吴用,通晓文韬武略,胸藏丘壑,更难得的是其胆识过人,不甘平凡,且怀有几分的野心。

此人若能收服,日后便是自己运筹帷幄、掌控全局的绝佳臂助!

朱瞻基想到吴用竟然忠义到,能为宋江殉死,心中更是志在必得。

当然,他这一路也没有闲着,路上要是听到有什么恶人、坏人,便会细心打听一番,然后前去解决,留下自己名号,接济一下附近的穷人。

若是有什么好汉,他(戴青铜面具)也会去拜会一下,看看是不是真好汉。

如果是,那便好好结识一番,看情况是否要送上见面礼(钱财)。如若不是好汉,只是道貌岸然之人,就会随便谈论几句走人。要是背地里还做过什么坏事,就会现在当众揭穿他的真面目,然后格杀此人,伸张正义。

就这样,朱瞻基耗时十来天,也慢慢走到了山东济州郓城县。

等他抵达东溪村时,已是薄暮时分。

村中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宁静。

朱瞻基并未张扬,寻村人打听了私塾先生的住处,便径直来到村边一处僻静的院落前。

院墙低矮,院内几株老槐,枝叶婆娑。一间瓦舍便是书斋,窗棂透出昏黄的油灯光。

朱瞻基整了整衣冠,手中提着一个食盒,里面是路上特意买的上好熟牛肉和几碟小菜、一壶陈年花雕。

他上前轻叩柴扉。

“笃笃笃。”

“谁呀?”

一个清朗中带着几分书卷气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中年文士出现在门口。

他头戴纶巾,身穿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透着远超寻常塾师的精明与洞察。

此人,正是吴用。

朱瞻基望着吴用,微微一笑暗道。

“这智多星卖相还挺不错。”

吴用打量着眼前的不速之客。

来人身材高大挺拔,虽衣着普通,但气度沉凝如山岳,眉宇间隐有龙虎之姿,绝非寻常乡民。

他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问道:“这位兄台面生得很,不知寻吴某何事?”

朱瞻基微微一笑,将手中酒肉提了提,朗声道。

“久闻东溪村吴学究才高八斗,学贯古今,乃当世隐逸之贤。在下武镇岳,慕名而来,特备薄酒粗肴,欲向先生讨教一二,不知先生可肯赐教?”

“武镇岳?”

吴用眼中精光一闪,脸上那点客套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被巨大的惊愕取代。

他失声道:“阁下莫非就是近来在山东河北替天行道,专诛豪强恶霸,散金遣散喽啰,江湖人称‘武天王’的武镇岳武大侠?”

朱瞻基颔首,坦然道:“些许虚名,不足挂齿。正是在下。”

“哎呀!失敬!失敬!”

吴用脸上的惊愕迅速化为激动与热切,连忙侧身让开道路,连声道。

“天王大名,如雷贯耳!吴某久仰之至!不想今日竟得见真容,蓬荜生辉!快请进!快请进!”

他将朱瞻基热情地迎进书斋。

室内陈设简单,一桌一椅,几架书籍,墙上挂着一幅破旧的山水图,倒也清雅。

吴用连忙点上油灯,又搬来一张小几,请朱瞻基在书桌旁坐下。

“寒舍简陋,天王勿怪。”

吴用一边张罗着碗筷,一边将朱瞻基带来的熟牛肉切好,斟满两碗花雕酒。酒香肉香顿时弥漫了小小的书斋。

“先生客气了。”

朱瞻基端起酒碗。

“武某敬先生一杯,谢先生赐见。”

“不敢当!该是吴某敬天王!敬天王替天行道,侠肝义胆!”

吴用也连忙举碗,两人碗沿轻碰,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入喉,气氛瞬间热络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两人从经史子集,谈到诗词歌赋,又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当今时局。

朱瞻基放下酒碗,目光灼灼,单刀直入。

“吴先生学究天人,洞察世事。依先生看,如今这大宋江山,气象如何?”

吴用捻着颌下几缕短须,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叹道:“天王问起,吴某不敢不直言。表面看,东京汴梁依旧繁华似锦,然则……根基已朽!”

“朝堂之上,奸臣贪官等辈把持朝政,贪腐横行,卖官鬻爵,阻塞言路。地方官吏,层层盘剥,鱼肉百姓。民间赋税日重,豪强兼并愈烈,流民遍地,盗匪蜂起。此乃……内忧!”

他顿了顿,声音更显沉重。

“外患更甚!北有辽国,虎视眈眈,岁币如故,如同剜肉饲虎,徒耗国力,却难保边陲安宁。我大宋禁军,久疏战阵,武备松弛,将不知兵,兵不知战……唉!”

朱瞻基静静听着,不时点头,心中暗道。

“果然有些见识,光这些见识就胜过了天底下八成的书生。”

待吴用说完,他略带感慨的沉声道。

“先生所言,字字珠玑,切中要害。燕云十六州,乃中原屏障,沦落异族之手已近二百年!”

“此乃我汉家之耻,更是悬于头顶的利刃。如今朝廷不思进取,只知苟安,对内横征暴敛,对外卑躬屈膝。百姓水深火热,这世道……只会越来越难!”

他直视吴用,目光如炬,话语石破天惊。

“读史可知,此等景象,已是亡国之兆!若无中兴之君力挽狂澜,若无接二连三的贤相辅国治世……依我看,这大宋国祚,恐难再续二十年!亡朝之祸,就在眼前!”

吴用闻言,浑身一震。朱瞻基这番话,比他想的还要犀利,还要透彻!

这绝非一个单纯的江湖豪侠能有的见识!

他心中翻江倒海,对眼前这位“武天王”的评价瞬间拔高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吴用深深吸了一口气,点头叹服:“天王洞若观火,所言……句句诛心!吴某……深以为然!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啊!”

见吴用已被自己的见识所慑,朱瞻基抛出此行真正的目的。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先生既知大厦将倾,可愿做那扶危定倾之人?武某不才,欲寻一批志同道合、心系黎民、有胆有识的兄弟,积蓄力量,静待天时!待到风云激荡之时,便做一番改天换地的大事业!不知先生……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招揽之意,已昭然若揭!

吴用心头剧跳。

他隐于乡野,教书为生,岂是甘愿老死牖下之人?

他自负有几分才能,常恨未遇明主。

眼前这位“武天王”,武功盖世,侠名远播,更难得的是见识深远,胸怀大志!

这不正是他苦等的机会吗?

然而,一丝本能的谨慎和现实的考量,让他没有立刻表态。他略带担忧地问道。

“天王志向高远,吴某钦佩!只是……如今宋朝虽病入膏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廷势力依旧庞大,禁军犹在。我等若贸然起事,恐力有不逮,反招灭顶之灾啊……”

朱瞻基闻言,朗声大笑,笑声中充满自信与从容。

他伸出三根手指,一字一句,清晰有力地说道。

“先生所虑极是!故而,武某之计,只有九个字——”

老朱家的战略方针,我现在用一用,应该不算抄袭吧。

朱瞻基目光如电,直视吴用双眼,掷地有声。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个字,如同九道惊雷,狠狠劈在吴用心头!

吴用只觉得脑海中“轰”的一声巨响,仿佛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心中所有的迷茫和困惑!

“高筑墙”……稳固根基,打造根深蒂固的地盘!

“广积粮”……积蓄实力,储备钱粮兵马,厚植根本!

“缓称王”……韬光养晦,暂避锋芒,积蓄力量以待天时!

这九个字,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无与伦比的战略智慧!它完美地解答了如何在强敌环伺、力量不足时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根本问题!

其格局之宏大,思虑之深远,简直闻所未闻!

刹那间,吴用心中所有的疑虑烟消云散。

他之前只觉得朱瞻基是明主雄主之姿,此刻才真正明白,此人胸中韬略,深如渊海,格局之大,远超想象!

这绝非一个草莽英雄能有的见识,这分明是……开国之君的气象!

“啪!”

吴用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脸上再无半分犹豫,只剩下无比的激动和敬服。

他对着朱瞻基,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无比坚定。

“天王高论,振聋发聩!吴用……茅塞顿开!此九字真言,可定鼎天下!天王雄才大略,世所罕见!吴用……愿效犬马之劳,追随天王左右,静待天时,共襄大业!”

他抬起头,眼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是沉寂多年的抱负终于找到归宿的光芒。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斋内。油灯的光芒跳跃着,映照着两张同样充满信念与豪情的脸庞。

一杯新酒斟满,碗沿再次相碰,清脆的声响,仿佛敲响了未来乱世棋局的第一枚落子。

东溪村的这一夜,注定不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