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129章 朱棣的良苦用心

文官队列中,几位年迈的翰林学士身形一晃,险些站立不稳。那向来沉稳的兵部尚书金忠双目圆睁,手中奏本“啪”地一声掉落在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武将班列,更是骚动不已。

英国公张辅钢针般的络腮胡不住颤抖,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竟不由自主地向前迈了半步。成国公朱能死死攥着腰间玉带,指节发白。就连一向沉稳的安远侯柳升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与身旁的武安侯郑亨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

这个自贞观年后就再未现世的尊号,意味着:

开府建牙,自置官属,可设天策府长史、司马等职。

节制六军,统领天下兵马,五军都督府皆需听令。

可代天子行征伐之权,遇紧急军情可不待诏命先行调兵。

参决军国要务,与内阁同议朝政。

仪同三司,位在诸王之上,仅次天子!

这…这……这真的可以封赏出去吗?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长春真气在经脉中运转三个周天,面色很快恢复如常。

他稳步出列,宽大的朝服下摆纹丝不动:“父皇明鉴,瞻基虽立微功,但天策上将之职关系社稷,瞻基年纪尚小,怕是担不起…”

“怎么担不起?”

朱棣突然打断,声若洪钟在殿内回荡。

老爷子龙目如电,扫过群臣惊愕的面容:“朕说他担得起!”

他之所以这么做,自然也有他的想法。

朱棣猛地一拍龙案,震得茶盏跳动,茶水溅湿了案上奏章。

“即日起,天策上将府与东宫同制,可自置官属!一应军务皆需太孙用印!凡五军都督府调兵,必得过太孙之手!遇紧急军情,太孙可先行调兵,后奏朝廷!”

这番话说出,武将队列中又是一阵骚动。

张辅见状,突然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臣恭贺太孙殿下!”

这一声仿佛打开了闸门,转眼间武将们跪倒一片,铠甲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唯有几位老成持重的文臣仍站在原地,面色阴晴不定。

朱瞻基站在丹陛下,只觉浑身血液沸腾。腰间朱棣御赐的秋水剑,好似突然变得滚烫。

他望着胖爹挺直的背影,又看向老爷子不容置疑的神情,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天策上将之权,好像比胖爹这个常务副皇帝都还要牛逼哦!”

“陛下!”

杨士奇突然出列,苍老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颤抖:“天策府权柄过重,恐非…”

“杨士奇,不用再多言了!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朱棣一声断喝,凌厉的目光让老首辅瞬间噤声。

这会朱棣身上的铠甲都还没脱,身上还携带着战场上的肃杀之气,一般人还真不敢忤逆朱棣。

其实朱棣只是在通知众人,并不是在跟大家商讨这件事情。

老爷子缓缓起身,盔甲上的鱼鳞甲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事就这么定了。”

他转向朱瞻基时,目光突然柔和下来:“瞻基,上前来。”

朱瞻基整了整衣冠,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

当他单膝跪地,从朱棣手中接过那方沉甸甸的玄铁印信时,突然听到耳边响起朱棣低声话语。

“别辜负爷爷的信任,也莫要让你爹难做。”

朱瞻基闻言浑身一震,抬头正对上老爷子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

那目光中既有期许,又有警示,更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

朱瞻基捧着那方沉甸甸的天策上将印,玄铁打造的印玺在掌中泛着幽冷的光泽。

在这一刻,他忽然明悟,这不仅是无上荣宠,更是老爷子精心设计的最后一课。

“我明白了。”

这权柄越大,就越需要如履薄冰的谨慎。

老爷子分明是在用最激烈的方式,想要教会他一些,崇尚仁义朱高炽永远不会明白的道理,何为真正的帝王之道,何为制衡之术的精髓。

朱棣的手突然覆上朱瞻基的手背,掌心的温度让朱瞻基回过神来。

“今晚家宴,好好陪陪你娘,还有太孙妃她们。这一仗,她们怕是没少担惊受怕。”

朱瞻基顺着老爷子的视线望去。

东宫飞檐下的红灯笼在暮色中轻轻摇曳,像是母亲张妍盼归的目光。

他突然想起出征前夜,太孙妃林清浅为他系上平安符时,指尖那几不可察的颤抖。

夕阳的余晖为太孙宫镀上最后一层金边时,朱瞻基已换下戎装。

月白色的常服衬得他愈发清俊,依旧是那么的潇洒倜傥。他刚踏入内殿,六道倩影便齐齐行礼。

“恭迎殿下凯旋。”

林清浅捧着青瓷茶盏款款而来,正红色宫装上的金凤随着步伐展翅欲飞。

烛光下,她腕间的羊脂玉镯流转着温润的光晕——那是大婚时他亲手为她戴上的信物。

“殿下辛苦了。”

她声音轻柔,却掩不住眼底的水光。

朱瞻基握住林清浅的柔荑,轻声说道。

“有你们在,再累也值得。”

李青萝姐妹对视一眼,默契地上前。

姐姐青萝的指尖在他肩颈处轻轻揉捏,妹妹青璇跪坐在侧为他捶腿。

这对并蒂莲般的双胞胎今日特意梳了相同的发式,只在鬓边簪花上做了区分——姐姐是海棠,妹妹是茉莉,恰如她们一个明艳一个清雅的性子。

秦红玉递上浸了玫瑰露的帕子,向来英气的眉宇间难得流露出几分柔情。

“漠北风沙大,殿下擦把脸。”

她腰间的无痕剑穗上,那个精巧的平安结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这是她出征前特意去大报恩寺求来的。

孙若微奉上的茶盏氤氲着白雾,茶汤澄澈如泉。

“这是用去岁存的梅花雪水煮的,妾身一直留着等殿下回来。”

盏底沉着几朵完整的梅花,正是去年冬日他亲手为她折下的。

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胡善祥安静得像一幅工笔画。

她没有上前争宠,只是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将数月来的思念化作温柔的目光,细细描摹着夫君的轮廓。

朱瞻基注意到,她手中那方绣帕上的并蒂莲,每一针都藏着相思结。

这一夜,应天府的灯火彻夜未熄。

皇宫大内的庆功宴上,御厨们呈上了八珍玉食;寻常百姓家的酒桌上,也多了一壶难得的烧酒。

茶楼酒肆里,说书人眉飞色舞地讲着太孙八百铁骑破敌十万的传奇。

深闺绣阁中,少女们偷偷临摹着大明周报上太孙的画像。就连秦淮河畔的画舫里,歌女们都在传唱新谱的《少年游·贺太孙凯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