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85章 治理草原方略

朱瞻基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从容的笑意。他负手而立,晨风拂过他的衣袍,衬得整个人愈发挺拔如松。

“这有何难。”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仿佛早已深思熟虑。

确实也是如此,朱瞻基以前早就预想过此事,而且从上辈子庞大的刷蚪音记忆中也找到了类似的视频解析。

那个时候的蚪音,真的什么视频都有,只有刷不到,没有想不到。

他以那个视频为蓝本,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就想出来了一个粗略的治理草原的方略。虽然可能不太成熟,但是很多想法都是可行的,只要经过大明内阁老臣们商讨完善一下,相信还是能给出一个极好的方略的。

朱瞻基顿了顿,目光扫过朱棣和于谦,语气沉稳而笃定。

“若是我们能完全覆灭三大部,就能将拉拢臣服的部落勇士,结合我们自己的骑兵,在草原常驻一支军队。有了这支军队,那草原上就会太平无事。而这军队也要三年换防一次,免得他们别有异心。“

于谦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虽未开口,但心里却在权衡这番话的分量。

朱棣则微微眯起眼睛,轻抚胡须,似在考量其中的可行性。

朱瞻基继续道:“对于那些愿意亲近大明的部落,我们可以大张旗鼓将他们收为大明的百姓、子民,给予公正的待遇,而那些抗拒大明的牧民,则给予低等的待遇。”

“那些普通牧民为了得到大明百姓的待遇,也会变得渐渐亲近大明。”

话音落下,殿内一时寂静。

于谦眼中闪过一抹复杂之色,似惊讶,又似深思。他嘴唇微动,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暂时按捺住了。

朱棣的目光则渐渐变得深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他缓缓站直了身子,重新开始审视起了眼前的朱瞻基。

不过朱瞻基并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而是继续接着说道。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草原上的一些关键位置建立屯兵城,如归化、全宁、宣府、宁夏、肃州几地,形成半月形的防御链阵地。”

“每城驻军一万五左右,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作战军队、三分之一军屯兵、三分之一工匠家属,还可从各地迁徙一些百姓在城内居住。”

“在河套地区,可以设立“草原榷场”,规定蒙古部落必须用马匹换取食盐。推行“青贮计划”,传授游牧民族建造地窖储存牧草(降低冬季牲畜死亡率),换取羊毛、皮革等战略物资。”

“修建“黄河到阴山驿道“,以夯土硬化工艺建设主干道,沿途设三十六处驿站兼贸易点。开发漠南煤矿,如东胜卫露天煤矿,用煤炭交易来替代草原上传统畜粪燃料,多余的煤炭还可以输送顺天府。”

“还有一点,那就是必须强制要求各部首领子女都要入应天府国子监,特设“草原学习班”,课程设置儒家经典、汉蒙双语、弓马骑射、琴棋书画等等。”

“他们从小学习汉家文化,长大之后自然而然也就会成为汉人。”

“另外还可行联姻政策,将草原贵族女嫁朱氏宗室,大明官宦女子或者世家女子也可嫁于草原贵族男子,借此稳固双方关系。”

“此外,还可扶持藏传佛教格鲁派,规定寺院主持必须由朝廷册封。修建“汉蒙融合寺”,建筑风格藏汉合璧,主殿供奉大黑天(玛哈嘎拉)与真武大帝并列。”

“实施“分牧制”,将草原划为四季牧场,强制轮牧并收取草场使用税(以羊毛、奶酪折算)。”

“迁徙内地囚犯至漠南屯垦,每户授田50亩,十年后归籍。招募蒙古贫民为“边军牧奴”,专门饲养军马,给予平民身份。”

“最后设立“北疆都护府”,军事长官由汉将担任,民政长官由归顺蒙古贵族世袭。”

“发行“茶马债券”,允许商人认购边贸特许权,所得钱财用于驻军建设开支。”

“最近需要锦衣卫和听风卫一同发力,散布“黄金家族后裔已获大明册封”等舆论,顺便把大明周报改为大明草原报,带到草原上去宣传朝廷政策。”

“如此下来,不出几年,草原就会习惯。几十年后,两代人过去,草原部落也就真正纳入大明疆土,草原子民也就真正成为了我大明百姓。”

朱瞻基话音落下,殿内只听到朱棣和于谦的微微喘息声。

于谦瞳孔微缩,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仿佛有惊雷在脑海中炸开。

这些策略环环相扣,既有雷霆手段又有怀柔之策,远比他提出的互市之策更为深远。他下意识抬头望向朱瞻基挺拔的背影,忽然发觉这位年轻太孙的轮廓在晨光中竟显得格外锋利。

朱棣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既有震惊又有欣慰,更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太孙此计乃老成谋国,下官佩服之至……”

于谦声音有些发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年轻人。

昨日酒宴上谈笑风生的贵公子,此刻眉宇间竟透着令他心惊的锐气。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构想,细想之下却暗合牧民逐水草而居的天性,更将汉唐故智化用得不落痕迹。

朱棣忽然放声大笑,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朱瞻基面前,粗糙的手掌重重拍在朱瞻基肩上。

“好!好一个分牧制!”

老爷子眼中精光暴涨,仿佛看到漠南草原上竖起的大明旌旗。但转瞬又眯起眼睛,像头老狼审视着幼崽。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朱瞻基嘴角扬起恰到好处的弧度,既不显得轻狂又不失从容。

他余光瞥见于谦微微颤抖的衣袖,知道这位清傲的臣子此刻正经受着怎样的冲击。

“孙儿闲暇时常与边关老卒攀谈。”

朱瞻基轻抚腰间玉带,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今日的天气。

“那些被狼咬过的牧羊人,最知道该怎么修羊圈。”

他故意用最朴实的比喻,却让朱棣眼中赞赏之色更浓。

于谦突然深深拜倒,额头触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下官……恳请太孙准许参与此事,我必定肝脑涂地,以报太孙。”

他的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热切,仿佛荒漠旅人看见了绿洲。此刻他彻底明白了昨夜朱瞻基那番话的份量,在这般宏图面前,区区读书人的铮铮铁骨确实太过渺小。

朱棣抚须的手突然顿住,他敏锐地注意到于谦称呼的改变。

老爷子转头望向窗外,恰见一只苍鹰掠过太庙金顶,在朝阳中展开巨大的羽翼。恍惚间,他仿佛看到大明的旗帜插到了更远的北方。

此时,他心里也不由暗自感叹道。

“不愧是好圣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