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54章 招募新军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第54章 招募新军

作者:晶晶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4:52:29

此时,一处茶馆里如炸开了锅般热闹了起来。

绸缎庄的王掌柜摊开报纸看了一眼后,瞬间就瞪圆了眼。

头版赫然印着《阿丹使节刺杀圣驾未遂案详录》,配着幅简略的水墨画——正是那日刺客袖箭被酒杯击落的场景。

一个老儒生,气得胡子直抖。

“天杀的番邦蛮子!竟敢对皇上放冷箭!”

“这都第几回了?”

邻桌一个穿着褪色儒衫的老秀才拍案而起,茶碗里的水溅了一桌。

“上个月天街刺杀案的血还没干呢!”

茶馆里顿时安静下来,众人不约而同望向窗外——那里正是天街的方向。

“要我说…”

一个满脸麻子的中年汉子压低声音。

“这些个刺客背后,怕是都有建文余孽的影子…”

“嘘!”

绸缎庄王掌柜急忙打断。

“慎言!慎言!”

他紧张地左右张望,生怕被锦衣卫的耳目听了去。

角落里,一个戴着斗笠的客人突然冷笑:“要我说,是咱们大明太仁慈了。当年太祖爷在时,哪个番邦敢动这等心思?”

“可不是嘛!”

李铁柱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具叮当作响。

“俺在码头听南洋来的商人说,那些番邦都在传,说咱们大明…”

他突然压低声音,引得众人不自觉地凑近。

“说咱们大明的皇帝…好说话!”

这话一出,茶馆里顿时炸开了锅。

“放他娘的狗屁!”

张老汉气得直跺脚。

“皇上那是仁德!”

“仁德归仁德…”

老秀才捋着胡须摇头。

“可这些个蛮夷,向来是畏威而不怀德…”

邻桌书生指着报纸角落的告示。

“诸位快看,太孙殿下要募新军了!月银一两,顿顿见荤腥!”

“啪嗒——”

角落里穿粗布短打的汉子突然打翻茶碗,古铜色的手指死死按着募兵告示。他背上还留着道三寸长的刀疤——那是前些年倭寇袭村时留下的。

“铁柱哥?”

同伴惊讶地看着这个平日沉默的码头苦力。

“俺要去。”

李铁柱的声音像砂纸磨过铁器,“俺爹死在倭寇手里时说过…要是朝廷早有这样的兵…”

“就你?”瘦高个指着告示末尾的小字,“看清楚,要能举起五十斤石锁的!”

李铁柱突然扯开衣襟,露出筋肉虬结的胸膛。他单手提起条凳往地上一砸,“咔嚓”一声凳腿断成两截:“俺在通州码头,两百斤的盐包天天扛三十趟!”

柜台后,茶馆老板看到这一幕,张了张嘴,但看到李铁柱那身腱子肉,最后还是没有开声。而且在这种群情激昂情况,他也不好意思开口打断大家,要是话没说好,那整个茶馆都可能要被砸掉,所以他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这样的对话在京城各处上演。

到了第五日清晨,京郊新军募兵处已经排起了长龙。

十几个听风卫的校尉忙得满头大汗。

“排好队!先量身高!”

一个疤脸校尉吼道,“低于五尺二寸的自觉滚蛋!”

旁边摆着三副石锁,从三十斤到八十斤不等。有个精瘦青年轻松举起最重的石锁,引来一片喝彩。

负责登记的文吏笔走龙蛇:“李铁柱,通州人士,祖上三代务农…”

与此同时,听风卫秘密驻地内,朱瞻基正在翻阅卷宗。烛火将他俊朗的侧脸映在青砖墙上,忽明忽暗。

“殿下,人带到了。”

门外传来低沉的通传。

孙若微四人被押进来时,朱瞻基头也不抬:“坐。”他指尖轻敲桌案,“说说吧,最近建文帝的下落查的怎么样了。”

四人低着头,有些沉默,不知道如何开口。

朱瞻基见状,忽然笑着对孙若微问道:“若微,你妹妹最近在宫里过的可还舒心?”

孙若微瞳孔骤缩——这哪里是在问好,这简直**裸的威胁!

她咬着嘴唇回道。

“殿下明鉴,我们已经查到建文帝可能藏在…”

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听风卫冲进来跪地禀报:“殿下!募兵处出事了!有个壮汉打伤了三个校尉!”

朱瞻基霍然起身,锦袍带起的风扑灭了最近的一盏灯。

黑暗中,他语气淡然的说道:“今天就到这里。记住,你们现在吃的是永乐朝听风卫的饭,可别三心二意,还想着做建文的忠臣。三日之内,我要确切消息,不然后果自负。”

说完大步流星往外走,腰间玉佩在昏暗的走廊里叮咚作响。

孙若微脸色苍白的望着朱瞻基离开的背影,心里很是难过、失望。

“明明他之前不是这样的……为何突然变得这般冷淡,难道是因为我跟徐宾哥哥……但我们发乎情,止乎礼,从来没有做过越界的事情。”

正当孙若微伤心的时候,聂兴说话了。

“我们还是想想该怎么办,到底要不要把建文帝的下落说出来。”

其实他现在已经开看了,不管是朱棣建文皇帝,还是朱瞻基,朱高煦等人,其实都是老朱家的人,他们一群外人,帮着老朱家打生打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徐宾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说道。

“我们知道的也不过是几年建文的旧居,他现在还在不在都不一定,况且,就算他真的在那,我们又该如何开口呢。”

这时,孙若微脸色郑重的说道。

“不管如何,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先试试看了。”

她身为听风卫百户,自然知道听风卫如今的势力有多大。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听风卫就已经遍布了整个大明。像她们这种已经被听风卫重点关注的人,哪怕是隐姓埋名都会被轻而易举挖出来,根本想逃都逃不掉。

因此不管是为了自己的性命,还是她妹妹的性命,还是奴儿干都司的三万靖难遗孤,她们都必须要找到建文帝。

朱瞻基策马赶到募兵处时,场面已经乱作一团。只见一个身高近两米的巨汉正单手抡着八十斤的石锁,周围横七竖八躺着几个哀嚎的普通校尉。

“都退下!”

朱瞻基一声清喝,翻身下马。他今日特意穿了一身素白箭袖,腰间只悬了块羊脂玉佩,看上去像个富贵公子哥。

那巨汉见状咧嘴一笑:“小白脸,你也来找打?”

“有意思。”

朱瞻基嘴角微扬,对着巨汗招了招手说道:“本宫不用兵器,你若能碰到我衣角,赏银百两。”

巨汉怒吼一声扑来,砂锅大的拳头带起呼啸风声。围观众人还没看清,就听“砰”的一声闷响——巨汉竟自己摔了个狗吃屎!

“这…这…”

巨汉趴在地上,满脸不可置信。

朱瞻基负手而立,连发髻都没乱:“你叫什么名字?”

巨汉结结巴巴道。

“俺…俺叫熊大力…”

朱瞻基听到“熊大”这个名字,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缅怀的微笑。

“力气不错,反应太慢,但也算是块(横练)好材料。”

朱瞻基转身对登记官道。

“记下,新军伍长候选。”

暮色四合,新军募兵处的长桌染上了最后一抹残阳。新军的第一天募兵,也就此结束了。

听风卫千户总管张昀,捧着半尺厚的名册回到了听风卫驻地,然后去找朱瞻基汇报起了募兵情况。

张昀一脸恭敬的候立在朱瞻基身旁,然后将名册递了过去,语气恭敬的对着朱瞻基说道。

“师尊,今日共募得八百三十二人,皆是三代清白、忠厚老实的良家子。”

朱瞻基接过名册,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墨迹未干的名册,皱着眉头略带诧异的说道。

“才这么点人?”

大明周报已经打了那么多天广告,按理说是不应该才这点人的。

张昀解释道。

“因为募兵门槛要求很严格,所有一般来人报名,只会有二到五个符合要求。而且有很多人还在观望,还有更多的人还在路上。”

朱瞻基闻言,轻点了点头,然后微笑着说道。

“这才说的过去,但这些人老不老实,只有通过考验才知道。明天你安排人,这样……再这样……”

张昀听完后,情不自禁的对朱瞻基竖起来大拇指,眯着眼睛笑道。

“师尊英明。”

朱瞻基很受用张昀的马屁,笑了笑说道。

“传令,明日卯时,西郊大营集合。另外继续加大募兵宣传和登记,明天继续去京郊募兵。”

张昀点点头应道。

“是。”

这两日,太孙已经成功募兵八百余人的消息,如野火般蔓延应天府全城,而且还在以快马加鞭的速度,传递到各大御膳楼。

这段时间,????百姓对此事谈论不止?。

“没想到这事是真的!太孙亲自练兵!这可是光宗耀祖的机会啊!要是以后太孙上位,那岂不就成了天子亲军!走走走!快去看看!”

秦淮河畔,有个汉子对着几个正在搬货的同伴说道。

“你们还在做啊,太孙亲军招人了!王二麻子都成功了,听说天天有肉吃呢,还做什么苦力哦!”

几个赤膊汉子一听,立刻扔下麻袋就往募兵处跑去。

那船只的老板看到这一幕,连忙招手喊道。

“诶,你们回来!这里还没搬完呢!工钱不要了啊!”

绸缎庄里,掌柜拨着算盘嘀咕。

“听说练成了就是天子亲军,月俸一两银子!还天天有肉吃,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老六年纪也不小了……他不是读书的料,如今太孙亲军招人,试试看能不能加入太孙亲军,倒也不错。”

短短七日,各地青壮蜂拥而至,甚至有人连夜从山东、河南赶来,就为搏一个前程。

另外,朱高炽听闻儿子朱瞻基在招募新军,先是皱眉暗道。

“瞻基年轻气盛,练兵耗费钱粮,恐惹非议。”

但后来听到是朱棣亲口同意的后,便也不再担心了。天塌了都有老爷子顶着,他这个当爹的还真用不着操什么心。

而朱高煦??也听说了这事,在府中冷笑。

“毛头小子也敢练兵?呵,本王倒要看看他能练出什么花样!”

暗中派人混入新军,试图打探虚实。

朱高燧对此也在暗自留心,但却也不敢过多干涉。因为这事,老爷子肯定比他还上心。

于是只能酸酸的说道。

“算了,随他折腾,反正老爷子宠他。”

早朝时,户部侍郎上奏。

“太孙募兵逾万,恐耗国库!”

兵部尚书却反驳。

“新军若成,或可替代冗兵,长远看是省钱的买卖。”

朱棣御笔一批。

“准太孙练兵,账不走国库,这样你们也就用不着聒噪了。内帑拨银三十万两,一个月后,朕要亲眼看看新军训练的成果!”

某日天还没亮,西郊大营就挤满了新兵。

熊大力带着三百斤的行李挤在最前面,背上还扛着个瘦弱少年——那是他在路上捡的同乡。

“都听好了!”

疤脸校尉跳上高台。

“第一关,绕营跑十圈!掉队的滚蛋!”

烈日下,尘土飞扬。有人刚跑两圈就瘫倒在地,有人偷偷抄近道,还有人往鞋里垫棉花——这些都被藏在树上的听风卫看得一清二楚。

到第三天傍晚,名册上划掉了两千多人的名字。

第四天清晨,剩下的八千新兵被带到校场。

校场上,高台周围摆了几个火盆,火光在微风中摇曳。朱瞻基盘坐火盆中央,身影清晰可见。

他双手结龙象清定印,声音如古刹晨钟。

“五心朝天,观想明月。吸气时想大河化龙,呼气时想高山成象。”

八千新兵笨拙模仿。

熊大力憋得面红耳赤,忽然耳边传来朱瞻基的低语。

“舌抵上颚,气沉丹田。”

众人随着这样做后,顿时感觉一股暖流自尾椎窜上头顶。

熊大力猛地睁眼,发现双臂竟轻如鸿毛。

朱瞻基见状,笑着点点头说道。

“寅时、午时、戌时各练一个时辰。坚持七日者,传引气之法。坚持下来的,赏肉吃。”

他在传授这些人龙象般若功第一层的心法。

龙象般若功第一层,招式浅显易学,只需一两年,纵使资质平庸者亦可入门。所以只要坚持下去,很快就会有成效。

第一层重点在于“聚气”和“打通内息循环”,通过清晨打坐呼吸的方式,炼精化气,初步形成内力流动。练成后,可产生内力,且力气也会得到明显增幅。

只要他们能练成龙象般若功第一层,那他们个个都会成为战场上的精锐,能以一当三,天赋能力出众者,甚至能以一当十。

等这八千良家子练成龙象般若功第一层,再穿上全身盔甲,那上战场杀敌就如同割草一样简单了。

有了这八千“龙象兵”,天下哪里去不得。

伙房里飘出诱人的香气——二十口大铁锅炖着肥猪肉,御厨出身的伙夫长正往锅里撒香料。

这是朱瞻基特意安排的:早上糙米粥配咸菜还有一碗骨头汤,中午白面馒头管饱,晚上必有荤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