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小皇孙、皇孙女,如同春日里抽枝散叶的幼苗,为这储君居所注入了无限的蓬勃朝气。
他们的茁壮成长,是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帝王心中最熨帖的慰藉,象征着朱明皇室血脉的绵延鼎盛。
长春宫暖阁内,太上皇朱棣难得放下经卷,逗弄着被乳母抱来请安的小曾孙,素来威严的脸上也难得露出慈和的笑意。
洪熙帝朱高炽下朝后,亦常来东宫走动,看着满堂绕膝的孙儿孙女,那份因国事操劳而紧绷的心弦也会松弛下来,享受片刻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有时,他还会兴致盎然地亲自为小皇孙们赐名或赠些精巧玩物。
朱瞻基更是身体力行,时常在东宫演武场亲自教导稍长的儿子们习练《玄心诀》,或在书房考校他们的识字明理。
《玄心诀》乃是《先天功》之基础精简法门,其性至为中正平和。
修习此诀,没有风险,不会走火入魔,更能有效助益修炼者涵养心神、平复躁念。尤为可贵者,此诀于潜移默化间,兼具磨砺心性之功,能导引修习者渐入澄明之境。
其特质温润醇厚,尤宜作为儿童筑基启蒙之首选功法。
(学堂传授下的基础功法便就是《玄心诀》的简化版《静心功》。)
朱瞻基看着孩子们澄澈的眼神、日渐规矩的举止,以及兄弟姊妹间和睦相处的模样,心中那份欣慰与责任感也愈发深重。
面对如此枝繁叶茂的皇室家庭,朱瞻基展现出超乎寻常的耐心与深谋远虑。
他融合前世所知的育儿理念与自身体悟,亲自主持编撰了厚厚一册《育英手册》。
其要旨详实涵盖。
科学喂养与精心护育:着重日常清洁、规律作息与均衡膳食。
情感引导与规矩并行:力戒一味溺爱或苛责。
要求所有抚养者(生母、乳母、宫女、太监皆在其列)于孩童哭闹时,须先冷静体察缘由,待其情绪稍缓,再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阐明事理,树立清晰的行为边界。严禁骄纵,秉持“家教正,则家风清”之圭臬。
早期启蒙与兴趣引导:依据年岁特点,引入适度的认知游戏、寓教于乐的故事、雅正的音乐熏陶(由精通音律的“影卫”门徒负责)及基础的身体活动。呵护好奇天性,杜绝揠苗助长。
品德根基之培植:核心定位于“忠孝仁勇,明理担当”。自幼通过抚养者的言传身教与精选的浅显故事,潜移默化地浸润家国情怀、尊重他人、知错能改、勇于负责等美德。
朱瞻基严令后宫妃嫔及所有侍奉之人,务必恪守手册规范。
他深悉“养不教,父之过”,绝不容许自己的孩子沦为纨绔庸才。
孩童心性如素绢,后天渲染至关重要。若无周遭亲近之人(尤指乳母、内侍、伴读等)的不当示范、利益蛊惑或刻意教唆,稚子之心本不易滋生争权夺利、自私自利、兄弟阋墙的恶念与野心。
朱瞻基亦躬身力行,时常亲自检视孩子们的“功课”(侧重品行观察与体魄锻炼),并抽暇与之嬉戏互动。
目睹孩子们在这相对科学且充满关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目光澄澈,行止渐有章法,他心甚慰。
而当第十三位皇嗣降生后,朱瞻基主动节制,不再刻意追求子嗣,将更多心力倾注于辅佐父皇朱高炽处理国事经纬与自身武道精进。
朱瞻基这套系统而独到的育子之道,其成效渐显,引得部分近臣瞩目。
一些大臣或为迎合上意,或诚心钦服,婉转地向朱瞻基表达了希冀参详借鉴《育英手册》要义的愿望。
朱瞻基审慎思量后,并禀明父皇朱高炽获准,特许少数重臣誊录部分章节精髓。
渐渐地,太子家教严谨、育嗣有方的声名,及其手册中的一些核心理念,开始在部分高阶官员与士绅门第间悄然传扬。
三代帝王同堂,国事家事皆兴,此情此景,正是朱棣晚年最乐见的大明气象。
国力如日中天,军威煊赫四海,宫闱安宁祥和。
朱瞻基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紫禁城层叠的宫阙,落在那幅悬挂于听风卫指挥使密室中的巨幅《坤舆万国全图》上(依其记忆绘制,轮廓初具而细节朦胧)。
三年励精图治,大明于亚洲的根基已坚不可摧,新拓疆域——漠北彻底臣服、西域深入掌控、南洋稳如磐石,朝鲜、霓虹、安南、乃至帖木儿故地亦渐趋安定,正被大明徐徐消化吸纳。
“时机已至!”
朱瞻基的手指,带着开疆拓土的决绝之力,重重叩击在辽阔的地图之上。
“日月山河所照之地,当尽属大明!”
一场规模空前、目标直指寰宇的“宣威”洪流,在太子的意志下,轰然启动。
西征·欧陆烽烟
朱瞻基亲统二十万虎贲之师,剑指西方。
目标:英格兰、法兰西、伊比利亚裂土(葡萄牙、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神圣罗马帝国诸侯、摇摇欲坠的拜占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