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流放北疆:太子和他的基建小农女 > 第138章 三司会审

盛德帝的旨意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在朝野上下炸开。

五皇子被禁足,其舅父周显下狱,由三司会审、六皇子协同核查两桩大案——这几乎明确宣告了皇帝对六皇子萧景珩所呈证据的采信,以及对五皇子一系的严厉敲打。

六皇子府一时间门庭若市,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纷纷前来拜谒,或探听风声,或意图投靠。

萧景珩却以“伤势未愈,需静养”为由,大多拒而不见,只让杨健和几位得力属官在外应付。他知道,此刻越是高调,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真正的战场,转移到了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组成的三司会审公堂,以及那看不见硝烟的暗处。

三司会审的第一日,气氛便剑拔弩张。

主审官之一,刑部尚书郑伦,是三皇子萧景琰的人;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墉,则素以刚正不阿着称,但年事已高;大理寺卿张廷玉,则是典型的保皇派,唯皇帝马首是瞻。

萧景珩作为协同核查者,列席旁听,沈知微则以证人及线索提供者的身份,坐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

第一个被提审的,便是从津门港带回的护卫头领赵莽。

他显然在被押送途中受到了某些“关照”,精神萎靡,但对关键问题要么避而不答,要么就将罪责一股脑推给已经下狱的周显,声称自己只是听命行事,对“五爷”之事一概不知。

刑部尚书郑伦明显有意引导,几次打断都察院刘墉的追问,试图将问题局限在赵莽个人和周显的“私自行为”上。

“赵莽,你口口声声说不知‘五爷’是谁,那这账册上与你接头的‘五爷府上管事’,你又作何解释?”刘墉须发皆张,拍着那本暗账质问。

赵莽眼神闪烁,支吾道:“小人……小人只认得他是周大人府上的,具体名号,小人地位低微,实在不知啊……”

沈知微冷眼旁观,知道对方打定了主意要弃车保帅,牺牲一个周显和赵莽,保住五皇子。

她微微倾身,在萧景珩耳边低语了几句。

萧景珩会意,在郑伦又一次试图将话题引开时,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公堂:“郑大人,本王有一事不明。据赵莽此前在北疆军中的记录,他并非蠢笨之人,反而以机警着称。他为一个‘不知名’的‘五爷’效力,调动人手,转运银钱,甚至涉及军械此等杀头大罪,却连对方具体身份都不核实?这合乎常理吗?还是说……他并非不知,而是不敢说,或者说,有人让他不能说?”

他目光如炬,直射赵莽:“赵莽,你可想清楚了,构陷皇子是死罪,但若你肯说出实情,指认真凶,或可戴罪立功,保全家人。若一味顽抗,待真相大白之日,便是你满门抄斩之时!”

“六皇子殿下,此乃公堂,讯问之事当由三司主理。”郑伦脸色一变,立刻出声阻止。

但萧景珩的话显然击中了赵莽的软肋,他浑身一颤,脸上血色尽褪,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目光接触到郑伦冰冷的视线,又猛地低下头去,不再言语。

第一次审讯,在僵持和对方的严防死守中结束,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回到皇子府,萧景珩面色沉凝:“他们在拖延时间,也在消磨我们的证据,赵莽是关键,必须让他开口。”

沈知微沉吟道:“光靠威逼利诱恐怕不够,我们需要找到能让他真正恐惧,或者能让他看到希望的东西。比如……他的家人。”

“你的意思是?”

“赵莽并非孤家寡人,他有个老母和一双年幼的儿女,原本住在京郊。但据我们之前调查,在他被我们抓获前后,他的家人就神秘消失了。”沈知微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怀疑,是被五皇子或者三皇子的人控制起来了,以此作为要挟他的筹码。”

萧景珩眼神一凛:“能找到吗?”

“已经在找了,但对方藏得很隐秘。”沈知微道,“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双管齐下。既然他们能用家人威胁他,我们也能让他相信,只有我们才能保住他的家人。”

她走近书案,提笔快速写下一行字,递给萧景珩:“让‘影’想办法,将这个消息,不漏痕迹地传递给赵莽。

同时,加大对那几条线的追查,尤其是天雄军那边,胡三虽然死了,但他的社会关系还在,总能找到蛛丝马迹,与赵莽的口供相互印证。”

萧景珩看着纸上娟秀却有力的字迹——“汝母与子女,六皇子可救,顽抗则俱焚。” 他点了点头:“好!”

与此同时,对方也并未坐以待毙。

次日,朝堂之上,便有御史弹劾靖王萧景珩“结交边将,私募兵力”,称其在北疆时便与镇北将军王奎过往甚密,回京后更是将大量北疆老兵安插在京畿各处,其心叵测。

这显然是针对萧景珩手中武器的一招釜底抽薪。

更有甚者,关于沈知微的“谣言”再次甚嚣尘上,这次不再仅仅是“不明身份”,而是直指其为“北漠细作”,称其在云中郡所为乃是苦肉计,意在取信大梁,行祸乱朝纲之实。

流言编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连她“蛊惑”六皇子,插手漕运、干预三司会审都成了罪证。

这些攻击恶毒而精准,试图从根本上瓦解萧景珩的势力与威信。

“他们急了。”萧景珩看着手中搜集来的各种弹劾奏章和流言记录,冷笑一声,“越是如此,越是证明我们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沈知微神色平静,正在翻看“影”刚刚送来的关于佟侧妃近日动向的报告。

佟婉儿被安置在秋梧苑后,异常安分,每日只是读书写字,偶尔在院中散步,与外界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但报告末尾提到,前日夜里,曾有一只来历不明的信鸽落在秋梧苑的墙头,片刻后飞走,值守的暗卫未能截获。

“殿下,佟侧妃那边,似乎也并不像表面那么平静。”沈知微将报告推到他面前。

萧景珩扫了一眼,眼神微寒:“看来,有些人还是不死心,想利用这颗棋子。继续盯着,看她到底想做什么,或者,是谁在联系她。”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明枪暗箭,层出不穷。但萧景珩与沈知微如同激流中的礁石,岿然不动。他们一面应对着朝堂的攻讦,一面加紧对赵莽的攻心之战和对五皇子罪证的深挖。

“影”的人终于找到了赵莽家人被关押的线索,位于京郊一处属于三皇子母族远亲的别庄内。

与此同时,天雄军那边也传来消息,找到了胡三另一个隐匿的相好,从那女子口中,挖出了胡三曾酒后吐露,是为一位“京城里的贵人”办一件“掉脑袋的大事”,并且提到过“漕帮”和“津门”等字眼。

碎片正在一点点拼凑起来。

三司会审的第二次升堂,气氛更加凝重。

当都察院刘墉将天雄军那边取得的新证词摆出来时,赵莽的脸色明显变了。而当他听到萧景珩看似无意地提起,已派人去“妥善安置”某些“被无辜牵连的军属”时,赵莽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微弱的希望。

郑伦还想强行压制,但大理寺卿张廷玉这次却态度鲜明地支持继续深挖。皇帝的意志,通过这位保皇派清晰地传递出来。

审讯结束后,赵莽被押回大牢。深夜,当牢房内只剩下他一人时,他借着微弱的光线,看着不知何时被塞进他囚衣内衬的那张小小的、写着“汝母与子女,六皇子可救,顽抗则俱焚”的纸条,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最终,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发出压抑的、如同野兽般的呜咽。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沈知微安排的人,已经悄无声息地包围了那座京郊别庄。只待时机成熟,便可雷霆一击,斩断威胁赵莽的枷锁,也拿到对方囚禁人质的又一罪证。

棋盘之上,风云再变。萧景珩与沈知微,正一步步地将对手,逼入绝境。真正的决战,即将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