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 > 第183章 星辉映心 科举波澜

夏去秋来,京城的暑气渐消,但朝堂之上的暗涌,却并未因季节更替而平息,反而随着一项重大国事的临近,变得愈发微妙起来——三年一度的秋闱,即将拉开帷幕。

科举,乃是朝廷抡才大典,亦是天下士子跻身仕途、实现抱负的最重要途径,其意义非同小可。往届科举,虽有摄政王总揽朝纲,但具体事务多由礼部会同翰林院操办,林枫只在最终名次上略作权衡。然而今年,情况却大不相同。

以王阁老为首的一批清流官员,以及部分宗室勋贵,似乎将此次科举视作了一个重要的博弈场。他们频频上书,以“彰显陛下恩德”、“体现圣心独运”为由,奏请皇帝亲临殿试,并扩大阅卷官范围,力求“公允”,其弦外之音,不言而喻——试图借此机会,在选拔未来官员这一源头环节,尽可能多地安插亲近“皇权”、对林枫新政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的士子,从根基上动摇林枫的权力体系。

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极其狠辣。若让其得逞,未来数年,朝堂之上必将充斥更多掣肘之力,新政推行将举步维艰。

林枫岂能不知其中利害?他稳坐枢机院,面对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奏请,并未立刻否决,而是不动声色地动用起系统的力量,结合“星罗”的情报,对礼部、翰林院乃至可能被任命为考官的相关官员,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解析”与“能量图谱”扫描。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防范,更是要借此机会,反将一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威,并甄别、选拔出真正可用之才。

夜深人静,密室之中。

林枫手握星钥,并未急于修炼,而是尝试着将一丝精神力,混合着精纯的星辰之力,依照那幅古老星图摹本上新理解的能量节点轨迹,缓缓注入星钥。

与以往单纯引导力量淬体或对敌不同,这一次,他试图将这股蕴含着秩序与洞察特性的星辰之力,与系统的“深度解析”及“能量图谱”功能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宏观、更奇妙的“感知”能力。

嗡……

星钥发出柔和而持续的辉光,不再是刺目的璀璨,而是一种如同月华般清冷、却能照彻细微的光晕。这光晕以林枫为中心,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并非物理上的扩散,而是一种精神与能量层面的“映照”。

在这一刻,林枫的感觉变得无比奇异。他仿佛脱离了肉身的束缚,精神意念伴随着星辉,悄然“覆盖”了礼部衙门、翰林院、乃至几位主要考官和活跃清流官员的府邸。

他“看”到了礼部尚书在书房中对着考官名单长吁短叹,其能量波动中充满了纠结与权衡;“看”到了王阁老与几位心腹在密室内低声商议,他们的能量气息交织着算计与一丝隐晦的兴奋;“看”到了无数士子在客栈中挑灯夜读,或自信满满,或焦虑不安,他们的精神波动如同夜空中明暗不一的星辰……

这种“映照”并非读取具体思维,而是感知其精神状态的“颜色”、能量属性的“倾向”、以及彼此间无形的“关联”。在星辉的映照下,谁是真正的沉稳干练,谁是表面的道貌岸然,谁心怀鬼胎,谁又只是随波逐流,都仿佛被染上了不同的“色彩”,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幅远比肉眼所见更真实的人心图谱。

【深度解析(联动模式):目标区域(礼部\/翰林院\/重点官员府邸)精神能量场扫描分析中……结合能量图谱数据库……生成“人心倾向性评估报告”(简化版)。】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大量经过筛选和关联的信息流涌入:

【礼部侍郎张迁,能量波动稳定偏保守,与王阁老存在微弱能量共鸣,对新政持观望态度,但无明显恶意,可争取。】

【翰林院学士周文博,能量气息清正,精神波动与士子期望共鸣强烈,乃真正醉心学问、关心国事者,可用。】

【候选考官李振邦,能量场中夹杂强烈贪欲与投机色彩,与某江南盐商能量印记高度重合,疑似已被人重金收买,意图在阅卷中徇私,危险,建议剔除。】

【士子群体中,约三成精神波动与“清议”、“还政”舆论共鸣强烈,约四成更关注实务与新政本身,剩余则态度模糊……】

一份份清晰无比的“评估报告”,让林枫对即将到来的科举了如指掌。他不仅看到了对手的布局,更看到了潜在的盟友与需要清除的隐患。

有了这份“星辉映心”带来的洞察,林枫开始从容布局。

他首先以“年老体衰”为由,不动声色地将那位已被收买的候选考官李振邦调离了阅卷官序列,换上了一位经“星辉”评估为公正且能力不俗的官员。同时,他力排众议,坚持由皇帝主持殿试的惯例不变(此举可安抚皇帝,且殿试名次最终仍需他拍板),但在具体的考官人选和阅卷流程上,进行了精心的调整,确保核心环节掌握在可靠之人手中。

对于士林舆论,他不再被动防御。他授意商辂等人,组织支持新政的官员和学者,撰写文章,举办文会,大谈“经世致用”,强调科举取士当以解决实际问题、富国强兵为首要标准,巧妙地将舆论导向从空泛的“还政”争论,引向了更具体的治国方略探讨,这正好契合了大部分渴望做实事的士子的心态。

秋闱之日,京城贡院外人头攒动,无数士子怀揣梦想与忐忑,走入那决定命运的考场。而深宫之中,天顺帝朱见深端坐于龙椅之上,准备亲临殿试,稚嫩的脸上带着一丝刻意维持的威严。太皇太后于珠帘之后,王阁老等众臣肃立两旁,所有人都知道,这场科举,考的不仅仅是士子的文章,更是朝堂各方势力的角力。

林枫依旧坐镇枢机院,并未亲临贡院。但他手握星钥,心神与那无形的星辉感知相连,考场内外的种种气息、波动,皆在他心中清晰映照。他能“感觉”到那些心怀叵测者的紧张与期待,也能“感觉”到那些真正才识之士的专注与才华。

当一份份墨卷被誊录、密封,送入阅卷官所在的院落时,林枫的“星辉映心”也悄然笼罩了那里。他虽不干涉具体阅卷,却能清晰地感知到每一位阅卷官在评判时的精神波动——是公允,是偏袒,是欣赏,还是厌恶。

数日后,当经过数轮筛选的殿试卷子呈送到林枫面前时,他对于最终的名次,心中已然有数。他快速浏览着那些被阅卷官列为前列的文章,其中果然有几篇文采斐然,但通篇皆是空谈仁义道德、暗讽“权臣”的策论;也有几篇,立足现实,针对漕运、边备、民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见解,虽文笔或许稍逊,但内容扎实,充满锐气。

林枫嘴角微勾,提起朱笔,毫不犹豫地将那几篇空谈道德的文章名次大幅后移,而将那几篇充满实务精神的策论,提到了前列。尤其是其中一篇论述边地屯田与商贸结合的策论,观点新颖,数据详实,深合他意,被他直接点为会元!

“治国需实干之才,而非空谈之辈。”林枫放下朱笔,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当金榜张贴而出,名次传开,朝野一片哗然!那些被清流们寄予厚望的“道德文章”大多名落孙山,而一批名不见经传、却以实务见解见长的寒门士子赫然名列前茅!太皇太后宫中传来摔碎瓷器的声音,王阁老等人脸色铁青,他们精心布局,试图在科举中抢占先机的计划,彻底落空!

而更多的中下层官员和士子,则在震惊之余,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摄政王的用人标准。或许,追随这位强调“经世致用”的掌权者,才是他们实现抱负的真正途径?

科举风波,以林枫的全面胜利告终。他借助“星辉映心”的玄妙能力,不仅粉碎了对手的阴谋,更借此机会,向天下昭示了他的治国理念,选拔了一批符合他期望的新生力量,极大地巩固了他的权力根基。

经此一役,朝堂之上针对他的暗流,虽未完全平息,但其势已颓。许多人开始意识到,想要凭借常规的朝堂手段扳倒这位仿佛能洞察一切的摄政王,几乎是不可能的。

林枫收起星钥,感受着其中似乎因这次成功运用而愈发温润灵动的星辰之力,目光投向了西方。科举之局已定,接下来,是时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星钥奥秘的深入探究,以及应对那来自西域、可能关乎“周天星斗封印阵列”的线索上了。

京城的风雨暂歇,但更广阔的天地与更深的谜团,正等待着他去征服与破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