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 > 第150章 蛛丝马迹 宫闱暗影

京畿清丈的政令,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下激荡起剧烈的反应。以英国公张懋为首的勋贵集团虽未再明着抗辩,但暗地里的阻挠与软抵抗却层出不穷。清丈的文书在衙门间流转速度明显放缓,派往各地的清丈官员或遭遇各种“意外”拖延,或受到当地乡绅士族的“热情款待”与隐晦威胁,进展远不如预期。朝会上,开始有御史弹劾具体负责清丈的官员“操切扰民”、“方法不当”,试图从执行层面瓦解新政。

林枫对此心知肚明,他并未急于在朝堂上再次发作,而是密令“星罗”及忠于自己的都察院御史,暗中收集勋贵、官员阻挠清丈、隐匿田产的实证,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同时,他加大了京营的整训力度,由沈岳亲自坐镇,汰弱留强,补充军械,确保京城武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这是一场博弈,比拼的是耐心、手腕和绝对的实力。

王府内,赵清雪也并未闲着。她以王妃的身份,开始有选择地接见一些上门拜谒的勋贵官员家眷。这些命妇们言辞恭谨,笑语嫣然,但言语间不乏试探,或委婉地为自家夫君、父兄在清丈中可能遇到的“难处”说项,或旁敲侧击打听摄政王对新政的底线。

赵清雪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雍容与疏离,既不承诺什么,也不轻易表态,只言谈话语间,将对林枫推行新政决心的支持,以及对“蠹虫”的厌恶,巧妙地传递出去。她深知,这些内宅妇人的言语,往往比朝堂上的奏对更能影响风向。几次往来,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中等勋贵家眷,态度明显收敛了许多。

与此同时,她对那块诡异玉璧的调查也有了新的进展。周霆通过多条隐秘渠道,终于找到了一位曾随郑和船队数次下西洋、如今年事已高、在京城养老的通译(翻译官)。这位老通译见多识广,对西域、南洋乃至更遥远国度的风俗、文字、符号皆有涉猎。

当周霆将拓印的符号秘密呈给老通译辨认时,老人对着灯光看了许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悸。

“这……这印记……”老通译的声音带着颤抖,“小人年轻时,随宝船队到达过极西之地的一个港口,名曰‘忽鲁谟斯’。在那里的地下集市,曾见过一个被当地人视为禁忌的秘密教派,他们崇拜一种似鸟非鸟的邪神,其信物上,便有与此类似的符号!当地人称其为‘拜火异端’或是……‘鹰身教’!据说此教派行事诡秘,擅长笼络权贵,渗透宫廷,在其发源地已被剿灭,没想到……其触角竟曾伸至我大明!”

“鹰身教?”周霆心中巨震,立刻将消息传回王府。

林枫与赵清雪得知后,神色都凝重到了极点。一个源自极西之地的秘密教派,其符号竟然出现在权阉王振珍藏的玉璧之上!这绝非巧合。王振很可能不仅是瓦剌的内应,更可能与这个神秘的“鹰神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教派渗透进大明宫廷,所欲何为?

“查!顺着王振这条线,和他所有已知的党羽、亲眷、门生,尤其是那些与西域、海外有过往来的人,彻底清查!”林枫对周霆下达了严令,“还有,那个老通译,保护好,他的见识或许还有用。”

线索似乎越来越清晰,却又指向了一个更加庞大而危险的谜团。

就在林枫全力应对朝堂内外的明枪暗箭时,宫闱深处,也传来了不寻常的动静。

这日,赵清雪再次入宫向太皇太后请安。闲谈间,太皇太后似是无意地提起:“前儿个哀家整理旧物,翻出几件仁宗朝时波斯使臣进贡的琉璃盏,花样倒是别致,就是年头久了,色泽有些暗淡。说起来,如今宫里这些奴婢,是越发不经心了,好些老物件放着放着就没了踪影,或是被那些眼皮子浅的偷偷换了去。先帝在时,司礼监有个叫钱宁的老太监,最是擅长修补这些奇巧物件,可惜后来犯了事,也不知去向……”

赵清雪心中一动,太皇太后这番话,看似感慨,却接连提到了波斯贡品、宫中旧物遗失,以及一个擅长修补奇巧物件、后来犯事失踪的司礼监老太监钱宁。这会是巧合吗?

她回到王府,立刻将此事告知林枫,并让周霆去查这个“钱宁”的底细。

周霆动用了“星罗”在宫中的暗线,很快便有了回音。钱宁,曾是司礼监随堂太监,地位不高,但因其心灵手巧,尤其擅长修复各类精巧器玩、珠宝玉器,颇得几代先帝欢心,常被召至内库帮忙。约在英宗皇帝在位中期,因“私窃内帑珍玩”的罪名被杖责后撵出皇宫,下落不明。而其被撵出宫的时间,恰好在王振开始掌权后不久。

“私窃内帑?”林枫冷笑,“恐怕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或者,是替真正的主子转移了什么东西吧?”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钱宁,极有可能就是经手处理那批带有“鹰身教”符号器物,甚至可能直接参与雕刻那玉璧隐秘符号的关键人物!找到他,或许就能揭开王振与“鹰神教”关联的真相!

“全力追查钱宁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林枫下令。他隐隐感觉到,这条暗线所牵扯出的,可能是一个足以颠覆朝野的巨大阴谋,其威胁,甚至可能超过也先的瓦剌铁骑。

然而,还未等钱宁的消息传来,朝堂之上,风波再起。

这一次,发难的并非勋贵,而是几位以“清流”自居的翰林学士和科道言官。他们并未直接反对清丈田亩,而是将矛头指向了林枫设立的“军器革新司”以及其主导的、将部分军器制造外包给民间信誉良好匠坊的举措。

“陛下,摄政王!军国利器,关乎社稷安危,岂能假手于民间商贾?此例一开,若匠坊唯利是图,以次充好,或技术外泄,被敌所用,后果不堪设想!此乃动摇国本之策!”一位白发苍苍的翰林学士痛心疾首。

“臣闻‘军器革新司’耗费巨万,然所出新式火铳,炸膛之事时有发生,远不如工部军器局稳妥。摄政王轻弃祖制,重用奇技淫巧,恐非国家之福!”另一名御史言辞激烈。

这些攻击,看似站在道德和安全的制高点上,实则背后不乏那些因军器制造利益被触动的工部官员、以及相关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子。他们不敢直接攻击林枫,便从他推行的具体政策入手,试图抹黑“军器革新司”,阻挠军工领域的改革。

林枫面无表情地听着这些抨击。他知道,这是新旧势力斗争的必然。“军器革新司”是他提升大明军事实力的关键一环,绝不容有失。

待反对的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冷冽如冰:“诸位口口声声祖制、稳妥,却不知工部军器局年年耗费国帑数十万两,所出火铳,十之三四不堪使用,弓弩甲胄,亦多粗劣!此等‘稳妥’,是要让我大明将士拿着烧火棍去对抗瓦剌铁骑吗?!”

他目光扫过那几位发言的官员:“至于外包匠坊,皆有严格考核与监督,质量优胜劣汰,效率远超工部!‘军器革新司’所出新铳,虽尚有瑕疵,然威力射程皆远胜旧铳,正在不断改进!尔等不去督促工部革新除弊,反而在此固步自封,阻挠进步,是何居心?莫非尔等与那些蠹虫一般,只见自身私利,不见国家安危?!”

他再次将争论提升到国家安危的高度,语气中的质问与威压让那几位言官面色发白,呐呐不敢再言。

“军器革新,势在必行!‘军器革新司’一切用度,皆由本王亲自审核,若有贪腐舞弊,严惩不贷!至于外包匠坊之策,效果如何,前线将士自有公论,非尔等闭门造车可以诋毁!”林枫斩钉截铁地定了调子,“此事无须再议!”

又一次,林枫凭借其权威和清晰的逻辑,强行压下了反对的声音。但朝堂之上,那种无形的对立与怨气,却在不断累积。

下朝回府,林枫眉宇间的疲惫更深。赵清雪见他神色,知他压力巨大,默默为他按摩着紧绷的肩颈。

“树敌太多,非长久之计。”她轻声道。

“我知道。”林枫闭着眼,感受着她指尖的力度,“但有些事,不得不为。腐肉不剔,新肌难生。大明沉疴已久,不下猛药,难见起色。”

他握住她的手:“清雪,外面风雨再大,只要王府安稳,我便无后顾之忧。”

赵清雪看着他坚毅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坚定。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仅要帮他稳住内宅,更要利用一切机会,为他搜集信息,清除隐患。

就在此时,周霆带来了关于钱宁的最新消息——有迹象表明,钱宁当年并未离开京城太远,很可能就隐匿在京畿附近的某处庄园,而那庄园的背后,似乎与某位早已淡出朝堂视线、但辈分极高的宗室王爷有关。

线索,终于开始指向了某个具体的目标!林枫眼中寒光一闪,这场围绕玉璧、牵扯前朝后宫、关联内外势力的暗战,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加危险的阶段。而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也因这暗处的波澜,显得愈发诡谲难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