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 > 第137章 新朝初立 暗矢难防

皇极殿内,随着太子朱见深对林枫的加封与挽留,那看似惊涛骇浪的权力交接第一关,竟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平稳方式度过。林枫以退为进,不仅消弭了部分潜在的猜忌,更在法理和情理上,将自己与新朝牢牢绑定。镇国大将军、太子太保,仍总督北疆及京畿神策卫军事务——这份殊荣与权柄,在如今的大明,已是人臣之极。

然而,殿内百官心中皆是雪亮。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平静。真正的角力,现在才刚刚开始。

果然,接下来的朝会议程,瞬间变得刀光剑影。

首要之事,便是内阁与六部九卿等重要官职的填补。王振乱政时,忠良罢黜,宵小充斥,如今空缺极多,每一个位置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以商辂为首的清流老臣,自然希望推举品行端方、素有威望之人,尽快恢复朝廷纲纪。而一些在王振时期虽未同流合污、但也明哲保身,甚至暗中与北疆有过联系的官员,则希望能借此机会更进一步。更有甚者,一些原本依附王振、但见机得快、早早“反正”的官员,也在暗中活动,企图保住权位或改换门庭。

一时间,朝堂之上,举荐、争论、甚至隐晦的攻讦不绝于耳。

“臣举荐原南京礼部侍郎xxx,其人清正廉明,学养深厚,可入阁参赞机务……”

“臣以为不妥,xxx年事已高,恐难当繁剧。不如……”

“吏部左侍郎一职,关乎铨选,非德才兼备者不可……”

林枫大多时候保持沉默,只在涉及北疆相关职位,或军事部署时,才会出言陈述利害。他的态度很明确:北疆系将领官员的安置,必须合理,不能寒了功臣之心;同时,对于朝廷中枢的人选,他尊重太子和商辂等老臣的意见,不轻易插手,但也绝不会容忍无能之辈或心怀叵测者占据要津。

这种克制的态度,反而赢得了许多中立官员的好感。

经过数日激烈的争论与妥协,新朝的核心班底终于初步拟定。商辂众望所归,出任首辅大学士;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分任次辅及六部尚书;徐子凡因救驾、谋划之功,被破格擢升为兵部右侍郎,参与机要;孙世安则出任户部左侍郎,负责打理战后千疮百孔的财政。一些确有才能的北疆系文官,也被安排到了合适的岗位。而马奎、沈岳等将领,除了原有的军职,也各有封赏,明确了在神策卫及边军体系中的地位。

这个名单,基本体现了“新旧结合,平衡各方”的原则,暂时稳定了朝局。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可以稍稍喘息之际,关于如何处置王振余党的问题,再次将朝堂引爆。

一部分官员,尤其是那些曾深受其害、家人门生遭戮者,激愤异常,要求彻查严惩,凡与王振有过从者,皆应论罪,甚至有人提出“瓜蔓抄”,株连其党羽亲族,以儆效尤。

而另一些官员,或是出于稳定考虑,或是自身也曾与王振势力有过些许不清不楚的往来,则主张“首恶既除,胁从不问”,认为若追究过甚,恐造成朝堂动荡,人人自危,不利于新政推行。

双方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人当庭痛哭流涕,控诉王振罪行,气氛一度极为紧张。

御座上的朱见深,看着下方纷争的臣子,年轻的脸上露出疲惫与为难。他深知彻查的必要,也明白稳定的重要。他将目光投向了林枫和商辂。

商辂出班,沉声道:“殿下,王振祸国,罪孽深重,若不严惩,无以告慰忠魂,无以肃正纲纪。然,朝廷经此大难,元气未复,若追究过广,确易生乱。臣以为,当以《大明律》为绳,首恶必办,如东厂核心档头、‘暗影’骨干、以及那些助纣为虐、罪行昭彰者,决不姑息!至于其余依附、行贿、或被迫屈从者,可视情节轻重,予以罢黜、降职、或令其戴罪立功,如此,既可明法度,亦可安人心。”

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建议。

林枫此时也开口道:“臣附议商阁老之言。然臣补充一点,清查之事,需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会同办理,务必证据确凿,程序公正,避免冤狱,亦防止有人借机排除异己,公报私仇。”

他的话,隐隐指向了那些可能想借清查之名行党争之实的官员。

太子朱见深闻言,点了点头:“二位爱卿所言甚是。便依此办理。三法司需秉公执法,既不枉纵,亦不滥刑。此事,由商阁老总责监督。”

清查余党的大原则就此定下,但具体操作中的明争暗斗,恐怕才刚刚开始。

朝会连续数日,终于将几件最紧要的大事初步议定。新朝的骨架,算是勉强搭建了起来。每个人都感到一种精疲力竭,但更多的是面对百废待兴局面的沉重压力。

散朝之后,林枫回到京营行辕,徐子凡与孙世安紧随而至。

“王爷,今日朝堂,可谓步步惊心啊。”孙世安揉了揉发胀的额角,“官职安排,余党清查,看似尘埃落定,实则暗藏机锋。尤其是那些清流,对王爷您……虽表面恭敬,但眼神深处,未必没有忌惮。”

徐子凡也道:“王爷今日以退为进,虽暂稳局势,但也将自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日后一言一行,恐皆被人拿着放大镜审视。而且,神策卫改编之事,虽由王爷暂领,但粮饷补给、员额核定,皆需与兵部、户部打交道,其中掣肘,只怕不少。”

林枫负手立于窗前,看着远处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夕阳下闪烁着金光,平静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本王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早有准备。朝堂之争,无非利益与平衡。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直,手握强军,心系社稷,便不惧魑魅魍魉。”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起来:“当前重中之重,并非朝堂口舌,而是两件事:其一,迅速稳定北疆及京畿防务,整军备武,应对瓦剌也先。也先绝不甘心失败,边境必有一战!其二,恢复民生,整顿财政。国库空虚,百姓困苦,此乃社稷根基,若不能尽快改善,一切皆是空谈。”

“王爷明见。”徐子凡与孙世安齐齐躬身。

就在这时,亲卫再次来报:“王爷,苏姑娘在外求见。”

林枫精神一振:“快请!”

片刻后,苏小小依旧是一身素雅装扮,翩然而至。她先是向林枫盈盈一礼,又对徐子凡、孙世安点头致意。

“苏姑娘此时前来,可是有要事?”林枫请她坐下,直接问道。

苏小小神色略显凝重,取出一封密信:“王爷,朝堂之事,我已有耳闻,王爷处置得当,真是佩服。然,我此次前来,是有一则更紧急的消息。”

她将密信递给林枫:“我们在草原的耳目传回确信,也先已得知京城变故,勃然大怒。他并未因王振败亡而放弃,反而认为这是其南下的大好时机。他正在集结各部兵力,同时……派出了密使,似乎正在接触朝中某些……对王爷心怀不满,或与王振残余势力有旧之人。”

林枫展开密信,快速浏览,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信中提到,也先不仅调兵遣将,其密使行动诡秘,似乎与京城某些勋贵府邸以及几位言官御史有所接触。

“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林枫冷哼一声,“王振虽死,其毒瘤仍在!也先想里应外合?”

苏小小点头:“恐怕如此。而且,据‘星罗’探查,王振虽伏法,但其经营的‘暗影’组织,并未被完全铲除,仍有部分核心骨干隐匿在京城乃至各地,伺机作乱。他们与也先勾结,可能性极大。”

徐子凡倒吸一口凉气:“内外勾结,若让其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孙世安也面露忧色:“如今朝局初定,人心未附,若此时边境告急,内部再生乱子……”

林枫将密信紧紧攥在手中,眼中寒光凛冽:“看来,有人不想让这新朝安稳度过第一天!也好,正好借此机会,将这些魑魅魍魉,一并揪出!”

他看向苏小小,郑重道:“苏姑娘,此事还需仰仗‘星罗’之力,务必查清也先密使的行踪,以及与之勾结的内鬼是谁!”

苏小小迎上林枫的目光,嫣然一笑,却带着一丝肃杀:“王爷放心,于公于私,妾身都不会让这些人坏了局面。京城这潭水,是时候再清一清了。”

新朝初立,看似大局已定,然而,来自外部草原的狼烟与内部阴暗角落的冷箭,已悄然袭来。林枫与他的盟友们,在应对明面上朝堂博弈的同时,不得不分出精力,迎接这场更加隐蔽、却也更加凶险的暗战。帝国的车轮,在碾过旧的障碍后,又驶入了新的雷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