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 > 第121章 裂土惊雷 帝星晦暗

平北王林枫公然抗旨,驱逐钦差的消息,如同一声撼天动地的惊雷,以远超之前任何一次风波的速度和力度,炸响在大明帝国的上空。这不再是暗流汹涌,不再是唇枪舌剑,而是近乎公开的决裂,是地方强藩对中枢权威最**的挑战!

消息传至北京,整个朝野为之失声,旋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动之中。

王振在司礼监值房内听闻张诚连滚带爬、添油加醋的哭诉后,先是难以置信的暴怒,将值房内能砸的东西尽数砸了个粉碎,状若疯魔。然而,极致的愤怒之后,涌上心头的,竟是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寒意与……一丝隐秘的兴奋。

寒意在于,林枫此举,彻底撕破了最后的脸皮,意味着双方已无转圜余地,唯有你死我活。兴奋在于,林枫终于授人以柄!“抗旨”、“驱逐钦差”,这是板上钉钉的“大逆”之罪!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天下兵马,以“讨逆”之名,将这个心腹大患彻底铲除!

“好!好!好一个林枫!”王振喘着粗气,浑浊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上却浮现出一种病态的潮红和狰狞,“你终于走出了这一步!咱家等的就是今天!你这是自寻死路!”

他几乎是立刻便行动起来,以惊人的效率操控着整个朝廷机器。

次日大朝会,根本无需王振授意,早已成为其应声虫的吴清源、李崇焕等人便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起而攻之。弹劾的奏疏不再是“僭越”、“擅权”,而是直接升级为“大逆不道”、“形同造反”、“裂土割据”!他们声嘶力竭地要求皇帝立刻下旨,削去林枫王爵,公告天下其罪状,并敕令周边各省镇兵马,即刻出兵,“平叛北疆”!

朝堂之上,附议之声如山呼海啸。恐惧于王振的淫威,或是本就对林枫新政不满的保守官员,此刻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站队。少数尚有良知或心存疑虑的官员,在此等“大逆”罪名面前,也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发声。商辂眉头紧锁,几次欲言又止,但在如此一边倒的汹汹舆情下,他知道此刻任何为林枫辩护的言语,都无异于引火烧身,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深宫之中那位日渐昏聩的皇帝,期盼能有奇迹发生。

然而,奇迹并未降临。龙椅上的皇帝面色灰败,精神比以往更加不济,对于殿下山呼海啸般的“讨逆”之声,他只是疲惫地眨了眨眼,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将目光投向身旁的王振,微弱地道:“先生……此事,先生以为如何?”

王振心中狂喜,面上却做出悲愤忠诚之状,跪伏在地,泣声道:“皇爷!林枫逆贼,枉负圣恩,竟敢公然抗旨,驱逐天使,此乃十恶不赦之罪!若不明正典刑,天下藩镇效仿,则国将不国矣!老奴恳请皇爷,为江山社稷计,速下严旨,兴兵讨逆,以正视听!”

皇帝沉默良久,最终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细若游丝:“……就……依先生所言……拟旨吧……”

有了皇帝这近乎默许的态度,王振再无顾忌。一道以皇帝名义发出,由司礼监批红,内阁“附议”的《讨逆诏》迅速拟就,公告天下。诏书中罗列林枫十大罪,斥其为“国贼”,削其王爵、官职,夺其封号,命宣府、大同、山西、蓟州等处镇守总兵,即刻调集兵马,汇合京营一部,组成“讨逆”大军,由王振心腹、京营总督、抚宁侯朱永(历史人物,此处借用)挂帅,兵发北疆,“克期荡平,以靖国难”!

与此同时,王振严令各地官府,封锁通往北疆的一切通道,严禁任何人员、物资流入,企图在军事打击之前,最大程度地孤立和削弱北疆。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无论是繁华的江南水乡,还是偏远的西南边陲,无论是高门士族,还是市井小民,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讨逆”诏书惊呆了。虽然之前关于北疆的流言甚嚣尘上,但谁也没想到,局势竟会急转直下,发展到刀兵相见、公然讨伐的地步!

……

北疆,平北王府。

《讨逆诏》的抄本被快马送至林枫案头。看着那一个个充满杀伐之气的字眼,书房内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王爷,王振这是要赶尽杀绝了!”马奎须发皆张,怒目圆睁,“什么狗屁讨逆诏!分明是那阉贼假传圣旨!末将请命,愿为前锋,必叫那朱永有来无回!”

孙世安则要冷静得多,但眉宇间的忧色更重:“王爷,诏书一下,我们便彻底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虽说是王振构陷,但名义上,我们已成了‘逆贼’。此举,恐失天下士民之大义啊。且四方兵马合围,我军虽勇,但兵力、粮草终究有限,久守必失。”

林枫缓缓放下诏书,脸上并无惊慌,反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那些即将压向北疆的军事标记。

“大义?”林枫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什么是大义?是任由权阉祸乱朝纲,构陷忠良,自毁长城,坐视边关糜烂,百姓流离,才是大义吗?我北疆军民,保境安民,开拓进取,何罪之有?王振代表不了朝廷,更代表不了大义!”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王振以为凭借一纸诏书,就能让我们束手就擒,就能让北疆军民离心离德?他大错特错!这道诏书,对我们而言,是危机,也是契机!”

“契机?”孙世安不解。

“正是!”林枫斩钉截铁地道,“此前我们与王振争斗,终究隔着一层‘朝廷法度’的面纱,许多事做起来束手束脚,天下人也多持观望。如今,他既然撕破脸,以‘逆贼’之名相扣,那我们也无需再有任何顾忌!这道诏书,正好可以让北疆乃至天下所有被王振压迫、所有心向光明之士看清楚,是谁在倒行逆施,是谁在逼迫忠良!这将迫使所有人做出选择!”

他开始下达一系列比之前更为果断,也更具攻击性的命令:

“第一,将此《讨逆诏》与我之前的《陈情告天下书》并列,大量刊印,散发北疆全境及一切可能传播的区域!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道‘讨逆诏’是在何等荒谬的罪名下发出的!我们要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哪怕这个制高点在王振把持的朝堂看来是‘叛逆’!”

“第二,发布《北疆告天下军民书》!宣布北疆即日起,实行‘自保’,一切军政事务,暂由北疆平北王府统辖,直至朝中奸佞清除!”

“第三,军事上,任命马奎为前军大都督,统辖所有边境防务,依据险要,构筑防线,采取‘御敌于门外,歼敌于阵前’的策略,绝不轻易放弃一寸土地!同时,组建敌后游击营,潜入宣府、大同等地,袭扰其后勤,散布真相,动摇其军心!”

“第四,外交上,加大与朝鲜、女真乃至漠南蒙古中较为友善部落的联系,确保我们的侧翼安全,并尽可能获取外部资源。”

“第五,内部,宣布北疆进入‘战时管制’状态,一切资源优先供应军需,实行更严格的配给制度,同时加大海上贸易力度,确保生命线畅通!告诉所有军民,我们是在为生存而战,为公道而战!”

这一系列举措,清晰地表明了林枫的态度——绝不屈服,抗争到底!并且,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定位从“叛逆”转换成了“被迫自保、清君侧”的忠臣,虽然风险巨大,却也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和内部民心的凝聚。

就在北疆紧锣密鼓地备战,天下目光聚焦于这场即将爆发的内战之时,深宫之中,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整个局势走向的变故。

久病缠身的皇帝,因连日来的惊怒交加,病情骤然加重,竟于一个深夜,呕血不止,陷入昏迷!太医院所有太医束手无策,宫中乱作一团。

王振闻讯,大惊失色,第一时间封锁了宫禁消息,严禁任何人泄露皇帝病危的情况。他深知,皇帝若在此时驾崩,而太子年幼,且明显对自己已有疏离之意,他的权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可能瞬间崩塌。他必须利用皇帝尚存的一口气,尽快平定北疆,稳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皇帝病危的消息,还是通过商辂秘密安排的渠道,传到了东宫太子朱见深的耳中。

年仅十几岁的太子,在听闻父皇呕血昏迷的噩耗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屏退左右,独自在殿中待了很久。当他再次走出来时,那双原本还带着几分稚气的眼睛里,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决绝。

他召来商辂,只问了一句话:“商师傅,若……若有非常之时,学生当如何自处?又如何……保全这大明江山?”

帝星晦暗,国本动摇。北疆的战火尚未点燃,京城的权力核心,却已先一步迎来了决定命运的惊涛骇浪。平北王林枫与权阉王振的生死对决,因皇帝的突然病危,被赋予了更加复杂而危急的变数。天下的命运,仿佛悬于一根即将崩断的丝线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