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倚天霸业记 > 第6章 收复

倚天霸业记 第6章 收复

作者:日月于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2 12:58:41

在将虎牢关以东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后,张无忌站在地图前,目光炯炯地盯着洛阳周边。此时洛阳作为他的势力中心,在其经营下已颇具规模,但周边关口和地区局势复杂,如不尽快掌控,始终是心腹大患。

他招来王胜、宋青书等一众得力干将,说道:“如今虎牢关以东已稳,可洛阳周边关口与地区仍有变数。这些地方关乎我势力根基,必须收入囊中。”

王胜神情坚毅,抱拳道:“主公,末将愿领一路兵马,先取东边关口,定不辱使命。”

宋青书也拱手请命:“无忌兄,南边地区地势复杂,青书愿率一队人马,探清虚实,徐徐图之。”

张无忌点头,有条不紊地安排部署。他深知每个方向的情况不同,需因地制宜。东边关口,元军残余势力虽有设防,但因之前的败绩,士气低落。王胜率军抵达后,先是摆出强攻之势,而后又派人劝降,双管齐下,很快便将东边关口收入囊中。

而宋青书前往南边地区,凭借着他的足智多谋,与当地一些不愿受元军压迫的势力联合,里应外合,逐步瓦解了元军在南边的势力,顺利掌控了大片区域。

至于西边,张无忌决定亲自率军前往。此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他运用乾坤大挪移和自身深厚内力,身先士卒,鼓舞着义军士气。在他的带领下,义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历经一番苦战,成功拿下西边关口。

北边和东南方向,张无忌派遣其他将领,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征战与谋划,洛阳周边的关口和地区,皆被张无忌纳入势力范围。

稳固这些地区后,张无忌开始大力发展民生,修建道路,兴修水利,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整体实力。他明白,只有根基稳固,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向着平定天下的目标更进一步。

张无忌站在洛阳城的演武场高台之上,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军民,手中展开一卷政令高声道:“自即日起,凡新开垦荒地者,三年免赋!家有耕牛者,官府补饲草半石!”

台下百姓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如雷欢呼。王胜手持长枪立于一侧,看着主公有条不紊地部署新政,眼中满是敬佩:“主公这招‘以田养民’,定能让周边州县粮仓充盈。”

宋青书展开竹简记录,补充道:“听闻南边山林多猎户,不如再设皮货坊,将兽皮硝制后售往中原,既能增收,又可安置流民。”张无忌赞许点头,当场命人拟下《劝农通商令》。

三日后,洛阳西市竖起丈高木牌,刻着新政细则:农户结社互助可借官府耕具,手艺人入坊授徒享税银减半,商贾往来关卡查验从简。当第一批铁犁、桑苗运抵城郊时,白发老农颤抖着抚摸犁铧:“老朽活了六十载,头回见官府倒贴种子。”

张无忌则带着谋士踏访田间,见青壮劳力不足处,便调拨军队助耕。他挽起锦袍亲自扶犁,先天阴阳真气运转间,土块自动碎裂成垄,围观百姓惊叹不已。消息传开后,连远处州县的流民都拖家带口赶来,洛阳城外新搭的草棚连绵数里。

与此同时,宋青书主持修建的漕运码头竣工,王胜训练的商队护卫开始巡防要道。当第一艘载满粮棉的商船顺洛水而下时,张无忌站在船头望着两岸新绿,对身旁的王胜笑道:“待秋收后,这些粮仓便能撑起十万大军的粮饷。”暮色中,洛阳城的炊烟与天边晚霞融成一片,恰似乱世中渐起的希望。

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张无忌居住的府邸,将屋内映得一片金黄。张无忌身着一袭素袍,静静地盘坐在书房内的榻上,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

他眼前浮现出洛阳周边那些新收服地区的景象,百姓们虽因新政的推行,生活逐渐有了起色,但局势依旧复杂。元军虽遭重创,可残余势力仍在暗处蠢蠢欲动,时刻威胁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如今虽已收服诸多地区,鼓励生产也初见成效,可元军一日不除,这天下便难有真正的太平。”张无忌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又想到麾下的将领们,王胜勇猛忠诚,宋青书足智多谋,可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招揽更多有识之士,为己所用,也是他亟待解决的问题。

“或许该广开言路,设立招贤馆,让天下有才之人都能为我出谋划策。”张无忌心中暗自思忖。

除此之外,民生方面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水利设施虽已开始修缮,但进度缓慢,若遇天灾,百姓们仍将面临饥荒的威胁。“得加快水利工程的进度,确保农田灌溉无忧。”张无忌紧了紧拳头,眼神坚定。

正当他思绪万千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恭敬地走进来,禀报道:“主公,王将军和宋公子求见。”

张无忌回过神来,微微点头,道:“让他们进来吧。”心中想着,或许正好可以与他们商议一番接下来的计划。

王胜和宋青书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见到端坐榻上的张无忌,两人同时抱拳,单膝跪地,齐声说道:“主公!”

王胜身形魁梧,目光坚定,抱拳的手臂肌肉紧绷,尽显武将的豪迈与忠诚:“末将王胜,参见主公!”宋青书则一袭长衫,风度翩翩,儒雅中透着精明,他微微俯首,恭敬道:“青书见过无忌兄。”

张无忌抬手示意他们起身,目光温和地看着二人,说道:“王将军、宋兄弟,不必多礼,今日找你们来,是想与你们商议些要事。如今局势虽有所好转,但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元军残余未除,人才匮乏,民生也有待进一步改善,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王胜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向前一步,抱拳道:“主公,依末将之见,当务之急是扩充军备。元军虽遭重创,但其根基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我们需招募更多青壮,加紧训练,打造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如今我们势力范围扩大,各地区都需兵力驻守,以保百姓安稳。末将愿亲自负责此事,在各地设立征兵点,严格筛选,确保兵源质量。同时,加强武器装备的打造,提升我军战斗力。”

王胜目光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军事事务的自信与担当,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强大的武力是立足的根本,只有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才能守护好这片土地和百姓。

宋青书见张无忌望来,微微拱手,神色从容道:“无忌兄,王将军所言极是,军备扩充的确刻不容缓。但我以为,在强军的同时,亦不可忽视人才的招揽与培养。”

他轻轻踱步,继续说道:“如今我等势力渐大,政务、军务繁多,仅凭现有人才,恐难应付。可在洛阳设招贤馆,广发告示,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来投。对于文人谋士,可让他们参与政务谋划、政策制定;而有武艺或军事才能者,便充实到军队中。”

宋青书目光诚挚,接着道:“另外,还可在各地兴办私塾、书院,培养本地人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如此,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我等势力方能稳固壮大。且民心所向,元军便再难有可乘之机。”

张无忌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赞许之色,目光温和地看着王胜和宋青书,说道:“不错,你二人所想的与我确实有相似之处。王将军所言扩充军备,乃是立足乱世之根本,有了强大的武力,方能保境安民,抵御元军反扑。而宋兄弟提议的招揽人才、兴办教育,更是长远之计,能为我们的势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他站起身来,缓缓踱步,接着道:“如今我们既要加强军事力量,又要广纳贤才,双管齐下,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王将军,扩充军备之事便交由你负责,务必做到严谨细致,不可马虎。宋兄弟,招贤馆和书院的设立,就由你牵头操办,希望能吸引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张无忌微微皱眉,神色凝重地继续说道:“不过,光靠政策推行是可以改良豫州的走向,但如若没个盟友相助,势力单薄,怕是难以在乱世立足。元军势大,周边还有不少地方势力,我们虽有所发展,但独木难支。”

他看向王胜和宋青书,目光深邃:“王将军、宋兄弟,你们觉得我们该与哪些势力结盟为好?是那些同样反抗元军的义军,还是一些地方豪强?亦或是其他?”张无忌深知,在这乱世纷争中,一个合适的盟友能带来巨大的助力,可若选错盟友,也可能带来无穷的后患,因此,结盟之事需谨慎考虑。

宋青书微微欠身,目光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恭敬地说道:“教主武功高强,威震江湖,那些江湖门派,不论是名门大派还是绿林豪杰,对教主的神勇皆有所耳闻,自会心生敬仰,归顺教主也是情理之中。且教主心怀苍生,行仁义之事,这等胸怀更是让江湖人士倾慕。”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道:“但仅仅依靠江湖门派,还不足以在这乱世中成就大业。若能与割据一方的霸主交好结盟,那就更好了。这些霸主手握重兵,占据着大片土地和资源,与他们结盟,我们便能在军事、物资等方面获得有力的支持。而且,借助他们的势力,我们可以更快地扩大影响力,在对抗元军时也能多一份助力。不过,在选择盟友时,还需谨慎考察,确保对方与我们的目标和理念相符,以免日后生出变故。”

王胜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赞同之色,抱拳道:“宋公子所言极是!主公神功盖世,江湖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些门派归顺是迟早的事。可这乱世纷争,光靠江湖豪杰,终究是不够。与割据霸主结盟,咱就有了更足的底气。”

他顿了顿,双目圆睁,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豪迈之气,接着说道:“有了这些盟友,咱们的兵力能得到补充,粮草辎重也有了保障。到时候,就算元军再来进犯,咱们也能从容应对。不过正如宋公子所说,选盟友可得擦亮眼睛,不能找些心怀鬼胎的人,否则反受其害。末将愿为主公探查这些霸主的底细,为主公结盟之事尽一份力!”

张无忌目光温和地看着王胜和宋青书,微微颔首,说道:“二位有心了,有你们相助,实乃我之幸事。王将军愿探查盟友底细,宋兄弟善谋划结盟之事,有你们操办,我便放心许多。”

他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继续道:“只是这结盟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要先派人暗中打探各割据势力的实力、为人以及他们对元军的态度。切不可贸然行事,以免陷入被动。待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我们再商议具体的结盟策略。还望二位多费些心思。” 说罢,张无忌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看向二人。

王胜立刻抱拳,身姿挺拔,大声应道:“主公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把那些割据势力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绝不让主公失望!”他的声音洪亮,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宋青书则微微躬身,神色恭敬,温声道:“无忌兄所言极是,结盟之事确实需谨慎。青书定会仔细谋划,与王将军密切配合,为我们寻得可靠且有力的盟友。”他目光沉稳,透露出胸有成竹的自信。

张无忌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又带着坚定的神情,轻声说道:“既如此,若无要事,便退下吧。你二人也去休息,养足精神,后续还有许多事要做。”说罢,他微微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温和地看向王胜和宋青书。

王胜和宋青书齐声应道:“是!主公也早些歇着。”两人抱拳后退两步,转身出了书房,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回廊里。暮色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将张无忌独自沉思的身影拉得老长。

张无忌待二人离去后,心中思绪仍在翻涌。他决定到后山去,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也顺便活动一番。

只见他身形一闪,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从府邸中疾掠而出。脚尖轻点地面,便已跃出数丈之远,眨眼间便消失在府邸的围墙之外。

一路上,他施展着精妙的轻功,在街道的屋顶上飞掠而过。行人只觉眼前黑影一闪,还未看清是什么,张无忌便已远去。

很快,他便来到了后山脚下。望着那郁郁葱葱的山林,他深吸一口气,提气纵身一跃,便如一只矫健的山鹰般,向着山林间飞去。

在山林中,他穿梭于树木之间,身法灵动,犹如鬼魅。时而在树枝上轻点,时而在岩石上借力,向着山顶的方向快速前进。

当他到达山顶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站在山顶的巨石上,他望着远处的洛阳城,灯火点点,宛如繁星。微风拂过,吹动着他的衣袂,也吹散了他心中的些许烦忧。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力量,心中也渐渐有了更为清晰的计划和方向……

夜色笼罩山巅,张无忌衣袂猎猎作响,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怀中的《九阴真经》残卷。月光漫过泛黄的绢帛,映得那些蝌蚪般的古篆忽明忽暗——这是数月前从元军密库中截获的残页,虽不成体系,却暗藏诸多失传的武学精要与部分内功法门。

\"九阳神功重根基,乾坤大挪移破万法,可这九阴真经...\"他垂眸凝视经文中\"易筋锻骨篇\"的批注,指尖忽然凝出霜白真气。寒暖二气在掌心相撞,竟生出细微的嗡鸣,惊飞了树梢夜枭。

记忆倏然闪回光明顶密道。那时他以九阳真气强行冲解乾坤大挪移的桎梏,此刻忽觉经中所言\"逆练九阴需以柔克刚\",与当年情形竟隐隐呼应。他缓缓盘坐,九阳内力如江河奔涌,却在经脉运转间刻意放缓流速,依着九阴残卷的行气路径,将炽热真气化作绕指柔。

山风卷起落叶,却在触及他周身三尺时凝滞成漩涡。张无忌眉心渐渐浮现淡金纹路,左手五指竟按出九阴白骨爪的诡谲弧度,右手却仍是九阳神功的浑圆掌势。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学在他体内流转,非但未生冲突,反而在交汇处迸发出新的内力形态——似刚似柔,可攻可守。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张无忌霍然睁眼。他随意挥出一掌,面前三丈外的青石轰然炸裂,碎块中竟凝着冰晶与焦痕。\"原来如此...\"他喃喃低语,将残卷收入怀中,衣袂翻飞间已化作山雾中的一抹残影,只余崖边簌簌作响的野草,见证着新武学体系的初现。

张无忌目光紧紧锁在那《九阴真经》残卷上,心中涌起惊涛骇浪。当他看到“易筋锻骨篇”中的梵文内容时,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翻涌。周芷若曾传授于他的部分真经要义,此刻竟与眼前残卷内容丝丝入扣,严丝合缝。

他微微眯起双眼,口中轻轻念诵着那些梵文,脑海中同时浮现出易筋经的修行口诀。这两者虽功法不同,却在对筋骨脉络的锤炼、内力的引导与转化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九阳神功的浑厚内力在经脉中流转,与他此刻对经文的感悟相互呼应,让他对这其中的关联有了更深的体会。

“想不到,这残卷与芷若所授,竟能如此契合。”张无忌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他忆起昔日在冰火岛上,周芷若那狡黠却又深情的目光,以及后来在江湖中的种种纠葛。那时的他,并未对周芷若所传的真经内容深入探究,如今想来,竟是错过了许多关键之处。

他定了定神,不再去想那些过往的恩怨情仇,而是全神贯注地沉浸于经文的研习之中。运转九阳真气,按照“易筋锻骨篇”中所述的法门,引导内力游走于奇经八脉。真气所过之处,骨骼隐隐作响,仿佛在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洗礼。

随着对经文理解的加深,张无忌只觉自己的武学境界又有了新的突破。原本在他体内各自独立的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等功法,此刻竟因这残卷的启发,开始有了融合的趋势。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不同功法之间的壁垒正在逐渐消融,一种更为强大、圆融的内力正在他体内孕育而生。

夜色渐深,张无忌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武学的奇妙世界中。他知道,这一次对《九阴真经》残卷的发现与领悟,将为他在这乱世之中的前行,增添更为强大的助力。

张无忌席地而坐,周身泛起淡淡金芒与幽蓝真气交织的光晕。他将九阳神功为底,先运转周芷若曾传授的「摧心掌」内劲法门,那股阴柔如丝的真气顺着奇经八脉游走,待至膻中穴时,忽然引动残卷中「玄门吐纳诀」的呼吸法。

两种内力甫一相遇,竟如磁石相吸。张无忌瞳孔微缩——周芷若所授的缠丝劲运行轨迹,与残卷里柔云绕指功的经络路线看似不同,实则暗含互补之妙。他沉心静气,以乾坤大挪移的转换之能为引,将九阴真气拆解重组。

当内力行至足少阴肾经时,残卷梵文所述的龙象淬骨之法与周芷若曾提及的玉骨冰肌诀轰然相撞。张无忌额间沁出冷汗,却猛地福至心灵——他将九阳真气化作温润暖流,裹住两股九阴内力,在丹田处形成三色气旋。

轰!体内传来细微震响。新融合的内力既保留了九阴真经阴柔绵长的特性,又兼具九阳神功的醇厚生机。张无忌随手点出一指,指尖凝出半透明的真气,竟同时带着透骨寒与灼肤热,将三丈外的松树烧出焦痕,又在树皮表面结出冰晶。

他望着掌心流转的紫金色真气,终于明白周芷若当年所授虽只是片段,却与残卷暗合。这一夜,他反复推演易筋锻骨篇与周芷若的口述精要,将两种内功彻底熔于一炉,新创的「阴阳混元功」自此初具雏形。

晨光初露,山巅薄雾渐散。张无忌周身气机如渊似海,新融合的「阴阳混元功」在经脉中流转不息。他双手虚抱,掌心一寒一暖两股真气徐徐旋绕,先天阴阳之气宛如太极双鱼,在丹田处勾勒出虚实相生的气劲图谱。

随着对残卷与周芷若所授功法的反复印证,他发觉九阳的阳刚与九阴的阴柔并非简单对冲。当以乾坤大挪移为轴,将「易筋锻骨篇」的梵文要诀与周芷若所述的「九转玄功」口诀相参,体内真气竟开始自行推演新的运行轨迹。

他尝试以阴劲牵引月华入体,阳劲吸纳朝露精粹。每当阴阳二气在膻中穴交汇,便会迸发细碎的雷光,将经脉杂质震成齑粉。这种淬炼较之单纯修炼九阳或九阴更见奇效,连奇经八脉中最晦涩的阴维脉、阳维脉,都在阴阳交泰中变得通透如琉璃。

某次运功时,张无忌忽见残卷边角的暗纹与周芷若所画的桃花岛阵法符号重叠。他心念一动,将阴阳真气按九宫八卦之位排布,顿觉天地灵气如百川归海般涌入体内。此刻的先天阴阳真气已不再是冰火不容的两股力量,而是化作刚柔并济的混元之劲——既能凝成寒霜冻毙十丈外的飞禽,亦能化作烈焰焚尽脚下顽石。

当最后一缕残阳沉入山峦,张无忌收功而立。他衣袂无风自动,发梢凝着冰晶却不见寒霜,掌心腾起暖意却不见火光。这门糅合九阴残卷、自身武学的阴阳混元功,已然成为他立足乱世的全新倚仗。

暮色再次浸染群山时,张无忌拂去衣摆残叶,望着洛阳城方向若有所思。新创的「阴阳混元功」虽臻化境,可乱世争雄终究非一人之力可为——丐帮坐拥天下第一大帮之名,若能得其相助,豫州势力方能如虎添翼。

他指尖轻叩怀中九阴残卷,忽想起残页边角的梵文批注与丐帮失传的「降龙伏虎功」口诀暗合。昔年洪七公传功郭靖时,曾提及此功需刚柔并济,恰与他新修的阴阳混元劲殊途同归。

或许该从污衣派入手。张无忌眸中闪过微光。丐帮内部分裂已久,净衣派与污衣派矛盾颇深,而污衣派更贴近市井疾苦,与他「救苍生」的本心相契。若能以武学互通为引,再借九阴残卷中暗藏的丐帮旧功精要,或许能打破两派僵局。

山风卷着落叶掠过足尖,他身形如鬼魅般跃下峭壁。今夜他便要潜入丐帮洛阳分舵,以武会友,更要探一探那传闻中藏于「打狗棒法」第九式后的惊天秘密——若能解开这个谜团,或许能让丐帮重归一统,成为对抗元军的坚实臂膀。

张无忌施展轻功,如夜鹰般悄无声息地回到府邸。踏入书房,屋内陈设依旧,可他的心境已大不相同。桌上摊开的地图上,丐帮在中原各地的分舵据点清晰可见,他的目光在洛阳那处久久停留。

“或许可先拜访丐帮中的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以武论道,再提及功法融合之妙。”他喃喃自语,笔下勾勒出几位长老的名字。同时,他也考虑到丐帮内部的派系纷争,深知需谨慎行事,以免激化矛盾。

想到此处,他又铺开一张纸,开始草拟一份计划,包括如何接近丐帮、展示自身实力、化解内部矛盾等细节。每一个步骤,他都反复斟酌,力求万无一失。

窗外月色如水,洒在他专注的脸庞上。在这寂静的书房内,张无忌为即将到来的与丐帮的接触,做着最为周全的准备,心中期待着能借此为抗元大业增添一股强大的助力。

张无忌端坐在书房的主位上,神色凝重,待宋青书疾步走入,他微微抬手示意对方坐下。

“青书,我这几日有要事需亲自处理,洛阳这边的大小事务,就交付于你、王胜和芷若了。”张无忌目光沉稳,透着信任与期许,“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切不可掉以轻心。”

宋青书连忙起身,恭敬抱拳,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无忌兄放心,青书定与王将军、周姑娘全力守好洛阳,绝不让任何乱子发生。城中诸事,我等会及时商议,若有重大之事,定第一时间向你禀报。”

张无忌微微点头,接着道:“丐帮在江湖地位举足轻重,你与芷若可留意丐帮动向,若有机会,可尝试与他们交好。还有元军那边,也不可放松警惕,加强城防,多派斥候打探消息。”

“是,谨遵无忌兄吩咐。”宋青书应道,心中暗自思索着如何与周芷若、王胜配合,将洛阳事务打理妥当。

“好了,你去准备吧,告知王胜和芷若此事,让你们三人好好商议一番。”张无忌说罢,便起身背手,望向窗外,心中想着即将到来的丐帮之行。

宋青书再次抱拳行礼,转身快步离去,准备去传达张无忌的吩咐,与周芷若、王胜一同挑起这守护洛阳的重担。

翌日清晨,洛阳城门缓缓开启。张无忌一身玄色劲装,劲装贴身勾勒出他矫健的身形,手臂上的护手精钢所铸,泛着森冷的光泽,双臂甲胄纹理古朴,轻便易携带,头戴斗笠,遮住了他那轮廓分明的脸庞,只露出坚毅的下巴。

他飞身上马,双腿轻夹马腹,骏马长嘶一声,撒开四蹄向着丐帮总舵的方向疾驰而去。出城的路上,晨雾尚未散尽,官道两旁的树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张无忌的目光透过斗笠的缝隙,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以防有元军斥候或江湖宵小窥探。

马蹄扬起尘土,他的身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英武。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想着即将与丐帮众人的会面,如何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对丐帮武学的见解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为抗元大业添砖加瓦。随着骏马的奔腾,丐帮总舵的方向越来越近,一场未知的挑战正等待着他。

张无忌一边轻勒缰绳,放缓马速,一边展开手中陈旧却标注清晰的地图。地图上,丐帮总舵的位置被用朱笔醒目地圈出,周边的山川地形、道路关隘都一一详细标记。他的目光顺着地图上的路线逡巡,对照着眼前逐渐熟悉的山势和植被。

此时,山间的雾气已渐渐散去,阳光穿透枝叶洒下斑驳光影。官道蜿蜒,渐渐隐入一片密林之中。张无忌深知,踏入这片林子,便离丐帮总舵更近一步,也意味着即将踏入更为复杂的江湖纷争。

他将地图小心折好,收入怀中,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林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却更添几分静谧与诡异。忽然,前方的道路上出现几条杂乱的马蹄印,显然是不久前有人经过。张无忌心中一紧,暗运「阴阳混元功」,真气在经脉中悄然流转,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他轻喝一声,策马向前,身姿如箭般穿过林间小道。每经过一处隐蔽的角落,他都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随着深入林子,空气中隐隐传来一股若有若无的肃杀之气,仿佛有一双双眼睛正隐藏在暗处,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张无忌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