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48章 来自澳门的“礼物”—蒸汽机!

就在顾昭的中原棋局以“分拣狼羊”之策初见成效,山西的“赎罪券”计划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源源不断的资金正通过皇家银行的账户,转化为支撑他庞大计划的血液之时,一股真正能够决定未来百年、乃至数百年国运走向的全新力量,正乘着南来的海风,跨越了数千里的浩瀚波涛,悄然抵达了帝国北方的心脏——天津港。

这一天,天津港外围的所有泊位都被清空,数千名镇北军士兵荷枪实弹,将三号码头围得水泄不通,气氛肃杀,戒备森严,仿佛将要迎接的不是一艘商船,而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决战。

码头的中央,工部左侍郎、西山军工总监孙元化,正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他那张一向沉稳、只对机械图纸和化学公式展露热情的脸上,此刻却写满了难以抑制的期待与紧张。在他的身边,聚集着一大群大明目前最顶尖的技术专家,有机床厂的总工匠,有玻璃厂的窑监,有西山书院格物系的老教授,他们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望向海面的尽头,如同等待神迹降临的信徒。

他们等待的,是顾昭在一年多以前,便秘密派往澳门的一支特殊采购团队的回归。

这支团队的构成十分奇特,领队的是一名精通多国语言的耶稣会传教士,成员则混杂着精明的皇家商会管事和几名对西方事物充满好奇的工匠。顾昭给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却又无比艰难——常驻澳门,动用一切财力和手段,不惜任何代价,将欧洲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机器、以及掌握这些技术的工匠,带回大明。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支团队断断续续地送回了一些东西——更精确的望远镜,结构更复杂的钟表,几本关于几何与物理的最新着作。这些固然珍贵,却还远远没有达到顾昭期望的、能够引发“质变”的程度。

直到三个月前,一封用最高等级密码写就的信,从澳门加急送到了顾昭的案头。信中,采购团队的负责人用一种近乎癫狂的笔触,描述了他们的一项“意外发现”。

他们在一条刚刚从英国本土抵达澳门、准备补充给养前往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上,发现了一个“能吞吃火焰与煤炭,并吐出无穷力量的钢铁巨兽”。

那是一台被用于从英国矿井深处抽水的早期“纽科-门式蒸汽机”。它将被运往南洋的某个矿场,替换那些效率低下的人力或畜力水车。这个铁家伙,在当时的欧洲,也算得上是相当前沿的工业设备,笨重、粗糙、效率低下得惊人,消耗的煤炭更是一个无底洞。

然而,对于顾昭的采购团队而言,他们从那笨拙摇摆的巨大横梁和嘶嘶作响的蒸汽之中,敏锐地嗅到了一个全新时代的气息。他们立刻意识到,这东西的价值,远非那些精巧的钟表和望远镜可以比拟。

于是,他们执行了顾昭“不惜一切代价”的最高指令。

经过一番艰难的、混杂着重金收买与外交讹诈的谈判,他们最终以一个足以买下整支船队的惊人价格,将这台蒸汽机连同船上那几位懂得如何安装和操作它的英国工程师,一并“买”了下来。

而今天,就是这个“钢铁巨兽”抵达天津的日子。

当悬挂着皇家商会旗帜的“开拓号”姊妹舰“进取号”,在领航船的引导下,缓缓靠向码头时,在场所有人的呼吸,都仿佛停滞了。

随着船身巨大的舱板被打开,一个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由无数钢铁部件组成的庞然大物,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它没有一丝一毫的美感可言,丑陋、笨重、充满了粗犷甚至野蛮的气息。一个比水缸还要粗大的垂直汽缸,黝黑的钢铁表面上还残留着铸造时的砂眼;一根由数根巨大实木拼接、再用铁皮包裹的摇臂横梁,如同一只史前巨兽的臂骨,横亘在半空中;无数的链条、活塞杆、阀门,结构裸露在外,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防止海风侵蚀的牛油,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就是那个传说中能“自己动”的神物?

在场的许多工匠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怀疑。这东西,看起来远不如他们亲手打造的、由水力驱动的精密镗床来得精巧。

然而,孙元化的双眼,却在那一刻,死死地盯住了那个巨大的汽缸和下面连接的锅炉,眼神中爆发出犹如实质的光芒,嘴里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语:“气……水化为气……竟是以气为力……”

在之后长达数个时辰的小心翼翼的吊装过程中,孙元化始终寸步不离。他像一个最虔诚的学生,跟在那几个因为跨越了半个地球而脸色苍白、战战兢兢的英国工程师身后,用半生不熟的拉丁语,不断地询问着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和功用。

当这个重达数十吨的铁疙瘩,终于被稳稳地安放在码头旁一座专门为它建造的砖石基座上时,天色已经接近黄昏。

“点火!试车!”

随着顾昭的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煤炭车被推了过来。英国工程师在翻译的帮助下,指挥着工人们将黑色的煤块一铲一铲地填入锅炉。

熊熊的火焰,在锅炉内燃烧起来。

时间,在众人屏息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所有人都围在安全距离之外,紧张地看着那个安静的钢铁巨兽。

一刻钟……两刻钟……

锅炉的温度在不断升高,一种低沉的、如同巨兽心跳般的“咕噜”声,开始从锅炉内部传来。随即,第一缕白色的蒸汽,从某个阀门的缝隙中,带着“嗤”的一声轻响,喷了出来。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蒸汽开始产生,管道开始微微震动,整个钢铁巨兽仿佛正在从沉睡中苏醒。

那位年长的英国工程师,看了一眼连接在锅炉上的一个简陋压力表,对身边的助手点了点头。

关键的时刻到了!

助手紧张地扳动了一个长长的控制杆。

“嗤——”

一股浓烈的高温蒸汽,瞬间被注入了那巨大的垂直汽缸!

“哐当!”

在一声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中,连接在摇臂横梁一端的活塞,被蒸汽的力量,猛地向上推动!

紧接着,另一名工程师打开了冷水喷淋阀门,冰冷的河水被注入汽缸,使得内部的蒸汽瞬间冷凝,形成真空。

“轰隆!”

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活塞又被狠狠地压了下去!带动着那根巨大的摇臂横梁,完成了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

一上,一下。

虽然动作显得笨拙而又迟缓,中间还伴随着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和剧烈的震动。

但是,它动了!

这个完全没有依靠任何外在的水力、风力、畜力,仅仅依靠燃烧的煤炭和沸腾的河水,就自己动起来的钢铁巨兽,用它那原始而又无可辩驳的巨大力量,在当场所有人的心中,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

尤其是孙元化,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如同被闪电劈中。

他呆呆地看着那根有节奏地、不知疲倦地上下起伏的巨大横梁,看着那从活塞杆连接处不断喷出的白色蒸汽,看着这一切背后所蕴含的、那种他毕生追求却从未触及的、纯粹而又暴烈的物理法则。

他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然后又被一种全新的、更加辉煌的真理,重新构建!

“神物……神物啊……”

他双唇颤抖,眼中竟涌出了浑浊的泪水。这位年过半百、一生沉浸在格物致知之道中的学者,突然像个孩子一样,踉踉跄跄地冲到了顾昭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一把抓住了顾昭的手臂。

“侯爷!此乃……此乃神物!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的终极体现!是……是道!是道的显化啊!”

他挥舞着手臂,脸涨得通红,仿佛要将自己心中那翻江倒海的震撼全部倾泻出来。

“有了它……有了它,我们就不再需要依赖水力去驱动那些笨重的机器!我们可以把工厂建在任何有煤的地方!我们可以让机器在平地上,在山顶上动起来!我们可以……我们可以造出不用风帆、不看天意就能逆风航行的船!我们可以……我们可以造出不用马拉、自己就能在铁轨上奔跑的火车!侯爷!这是一个……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啊!”

看着激动得近乎癫狂的孙元化,顾昭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知道,孙元化看懂了。

这位大明最杰出的技术官僚,在看到蒸汽机的第一眼,就洞穿了那笨拙丑陋的外壳,看到了其背后所蕴含的、足以颠覆整个世界生产方式的无穷潜力。

“没错,元化先生,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顾昭扶住孙元化,声音沉稳而又充满了力量,“而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现在,就在我们的手中。”

他转过身,面向所有那些同样处于巨大震撼中的工匠和学者,朗声宣布:

“本侯决定,即日起,在天津工业区,成立‘大明蒸汽动力研究所’!由孙元化孙大人,亲任总领!所有参与研发之人员,食宿、薪俸、耗用,皆由军委会一力承担,不设上限!”

“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他的目光扫过那几个同样面带惊愕的英国工程师,“就是把眼前这个铁家伙,给我彻底吃透、摸清!然后,仿造出它,再改进它!让它变得更小、更强、更有效率!”

“本侯要让这种能吞火吐力的‘神兽’,遍布我大明的每一座矿山,每一家工厂!本侯要让它,成为我们碾碎一切敌人的,最坚固的铠甲,最锋利的长矛!”

在众人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顾昭缓缓地转过身,重新将目光投向那台正在不知疲倦地、发出巨大噪音工作的蒸汽机。

他的眼神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机器,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

‘基建、金融、政治改革、新式军队……这些,都还只是“术”的层面,是强国之“用”。’

他的内心,响起了一个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

‘而蒸汽机,以及它所代表的工业革命,这才是真正的“道”,是强国之“体”。’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开始主动地、大规模地创造和使用能源。这是文明跃迁的奇点。’

‘这是撬动整个世界的杠-杆,而我,一个来自数百年后的灵魂,终于在这个时代,亲手握住了它。’

从这一刻起,顾昭知道,他所有的计划,都找到了那个最坚实的、无可动摇的底层驱动核心。

大明的命运,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都将因为眼前这个丑陋的、不断发出怒吼的铁疙瘩,而彻底转向一个全新的、无人能够预知的方向。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火种,就在这东方古老帝国的天津港口,被正式点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