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45章 晋商的末日—“片引”之罪

当“开拓号”那充满希望的洁白船帆,在万众瞩目之下,渐渐消失于渤海湾深处的海天一线时,一股截然相反的、浸透着血与铁的肃杀暗流,正从京师的中枢,沿着帝国的驿道,悄无声息地涌向山西那片被黄土覆盖的高原。

顾昭的棋盘之上,从来不止一步棋。

对外,他派出了探索未知、开拓财源的远洋舰队,那是大明伸向世界、拥抱未来的手臂。而对内,他则磨亮了雪藏已久的屠刀,准备一举斩断那根盘踞在帝国北疆、持续为后金输血、早已烂到了骨子里的毒藤——晋商八大家。

这一切的引爆点,源于一份来自盛京的“厚礼”。

随着大明与后金的“官方贸易”正式确立,皇家商会的旗帜开始在义州和镇江两地飘扬,源源不断的粮食、布匹和铁锅,通过官方渠道,以一个相对公道的价格流入了后金境内。这一举措,极大地缓解了后金内部物资匮-乏的窘境,也让皇太极暂时稳住了因缺粮而躁动不安的各部旗主。

作为回报,也作为一种更为阴狠的政治投资,后金的汉臣之首范文程,通过一个秘密渠道,给顾昭送来了一份他无法拒绝的“礼物”。

那是一个沉重的樟木箱子,打开之后,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十几本厚厚的、用蝇头小楷记录得密密麻麻的账本,以及几卷绘制得极为精细的羊皮地图。

这些,正是晋商八大家在过去十余年间,通过张家口外的秘密商道,向后金走私战略物资的全部罪证。

账本上,每一笔交易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某年某月某日,交割精铁五千斤,换取人参三百支;某年某月某日,运抵粮食三万石,换取东珠二十颗;甚至还有几次,他们为后金的探子传递大明边军布防情报,换取了在后金境内独家贸易的特权。

而那些地图,则详细标注了从山西祁县、太谷,绕开大明边墙,直通后金腹地的每一条隐秘通道、沿途的接头暗号以及负责押运的人员名单。

范文程的意图,阴险而又清晰。他此举,可谓一石三鸟。

这是向顾昭递交的一份“投名状”,表明自己愿意彻底斩断与旧有走私渠道的联系,全力维护与大明官方的贸易合作,以此换取顾昭的信任。

也是借刀杀人。晋商八大家在后金内部同样根深蒂固,他们与某些守旧的女真贵族利益勾结,早已成为范文程想要推行集权、垄断贸易的一大障碍。借顾昭这把最锋利的刀,铲除自己的商业与政治对手,再完美不过。

他深知顾昭对晋商的切齿之恨,送上这份礼物,不仅能卖个天大的人情,更能借此彻底搅乱大明北方的商业格局,为后金未来的渗透,制造新的机会。

在军事与后勤委员会的值房内,顾昭彻夜未眠,一页一页地翻看着那些浸透了同胞鲜血的账本。上面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无声地控诉,控诉着这些利欲熏心的商人,是如何将大明边军的骸骨,当成了他们通往财富之巅的台阶。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棂,顾昭合上了最后一本账册,他的眼神平静得可怕,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死寂的大海。

“来人,”他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传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龙骑兵统领曹变蛟,即刻来见我。”

一场酝酿已久、即将震动天下的雷霆风暴,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序幕。

顾昭没有通过内阁,也没有惊动崇祯。他直接以自己“军事与后勤委员会”主席的身份,这个在战时拥有最高统筹权的机构,下达了绝密指令。他很清楚,对付晋商这种盘根错节、官商勾结的庞然大物,任何一丝风声的泄露,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他为这次行动,亲自定下了一个全新的、足以让天下所有不法商人肝胆俱裂的罪名——“片引之罪”。

在对骆养性和曹变蛟下达命令时,他如此解释道:“太祖高皇帝定‘海禁’,言‘片帆不得入海,寸板不得下水’,是为了禁绝倭寇。今日,本侯便为我大明北疆,立下一个新规矩——‘片引之罪’!”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桌面的地图上,声音铿锵如铁:“‘片引’,意为‘一片甲,不得引入关外’!凡向敌国走私军械、粮食、铁器等一切战略物资者,凡为敌国引路、刺探军情者,无论其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皆与谋逆同罪,一体论处!”

骆养性和曹变蛟闻言,心中剧震。他们瞬间明白了这四个字背后蕴含的无上杀意。这不是简单的抄家罚款,这是要将通敌资敌的行为,从法律层面上,直接定义为与叛国等同的、无可赦免的最高死罪!

崇祯十三年的十月初七,夜,月黑风高。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夜色的掩护下,同时在数千里范围内,骤然收紧。

一万名装备着最新式燧发枪和马刀的龙骑兵,如同一道黑色的钢铁洪流,兵分三路,从京畿大营出发,以急行军的速度直扑山西的祁县、太谷和平遥。他们的任务,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在天亮之前,彻底封锁这几座晋商的核心巢穴,断绝其一切内外联系。

与此同时,数千名最精锐的锦衣卫校尉,则乘坐着四轮马车,分别扑向晋商八大家在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的分号、宅邸和秘密仓库。

行动的信号,在子时准时发出。

山西,祁县。

这座因晋商而兴盛的富庶县城,还在沉睡之中。城内最宏伟的乔家大院,此刻灯火阑珊,只有几个打更的家丁在寂静的院落里巡逻。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在他们那高大坚固的院墙之外,无数黑色的身影已经如同鬼魅般,贴满了每一个角落。

“行动!”

随着曹变蛟一声低喝,数百名龙骑兵瞬间翻身下马,他们用早已准备好的撞木,狠狠地撞向那扇足以并排行驶两辆马车、装饰着巨大铜钉的朱漆大门。

“轰!”

一声巨响,划破了祁县的宁静。

几乎在同一时间,太谷的曹家、平遥的李家……八大家的府邸,都遭到了同样的雷霆一击。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龙骑兵和锦衣卫,如同潮水般涌入那些富丽堂皇得堪比王府的深宅大院。府中豢养的家丁护院,在这些真正的百战精兵面前,几乎不堪一击,瞬间就被缴械制服。

往日里威严气派的厅堂,转眼间变得一片狼藉。无数世代锦衣玉食的晋商家人,从温暖的被窝里被惊恐地拖拽出来,不论男女老幼,都被集中看押在院子中央,瑟瑟发抖。

真正的震撼,来自于随后的查抄。

锦衣卫的缇骑们手持着范文程提供的密室图纸,精确地找到了隐藏在假山之下、书房夹墙之中、甚至卧房床底的暗道与密库。

当一个个密室的闸门被打开时,那迸发出的、几乎要闪瞎人眼的璀璨金光,让在场所有见惯了世面的龙骑兵和锦衣卫,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一箱箱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金锭银元,一串串光华流转的东珠玛瑙,一卷卷堆积如山的珍贵字画,还有无数绫罗绸缎、奇珍异宝……其数量之巨,种类之繁,简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这些财富,足以让连年亏空的户部国库相形见绌,甚至比皇帝的内帑还要丰厚数倍。

更让士兵们怒火中烧的是,他们在某些隐秘的仓库里,还搜出了大量未来得及运走的铁甲、弓弩和火药半成品。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这场从深夜持续到第二日黄昏的大查抄,其战果是惊人的。仅仅从八大家在山西的老巢,就抄出了现银超过两千万两,黄金近百万两,其他各类财宝古玩,更是无法估量。

顾昭没有将这些人秘密处决,他要的是一场足以震慑天下、为“片引之罪”立法的公开审判。

三天后,太原府。

一座临时的“特别军事法庭”在巡抚衙门前搭建起来。顾昭亲任主审,军事委员会、锦衣卫、都察院、大理寺四方会审。晋商八大家的家主及核心成员,共计七十三人,被剃去头发,穿着囚服,如同待宰的牲畜一般,被押上了审判台。

在法庭之外,是数万名前来围观的百姓。顾昭下令,将查获的那些走私账本,择其要者,用大字报的形式,张贴在广场四周,供所有识字的民众阅览。

当百姓们看到,这些平日里道貌岸岸、被尊称为“大善人”的富商们,竟然在国难当头之际,向关外的鞑子输送粮食和兵器;当他们看到,大明边军一次次血战失利,背后竟有这些人在递刀子时,积压已久的愤怒,如同火山般爆发了。

“杀光这些汉奸!”

“卖国贼!猪狗不如!”

“用他们的钱,给我们阵亡的弟兄偿命!”

群情激愤,声浪滔天。

法庭之上,面对那些无法辩驳的账本证据,以及被秘密逮捕的、负责走私的商队伙计的指证,八大家的家主们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半句辩解之词。

审判的过程简洁而高效。

最终,顾昭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声音如同来自九幽的判决,响彻整个广场:

“本席宣判:罪犯乔三本、曹友、李先等七十三人,通敌资敌,罪大恶极,犯‘片引之罪’,与谋逆同。依律,判处斩立决!其直系家产,全部充公,以充军饷!其余族人,流放三千里,永不赦还!”

宣判结束,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第二日,太原菜市口。七十三颗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在闪亮的鬼头刀下,齐刷刷地滚落在地,鲜血染红了法场。

晋商八大家的覆灭,如同一场十二级的强烈地震,彻底震撼了整个大明。全天下的商人,第一次如此清晰而又血腥地认识到了一个事实:时代变了。

在顾昭所主导的这个新时代里,做生意可以,发财也可以,但任何企图挑战国家利益、出卖民族未来的行为,都只有死路一条。

“片引之罪”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从此牢牢地套在了每一个商人的脖子上,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用鲜血划定的红线。

而那从晋商手中抄没的、高达数千万两的巨额财富,则如同一股强劲的洪流,被悉数转入了刚刚成立的大明皇家银行。这笔天降横财,不仅让顾昭用于中原剿匪的军费储备变得无比充裕,更为他即将推行的、更为宏大的工业与军事计划,注入了最坚实的第一块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