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204章 一封弹劾奏折与崇祯的“私心”

神机营校场上那浓烈的血腥味尚未完全散去,由此引发的政治风暴,便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席卷了整座北京城,最终汇聚成了滔天巨浪,狠狠地拍向了紫禁城的红墙黄瓦。

当第二天的晨钟敲响,文武百官踏着黎明前的薄霜,走过金水桥,进入皇极殿时,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息。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瞥向那个身姿笔挺如旧,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的镇北侯顾昭。那些眼神中,有惊骇,有幸灾乐祸,有愤怒,也有着一丝难以言状的忌惮。

一个时辰前,定西伯在自家府邸看到儿子那具血肉模糊、骨骼尽碎的尸体时,发出的那声凄厉哭嚎,已经传遍了京城的权贵圈。殴辱功勋,擅杀命官亲眷,这在讲究体面与潜规则的大明官场,是足以捅破天的罪名。

果不其然,早朝刚刚开始,议题还未进入正轨,成国公朱纯臣便第一个站了出来。这位平日里养尊处优,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老牌勋贵,此刻却像是被人抽掉了脊梁骨,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冰冷坚硬的金砖之上,老泪纵横,声泪俱下地哭诉起来。

“陛下!臣……臣要弹劾镇北侯顾昭!他……他目无国法,形同谋逆啊!”朱纯臣的声音嘶哑而悲愤,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他昨日在神机营,仅因操练迟到些许,便将臣的亲侄朱鼎,以及定西伯之子等数十名功勋之后,当众施以酷刑!那定西伯的独子,年仅十九,竟被他……竟被他下令活活杖毙于当场!尸骨无存,惨不忍睹啊陛下!”

他一边哭嚎,一边重重地以头抢地,发出砰砰的声响,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我大明朝立国二百余年,何曾有过如此惨事!这些孩子,都是为国戍边、流血牺牲的功臣之后,就算有些许疏懒,也罪不至死啊!顾昭此举,分明是在屠戮功勋,是在动摇国本!他今日敢杀一校尉,明日便敢杀一公卿!长此以往,我大明朝堂之上,还有谁人能够幸免!恳请陛下为天下功勋做主,将此獠明正典刑,以慰忠良之心啊!”

成国公的哭诉,如同拉开了总攻的序幕。

话音刚落,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延登便立刻出列,他手持象牙笏板,义愤填膺地高声附和:“陛下!成国公所言句句属实!顾昭一介武夫,竟敢在天子脚下,擅杀朝廷命官亲眷!此非整肃军纪,乃是公然挑战国法!其心可诛,其行可鄙!今日他视军法大于国法,明日他心中是否还有陛下?臣不敢想!臣附议,请陛下立刻将顾昭下狱问罪,彻查其不法之事,严惩不贷!”

紧接着,数十名与勋贵集团关系密切的官员,以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言官们,如同约好了一般,纷纷出列,一时间,弹劾顾昭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飞向了御案。

“臣弹劾顾昭滥杀无辜,视人命如草芥!” “臣弹劾顾昭结党营私,以镇北军亲兵胁迫京营,意图不轨!” “臣弹劾顾昭狂悖无礼,目无君上,请陛下削其爵位,收其兵权!”

一时间,整个皇极殿内唇枪舌剑,声浪滔天,顾昭仿佛成了十恶不赦的国之巨贼,人人得而诛之。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围攻中,以内阁首辅温体仁为首的文官集团,却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与“公允”。他们没有像勋贵集团那样直接对顾昭进行人身攻击,而是巧妙地将矛头引向了另一个更深层次,也更能触动皇帝敏感神经的问题——武人干政。

温体仁缓步出列,他先是轻咳一声,待殿内的嘈杂稍稍平息,才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沉稳而富有条理:“陛下,神机营喋血一事,臣亦有所耳闻。镇北侯赤胆忠心,为国杀敌,此乃不争之功。然,军功彪炳,却未必通达政体。武将之责,在内安黎庶,外御强敌,而非以军中酷烈之法,整肃朝纲政纪。”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为顾昭开脱,实则暗藏机锋。他微微一顿,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后,才继续说道:“军法、国法,泾渭分明。若任由军法凌驾于国法之上,以边镇之法施于京畿之地,则我大明二百年之法度何在?朝廷体面何在?长此以往,骄兵悍将必层出不穷,国将不国矣!臣以为,顾侯爷乃国之利刃,理应用在边疆之上,令其专心边事,方能扬长避短。至于京营整肃之事,错综复杂,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徐徐图之。臣恳请陛下,收回顾侯爷京营之权,令其即刻返回宣府,此方为国朝之幸,亦是爱护顾侯之两全之策。”

好一个“两全之策”!温体仁的话一说完,他身后的东林党人及其他派系的文官纷纷点头附和。他们这一招“捧杀”与“驱离”并用,可谓是阴狠至极。他们不杀顾昭,而是要将他这把皇帝新磨的快刀,从京城这个权力中枢远远地赶走,让他空有一身武力,却再也无法对文官集团的统治地位构成任何威胁。

整个过程中,顾昭始终一言不发,他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任由无数的污蔑与构陷如潮水般涌来,面色没有丝毫变化。

而龙椅之上,崇祯皇帝朱由检同样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他只是静静地听着,那双深邃的眼眸,在冕旒之后,扫过下方每一张或悲愤、或激昂、或城府深沉的脸。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一片雪亮,甚至还涌动着一股隐秘的快感。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平日里那些养尊处优、盘根错节、连他这个皇帝都因为“祖宗之法”和“牵扯甚广”而轻易动不得的勋贵集团,如今正被顾昭这把快刀,狠狠地捅了一个大窟窿!看着成国公那张老脸上的悲愤,他心中没有同情,只有暗爽。这些蛀虫,早就该有人来好好敲打一番了!

他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孤臣”。一个敢于任事,不畏权贵,不拉帮结派,眼中只有军法和皇命的纯粹的臣子。满朝文武,谁敢像顾昭这样,为了执行他的命令,不惜得罪整个勋贵集团?没有!他们只会和他和稀泥,只会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

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顾昭今日所背负的这个“恶名”,恰恰是他最需要的工具!一个酷烈、不讲情面、让所有人都畏惧的镇北侯,正好可以成为他手中用来平衡朝堂势力的那枚最重要的棋子。他可以用顾昭去对抗日益坐大的文官集团,可以用他去震慑那些不听话的勋贵,而顾昭因为得罪了所有人,将不得不更加紧密地依附于自己这位唯一的靠山。

这是一笔绝佳的买卖!

想通了这一切,崇祯心中已有了决断。他重重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一声巨响,打断了殿内的争吵。

“够了!”

皇帝的怒火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崇祯先是把目光投向顾昭,厉声“斥责”道:“镇北侯顾昭!你行事太过鲁莽!京营虽有积弊,但整肃之事岂能操之过急?杖毙功勋之后,更是骇人听闻!你让朝廷法度何存?让天下人心何安!”

他这番话说得声色俱厉,让成国公等人心中一喜,以为皇帝要严惩顾昭了。

然而,崇祯却话锋一转,语气稍缓,目光扫向全场:“但是!京营三大营,糜烂至何等地步,众卿心中就没数吗?军纪涣散,吃空饷,喝兵血,视操练为儿戏!若非如此,建奴何以能兵临城下?朕让顾卿整顿京营,就是要他用猛药,去沉疴!慈不掌兵,难道要朕看着京营继续烂下去,直到国都倾覆吗?”

这番话,又让刚刚燃起希望的勋贵们心头一凉。

最终,崇祯做出了裁决:“镇北侯顾昭,整军有功,但手段过激,功过相抵,罚俸三月,以儆效尤!神机营之事,继续由其督办!此事,就此了结,再有议论者,休怪朕无情!”

罚俸三月?

这个处罚结果一出,满朝皆惊。这简直就跟没处罚一样,不痛不痒到了极点!这哪里是惩罚,这分明就是**裸的偏袒和维护!

成国公等人面如死灰,而温体仁则深深地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他知道,他们所有人都小看了这位年轻帝王的手腕,也小看了顾昭在他心中的分量。

当夜,乾清宫暖阁。

崇祯再次密召顾昭入宫,此刻的他,脸上再无白日里的半分怒意,反而带着一丝欣赏和安抚的微笑。

他亲自为顾昭倒了一杯热茶,语气温和地说道:“顾卿,今日在朝上,让你受委屈了。”

顾昭躬身道:“为陛下办事,臣万死不辞,何谈委屈。”

崇祯点了点头,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盯着顾昭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

顾昭心中一动,却未言语。

“但是,”崇祯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手段,还需柔和一些,至少表面上要如此。朕知道,京营是个烂摊子,不动刀子是不行的。但有些事,朕身为天子,碍于祖宗颜面,碍于朝臣悠悠之口,不方便亲自去做。所以,需要你这把快刀来替朕做。”

他站起身,走到顾昭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中带着一种君臣之间最极致的默契与私密:“你放手去做,不要怕得罪人。你得罪的人越多,他们就越会攻击你,而你就越需要朕。同样,朕也需要你这根搅动朝堂死水的棍子。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下来了,也有朕,给你撑着。”

这一刻,顾昭终于彻底明白了崇祯的“私心”。

他要的,从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将军,而是一个能为他所用,能替他打破一切规则,能将所有仇恨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的“恶人”。

他和崇祯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相互利用却又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他需要皇帝的信任作为护身符,而皇帝,则需要他的“恶名”作为手中的利剑。

顾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单膝跪地,声音沉稳而坚定:“臣,明白了。陛下之剑,必将为陛下斩尽一切荆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