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127章 千里奔袭(上)——铁的纪律

那是一股,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钢铁洪流。

当顾昭的“镇北”大旗,从那片隐蔽的山谷中,毅然决然地指向京师方向时,这支由五千人组成的军队,便如同一条苏醒的玄色巨龙,以一种令所有窥见者都为之瞠目结舌的姿态,开始了它那场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千里奔袭!

风,依旧在呼啸;雪,依旧在狂舞。

然而,在这片白茫茫的、似乎要吞噬一切生灵的严酷天地之间,镇北军的行进队列,却如同一柄由最精湛的工匠,用墨斗弹出的直线,精准而又坚定地,印刻在了通往京畿的官道之上!

最前方,是王五所率领的五百龙骑兵。他们一人双马,甚至三马,以一种远超步兵的机动性,如同锋利的犁头,破开了前方厚厚的积雪与未知的危险。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侦查与警戒,更是为身后那庞大的步兵主力,扫清一切可能拖延速度的障碍。

而在他们身后,便是镇北军的主力——超过四千人的步兵与炮兵方阵。然而,他们的行军方式,却足以颠覆当时任何一位将领的认知!

整支步兵队伍,被分成了数个轮换的作战单元。此刻,正有大约一半的士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沉重而又极富节奏感的步伐,在没过脚踝的积雪中,快速前行!他们的呼吸,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色的雾气,与他们身上蒸腾起的热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仿佛整支军队都在燃烧的景象。

而在他们的队列旁,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由骡马拉拽的四**车。这些大车,不仅装载着粮草、弹药与火炮,更是在车厢上,坐满了另一半正在轮休的士兵!他们将火铳用油布包好,紧紧抱在怀中,有些人靠着车厢板,抓紧这宝贵的片刻时间闭目养神,恢复体力;另一些人,则从随身的口袋里,掏出坚硬的、由孙元化特别研制的压缩干粮,就着冰冷的雪水,机械地咀嚼着,补充着飞速消耗的热量。

每隔一个时辰,伴随着军官那短促而又清晰的哨声,队列便会进行一次轮换。车上的士兵,跳下大车,接过同袍的位置,继续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而刚刚在雪地里跋涉了两个时...

...小时的士兵,则迅速攀上大车,获得那宝贵的休息时间。

这,就是顾昭借鉴了后世理念,并结合大明现有条件,所创造出的、独属于镇北军的“摩托化行军”雏形!

步兵的耐力,与骡马的脚力,在这种高效的轮换机制之下,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使得整支军队,能够以一种近乎于永动机般的、不知疲倦的姿态,保持着一个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日夜兼程的行军速度!

历史,在这条冰封的官道上,被他们用双脚,狠狠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然而,速度,仅仅是这支军队令人敬畏的表象之一。真正支撑着这具钢铁之躯的,是它那如同烙印在骨髓之中的——铁的纪律!

大军过处,数千人的队列,延绵数里,却始终保持着令人窒axeds-eye 的严整与肃静。除了军官的口令、车轮碾过积雪的吱嘎声,以及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之外,再无一丝喧哗。

他们经过沿途的村庄与集镇,那些因为听闻“建奴入关”而惊恐万状的百姓们,躲在门窗之后,瑟瑟发抖地向外窥探。在他们的认知里,军队过境,向来与蝗虫无异,所谓的“兵”,与所谓的“匪”,很多时候,并无区别。

然而,他们看到的,却是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

那支黑色的军队,从村头,一直延伸到村尾,却没有一个人,擅自离开队列。没有一个人,去抢夺百姓晾在屋檐下的那串干辣椒;也没有一个人,去砸开那家早已人去楼空的店铺大门。他们就那样,目不斜视地,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冰冷的压迫感,从他们的家门口,沉默地走过。

这份沉默,比任何的烧杀抢掠,都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然,在这样高强度、高压力的急行军之下,并非每一个人的意志,都能如钢铁般坚硬。

在一处破落的村庄旁,一名年轻的火铳手,因为连续数个时辰的跋涉与饥饿,双眼已经开始发黑。当他看到不远处,一户农家的院子里,那只正在雪地里刨食的、肥硕的老母鸡时,他的喉咙,不受控制地,狠狠地滚动了一下。

那不仅仅是对食物的渴望,更是对生存的本能。

他的理智,在与本能的搏斗中,仅仅挣扎了数秒,便败下阵来。他趁着身旁的军官不注意,身体一矮,便要脱离队列,朝着那户农家冲去!

然而,他的脚,刚刚迈出队列不过两步,两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便从队伍的后方,无声无息地,窜了出来!

他们穿着与其他士兵略有不同的黑色罩袍,手臂上,绑着一块绣着“宪兵”二字的白色袖标。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如同鹰隼一般锐利!

两人一左一右,瞬间便将那名脱队的士兵,死死地按在了雪地之中!

“宪兵队!奉将军令,执行军法!”

冰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这一幕,让周围的士兵,全都心头一凛!

很快,那名犯错的士兵,便被押到了队列的最前方,顾昭的战马之前。

他跪在雪地里,浑身抖得如同筛糠,口中不住地哀求着:“将军饶命!将军饶命!我……我只是一时糊涂!我太饿了……”

顾昭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冷冷地看着他,没有说一句话。

他身边的亲兵队长,周平,翻身下马,走上前,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小册子,当着全军的面,高声诵读起来:

“《镇北军军法》第七条:凡行军作战,扰民者,无论缘由,鞭二十!抢掠者,无论多寡,斩!”

“你,可知罪?”

那名士兵听到“斩”字,瞬间面如死灰,瘫软在了地上。

顾昭缓缓地抬起了手,整个行进的军队,瞬间,停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里。

“镇-北军,为何而战?”顾昭的声音,在寂静的雪原之上,缓缓响起。

“为保家卫国而战!”前方的士兵,自发地,怒吼着回答。

“我们身后,是谁?”

“是父母妻儿!是天下百姓!”

“好!”顾昭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落在了那名瘫软的士兵身上,“你现在,要去抢的,就是我们誓死要保护的人!你告诉我,你与那些入关的建奴,与那些烧杀抢掠的溃兵,有何区别!”

那士兵,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剩下绝望的哭泣。

顾昭缓缓地收回了目光,对着那两名宪兵,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执行军法!”

“将军——!”

手起,刀落。

一颗头颅,滚落在洁白的雪地之上,那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染红了一大片。

整个军阵,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士兵的心,都像是被这股血腥气,狠狠地撞击了一下!他们看着那具无头的尸体,眼中,非但没有不忍,反而,升腾起了一股更加强烈的、对纪律的敬畏!

顾-昭没有再看那具尸体一眼,他拨转马头,重新面向大军,声音,如同从九幽之下传来:

“我再说一遍!镇北军,是百姓的守护之军!不是刮地三尺的匪寇!谁敢把刀口,对向自己的同胞,他,就是下场!”

“传令!全军继续前进!”

这血腥的一幕,如同最深刻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镇北军士兵的脑海之中!

而他们在这条官道上,也亲眼见证了,顾昭口中的“溃兵”,是何等的模样。

越是靠近京畿,他们遇到的、从蓟镇防线上逃下来的卫所兵,就越多。这些人,早已没了半点军人的样子,他们三五成群,如同野狗一般,在乡野间流窜。他们抢劫村庄,欺凌妇孺,为了半块饼子,就能对曾经需要他们保护的百姓,刀剑相向。

他们所过之处,留下的,是冲天的火光,和百姓那绝望的哭嚎。

镇北军与这些溃兵,在官道上,形成了两幅,泾渭分明、却又无比讽刺的画面。

一边,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钢铁之师。

另一边,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衣冠禽兽。

许多沿途的百姓和乡绅,在经历了被溃兵洗劫的绝望之后,再看到镇北军那支沉默而又威严的军队时,他们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了一种混杂着敬畏、疑惑,以及……一丝丝微弱希望的、复杂至极的光芒。

这,真的是朝廷的官军吗?

夜幕降临,当大军抵达一处预定的宿营地时,镇北军那高效得如同精密仪器的后勤体系,开始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

无需顾昭下达繁琐的命令,各个单位,便如同上了发条的齿轮,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工兵营,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了一圈简易的、足以抵御骑兵冲击的防御工事;辎重营,则开始分发粮草与马料;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伙头军。

他们从大车上,卸下了一口口由孙元化亲自设计的、可以层层相叠的便携行军锅。这种锅,受热均匀,极大地节省了柴火与时间。士兵们围在锅边,将一块块压缩干粮,扔进掺杂着雪水的沸水之中,很快,一锅锅混杂着肉末与咸菜的、热气腾腾的糊粥,便散发出了诱人的香气。

喂马、做饭、搭建营地、设置明哨暗哨……所有的一切,都在短短不到一个时辰之内,全部完成!

整个营地,虽然人声鼎沸,却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而就在他们营地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一伙刚刚抢劫完一个村庄的溃兵,正为了争夺一只抢来的羊,而互相殴斗,叫骂连天,乱成了一锅粥。

周平站在顾昭的身后,看着远处那混乱的溃兵,又看了看眼前这秩序井然的营地,由衷地,发出了一声感慨:

“将军,末将今日,方才明白,您当初为何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整肃军纪,建立这套后勤体系了。”

顾昭没有回头,他的目光,穿透了沉沉的夜幕,望向了那遥远的、被黑暗笼罩的京师方向。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无比的坚定。

“一支没有纪律、后勤混乱的军队,哪怕人数再多,武器再精良,”

“也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