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霜,黑石镇南街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
顾长青一袭青衫,身旁的红月抱着古琴,两人停在一座摇摇欲坠的破败木屋前。
尚未叩门,屋内便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紧接着,是苍老而暴躁的怒吼。
“滚!都给我滚!我孙不炼,不救,更不欠你们青云书院半点人情!”
木门“吱呀”一声被从内推开,一个身形佝偻、满头银发的老者拄着拐杖,浑浊的双眼死死盯着顾长青衣袍上那不起眼的云纹院徽,眼中满是怨毒与恨意。
屋内的药炉早已积满灰尘,地上散落着发黄的丹方,一股尘封的药草味混杂着颓败的气息扑面而来。
“孙老,别来无恙。”顾长青却不见丝毫恼怒,神色平静地走入屋内,仿佛无视了那几乎要戳到他脸上的拐杖。
他目光扫过狼藉的地面,最终将一张崭新的纸笺轻轻放在积灰的木案上。
“《三日培元丹》的改良方。”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孙老头的耳中,“灵药配比调整了七处,火候节点改了三处。成丹率,可提三成。灵药耗损,能省两成。”
孙老头动作一滞,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但旋即被更深的鄙夷所取代:“黄口小儿,也敢在我面前妄谈丹道!青云书院的丹峰,教出来的就是你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废物吗?滚出去!”
“你若不信,我当着你的面,炼一炉。”顾长青不与他争辩,手腕一翻,一堆品相驳杂、甚至有些枯萎的药材便出现在案上。
这些都是他白天从百草堂顺手“借”来的边角料,连学徒都懒得处理的废品。
孙老头本想继续喝骂,可见到这一幕,话却卡在了喉咙里。
用废料炼丹?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狂妄!
顾长青不再多言,随手拂去药炉上的积尘,指尖一弹,一缕淡青色的灵火便跃入炉底。
他没有急着投药,而是闭上双眼,整个人的气息仿佛与那小小的药炉融为了一体。
炉中的火焰不再是死物,而是随着他神念的起伏,时而如灵蛇吐信,时而如微风拂柳,产生着一种玄妙的韵律。
“丹火共鸣?”孙老头瞳孔骤缩,失声惊呼。
紧接着,顾长青双手如穿花蝴蝶般舞动,一株株边角药材被精准地投入炉中。
他的控火手法更是看得孙老头心惊肉跳,那火焰在炉壁内盘旋、回转,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角度将热力均匀地渗透进每一味药材,将杂质瞬间气化,只留最纯粹的药力。
一炷香后,炉火骤熄。
顾长清随手一拍炉身,六枚滴溜溜滚圆、丹香四溢的丹药便落入他掌心,每一粒上面都带着清晰可见的丹纹!
孙老头彻底呆住了,他颤抖着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拾起其中一粒。
丹药温润的触感和精纯的药力让他如遭雷击,他猛地抬头,死死盯着顾长-长青,声音带着哭腔:“这……这种火候……你……你竟然懂得‘回旋控温’之法?!”
老泪纵横,他仿佛看到了毕生追求的丹道尽头,那扇紧闭的大门,竟被一个少年用如此写意的方式,轻轻推开了一丝缝隙。
次日清晨,黑石镇东街,原本早已倒闭的“回春阁”旧址上,一块崭新的牌匾被高高挂起——“顾氏丹坊”。
门口更是立着一块木牌,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八个大字:“三日见效,无效退款”。
红月一袭红衣,立于丹坊门前,指尖轻抚琴弦,一曲改良过的“安神调”悠然响起。
与寻常的安神曲不同,她的琴音之中,竟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冽剑意。
这剑意非但不伤人,反而能斩断听者心中的烦杂思绪,让人心神前所未有的安宁。
一时间,那些被修行瓶颈、心魔杂念困扰的散修们仿佛找到了救星,络绎不绝地前来。
丹药的奇效,加上琴音的辅助,让顾氏丹坊的名声迅速传开。
仅仅首日,账上便多出了三百枚灵石的进项。
夕阳西下,一道妖娆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丹坊门口。
花娘子环抱双臂,似笑非笑地看着顾长青:“顾小哥,你这开张第一天,就把镇上其他丹药铺子的锅都给砸了,手段可真不温和啊。”
顾长青早已料到她会来,从柜台下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递了过去:“花娘子执掌黑石镇所有消息,想必时常会为一些‘闲言碎语’而烦心。这盒‘宁心散’,专治‘耳根不清净’,算是我孝敬您老的。”
花娘子美眸眯起,接过木盒打开,一股清心凝神的药香扑鼻而来,让她因常年打探消息而有些疲惫的识海都为之一清。
她盖上盒盖,脸上的冷意消散了些许,终是点了点头:“算你识趣。火心莲的消息,明日我的人会‘不小心’漏给秦家的对头王家听。”
第三日,镇中的风向彻底变了。
街头巷尾,尤其是说书人老刀叔的茶摊前,一个惊人的传言甚嚣尘上:“听说了吗?那火心莲根本不是什么温养经脉的灵药,而是炼制破境丹的主药!能助炼气修士一举冲破关隘,踏入筑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